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又瞟了一眼何进,继续说道:“大将军如此做法,是在寒天下将士的心呐;那董卓也是千里迢迢的从西凉赶到广宗城下,其心可嘉!
大将军一言不合就要了人家的命,以后谁还愿意为陛下卖命?你这是故意陷陛下于危险之地呐!简直是其心可诛!其人更该诛呐。”
张让的一番话,说的不仅刘宏点头认可;
就是下面的群臣也是一片赞同。
谁说这些太监祸国殃民了,这不是头头是道嘛!
倒是这个大将军,以后得提防着点;
先是陷害卢植,后又卸磨杀驴,要杀董卓;
幸亏被张公公给识破了,阴险……太阴险了啊,还是离他远点为好!众人想着,默默的远离了何进几步。
何进心里怒骂道“张让,我日你祖奶奶!你怎么说都有理,你这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啊!”
何进吓得重重的跪了下去,带着哭腔说道:“陛下,微臣并无此意啊!既然陛下早有定夺,微臣定不敢多言,全凭陛下决断!”
刘宏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朕也知道大将军并无恶意,阿父常说你是个无脑莽夫;朕料想你也想不出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起来吧!”
刘宏的一番劝慰,差点没把下面的大臣给憋出内伤来;
陛下啥时候也这么英明了,这是一石二鸟啊!
不但敲打了何进这个憨货,还暗暗指出张让这个背后说人坏话的小人。高……实在是高……
何进感恩戴德的爬了起来,赶紧归队;
不敢再多言多语。张让也隐蔽的瞪了刘宏一眼,腰弯的更深了。
刘宏接着说道:“那破虏校尉韦曜杀贼有功,朕赏他五十……不对,赏他二十金吧!至于官职;阿父,宣旨吧!”
张让拿出早已拟订好的圣旨,打开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并州破虏校尉韦曜,于此次平叛黄巾反贼中,协助原北中郎将卢植攻破巨鹿城,并斩杀小方渠帅四名;
后援救长社城,于城外大破十万黄巾反贼,后又身先士卒率军冲破黄巾大营,斩杀大方渠帅两名。
而后又攻破广宗城,斩杀贼首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
此乃当世奇功,朕心甚慰,特加封韦曜为护鲜卑中郎将;
以后精忠体国,望还能再立新功;
另北中郎将卢植官复原职,撤去董卓东中郎将之职,遣回凉州;皇甫嵩等人另有封赏;
钦此!
韦曜的护鲜卑中郎将可谓是一方大员了。汉朝中央军武官的高级级别分三级,即:将军、中郎将、校尉(可以类比上将、中将、少将)。
中郎将在和平时期很牛逼,只有卢植他们汉末三杰这样的大佬才有资格做。
如护匈奴中郎将、护羌中郎将、护乌桓中郎将,相当于军区司令员;
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员。差不多和三国时期的四镇将军等同。
刘宏见下方无人有异议,打个哈欠,说道:“既然无事,那就退朝吧!朕也有些累了。”
说完在张让的搀扶下,出了大殿,向着自己心爱的驴车走去。
众大臣躬身相送;
而后个个起身,也不再和何进这个阴险小人打招呼,也一个个的离开了。
何进脸色红一阵青一阵的,也咬咬牙离开了。
第89章 逼迫郑玄 韦曜到来
韦曜带着剩下的太史慈兄弟二人,负责广宗城的收尾事宜。
城内也没有了多少居民,大多数都是太平教人,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不宜远行的,差不多都跟随大部队逃往并州了。
等一切安定下来,韦曜也准备回转并州;
话说自从出来平叛也快接近半年了;
不知道家里爷爷身体怎么样?也不知道那些先期的黄巾军有没有安置妥当;当然更多的是有点想丁嫣了。
大部队刚刚出城走了没多久,一匹快马向着大部队追赶而来;边追边声嘶力竭的叫道:“将军留步……将军留步……”
后方压阵的曹性发现了这个骑兵,派人把他带了过来!
一问才知道是从青州赶来的,请求救援高密城的求援兵。
曹性不敢怠慢,赶紧追到前方的韦曜;禀报了求救人的消息。
韦曜一听大急,高密城可是自己恩师的老家;
如今高密城危,不知恩师情况如何;
韦曜心急如焚,赶紧勒令大军向着高密城方向奔驰而去。
高密城外,一片黑压压的黄巾叛军正四面围着高密城;做出一副马上要攻击的样子。
城头之上,傲然屹立的不是高密城的守城将领,也不是高密城的郡守大人;
而是个一身青衣的清翟老者,此人正是韦曜的老师郑玄郑康成;
康成公对着城下众人喝道:“诸位还是快快退去吧!老夫一生清闲自在惯了,自是不会与尔等一起同流合污。再说老夫也就是一介酸儒,当不得大用,尔等还是另请高明吧!”
