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梦回往事)


  当时自己还曾去拜望过几次,到了后来一忙,却再也未曾去看过这三人;
  现如今这汉末三杰想出山授徒那是再好不过了。也许三位老人要变相的帮助自己一把。
  韦曜当下说道:“既然三位老大人愿意出山授徒,那真是整个并州之福;学生求之不得。”
  “现如今太原城正欲重建,既然他们欲要出山,学生也斗胆想请老师也能给并州子弟授业解惑;
  学生欲同时建立两座学府,一座请老师亲自前去主持,教授一些并州上进子弟;一座由三位老大人坐镇,教授军中一些排兵布阵;老师意下如何?”韦曜问道。
  “哈哈哈……那再好不过了,老夫闲的浑身骨头都快锈住了,我这就回去和他三人商议一下。”郑玄说着,就要起身离开。
  韦曜欲要亲自送老师回去;郑玄阻止说道:“运衡啊!现如今整个并州的担子都系于你一身;切莫在老夫身上花费时间,速速回去吧!”
  韦曜只能看着老师上了马车,走了老远才返了回来。
  如此过了七八日,那外出探查地形的阮安也回来了;
  那阮安这几天内,不但查看了太原城和晋阳城之内的山山水水,还在心里画好了草图,就等着韦曜拍板决定。
  见阮安归来,韦曜知道一切计划都可以实施了;召集众谋臣武将前来议事;
  郭嘉这段时间的调养,也能下床走动了;
  戏忠被李时珍施针两次,明显可见的容光焕发。
  待众人到齐,韦曜开口道:“诸位,如今阮先生测量归来,他也和我说起了建城的大概方略;今日请大家来,和众位商议一番。”
  说完,看向末尾的阮安说道:“阮先生,烦劳你再给大家说一下你的规划设计!”
  那阮安见韦曜叫自己出来说话,赶紧起身局促不安的向所有人抱拳,行了个罗圈礼;
  开口说道:“属下遵从将军吩咐,前去探测地形;距离现在的太原城百里处有几处清美甘泉,那处虽不是位于两城的中心处,但属下以为水源茂盛,欲围绕水源建立新城。”
  “新城预估长六十余里,宽五十余里;四面铺设青石板路,直通现如今的太原和晋阳等几城;也能实现军师祭酒所说的太原变成副城的计划。请将军和各位大人定夺!”
  阮安头也没有抬的一口气说完;赶紧脖子一缩,坐回原处了;心里紧张的扑通扑通直跳。
  韦曜知道阮安不善言辞,也没再难为他;笑道:“阮先生回来后,在沙盘之上做好了新城的雏形,大家先来看看吧!”说完让韦虎几人把沙盘抬了上来。
  众人伸头看去,那沙盘之上的城池可真是栩栩如生;
  护城河,吊桥,州牧府等等一应俱全;简直就是缩小版的一座城池。
  杜如晦赞叹道:“就凭制作这沙盘的精心,建立新城就非阮先生莫属啊!”众人也是纷纷附和;并无其他意见。
  韦曜见无异议,继续说道:“除了建立新城,还有几项要事;其一老师几天前来推荐卢植三位老大人出山开设学府授徒,某答应老师同时建立两座学府,一为文昌院,由老师亲自坐镇;一为讲武堂,由三位老大人坐镇。”
  “另外还有新建医院和制造营,酒庄的扩建;另外再建立一座织造坊,由黄道婆统领,里面皆为女工,也能让一些女子能补贴家用,只是这黄道婆该封为何职?”
  杜如晦皱眉说道:“主公,那黄道婆虽说贡献巨大,只是尚无先例封一女子为官;不如封她夫家或子嗣为官即可。”
  韦曜也替黄道婆感到不公平,但是也没办法说服众人,只能采纳杜如晦建议。


第158章 百花齐放 并州崛起(十)
  自此,并州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新城开始如火如荼的建立起来,阮安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坐镇新城之地。韦曜看他辛苦,把其兄长阮平也调拨过去协助阮安。
  卢植三人并未让韦曜建立讲武堂;
  他们三人看上了韦曜原来的都护府,就是韦曜任护鲜卑中郎将时建立的都护府;
  那座都护府甚至比现在韦曜的州牧府都要庞大,里面房舍也是不少,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小型校场;
  改成讲武堂距离雁门关还近一些;
  随时都能把学生拉到草原之上历练。
  讲武堂的第一批学员是黄叙和韦家寨的十二兄弟;
  还有选拔出来的一些为并州阵亡将士的子嗣;
  另外其他将领有时间也可以前去听讲。
  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甘宁,他几乎一有时间就去听讲,卢植三人也对甘宁特别喜爱;
  不曾想那乖张青年竟然成了最上进的好学生。原三国中甘宁也是二十岁后改变的自己。
  刘白堕的酒坊扩建了三倍不止;
  在合伙人甄逸的建议下,酒坊内不只是酿造醉亦逍遥一种高档酒,还顺带一些低档酒水;
  毕竟能买起醉亦逍遥的人并不多。
  毕升和阎立本在韦曜的一番提示下,竟然真的制出了不洇墨的宣纸;
  其实韦曜也是只知道前世一些皮毛而已,搜肠刮肚的想起一点,然后说于二人,两人也是反复实验,才制作出来。
  当第一本《论语》被印制出来,韦曜就捧着给老师送去了;
  此时的郑玄五六十岁了,早就已经花眼;
  平常看书也不过是凭着记忆,再翻读一遍罢了。
  看到韦曜送来的《论语》,郑玄双手颤抖着双手翻开一看,那令他沉迷的墨香,还有清晰的字体;颤声问道:“运衡,印制此书价值几何?”
