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梦回往事)


  “其实你应该不是刺史府侍卫吧?以你的才能怎会屈就侍卫一职!”那姑娘一双美丽的眼睛盯着韦曜问道。
  韦曜苦笑一声道“还不是因为刺史大人厚爱,暂留我在刺史府做侍卫!”
  接着韦曜把就在刺史府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听到韦曜将被授予校尉一职的时候;那姑娘惊叹道“没想到你如此年少有为,抵御外辱,想那冠军侯霍去病也不过如此吧!”
  韦曜道“姑娘谬赞了,守家卫国本是我大好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敢比拟冠军侯。”
  那姑娘又道“以你的才华,是不是也准备参加郑大家的选拔弟子?”
  看到韦曜发愣的样子,姑娘接着道“郑大家乃是现在的文学泰斗,正巧这次路过并州;家父……刺史大人就想办法把他留下了。”
  “刺史大人看我们并州文风不盛,特地恳求郑大家在众多青年才俊中看一看,能不能选中一个弟子。”
  听到那姑娘的话,韦曜震惊了;
  郑大家,难道是郑玄么?后世对郑玄的评价可是非常之高。
  郑玄,字康成。他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又记其60岁时,“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由此可见,郑玄当时私门讲学,极一时之盛。
  其弟子众多,几遍全国各地,著名的就有河内赵商、清河崔琰、清河王经、乐安国渊、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干、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等。他的学生有的成了大官,有的成了著名的学者。
  他此次路过并州,肯定是刚刚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
  这时候的郑玄还没有收太多的弟子。看来系统不是无的放矢啊,这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拜了郑玄,又比水镜先生强多了。
  韦曜急忙问道“郑大家什么时候开始选拔弟子?”
  “就在明晚,到时候并州的青年才俊都会聚集在刺史府的后花园内;由郑大家亲自考校。刺史大人做评判。”姑娘回答道。
  韦曜感激道“多谢姑娘告知,只是要怎么才能参加选拔?”
  “别人需要名帖,你本来就是刺史府的人,就不需要名帖了。直接去参加就好!”
  韦曜又和姑娘聊了几句,两人就分开了。回到住处的韦曜把脑海里面关于郑玄的事迹又过了一遍;
  第二天韦曜没有再去藏书阁,而是在住处养精蓄锐,准备晚上的选拔赛。
  快到晚上的时候,丁原派人来找;看到韦曜到来后,丁原道“今晚刺史府要款待郑大家,有不少青年才俊参加,你不如也去凑个热闹;万一得了郑大家的青睐,我面上也有光!”
  韦曜弯腰抱拳说道“曜定当竭尽全力,为大人争光!”
  丁原笑着摆了摆手“下去准备吧!另外也注意一下府内的安全。”
  到了晚上掌灯时分,刺史府张灯结彩,门前有两位管家迎来送往;
  后院的花园内早已经摆好了一张张的小桌子,桌后放一张垫子,桌上水果美酒一应俱全。
  这时候有人问了,刺史府不是办公的地方么?
  其实在古代,官员的办公和居家还真不分开;后面好多朝代都是这样;
  比如有人找某某老爷,看门的或管家就会说:老爷在后堂,其实就是在家,还没上班呢!
  韦曜缓步来到后院花园,已经有不少早到的青年才俊,分席而坐。
  或夸夸其谈,或故作高深。韦曜一个也不认识,就找了一个偏远点的小桌子前跪坐下来,闭目养神。
  盏茶功夫,整个后院都坐满了;
  人也都到齐了。韦曜就听到一声高喊“刺史大人到!郑大家到!”
  韦曜和众多青年才俊都站起身来,弯腰抱拳齐声道“恭迎刺史大人,恭迎郑大家!”
  韦曜看到丁原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联袂而来,后面跟着一个脸蒙黑纱的女子。
  那中年人气质儒雅,肤色白皙,五官分明,眼中带着一抹凝重,颌下三缕长须;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如渊似海。眼光看了一眼众人,仿佛能把每个人都能看透,直逼内心。
  至于后面的蒙面女子,韦曜感觉就是在藏书阁遇到的那姑娘;
  不过现在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打量。
  丁原扫视了全场一眼,也看到了韦曜;含笑摆手道“诸位不必客气,请坐!”