郑玄此话一出,缩在城头的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个个吓的脸色发白;不住的小声哀求:“康成公,你为了这阖城百姓,就应了那反贼的意思吧!他们并不会加害与你,只是邀请你同行罢了!”
郑玄大怒,说道:“你们这是逼着老夫为贼啊!老夫一世清名,怎能和城下反贼同流合污?罢了,为了这全城百姓,我只有以死明志了,希望城下反贼能放过我城内百姓!”
吓的两人赶紧拉住郑玄,倒不是舍不得郑玄丧命,而是担心郑玄一死,下面的反贼恼羞成怒,到时候不说这全城百姓,自己都逃不出去啊!
没看到整个城池都被围上了么?要不然谁耐心来劝你这个老顽固。
城下围困的贼军,贼首换作杨奉;此人原是郭太手下一名将领;
当年郭太在白波谷起事,响应张角;
号称白波军。后郭太战死,杨奉接管了白波军,主要是在青州一带流窜。
历史上,这杨奉被曹操收服,连同杨奉手下大将徐晃一同投降曹操。曹操才借助这支青州军开始起家。
那杨奉看到了郑玄欲要投城而死,也是大急,说道:“郑先生,且勿做出这等不智之举;我等是佩服郑先生的大才,并无加害之意。也并无屠城之意!先生且放宽心!我只不过是想请先生出城一叙罢了!”
原来这杨奉打的主意,就是把郑玄拉到同一辆战车之上。张角兵败之事他也听说了,也知道黄巾军并不能久存;这是在为自己找后路。
天下谁都知道郑玄现在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就是大将军何进也征辟郑玄好几次了,不过都被他找借口给推了。
若是能把郑玄拉来,以后无论投降朝廷,还是自立门户,都是上上之选。
这段时间困城,就是为了逼迫郑玄就范;
却不曾想到那郑玄如此刚烈,竟然愿意投城而死,也不愿和自己同流合污。
郑玄听到杨奉的话语,说道:“既然你知道我之心意,你也并无为难城内百姓之意;不如就此退去如何?以免城内百姓恐慌!”
那杨奉哈哈一笑道:“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若是先生在,我定不会为难这城内百姓,真若是先生冥顽不灵,在下也只能得罪了;
我等兄弟已经等了十几天了,实在是没有耐心在等下去了;还望先生不要自误,也不要害了城内百姓啊!”
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同时向郑玄下跪,也劝道:“还请先生给全城百姓一条活路,我等素知先生熟读四书五经,定也明白天下社稷,民为贵!
先生若是对城下反贼虚与委蛇,让他们撤了军;我等定为先生向朝廷表功!还望先生三思啊!”
郑玄惨烈一笑,回头缓缓的看了看城内慌乱的百姓,还有身边个个紧张的发抖的守城士兵。以及被吓的面无人色的守城将领和郡守大人。
开口说道:“罢了,为了全城百姓,老夫就随了那反贼之意吧!待那些反贼退离了我高密城,我再死不迟!”
郡守大人和守城将领连连叩头,口称:先生高义,城内百姓定当感激不尽。
郑玄不再理会两人,对着城下道:“老夫就随了你的意了,不过等老夫跟随了你们,你们不得在残害百姓,只要你们能不在做恶,老夫一介虚名又有何不可舍弃。以后就追随你们了。”
城下杨奉也是大喜,拍着胸脯保证,若是先生诚心依附,手下黄巾军定当与民无犯,而且马上撤出高密城,还百姓一片安居乐业。
正说话间,杨奉忽然感觉大地震动;
愕然回头看去,远处一条细线般的骑兵向着自己飞奔而来。转眼间,那条细线越来越明显。
身后的骑兵都尉徐晃,也看到了急速而来的骑兵;赶紧说道:“大帅,请快快通知手下兄弟进行防御,对方来势汹汹,恐怕是来者不善!而且看阵势不像是我们黄巾骑兵。”
杨奉点点头,喝令道:“所有步军,列阵防御;盾牌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列拒马阵;弓箭手搭弓做好准备!骑军上马,随时准备冲锋!”
杨奉一连的指令下达,有条不紊。比一些大方渠帅都要沉着。
城上的郑玄等人也看到了远方来的骑兵,俱都心下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