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益州不能打啊,不说有钱没钱,万一把益州平定了可咋整?那朝廷也就不用打襄阳了,到时候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就可以直抵江陵城下了,然后再顺流而下平了江东,剩下一个韩遂估摸着也就传檄而定了,不行不行,太危险了。
关羽抱拳道:“所以陛下,咱们打襄阳吧。”
刘协又马上摇头:“不行不行,襄阳不能打,将士们已经征战好几个月,太辛苦了,襄阳乃天下坚城,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啊。”
“那……肃卿还救不救了?”
“当然要救,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啊。”
“这……”
这下关羽不会了。
其他人也不会了。
襄阳不打,益州也不打,高顺和桓阶还要救,咋救?让大军直接飞过去啊?
于是理所应当的,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盯着刘协。
刘协也觉得有点为难。
是啊……这下这仗,要怎么打才好呢?
于是刘协瞅着地图使劲的想。
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既不打仗,又能救援高顺和桓阶呢?
突然刘协一拍脑袋,大喊一声:“有了!咱们可以走江夏呀,你们看,这里,从南阳到江夏,这里不是也有一个山口么?还挺宽。”
“额……陛下的意思,是从随县出发的这一条……随枣通道么?”
“对,对对对,就是这里,咱们不去打襄阳,打这里行不行呢?”
想了想,还是司马懿谏言道:“这……陛下,如果走随枣通道的话,一来,襄阳守军可以很轻易的已骑兵截断我军的补给和后路,若是大军出征,动辄会有覆灭之危,二则若走随枣通道,安陆以北道路狭窄,不适合大军行进,尤其是不太适合骑兵行进,至于安陆以南,则是河流破碎且密布,到处都是沼泽,便是步兵恐怕也同样是寸步难行,根本行不了大的军队,这……这条通道实在是……”
“嗯?大军寸步难行?河网破碎到处都是沼泽?好啊!兵法有云,叫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你看,连你们都想不到咱们会走随枣通道,这吕布是不是就更不会想到了?我看,咱们就走这条通道吧,另外想办法传信给高顺和桓阶,让他们想办法和咱们汇合,万一战事不利,咱们就算是放弃长沙和荆南四郡,也能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给接出来。”
说完,所有人全都面面相觑。
这叫出其不意么?
这特么就叫神经病啊!
天子不是没去过南阳啊,不是不知道那里的地形啊,更不是不知兵的人啊,怎么会出这样的馊主意呢?
众人正要再劝,刘协却是当即拍板道:“诸公无须再劝,此事就这么定了!命令文聘,立刻对襄阳发起佯攻,明确告诉他,他就是佯攻,真正的主力么,但有一条,把襄阳的骑兵给我堵死,不许他们抄咱们的后路。关羽,你即刻率禁军五千,领裴潜河东之兵三万,作为主力打江夏去支援高顺!”
说完,他自己还洋洋得意了起来。
事实上何止是三国时期没人走随枣通道,三千多年信史上也几乎没有北方政权走这条路去打南方政权,不但襄阳守军可以派出奇兵断其粮道,还可以从南边走云杜、南新,给他们来个两面夹击。
地地道道的馊主意。
可事实上刘协好歹穿越过来这么久了,好歹也御驾亲征好几次了,还真的不是完全不知兵,难道他不知道这走随枣通道是馊主意么?
要的就是馊主意啊!
人家吕布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叛变,这多不容易啊,不得鼓励鼓励人家么?
随枣通道前半段都是山,后半段都是沼泽,大军行进不便,说实在的等到大军从随县一路打到长沙,就算是有着文聘保驾护航,到时候估摸着黄花菜都凉了。
到时候长沙那头肯定是要战败的,但是有这么一支大军在江夏,接应他们逃跑肯定还是没问题的。
如此,既对战局不会有什么帮助,不影响自己的禅让大计,又能接应高顺和桓阶活着回来,不让功臣流血又流泪,自己也不受良心谴责,一箭双雕,两全其美,多好?
