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这不是扯犊子么。
借袁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来许都啊!
“这个……事关社稷之重,焉能如此儿戏?”
“那你说咋整?”
“……”
刘协这会儿也看出来了,这个郑玄应该也是没想好。
嗯,毕竟这种事儿大家都是第一次,没经验。
不过没关系么,只要法理上说得过去,这所谓的流程不就都是小节了么。
“郑公你看这样如何?此事,朕全权交由你来操办,我让太常卿来辅佐你,一应礼仪,一定要做得全了,你好好的想,想清楚了咱们再好好的禅,行吧?你放心,朕一定全力配合。”
说着刘协看向贾诩:“太常可一定要好好配合郑公,不可阳奉阴违,知道么?”
贾诩闻言也是哭笑不得。
满朝文武都猜得出天子这一手肯定是另有深意,这里面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他自认也算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了,但对于天子的深意,他也只能隐隐约约的猜到一点,却又不能悟得透彻。
这玩意不悟透了谁敢上手操作啊!郑玄那是活够了寻死呢,他可是还想再活个几十年的啊!
天子你好歹给我一点暗示啊!
然而眼下贾诩却是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出列之后一抱拳行礼道:“喏”
郑玄看了看贾诩,贾诩见状对他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
郑玄又看向荀彧。
就见荀彧面色沉静古井无波,见郑玄看向他,甚至也颇为友好地朝他乐了一下。
郑玄又看向满朝的文武百官,发现除了曹操的面色不太好,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之外,其他人居然都对他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甚至有几个人好像还对他投以了同情的目光。
同情?为什么会是同情呢?
应该……是我看错了吧。
这满朝文武对于天子禅让居然都没有什么反应么?
果然,这刘协小儿不得臣民之心,此即为天命所归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贾诩:我悟到天子的深意了!
散朝,各回各家。
连刘协都诧异,自己今天禅让怎么就这么顺利,居然连一个蹦出来反对的都没有。
莫非老子终于要时来运转了?
当然,今天有幸参与朝会的群臣也在犯嘀咕,天子此举,深意到底在哪呢?这是挖了个什么样的坑来给袁绍跳呢?
天子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深莫测啊。
反正,朝中所有两千石以上,包括积极帮忙指定礼仪流程的贾诩在内,没有一个人相信天子是真要禅让,袁绍要是敢当真,肯定会倒个大霉。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跟着天子学习用谋用计的好机会,都在各种分析天子的后手与深意,自然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会站出来反对了。
弄巧成拙?你问问张绣手下和种辑手下接近四千的职业士兵,看看他们答应不答应?
于是一天之后,也就是刘协刚刚发了罪己诏没多久,经过了尚书台的一封所谓的禅让索贤诏,便已是传遍天下,一时之间,举国哗然。
虽说禅让这种事都是要预热的,郑玄也没好意思直接点名要禅让给袁绍,但天下人谁还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而虽然朝中的两千石以上高官与天子早有“默契”,但下面的普通官吏乃至于平民百姓对此却是完全都懵了的啊!他们可不知道这里面有着“天子算计”,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真的。
尤其是赵云杀华歆的这件事发生了之后,天下士人早已经对天子群起而攻之了,那些已经有了官身的还好,没有官身,空有名头的所谓名士早就已经纷纷跑去河北归附于袁绍去了。
而袁绍的那边本来就在搞所谓的传国易姓之说,这些名士归附之后声望自然也是日益增高,万万想不到现在连天子也都认可他了,居然真的要传位给他?
这个郑玄,这么牛?
我这是天命所归了?
动心么?动心,当然动心了。
天上正好掉下来一哥馅饼,而且还裤衩一下就砸进了自己的嘴里,怎么可能不动心。
不过确实,怎么走程序这是个问题,怎么着,他也得三请三辞走一圈吧?
最关键的是,他人在河北,天子人在许都,这个程序要怎么走呢?
直接让天子过来?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而且要知道曹操还在许都呢,老实说他也不清楚许都朝廷现在内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天子和曹操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又或者说,现在的朝廷到底天子和曹操是谁说的算呢?
应该是互相忌惮,相互掣肘的吧……
那这所谓的禅让会不会是曹操的诡计呢?到时候天子来了邺城禅让,曹操在许都直接宣布他是乱臣贼子呢?
