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都是特么他造的孽。
想来想去,刘协决定以私人身份而不是皇帝的身份给赵云写了一封信,就此事向他询问:如果从严象之言,让你帮他去守九江,有没有信心?守不守得住?
信的后半部分还特意强调:这不是命令,也不是要你表忠心,朕不想听你说什么死啊活啊的,你就说你有没有把握,有把握你就去,没把握你就不去。
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个询问而已,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不过六天之后,赵云居然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的带着满脸的风霜和疲惫赶回来了。
“臣赵云,叩拜天子。”
“你怎么回来了?”
“臣在广陵待了一个多月,深知淮南之糜乱残破,天子既相询于云,云不敢不归。臣以为,万不可从河南尹之计,收九州之铁,也不能铸此大错!”
刘协闻言,一愣,然后忍不住转过头去看司马懿已经明显不太好看的脸色。
这龙哥挺勇啊,朝廷中谁不知道司马懿是新贵的代表性人物,名为河南尹但实为天子谋主,你一个小小的禁军校尉,还是通过比武当上的,就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话。
有点二愣子了啊。
“这话说得过了,司马懿之言肯定不是什么万全之策,他自己也承认这不是什么好办法,时局如此勉为其难罢了,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看。”
“臣月余来日日都在淮河北岸查探地理人文,淮河水道实乃天险,若是放弃两郡之地,孙策只需以重兵屯于南岸,则淮河以南,必不复朝廷所有。”
司马懿却是忍不住插话了,这个赵云,分明已经质疑他作为谋主的能力了,这话不反驳,可就动摇他的政治地位了。
反正他俩也不是一个派系的,司马懿是杨彪一党,赵云是刘备一派,赵云说话这么不给面子,他自然也不会再给赵云脸了,道:
“赵校尉所言之事,朝中公卿如何会不知呢?只是朝廷决事所虑的乃是天下之事,总要有个轻重缓急吧,朝廷今日之大敌是在河北,不是在淮南。袁逆篡位在即,朝廷本就兵寡粮少,难道还要双线作战,被孙策徒劳牵扯精力么?舍区区一九江,让孙策与刘表互相牵制有何不可?待朝廷平定河北,腾出手来,自然是万事可定。”
“云以为河南尹之言实乃荒谬!”好家伙,赵云居然站起来直接跟司马懿对线,吵起来了。
“刘表不过守户之犬,只需在南阳留一支偏师足以钳制,孙策是江东猛虎,以狗来钳制猛虎,如何能钳得住?”
“此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待朝廷平定了河北……”
不等司马懿说完,赵云马上就打断道:“河南尹以为朝廷平定河北需要几年?一年,三年,还是十年?刘表万一撑不到咱们平定河北的时候呢?”
“孙策就算吞了刘表,至多不过是南北分界,划江而治,若是咱们挡不住袁绍,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孙策的不臣之心世所共知,你让他去打刘表他就会去打刘表么?万一他也与袁绍结盟怎么办。”
“这不可能,他与刘表有杀父之仇!”
赵云轻轻吐了一口气,缓缓道:“枭雄之辈,或可暂时放下私仇也说不定啊,陛下,河南尹,臣斗胆,请地图。”
刘协闻言拍了拍手,让张宇带人把地图给拿出来,就见赵云拿出地图分析道:“孙策如果趁着朝廷与袁绍交战之际发难,沿泗水可以攻取下邳、彭城;沿涡水可以直达谯县、陈留;沿洪水,可以进攻汝南,若沿颍水北上,更是可以直抵许都城下!(这应该才是孙策计划偷袭许都的路线,是水军而不是骑兵,他用骑兵打许都简直是扯淡)全是顺流直下啊!”
“臣斗胆请问河南尹,万一这孙策并未如你所想,和刘表交战,或是交战规模不大,这些地方要不要派兵驻守?这么多地方,怎么守,这得派多少兵来守?这难道就不耽误中原决战的战局了么!”
司马懿闻言脸色愈发的难看了起来,却道:“说这么多,不过是在论述九江不可丢,尤其不可落入孙策之手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已,赵校尉,莫非有两全之策么?”
赵云闻言,却是不理司马懿了,而是大礼跪拜道:“臣一介武夫,没有什么两全之策,但臣愿以本部兵马镇守九江,誓于九江共存亡,云在,九江就在!”
“可有把握守得住?”