而众人,在面面相觑之后,则互相对了一个眼神:天子用兵如神,此举,定有深意。
今天的深意有点多,一会儿咱们再开个小会吧。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深意解读大会(上)
并州,太原城,入冬,大雪纷飞。
以刘备、杨彪、荀悦、司马懿几大重臣为首,并着钟繇、杜畿、关羽、李典、贾逵等两千石,今年年内的第一届天子深意解读大会正式召开。
现如今贾逵等人都已经被拜为了杂号将军,全都是正儿八经的两千石了,嗯……除了天子本人没参加搂着蔡文姬回去睡觉去了之外,其实和白天的阵容真的也差不太多。
因为在幽州的时候吃烤肉吃的实在是有点够够的了,所以这次他们异口同声的选择了火锅,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解读天子深意,这让他们不自觉的又想起了当年在南阳的峥嵘岁月。
“可惜,种辑要留守平原没在,他才是最了解天子的人啊,有他在,相信一定能顺利的解读出天子的真意所在。”
“还有贾诩,咱们上次能解读出天子的深意,都是多亏了贾诩啊。”
“是啊,是啊,文和之智,真的是天下之冠啊,若是有他在就好了。”
众人纷纷点头,一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特别的想念种辑和贾诩。
却见荀悦开口道:“诸公此言差矣,贾、种二人不在,难道咱们就不做事了么?我等跟随天子不也已经有数年之久了么?”
第一次参会的贾逵、钟繇、杜畿,一脸的懵逼。
还是司马懿贴心地解释道:“三位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吧,其实这种会我们以前在南阳的时候总开,天子高瞻远瞩谋算深远,吾等万不能及也,然而天子日理万机,有时候说话说得并不太透彻,这就需要我等来细细体悟了,一人之计短,众人之计长,之前在南阳的时候,多亏了贾公和种卿二人,我等才终于搞清楚天子的深意,你们三位第一次参会,一定要多多开拓脑筋,要好好学习才是啊。”
三人闻言,顿时感到责任重大,郑重地点了点头。
刘备作为唯一一个已经将画像请入了凌烟阁,地位最为尊崇的头号重臣,事实上已经拥有了超然的地位的万户侯,理所当然的就当起了主持人,道:
“诸位,今天天子的深意有点多,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咱们作为执行之人,虽然如果理解得错了,天子也一定会将咱们纠正,但如此一来咱们在天子心中的印象怕是一定要打一个折扣的,事实上咱们这些人都已经是货真价实的重臣了,毋庸讳言,谁不想在生前看到自己的画像被请入凌烟阁之中呢?眼下,咱们更应该实心用是才是啊。”
“首先第一项,天子说以后前线将领的家眷都可以随军出征,另外吕布家眷的处理也着实是违背常理,大家以为这是什么深意呢?”
闻言,其他人倒是还好,只有司马懿,却是实在没忍住的哀叹了一声,整个人就犹如被人抽了骨头一样的瞬间没了精气神。
众人颇带着一些取笑之意地看了他一眼,全都是幸灾乐祸。
活该啊!
钟繇因为久不在中枢,却是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状很好奇的问了起来。
却见荀悦笑道:“当初清查田亩查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头上,大家都知道天子的眼里不揉沙子,就连我们荀家都咬着牙扔了小一半的田产充了公,杨太尉的弘农杨氏更是几乎将家中所有土地都并了公了,只有咱们司马尹相聪明,将他们家在温县几代人辛苦积累的全部的财产都挂靠在了吕布这个温侯的名下,你看,这下遭报应了吧?”
钟繇闻言大吃一惊:“原来这吕布在温县的那些产业居然都是……都是……”
司马懿叹息一声:“唉~,都是我们家的啊~”
“这……这,我不知道啊,司马尹,我这是真的不知道啊。”
司马懿却是摆了摆手,苦笑着道:“怪不得你,莫说你此前并不知情,就算,此事全都是因为我自己活该。”
这钟繇在河内待了都快两年了,要说他不知道京城的事,想来也是有的,可要说他不知道温县的实情,谁信啊。
只是这钟繇身为颍川人,又是荀彧所举荐,官至一州刺史,却是也不用怕他便是了。说不定他这么干真的就是出自于荀悦的示意,他自然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去打击报复钟繇,人家说不知道,无非是给一个缓和关系的台阶罢了。
只是既然话题说到这儿了,司马懿索性也就顺着往下说了,道:“天子允许前线将领的家属随军,倒是不难理解,我倒是有几分见解,愿意与诸公参详一二。”
“哦?仲达天资聪颖,谋算亦是世间绝顶,又常伴天子左右,想必定有高见,快说来听听。”
司马懿闻言点了一下头,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便道:“将领出征,家人做质,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前线武将兵变或是投敌,不过老实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当今天下虽还未定,但中兴之兆已现,老实说,没人会主动投敌,朝中诸将哪个不是闻战则喜?此次贾公和皇叔分别以单骑平定并、幽二州,实话实说,朝中诸将在敬佩之余,谁的心里还没有几分怨言,埋怨二位不给大家表现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