那他反倒是帮了曹操的忙了,到时候还是得打仗,而没了天子掣肘的曹操说不定会更难对付。
那么,他去许都?
这显然更不现实,他也没这个胆子。
那就只能是慢慢来了。
先让手下现在已经臃肿不堪的名士们给自己大唱赞歌,再在河北之地搞点祥瑞,先把准备工作给做足吧。
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好几天,等得刘协是抓心挠肝的。
于是刘协就把贾诩给找了过来,问道:“你说这袁绍,我都下了明诏要禅让给他了,他还墨迹个鸡儿呢?他不敢来,要不我拿着玉玺找他去?”
贾诩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应对了起来。
看来是我迟迟没能悟透天子的深意,天子来点拨我来了啊。
“回天子,袁绍此人是个做大事而惜身的性子,必然是有所顾虑的,想来,应该是心忧大司马吧。”
“哦~,对对对,这个倒是,那你说我把大司马赶走,让他回新野,袁绍是不是就敢了呢?”
“这个……臣,臣也不敢妄加揣度啊。”贾诩那颗聪明的大脑已经不停的运转起来了。
“嗯,这样吧,咱们先把咱们这头的准备工作都给做的足足的,声势造得大大的,让各地所有六百石以上的县长、县令、乃至太守都把劝朕禅让的诏书先给交上来,咱们再转呈给袁绍一份。眼看着秋收也快了,争取咱们在秋收之前把权力平稳过度,不要扰民么。”
“秋收?”贾诩的眼睛一亮,似乎终于抓到了重点。
“天子的意思是,这一切必须要抢在秋收之前完成,是么?”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因为政事而耽误了农时啊。”
“臣,明白了,请天子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好。”
“嗯。”刘协满意地挥了挥手,就让贾诩下去了,然后,他就满心欢喜的去找郭女王玩儿去了。
马上就要回家了,再不玩以后就玩不着了。
而贾诩出了北宫,却是直奔着尚书台而去,一见到荀彧,立马就激动万分地道:“令君!我想明白天子的深意了!”
“哦?”荀彧也很激动,同时感慨道:“文和不愧是文和啊,这智计谋略之道,却是远在我之上了啊。”
“令君这可就是抬举我了,是天子看我蠢笨,故意点拨了我几句。”
“天子怎么说?”
“天子说让咱们这边做好准备,让下面的所有六百石以上官员,尤其是县长、县令、和各地郡守都要给袁绍上贺表。”
“这……这不是……”
“天子特意强调,要在秋收之前完成。”
“秋收之前?秋收……秋收?我明白了,南阳、许下、徐州三地的屯田之兵,也都在等着秋收呢,天子这是要一劳永逸啊。”
“是啊,天子之谋,从来都是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啊。”
“不止是远谋,天子的胆魄同样也当真是举世无双啊,既然如此,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文和啊,咱们两个这一次,可要好好配合一番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反转
建安四年,八月初五。
天子正式下诏,让天下十三州所有的太守、县令、县长,向袁绍进贺表。
其中冀州、并州、幽州、青州这等原本就是袁绍所属势力的地方官员自不必说,就连淮南、荆州等地,也不乏官员纷纷上表表示祝贺的,天子的这一手,把刘表和孙策都给整的有点懵了,一时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朝廷所辖的兖州、豫州、南阳、以及司隶地区,其中自然不乏有部分所谓的名士站出来帮助袁绍摇旗呐喊,比如……广陵太守陈登,以及豫州除了颍川郡之外的绝大多数地方官员,甚至还包括兖州一代的官员。
基本和直接宣布易帜没什么两样。
可是比较奇怪的是,曹操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不发一言,既没有向袁绍有任何的示好之举,也没有
很快,还是在许都这边,由郑玄领头,联合了几个所谓的名士,正式恭请袁绍来御极称帝,河北之地的名士们自然也愈发迫切的拍其了马屁,把袁绍拍得简直犹如圣人再世一般。
青州方向,朝廷与袁绍的小规模战事也彻底的停了,至少表面上大家都是一副战事已经结束了的样子,百姓们都还挺开心的。
而袁绍对此自然也是志得意满,很快就搞起了三请三辞的戏码,最后,几乎是在河北忠臣的“逼迫”之下,这才不情不愿的,先称了个赵王,等正式拿到传国玉玺,正式接受了天子的禅让之后再来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