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司马懿在一旁接话道:“也是好事儿,他和刘表之间,这回仇算是结死了,就是不知……刘表能不能行,唉,明明去年这时候还是一小角色,不想,今年却反而希望刘表能挫一挫他的锐气了。不过这孙策现在既然打了江夏,九江那边,压力应该会小一点吧?好歹算是能喘上一口气了吧。”
也是巧了,正说着话,就见陈群手里拿着一封急奏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刘备见状皱眉轻声道:“天子架前,何事让长文如此失仪啊。”
司马懿也皱眉道:“何事?”
刘协却笑着道:“咋了?过来一块吃点铁板烧,边吃边说吧。”
陈群闻言深吸了一口气,道:“赵云率领本部兵马南下,杀豫章太守华歆,劫掠粮草一百九十万斛,现已全部运至合肥城下。”
刘协一听,当即一拍桌子笑道:“吾之子龙果真是良将,一点也不比那孙伯符差么,哈哈哈。”
一扭头,发现刘备、司马懿、还有陈群全都一脸古怪地看向自己,一时不明所以,问:“咋了?”
陈群道:“陛下,豫章是咱们朝廷的,豫章太守华歆,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名士,从无狂悖之举。”
刘协皱眉道:“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豫章历来都是一块飞地,朝廷鞭长莫及,管不到。”
“哦……嗯?也就是说赵云杀的不是敌人,是,自己人?”
司马懿和陈群点了点头,而刘备,此时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木头人,一动也不会动了,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陈群也继续汇报道:“赵云的这封奏表是请罪的,现在他已经自己把自己给枷了,自己把自己枷送许都,听候朝廷发落。”
刘协一时间有点懵,显然是有点接受不了这个刺激,而司马懿则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突然拱手道:“陛下您怜惜赵云忠勇,然而赵云仰仗恩宠未免也太放肆了一点,先杀刘勋后杀华歆,朝廷正式任命的两千石太守杀之如同屠狗,此獠,已是不可不罪,还望天子明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子任性护忠良
司马懿话音刚落,刘备马上就接话道:“陛下,赵云杀华歆也是为了抢粮,也是为了建好合肥新城,此完全是出自于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啊!臣以为……罪不至死!”
刘备也不敢明着保赵云了,只求这次能保住他的性命,待风头过了再起复便是。
司马懿瞅了刘备一眼,又瞅了刘协一眼,见刘协的脸色古怪,识趣的没有再说话。
“你们等会儿,我捋一捋啊,赵云在合肥,因为太缺粮食了,就把南昌给抢了,还顺手杀了一个叫华歆的太守,嗯……所以,他罪在何处?”
???
司马懿心中一惊,这是……怎么个意思啊,难不成,陛下想替赵云做无罪开脱?
刘备也懵了,他也看出了天子的意思,却是连他都忍不住道:“陛下,赵云擅杀两千石朝廷太守,此事……虽是情有可原,但确实不合法理,依臣之见,不如现将其罢黜了官职,命他在臣的麾下做一员普通的亲兵,以儆效尤?”
刘协闻言,确是冷笑道:“为了一个华歆,要我陪上一个赵子龙?合肥那边的情况是我不清楚,还是你们不清楚?他赵云要钱没钱要粮没粮,那华歆,这么多年了给朕是派过兵啊还是贡过粮,凭什么就不能杀他?”
他刚才就觉得华歆这个名字耳熟,他上辈子是很小的时候看的三国演义,印象确实是不太深。
但说了这一会儿之后,他还真的想起来了一点。
这不是三国演义后期,亲手拽着伏皇后的头发把人拖出去弄死,又杀了自己俩儿子,最后还逼着自己退位的大奸臣么?!
嗯……虽然他不懂历史,也不知道历史上这个华歆是个什么人,但,不是都说那书是七分真三分假么?
为了一个华歆遭贼而惩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赵云?他又没个几十年的脑血栓。百度搜索65,更多好免费阅读。
司马懿闻言,苦笑着道:“陛下,豫章于朝廷而言乃是一块飞地,华太守自然无法纳贡,然而此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在扬州一代素有威望,又从无僭越、不臣之举,更是天下闻名的名士,赵云无故将其诛杀,此举……此举虽是出自一片忠君之心,却也着实是胆大包天,若是不罪,臣恐天下非议,甚至于朝堂不稳,要酿出大祸患来啊!”
刘协不满地皱了皱眉:“赵云的节钺是我给的,这事儿,就算是我授意他这么做的,真要有什么非议,尽管冲着朕来便是。”
“陛下慎言啊!此事,可大可小,若是陛下当真要保这赵云,说不定……说不定会动摇陛下的统治之基呀!”
