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一旦自己真的拒绝了朝廷的征召,那就是不忠!
而连累自己祖上马援甚至马皇后他们一起遭受恶评,这就是不孝!
自从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经过两汉数百年的发展,很多儒生教条早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马腾虽然明知道曹操不安好心,不过为了不让自己陷入不忠不孝的境地,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前来许昌!
只是这些事情,马腾可以跟马超去解释,但是对蔡勇就不必多说了。
看到蔡勇还在等待自己的回复,马腾缓缓坐下来开口道:“赤壁大败之后,朝廷方面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地方用兵。就算是曹操有心征伐孟起他们,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施行了!”
顿了顿之后,马腾盯着蔡勇继续道:“槐里城那边的事情,你让孟起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如果不敢跟曹操手下大军对抗,那就率军直接归降。
如果他想要联合张鲁韩遂他们一起对抗曹操,那就让他放手施展就行了!不必以老夫为念!”
蔡勇急声道:“老将军不可啊!如果少将军真的曹操起了正面冲突。到时候老将军和两位公子在留在许昌焉有活路?
卑职不知道老将军当初为何一定要来许昌,不过现如今的局势,还请老将军务必答应跟着卑职一起返回槐里城啊!”
马腾冷声道:“行了,你就按照老夫刚才的吩咐回去告诉孟起就行了,要我跟你一起返回槐里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如同当初老夫不肯听从孟起的劝说,一意想要前来许昌任职一般!”
看到马腾不听劝说执意想要留下,蔡勇虽然根本就无可奈何,最终也只能辞别马腾,然后返回槐里城去想马超复命。
建安十四年,八月十三日,邺城。
在庐江郡的局势平稳下来之后,曹丕和于禁李典二将带着一众大军最终在中秋佳节之前返回邺城。
结果刚刚回到邺城屁股还没坐稳,王勇却是前来禀报道:“公子,许褚将军在外求见,似乎有丞相吩咐想要告诉公子!”
第131章 中秋诗会
“上一次刚从冀州回来,屁股都没坐稳就出了庐江郡叛乱的事情,这回又是什么事儿?”
曹丕开口道:“行了,去让仲康进来吧。”
王勇抱拳领命,片刻之后带着许褚一起进来。
“见过丕公子,丞相大人准备于后天中秋佳节宴请朝中百官,因为丕公子刚刚从庐江郡回来,所以才让末将特意前来通报!”
曹丕点头道:“可知都有哪些官员会一同参与?”
许褚抱拳道:“邺城之中的众多高官勋爵应该都会参加,此外丞相还特意让府中诸位公子们一同前去!”
看到许褚似乎还有些欲言又止,曹丕略一皱眉道:“仲康还有什么要说要另外对我说的么?”
许褚难得苦笑道:“这个,丞相大人宴请百官,据说宴会之上还有个小型诗会,末将担心丕公子这两天做不出什么好诗来,但是又不好开口提醒,还请公子见谅。”
曹丕笑道:“父亲大人宴请朝廷百官,说穿了无非是要跟邺城的众多官员多多亲近一番罢了。至于诗会这东西,如果作不出来最多罚酒一杯而已,仲康不必替我担心。”
许褚无奈道:“丞相大人举行宴会,本来是没准备搞什么诗会的。不过植公子力劝丞相说,现如今朝廷事业蒸蒸日上,盛世文章合当共看,所以丞相这才临时起意将诗会安排在宴会之中!”