  韦曜答道:“回老师,若是批量印制,成本不足十个大钱。”
  “此言当真?”郑玄问道。
  见韦曜郑重点头,郑玄当时就激动的泪如雨下,拉着韦曜就向正厅之内的圣人像跪下了。
  那时候的圣人像都是雕刻出来的,或石板或木板;郑玄拉着韦曜跪倒说道:“圣人在上,今小徒发现印制之术,将对后世弟子影响深远,一改贫家弟子无书可读之现象;今弟子将印制书册奉上,请圣人过目。”
  郑玄念叨完,又上了三柱清香,然后把《论语》给烧了;
  从此每印制出一本新书,老人家都会把第一本烧给圣人过目。
  老人也贡献出了自己所有的藏书;
  让毕升等人抄录印制,而他天天跑到书坊,看着一本本的新书印制出来,看的是如痴如醉。
  书籍印制的工序比酿造醉亦逍遥还要保密;
  韦曜把工坊分了几个地方制作,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会学了去。
  印制出来的书越来越多,刘伯温再次找到甄逸;
  珍而重之的打开红布,一套崭新的四书五经出现在甄逸面前。
  “甄家主,估个价吧!”刘伯温说道。
  那甄逸也不是泛泛之辈,若是没有这个商家身份,也定是闻名一方的儒家弟子。
  见到印刷的书籍,虽说未像郑玄那般激动;
  也是嘴唇发抖,双手捧起一本书籍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良久,甄逸放下手里的书籍;说道:“此乃无价之宝也!”也怨不得甄逸如此评价;
  若是竹刻的四书五经差不多能有几十斤重;
  而现在的四书五经估摸着连一斤都不到。
  之前的各种书籍都是靠人工抄录,刻制;
  也只有世家大族才能互相交换书籍抄录;
  普通的寒门弟子甚至见都见不到书简。
  “若是这等书籍交于甄家主贩卖,能卖出几何?”刘伯温又问了一遍。
  甄逸吃惊的睁大眼睛,颤抖着问道:“军师的意思莫非此等书籍可以批量生产?”刘伯温微微的点点头,并未回答。
  甄逸再次捧起书籍看了看;说道:“此书一出将不知会改变天下多少寒门弟子命运,恐怕倾尽家力也要求购一本;如此圣贤之物,在下却不敢定价。”
  刘伯温说道:“这本是无价之宝,怎奈骠骑将军宅心仁厚,欲推广天下;既然甄家主不好意思定价;就由老夫来说吧!这一套二十金,你看如何?”
  “好!成交。”甄逸说道,商人的天性还是压倒了自己对儒家的虔诚之心;“只不过……”甄逸欲言又止。
  刘伯温哈哈一笑,说道:“放心,依旧是交于你甄家一家售卖。”
  甄逸才千恩万谢的送刘伯温出门。
  交于甄家售卖的也仅仅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
  像孙子兵法之类的,韦曜是不会出售的;
  也就是印制出一批交于讲武堂所用而已。
  取的成就的并不止是书籍的印制;
  还有张鸦九的铸器坊,有了煤炭的作为炉火,熔炼铁坯的速度大大增加。
  现已经打造出几百柄制式长刀了,现在就是铁矿有点供不应求。
  所有并州武将的佩剑全部换成张鸦九特制的长剑;
  这种特制的长剑比黄叙的短刀还要强上不少,真正是削铁如泥。
  皇甫瑞也教出了不少徒弟,分散各个马场之中;
  使得并州马匹的折损率减少三四成,可不要小看这三四成,并州的马匹每年可是论万的需求,这三四成几乎是上万匹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