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天子这样的雄主,自然是不可能让他们去染指兵权的,他们也没机会染指兵权,在他看来,颍川派顶多只能再维系现状了,再多往前走半步都是取死之道。
他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如今的权柄已经过于重了,录尚书事的杨彪现在已经明显没法压制自己了,曹操倒是能,但事实上曹操人在新野,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过问政事了,可能,以后也只有在事涉太子的时候这位乱世枭雄才会露出他那狰狞的爪牙了。
至于刘备,他压根也没录尚书事,俩人都不挨着。
可还是那句话,这世上能去思危思退的人太少了,这个道理他明白,但其他的颍川人可不明白,或者说是不愿意明白,还处在思进的层次呢。
这次宿卫换血,颍川人明明都已经借着宿卫吃了这么多的红利,都快吃成大汉的特权阶级了,还在那抢着把孩子往宿卫去送呢,至于太学和郡学任教的授业之职,找他过来递话的现在已经少说有两百多人了。
就贾诩那个不粘锅的性子,一点黑脸都不使,但凡是他不明确反对的这货都敢批,再这么下去太学可以改名叫颍川书院分校了。
然而这种后退的话他作为颍川士人事实上的首脑是不可能说的,一个成熟的政客永远都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所以种辑作为京兆人士首脑,这个时候公开与他在人前翻脸就很合适了,许都城内无秘密,这事儿明天就能传的满城风雨,俩人演双簧,也更容易控制其中分寸,做到最终斗而不破。
这对种辑是有好处的,他也可以顺势退一步,有荀攸的这一层关系在,他与种辑之间也能维系一个最基本的互信。
至于荀攸,随着太子的出生,他在政坛的重要性已经大减了,还赖在尚书的位置上太显眼了,是时候为了荀家做一枚弃子了。
………………
第二天,种辑与荀彧不和的谣言传开之后,一切也确实如荀彧所料,颍川士人同京兆士人围绕着宿卫之权,亲密无间的蜜月期也宣高结束,小一辈年轻士子中甚至一天之间就因为飞鹰走狗之类的事情出了三起打架斗殴之事。
其中有一起,两个纨绔看上了同一个妹子,都想娶回家当小妾,也不知怎么就那么巧,正好荀攸路过,也不知是抽了哪门子风,堂堂尚书台尚书,五官中郎将,居然跟两个小辈计较上了,非说这是强抢民女,火爆脾气一上来,把两个小辈都给弄死了。
给关羽愁得焦头烂额的,甚至直接上表请求朝廷赶紧安排一个新的许都卫。
自从司马懿升官之后这个职位一直都空着呢,维持京城治安的权利自然也就落到了持金吾的头上,关羽实在是不愿意处理这种谁谁谁家小子和谁谁谁家外甥斗殴这种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尤其是事涉荀攸,这破案子着实头疼,实在非他所长。
刘协也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索性就在朝会中把这个问题给抛出来了,道:“诸位公卿,今天咱们说正事儿之前先把这事儿定一下吧,你们认为谁能担当这个许都令的职位?”
说着,刘协很自然就看向了荀彧。
然而荀彧见状却主动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许都令名为县令,其实职权与京兆尹差不多少,臣以为,朝廷迁都是早晚的事儿,不如还是让京兆尹暂时行使职权吧,一事不烦二主。”
于是刘协又看向了司马懿,问:“你的意见呢?”
“臣……这个……陛下,臣最近正在家中闭门苦读建安大典,深感自己还有所不足,臣以为许都令之职,臣实在不太胜任。”
老实说司马懿不太想继续当许都令了,这活儿说实在的真不太好干。再说他一直以来实际上担任的是刘协的谋主,事实上也不太适合再干这差事了。
曹操这时候却突然道:“陛下,臣也以为,让仲达继续任许都令有点不太合适。”
“哦?”刘协闻言立马就来了精神,这个曹操,终于愿意重新在重要岗位上安插自己人了么?
“大司马可是有心仪的人选?快快讲来,朕无有不准。”
“回陛下,臣想举荐一人,确是许县令的不二之选。”
“这是哪位贤才呢?”
