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也恰在此时,成功领悟了天子深意的荀悦和荀彧,一纸诏令送来,将刘璋骂了一个狗血临头,直接将其打成了反贼。
然后又一纸诏令,分别送给了赵韪和庞羲,诏令中,荀彧将两人都夸奖了一番大言不惭的劝说两个人以后在益州要精诚合作,共保黎民,共讨逆贼吕布和刘璋。
但是因为赵韪是益州人么,咱们大汉是有三互法滴,你看那单骑平幽州的刘备都不能担任幽州刺史,所以,这益州牧就暂时由庞羲来担任,赵韪你要好好辅佐庞羲哦。
这诏书看得诸葛亮都忍不住感慨:四两拨千斤啊!
这赵韪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他所率领的益州派不满于庞羲所带领的东洲派的压迫,现在把刘璋给弄下去,换庞羲自己上?还要他们俩好好合作?
能合作就见鬼了啊!
而庞羲与刘璋两个人本来就已经有了嫌隙,荀彧这么一搞,这俩人却是彻底的翻了脸了。
问题是庞羲自己也很清楚,他没有本事做这个益州牧啊!
于是,诸葛亮就自告奋勇的,作为使者先找到了此时与吕布实际上是盟友关系的赵韪。
要知道这诸葛亮原本在名士圈里的地位只能算二流,甚至三流,只能算荆州名士,算不得天下名士,但自从刘协那日作为对手替他一顿吹之后,他在名士圈的地位卡的一下就上去了,已经与许靖、管宁这种顶尖名士相差仿佛了,赵韪自然不敢怠慢,以特别隆重的礼仪将其请了进来,甚至还让他坐了上首的位置。
“卧龙先生何以教我?”
“不敢言教,只有一言相询而已,不知赵太守可敢真自领益州牧之职呢?”
“这个……”
“使君若是敢领,亮来说服我家主公做您帐下先锋,咱们现在就合兵一处,现在就去屠了庞羲和那些东洲人,然后裂土封王,咱们益州天府之国,又有山川险固,朝廷三五年之内必然腾不出手来讨伐。”
赵韪闻言,却是苦笑不已。
他赵韪可不是光棍,身后的蜀郡赵氏可是一大家子人呢,真要是这么干,待朝廷将来收复益州,怕是杀的可就不是他自己一个了。
“如果使君不敢自领,不如让我家主公领了如何?相比于做贼,这天下从贼之人犹如过江之卿,朝廷,自然不会为难使君,如此,若是我家主公最后能成就霸业,则使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兵败身死,使君也不负朝廷,不累家族。”
赵韪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道:“仅以吕江军的兵马,如何能够速胜庞羲?”
诸葛亮闻言哈哈大笑,拿出了扇子扇了扇道:“庞羲,又何毕用打呢?”
与此同时,作为诸葛亮挚友的徐庶也正做了庞羲的座上宾,问的问题和诸葛亮问赵韪的一毛一样:这个益州牧,使君可敢奉诏?
庞羲当然不敢,于是问徐庶如之奈何,徐庶就说:“您现在是朝廷正牌的益州牧,即使是兵败而退,也至少是两千石的高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君不见南阳文聘之事乎?”
“我欲北归故土,但奈何汉中门户已为张鲁所阻,我与他仇怨不小,如何能够放我归去?”
“使君若是想走,我家主公愿将鱼腹、夷陵之地守军悉数撤走,恭请使君礼送出境。”
想了想,补充道:“如今关中人口凋敝,几乎是只能养马,不能养人了,君之手中大部都是关中人,此去朝廷岂不是正好去做关中之主?他汉庭若是伐蜀,难道这先锋之职,还有比使君更合适的人选么?”
庞羲也觉得这徐庶说得很有道理,尤其是第二天时,他听说吕布与赵韪反目交战一场,赵韪大败,一路退了一百多里,更是被这俩人气得哭笑不得。
索性也就听了这徐庶之言,带着本部兵马跑了。
而吕布在诸葛亮的建议之下,不但没有对庞羲进行阻拦,反而大开方便之门,不但让他带走了旧部兵马,把广汉郡内近二十万左右的东洲流民统统都给带着南下,逃到了由朝廷控制的南郡。
而庞羲南逃之后,广汉郡内原本被东洲人大量占据的土地则被吕布从荆州带来的那些荆州人所占据,也学着朝廷的样子干脆在广汉与成都附近一带进行了大量的军屯。
而赵韪,则因为“不敌”吕布,则“无奈”选择了投降,至此,益州全境中除了汉中之外,已经至少表面上成了吕布的地盘了。
诸葛亮也觉得很是满意,不由感慨,看来我跟天子配合得果然是很默契啊。
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百万流民吃什么?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建安四年底。
庞羲带着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口的东洲流民进入到了南郡的境内,得知这个消息,刚刚上任荆州刺史的程昱霎时间脸就绿了。
这些人中一小半是南阳人,他作为荆州刺史有安置流民之责。
另外一大半都是关中人,于情于理,他得将这些人先送到南阳,再通过武关送回关中。
还得给他们找地安置他们。
鬼知道庞羲的手里有多少存粮,现在连春耕都还没开始呢,更别提秋收了,这要是在他手上饿死几个,怕是自己就要被撸掉了。
不对,这……这是天子的套啊!