呵呵,动摇朕的统治?
好事儿啊!
“莫要说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朕意已决,谁有意见尽管冲着朕来!”说着,刘协一甩手就走了,压根就不给司马懿再劝的机会。
只留下司马懿、陈群、刘备三人面面相觑,锅里已经烤得有点糊了地铁板烧正在倔强的冒着小黑烟。
“皇叔,陛下怜赵云之忠,这个咱们都懂,赵云之忠天下人无人不知,但此事,最不济也得做做样子,将那赵云闲置几年,等风头过了再起复吧?咱们都知道您和赵云的关系,这事儿,还是您来劝劝陛下吧,赵云毕竟只是个武夫,不晓其中厉害,可您是知道的吧,此事,当真是捅破天了。”
刘备点头道:“仲达放心,此事,我是知道轻重的,子龙这次……真的是做错了。”
事实上,华歆被杀这事儿,真的远比刘协想象中来的严重得多,甚至比司马懿想象的还要更严重,简单来说,就是他这次正好撞到枪口上来了。
刘协在忙着改革,一方面针对士人,一方面针对豪强,两个方面还都特么针对门阀,虽说阴差阳错的,用一部建安大典照顾到了颍川士族、京尹士族,又以军屯之法照顾到了如李典等为朝廷征战的武装豪强的既得利益。
但那些尚未来得及上车,以及上车比较晚的士人豪强可是真的彻底得罪死了。
尤其是袁绍在河北搞事,又是减税,又是放开田监限制,整得跟垂拱而治一样,并大力扶持公羊派。
说白了,袁绍虽然还没有实质的走出篡位的那一步,但与天子,与朝廷之间有关与执政合法性的舆论战,俨然已经打响了,而且袁绍攻的极猛,手段也远比袁术高明得多。
一句话,袁绍意图于通过重新鼓噪传国易姓说,来给袁术的这个所谓仲家王朝确定法理上的合法性,他不但要僭越称帝,更要和刘协争这汉室江山的正统!
所谓传国易姓,是西汉中晚期时,儒家学派,尤其是公羊学派所流行的主流学说(ps:公羊派是两汉儒家主流),主张天下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面对社会普遍危机时,主张干脆换个天子,这个当时真的是主流,许多刘姓皇亲自己也跟着支持,王莽篡汉就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
袁绍这次是摆明了是想学王莽了,袁术那个不伦不类的仲家两字,和王莽的新朝本来也是有着那么点异曲同工。
不少来不及上车,未被天子所重用的所谓士人,心里已经开始向着袁绍在倾斜,或是干脆坐山观虎斗了,此时,一名代天子假节的都督,居然悍然连杀了两名朝廷正式任命的两千石太守,且全都是无罪而诛。
这不是给那些反对派送弹药呢么?
朝廷实际控制的地区就那么巴掌大一点,这天下有多少州郡是不能给朝廷实际上贡的?这些人里又有多少个太守、县令是朝廷正儿八经实际任命的?
这不是逼着人家去支持袁绍么?!
天子不但不杀赵云,反而还把赵云的罪过拦在自己身上,这是生怕袁绍炸不死自己啊。
消息传到许都,荀彧立马就急了,刘协任性,他居然比刘协更任性,直接无视了刘协的意见,以尚书台的名义直接下诏,给赵云判了一个秋后问斩!
当然,秋后再斩么,大概率也斩不了,只要曹曦生个儿子出来,朝廷就有理由大赦天下,给赵云送到敢死营溜达一圈,这命就能保住,保住性命,这样深得圣眷的臣子东山再起那还不是迟早的事儿么。
然后,便脱了自己的官服放在公位上回家了,谁也不见,摆出了一副要辞官领罪的姿态。
一时之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一百五十八章 求死不能
事实上刘协的大军一路走走停停,动作还真的挺慢的,没等他们回京,一路枷着自己的赵云就已经先他们一步的回了许都。
远望许都的城门,赵云的心里也同样是五味杂陈。
半年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游侠,这一晃眼才多久,他先是骑大马戴红花的成为了武状元,当上了禁军的实职的校尉,后是受天子重托,成为了满朝文武中第四个假节都督一方战事的节帅,再到如今,带着枷锁回来。
人生的大起大落,当真是刺激啊。
远处,曾与他有过一场交手,惜败一招而屈居榜眼,却也同样一步登天成为禁军校尉的邓展亲自带了本部兵马出城迎接自己的这位同僚,远远的看到他带着枷锁,将自己锁在囚车里的身影,同样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而后缓缓打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