“臣举荐,臣的军师祭酒,郭嘉,郭奉孝。”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像见了鬼一样的瞅着曹操。
刘协也愣了一下,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倒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像是许都令,京兆尹这种类似的职位职权从来都是可大可小,大者,比如宋朝时的赵老二,直接把大宋的开国之君都给架空了。那要是弱的,这官职就是个屁,满朝公卿谁都可以不鸟你。
如果是郭嘉来担任许都令,其实权一定会远超满宠、杨修、司马懿时期。
可问题是,郭嘉现在事实上是曹操的亲信,心腹啊。
曹操的幕僚之中荀攸可以算是第一,但他们俩之间肯定做不到完全的互信了,而且人家的正式职位是朝廷的尚书,而郭嘉就是那个第二。
大司马府的府臣之中,荀悦接了毛玠的班,可以说是位列第一,可荀悦于曹操的关系……那还不如荀攸呢。
原本时空之中,即使不算荀彧,郭嘉至多也只能在曹操的心腹谋臣之中排名第四(荀攸谋主毛玠府主程昱坐镇兖州一州之地地位相当超然,郭嘉都比不了,五大谋臣里没有毛玠就很扯),而此时此刻,郭嘉那真的可以说是曹操的臂膀了。
他舍得将郭嘉从大司马府臣变成汉臣?
“陛下,臣以为,这许都令职权确实可以类比京兆尹了,郭嘉在臣的府中主司军法,兼领校事府,何不将其职权一并并入许都令职下,将其直接设为两千石?”
“…………”
这曹操今天是吃错药了吧!
连郭嘉都要当汉臣了,还有天理么?!
还有法律么?
哦,郭嘉就是管军法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应该不会脑补了……吧
客观来说,由郭嘉来担任许都令,无疑是极为合适的人选了,反正他来头够大,后台够硬,也用不着给谁面子,说不定能成为大汉朝的郭青天。
而且让郭嘉这样的大才当汉臣,也是曹操对天子,对朝廷的一种示好,群臣都是没有意见的。
就刘协有意见。
“郭奉孝是天下少有的大才,这个,朕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大司马,他是你的人,朕怎么能让你割爱呢?况且以郭嘉之才,做一个许县令,这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我看咱们还是再议一议吧。”
曹操这时候适时的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也是陛下的人,从来就没有过臣的人,臣的所有府臣都是陛下的忠臣,比如臣的府主荀悦,赤胆忠心人尽皆知,臣就是因为知道奉孝的才华,所以才要将他推荐给天子啊!继续在臣的府中做事,可惜了奉孝的大才了。”
这话说的倒是也有几分真情实意。
毕竟以前,曹操就是朝廷的天,给曹操当私臣实际上的权利比当一个汉臣的权利更大,然而时移世易,现如今给曹操当一个私臣,那就真的只是私臣了。
曹操虽然还录着尚书事,但也已经极少干预尚书台的工作了,郭嘉现在在他的手里,确实有点浪费,而且极不利于他笼络人心。
放飞郭嘉,在他想来不管对自己、郭嘉本人、还是对朝廷,都是一件极好的事。
就特么对自己这个天子不好。
刘协是绞尽脑汁啊,也想不出来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的拒绝郭嘉的理由,只得宣布此事暂且搁置,想两天再说。
看看两天后自己能不能想出个理由。
只是他这么一搞,却是搞的曹操和郭嘉心里都有点发毛了,这天子……什么意思?
莫非是还对以前的事儿心有芥蒂?
郭嘉么,管军法和间谍的,这手上自然少不了沾了一点大汉忠良的血,也少不了做一些阴暗、肮脏的事儿。
虽说屎盆子都扣在满宠的头上了,但谁都知道刀把子是握在郭嘉手里的,莫非是不打算接受郭嘉的投效,打算秋后算账血债血偿么?
(我再次强调,郭嘉是管军法和间谍的,主业是杀人,兼职才是出谋划策,我本人不是郭吹也不是郭黑)
晚上,刘协在和郭女王一块玩儿的时候甚至忍不住问他道:“女王,你哥郭浮,能不能当这个许县令?”
“我哥?他……啊~,他的忠心肯定没问题,但是……啊~但是他资历太浅,能力可能也不是很够,我怕他镇不住啊,啊~陛下您轻点~”
“嗯……我再想想,明天你也找他聊聊,试探一下他的意思。”
想来想去,朝中能顶替郭嘉的,也有着正大光明的理由顶替郭嘉的,也就只有郭浮了。
这毕竟是外戚,名义上还是郭嘉的亲戚,同样出身于阳翟郭氏,懂律法,就算他不懂,精研小杜律的阳翟郭氏也有的是人才让他懂。
“女王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他是朕的小舅子,如何会资历不够?有你有我罩着,怎么可能镇不住?至于能力,能力这玩意主要还是在于练习么,”
“那……那行,那我去找他……找他说,说一说,看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事后,郭美人当天晚上就找到了郭浮,嗯……郭浮是光禄勋卿下面的编制,属于宿卫的一部分,而许都现在的皇宫就跟不设防没什么区别,自然也没条件谈什么礼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