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事实上刘协也很着急,他以前看过一个很有才的,叫做九宫格夫妻的作者写过的一部穿越,人家穿越者前辈做水泥做的可简单了,说是这洛阳的周边有鸡冠洞,他上辈子去旅游的时候也去过,那都是石灰岩,烧煮一下不就是水泥了么?
别让他有机会碰到那个叫做九宫格夫妻的二逼作者,否则非得大嘴巴抽他不可。
洛阳有鸡冠洞,确实是很容易就弄到石灰,但问题是石灰这玩意距离水泥,貌似还有着很远的一段距离,仅凭刘协给出的只言片语,以目前皇家科学院的实力根本就搞不出来。
还是刘协作为上辈子的理科生,最早发现了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温度不够。
烧制水泥,至少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进行持续的煅烧,靠柴火烧,累死也烧不出来水泥,这玩意得用高炉。
汉代时有高炉炼铁的技术的,于是刘协又费了好大的劲,简单建设了一个小型高炉,又亲自设计了一个更加先进的鼓风机。
而结果这硅酸钙烧出来了却是固体的,想当水泥用还得磨,必须得磨到很细很细,才能加水去冲,这玩意在现代社会扔到机器里只需轻轻一按按钮,嘎吱嘎吱的就给你磨好。
古代社会怎么研磨?
于是刘协又不得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专门用硬度最高的花岗岩打造了一块专门用于磨制水泥的超级大磨,需要二十几个十分强壮的壮汉共同使劲才能推得动的那种,而且研磨效率极低。
二十个大汉推大磨,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就没劲儿了,就得换人,一天到头来磨不出几斤粉,人却快要给累得废了。
总之当刘协在亲自设计指挥之下,终于成功的造出那么一点点的水泥之后,这水泥制作所用到的人力物力的开销以及时间成本都已经严重超出他的预料,而且所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说句差强人意都感觉很勉强,反正要是拿这玩意盖高楼大厦的话估摸着用不了几年楼就得塌。
而这么高的成本,想用这东西来修路,以此来加速国家统一的步伐和偏远地区的管控,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了,除了给自己造这个皇宫之外,一时刘协也想不出来这玩意还有什么用。
可要是算算成本,他费了这么大的劲,甚至特意还造了高炉和花岗岩石磨,要是就只是造一个皇宫的话,这玩意貌似不比运输巨木过来便宜啊。
日了狗了。
于是造出来水泥,刘协整个人在重重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是颇有一些下不来台的感觉。
预算花超,这在他所主持的税政改革中那是一定要被问责的,像他这种花超这么多的,这要是个普通地方官非得一撸到底不可。
当然,肯定没人敢问责于他就是了,所以这事儿……都是刘晔的错!
对,就是刘晔的错,如果不是因为他太笨,怎么可能花超预算,不是他的错难道还能是我的错么?你信不信我要写一封罪己诏他错的就更厉害了?
特么的这么一想当皇帝果然好爽。
然而就是这么个让刘协一点也不满意的产品,落在刘晔等人的眼里,却是依然兴奋的不行,刘晔这个傻蛋,一点也没有要替他背锅被议税阁质询的担忧,反而在见识到这样劣质的水泥产品后激动的手舞足蹈。
“陛下,此物真乃是国之神器啊!”
“成本这么高的神器,还能有什么用?”
“用此物来修城,速度上可以快上数倍都不止,而且也可以修得更高,更坚固,虽然此物的成本高了一点,但减少了工期,积蓄了民力,这难道还不是好事么?”
张绣思考问题就更直接了,叹息道:“此物若是置于军中,当真是摧城拔寨的神器啊!有此物在,十数日内边可以将大营修建的像城池一样坚固,原本不好打的仗,说不定就能打胜了,中原地带不明显,但只要出了关中,如果打西凉、甚至重新经略河西走廊和西域的话,此物便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啊!”
刘协这会儿也大概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军用大于民用呗,有点类似于他上辈子祖国五十年代搞出来的半导体似的,几千人的大工厂一年到头来就产百十来斤半导体原料,你指着这玩意发展电子产业能陪哭你,但你要是把这玩意用在导弹上,谁都不会觉得这玩意贵。
“那既然这玩意有用的话,这东西以后还能造喽?那……造在北宫?”
“当然啊,陛下,有此神物,当然要严格保密,不能让技术流传在外,而且此物既然是天子所创,难不成还要放在尚书台么?”