  待大家落座后,丁原接着说道“今天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主要是为了听郑大家给你们讲学!并州民风彪悍,缺少文学气息。今日邀来康成公,是你们的荣幸,亦是并州之荣幸。”


第46章 塞外为题 鄙视武夫
  听到丁原的话,众人再次起身抱拳“我等定不辜负大人之厚望,定当用心聆听。振我并州文风。”
  丁原笑着虚手一引道“郑大家请坐。”
  那中年文士并没落座,也是抱拳道“承蒙建阳兄厚爱,邀请吾结识众多并州青年俊杰,吾也感受到了并州的好客豪爽。能今日一聚进行交流,乃是玄一大幸事矣。”
  众多青年才俊连连口呼不敢。
  众人这才正式落座,韦曜又偷偷的看向丁原背后的蒙面女子;
  看到对方也在偷偷的打量自己。接触到韦曜的眼光,那蒙面女子迅速的转过头去。装着欣赏旁面的灯笼。
  这时康成公郑玄说道“吾从扶风马公处游学归来,蒙得建阳兄不弃,与吾把酒言欢。”说着向丁原抱拳致意,丁原也含笑回礼。
  郑玄接着道“吾一路行来,见识了边塞雄关,也见识了不少异族奇闻;心有所感!今日又与各位齐聚一堂,各位想必都见识过塞外风光吧。”
  郑玄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再次扫视了全场,接着道“不知可否请各位青年才俊以塞外为题,做诗词一首如何?题意不限;请各位准备一下吧!”郑玄说完后,就不再理会大家,转头和丁原窃窃私语起来。
  韦曜听到郑玄说道去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马融为人比较骄贵和讲究,虽然门徒众多,但他只亲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学生则由这些高材生转相授业。
  郑玄投学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弟子们的讲授。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
  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郑玄当场很快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讶不已,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
  在马融门下学习了七年,因父母年迈需要归养,就向马融告辞返回山东故里。
  马融此时已经感到郑玄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甚至会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意思是说,由他承传的儒家学术思想,一定会由于郑玄的传播而在关东发扬光大。
  此时郑玄刚刚学成归来,曾一个人在异乡漂泊。心里一定苦闷不已吧。
  这边韦曜正想着,听到一个青年高声说道“学生不才,偶得佳句;请刺史大人,请郑大家点评!”
  一下子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说话的年轻人身上,丁原和郑玄也转头看向说话的年轻人。
  丁原呵呵一笑道“原来是王世侄,怪不得呢?吟来听听!”
  那年轻人志得意满的站起来,渡步到场地中间,
  吟哦道:
  豪饮美酒斗十千,并州游侠多少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乘似等闲。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匈奴首。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一首念罢,丁原首先叫好,道“王世侄果然好文采,短短时间做出如此好诗。不错……不错……”
  众青年也纷纷附和,这个说王兄大才,那个说王兄是我等楷模;一片恭维。
  郑玄微微抚须笑了笑,道“不错,符合我并州男儿本色!”
  一时间王姓青年四处拱手;
  口称各位谦让,不敢当,不敢当;一时风头无两。
  这时候韦曜也站了起来,向着丁原和郑玄微微躬身道“在下不才,也想起两句诗词!请大人和康成公雅正!”
  丁原一看是韦曜,也颇感兴趣,道“哦……吟来听听……”
  底子坐着的众青年交头接耳,纷纷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为何不曾认识。
  众人有耻笑者,也有鄙夷者,当然也有郑重者,或有故作聆听者;不一而足。
  韦曜走到郑玄跟前,抱拳道“康成公为潜心钻研经学,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劳苦,孜孜求道;这份执着,这份孤独;晚辈深感佩服!”
  “你只身前往扶风,背井离乡;只为一睹经学大道,晚辈借此做诗一首,还望康成公雅正!”
  韦曜说完,又偷偷的打量了一下蒙面女子;轻咳一声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