如果是平常时候举行宴会,许褚才懒得去管什么作文写诗。
不过诗会这件事情是曹植极力提出来的,而曹植本人的文名更是天下皆知,许褚是担心曹植想要接着这次宴会的风头去打压曹丕,所以这才出言提醒一番。
听罢许褚所言,曹丕开口道:“多谢仲康提醒,本公子知道了。”
本来还在想着怎么才能跟曹植尽快和解呢,看来上一次自己打击丁仪又力保吴质,反而让曹植对于自己越来越不满了。
建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
赤壁大战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了,在曹仁徐晃和乐进等将的弹压之下,荆州方面虽然有些小乱,不过到底不成气候。
孙权在江东继续舔伤口准备北上,刘备在荆南努力消化好不容易拿下来的荆南三郡,关中方面马超虽然拒绝了曹操让他前去攻打张鲁的命令,不过这一点其实倒也是在曹操自己预料之中。
至于辽东公孙康和交州士燮等人,因为距离中原地区过于偏远,实际上对于大局影响不大。
如今天下勉称太平,曹操举行这次中秋之宴,实际是只是想要犒劳一下邺城之中的文武百官,好让他们继续努力办事儿而已。
此次宴会是大宴,普通的邺城官员实际上都在丞相府外院之中,真正有资格跟着曹操一起参与宴会的,实际上也只有程昱、荀彧和夏侯惇以及曹洪等这些文武重臣。
曹操此时正高坐于最上首,左右两边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等一众家眷,这一次大宴,就连一直体弱多病的曹熊也被曹操拉着一起出席了。
正式开宴之后没多久,看到曹熊还是精神恹恹面黄肌瘦的样子,曹丕叹息一声正准备前去宽慰几句。
曹植却忽然起身对着曹操一礼,然后高声道:“父亲大人,如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至此盛世,正当以诗文记之!孩儿请求父亲大人正式开始本次中秋诗会!”
曹操本人虽然是武将出身,不过诗文同样写的极好,而且颇为喜爱文学,所以之前曹植建议在宴会之上加个诗会的环节,他倒是没有多想就直接同意了。
此时听到曹植开口,曹操捋须笑道:“本相今日与百官同乐!在座诸位可以随意吟诗一首或者作文一篇,若是实在写不出的,那就罚酒一杯如何?”
曹操话音方落,曹彰立即起身抱拳道:“父亲大人,诗会之上需有人作为行酒令负责监督才行,孩儿不才,愿意请命!”
写诗作文这东西,实在不是曹彰所喜欢的。所以听到曹植开口说诗会要开始的时候,立即自告奋勇担任行酒令。
曹操也知道曹彰的诗文水平实在不咋地,与其轮到他的时候啥都写不出来出丑,倒不如就干脆让他充当行酒令得了。
想到此处,曹操笑着点头道:“好啊!既如此,本次诗会正式开始!以子文为行酒令,诸位若是写不出的话,那就自己认罚!”
看到曹彰眼中狡黠之色一闪而过,曹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可知道这行酒令除了监督别人喝酒之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曹彰第一次担任行酒令,当然不知道除了监督别人喝酒还要干什么。
此时听到曹丕开口,曹彰立即神色微变道:“这个?小弟还真不知道行酒令还有什么任务,烦请大哥指点。”
曹丕尚未开口,倒是曹操冷声道:“酒宴之上如果有人成诗文一篇,你这个行酒令要饮酒一杯以示庆贺!如果有人写不出诗文要罚酒一杯,你这个行酒令就要陪着同饮一杯!哼,让你读书学文不用功,今天就让你喝个够!”
曹彰虽然自持酒量不错,不过此时听到自己要陪酒陪一圈,刚刚还兴高采烈的神色立即蔫巴起来了。
曹丕拍了拍曹彰的肩膀宽慰道:“行了,若是有人真的写不出要你陪酒一杯,你慢饮一口意思到了就行了!”
曹操高声喝令道:“既如此!本次中秋诗会正式开始!”
听到曹操开口,曹彰猛一咬牙对着曹植开口道:“既然这诗会本来就是三弟建议的,不过这第一位写诗之人,就从三弟开始吧!”
行酒令可以自行决定赋诗之人的先后顺序,不过后面要写的,总归是多了一些时间可以思考。
所以这第一个写诗之人,其实是要吃亏不少的,就算是勉强能够写出来,也很难有时间进行修改。
不过曹植到底是文采风流之辈,此时听到曹彰开口,立即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然后高声吟诵起来。
第132章 真乃上佳之作也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邺城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一首饮罢之后,曹植手持酒樽立于场中开口道:“父亲大人,孩儿先献丑了!”
曹操笑道:“子建此篇若是为父没有听错的话,应该是乐府旧题箜篌引吧?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实乃佳作啊!赐酒一樽!”
曹植这首诗,先从今日宴会主题入手,然后中间称赞曹操,最后感慨时光流逝以命理结尾。
虽然知命复何忧写的有些委婉,不过以曹操的水平,当然能够听出来曹植这是有心要发奋图强的意思。
曹植略带带色的饮酒一杯,然后拱手道:“多谢父亲大人赏赐!”
曹彰本来是想要看曹植出丑的,不过此时听到曹操夸赞于他,也只能苦着脸举起酒樽,然后陪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