“嗯……”刘协思考了一个问题,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来告诉我,这东西我卖多少钱一斤合适,我卖,尚书台来买么?这东西的需求又到底是多少?买这东西的钱,从哪出?”
“这……”
刘晔一愣。
经济问题,确实不是他的专长,他还真回答不上来这么刁钻的问题。
而刘协自己,也被自己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搞得完全懵了逼,他也没指望刘晔能回答自己这个问题,这事儿就只能由他自己来琢磨。
他原本的计划,是皇家科学院里研究出来的东西,他只负责提供技术,交由尚书台直辖的大型国企央企去负责生产,他这个科学院就是个花钱的,缺钱就去管尚书台借,说不定这一借还能借出来一个国有银行出来。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只是研究个水泥,不但耗费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更是花了大价钱在北宫建设了一个高炉和一个花岗岩石磨。
仅这两样东西,花销就已经极其巨大了,而且这两样东西几乎都没有拆卸下来运走的可能,毕竟,汉代时不可能有模块化工艺的。
那怎么办,吧北宫的高炉和磨盘毁了,再让尚书台挑个地方建一个?
况且这里面还涉及了原料供应的问题,这水泥的制作离不开洛阳附近的那个鸡冠洞里面的石灰岩,嗯,一个后世的5A级旅游景点直接就让他给拆了当矿给用了。
而除了鸡冠洞之外,他也不知道别的地方哪还有石灰岩,就知道前世旅游的时候去桂林看过一个芦笛岩,可问题是桂林那地方在荆南,这个年代开发程度太低了,路途遥远远离中枢不可能跑那去建个大企业,况且那荆南现在还在孙策手里呢啊。
再说他花超预算这么多,难道不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摊平建设成本么?
所以水泥生产这个买卖,想迁出皇宫,几乎不可能。
这就延伸了出了之前的那个问题,水泥,或者说其他以后有可能从皇家科学院里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卖?
对于他来说,他现在的威望莫名其妙的高,只要要求不是太离谱,尚书台一定会严格的,兢兢业业的去执行,由他来制作东西,并将东西卖给尚书台,这和左手倒右手又有什么区别?
那所谓的南、北宫分离,还分离个毛啊!这不就是直接从尚书台要钱么!
如果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和国家的大金库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那么所谓的君主立宪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毕竟作为一个现代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理工狗,他特别认同一切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的这句话。
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不搞君主立宪了,这样由皇帝生产产品,然后直接卖给朝廷的做法,实在也谈不上是什么善政,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这么一个东西在,于国,于君,于民,都没有半点的好处。
于是刘协开始认认真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而由于郭女王怀孕之后,以及刘协在北宫生活了一段时间,切实的生活感受,又使得刘协现在对于想禅让的这个想法不再那么的重,对于君主的权柄,以及这份权柄所产生的压力,又让他不得不认认真真的,仔仔细细地去考虑这个问题。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想,脑子里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最后又联想到整个的这个盐铁制度,以及税政、军政等各个方面。
然后,刘协就失眠了。
迷迷糊糊的睡着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辰,反正窗外的天色都已经大亮了,而这个失眠的夜里,刘协做了一个梦。
这回做梦罕见的没没梦到父母,也没梦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而是做梦梦到,他成为了统一天下,威望无敌,乾纲独断的一代明君。
在他的治理下,大汉王朝蓬勃发展,他利用丰富的现代知识,就像是穿越猪脚一样帮助贫穷落后的大汉走向了富强,带领着国家和人民走向了扩张全球的伟大征程。
然而仅仅几年之后,他那些激进的改革措施就开始了反噬,尤其是幸运女神不再眷顾他之后,他的一系列非常自信的骚操作就真的变成了骚操作,做多错多,以前大家都说他是神鬼之谋,渐渐的大家看清了他外强中干的本质,都说换一头猪来做皇帝也会比他好。
老百姓的生活突然就急转直下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低,开销却越来越大,没几年的功夫,老百姓就吃不起饭了导致生灵涂炭,满朝文武因为发不起俸禄对他离心离德,最后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军队因为军饷欠发,开始大规模造反。
原本蓬勃发展的大汉帝国突然就急转直下了,他这个穿越者与一位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位面之子决战沙场的时候,那个位面之子突然就使出来一招大陨石召唤术砸进了他的军队,打得他狼狈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