这帮人加上文聘那帮人,这流民数少说有五六十万啊!
我说这天子怎么这么痛快就让我做了这荆州刺史,何着是在这等着我呢啊!
这样的大事如果处理得稍有不妥,就算是不被罢黜,也一定要降职的,那天子一派岂不是白赚一个兖州?
哦,兖州的新任刺史是夏侯惇,夏侯惇……他哪是当刺史的料啊!再说天子之谋从来都是神鬼难测,如此安排必有后手。
唉~,何毕呢,何毕还要斗呢,就不能大家踏踏实实过今年太平的日子么?
想到此,程昱也是不由得苦笑连连,事实上就算是没有这么多的流民,他本人也并不如何想当这个荆州刺史,更愿意在兖州待着。
当然,这个本身也不太可能,因为他本人是兖州人,自从刘备那个瘪犊子高风亮节之后,朝中现在三互法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已经成铁则了。
二来,像刺史、太守这种职位,本来也不可能让你在任上干太久,朝廷新出的任命是,刺史至多允许干五年就要挪地方,太守至多干八年也要换位置,甚至写进了律法,将潜规则都给变成明规则了。
可问题是不当兖州刺史,随便去京城当个别的两千石,甚至是干脆当个位比九卿的高官也好啊!清闲,有权,有地位,还没什么责任,甚至还更容易名垂青史,这不比当这个狗屁荆州刺史强么?
事儿多权重责任大,关键是恰好卡在了天子与魏公朝争的关键点上,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个官不好干。
说真的,有时候程昱也觉得挺冤枉的,现在,满朝文武,包括曹操和刘协本人都认定了他程昱是曹操的铁杆嫡系。
可也没人来问问我啊!
老子作为一介忠臣,这天下至少排名前十的实权柱石之臣,却是还连见都没见过天子呢啊!
程昱愁啊,闹心啊,一把一把的薅头发啊。
这么多流民到底吃什么呀,总不能再整一次人肉脯吧?
事实上现在不止是程昱为此而烦恼,大半个汉朝的官吏现在都挺愁得慌。
这一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朝中但凡是个实权大臣就没有不累个半死的。
回首这一年发生的事,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一年前,天子才刚刚亲政,袁绍在北地称王,实力数倍于汉庭,又有刘表、孙策、马腾韩遂等乱七八糟的各路诸侯对朝廷的中原腹地虎视眈眈。
一年后的今天,袁绍、马腾、刘表已死,孙策被困在了荆南回不去家,刘璋……对了刘璋现在怎么样了?
算了,这不重要,也没有人关心刘璋是死是活。
但是总而言之吧,朝廷在今年真的是发展的太快了,如果不是曹操突然玩了一手养寇自重,看起来颇有一些君相之争再起的苗头,这天下事看起来好像就已经就没什么悬念了似的。
然而成年人都知道,快固然是比慢了爽,但如果太快吧,爽倒是爽,可不但累,也有点受不了。
并、青、豫、荆、幽、雍,这么多新得到的土地,没个三年五载根本消化不了,光是官员的任免及考察就已经把尚书台给累得瘫痪了。
而因战争产生的大量流民,也着实是让朝廷有点承受不住。
首先是张飞和张燕磨磨唧唧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回朝了,因为在他们回师的过程中,主动加入他们的流民越来越庞大,就跟滚雪球似的怎么也止不住,袁尚倒是想拦,可哪里拦得住?
至于派兵来打,且不说曹操人虽已不在前线了,但是照样将他看得死死的,就算是张飞,他手底下也没有哪个大将打得过啊。
最终,张飞凭借出色的理政能力,给朝廷带回来足足一百多万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半都是兖、豫、司州人,原本就都是从朝廷这边逃到北方去避难的。
然后是南阳与南郡之间,因战争产生了大概二十几万流民,大半都是南阳人,为了安置他们朝廷把勋田都给换了,把南阳的勋贵们都给强行搬了个家。
再然后是庞羲率领着差不多也有二三十万的百姓经鱼腹、夷陵出现在了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