“有!但是云斗胆,敢请天子节钺!总督淮南!”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臣贼子
好家伙,这赵子龙当真是斗胆了。
论官职他不过是一个禁军的校尉而已,秩比两千石,而且还全无根基,是比武比上来的。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比字,绝大多数的官员一辈子也去不掉这个字的,相当于市厅级与高官的差距。
换言之这赵云此时在朝廷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严格来说还属于中层。
一个中层干部,索要天子节钺,还要总督淮南战事,这胆子也是没谁了,目前朝中一共就三个节帅,分别是镇守在鲁阳的杨彪,镇守在新野的曹操,以及镇守在徐州的刘备。
这可是朝廷的三巨头啊。
哦,还有一个刚刚任命的夏侯渊。
当然,他这么要官职也不是全无道理,勇夫需以重赏么,现在的九江根本上就是个龙潭虎穴,就连吕布、张辽这样的宿将都不敢去,派赵云过去还不给升官的话,这成降级了。
朝廷也不是没有过先例,对于这种所谓的险地,朝廷历来都是不吝官职封赏的,比如去了河东的杜畿,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一跃而至两千石之位的太守。
比如原本历史上被派去了关中的钟繇,直接给他挂了个司隶校尉的职衔,这次派他去河内,也给他挂了个并州刺史的名头。
甚至这九江太守严象也是差不多的,都有点富贵险中求的意思,只不过人家杜畿和钟繇成功的将地狱难度给打通关了,他被boss拍死了,如此而已。
赵云此求也是如此,给他一个比两千石的校尉节钺,此战就不可以用“非战之罪”来逃避责任了,他也就必须要与九江共存亡了。
所以目前这个情况,说白了就是刘协和满朝公卿是否信任赵云了。
刘协本人当然是信任赵云的,事实上赵云在后世他这种普通百姓的心目中,印象早就已经神话了,这种自信比较盲目,有点类似于我家赵云天下无敌的感觉。
而郯城群臣,当然都是不信任赵云的,这节钺给的也太过儿戏了一点。
刘协把他们叫过来瞅了半天,结果就是,所有人的脸上都清清楚楚的写着不同意,但谁的嘴上也不说。
生怕天子来一句:既然你觉得赵云不行,那要不你去?
刘协见状,干脆拍板道:“既然如此,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命赵云为荡寇将军,假节,都督淮南战事!”
赵云见状,也深吸了一口气,跪拜道:“臣,叩谢天子!”
于是天子亲政以来的第五位节帅就诞生了,虽然只是假节。
………………
与此同时,大河以北,同样也在翻天覆地。
“你说此战大败,孤的长子战死,完全是因为郭图背叛了孤,不但泄露了你们的偷袭计划,还在战场上公然反叛倒戈,是么?”
“郭图在郯城城下,两军交战之际,突然指挥水师撤走,我军将士士气崩颓,这才导致了大公子在郯城奋战身死,即丘城下,郭图又干脆带领大军投降,多亏臣反应迅速,要不然,咱们的水师也回不来了啊!”
“岂有此理!”
只见袁绍的表情狰狞而又恐怖,手上额上青筋直鼓,喘息如风箱一般,一脚就踹翻了桌子,而后把自己的配剑抽出来,到处乱砍。
“孤那么信任他,那么信任他他居然背!叛!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呢啊!!!来人,来人!”
“大将军。”
“派人把郭图的家人抓起来,全都给我抓起来,车裂而死!”
“大将军,此举……”
“谁也不要劝,孤意已决,谁也不要劝!”
事实上袁绍虽然愤怒,但其实并未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就是要借愤怒之机对郭图的家人严惩,来震慑自己手下那些,有可能心向朝廷的将领们。
大汉朝四百年了,天子的这块招牌实在是太好用了,连郭图都能投敌,他袁绍还能信任谁呢?他麾下就算是猛将如云名士如雨,可谁知道他们的心里到底是拿自己当主公,还是当做了乱臣贼子呢?
虽然硬实力上他远胜于朝廷,但只要那块招牌还在,他就不敢说自己能够必胜。
所以他对郭图的家人必须要狠,必须要残忍,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就背叛我的下场!
然而当盛怒过后,威吓过后,留给横亘在袁绍心头的,还是那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真的要以大汉大将军的身份,去攻打大汉天子么?
名不正言不顺啊!
就见他缓缓转过头去,双目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谋主荀谌,道:“天子无道,我欲取而代之,友若以为如何?”
荀谌闻言,确实不无悲凉的在心中一叹,这一问,终究还是来了。
郭图不过是个外戚,那送进宫的郭女王不过是个贵人而已,而且说白了她也并不是真的郭氏之女,与郭图之间更是不认不识,就这,郭图都能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