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刘惇拱手道:“曹军上下三十余万大军分成数路一起伐吴,我们江东上下,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其余战线暂且不说,我们眼下只说交州方面曹军。曹彰将五万大军一分为二,其中两万人去往豫章郡,剩下三万大军一路横扫直奔山阴县。”
“如果太守大人想要拼死抵抗,顶多我们在城中全力防卫,最终拖上一些曹军一起赴死,然后等着城池被破。”
“如果太守大人想要保全城中百姓和将士们的性命,那我军眼下,其实就只有出城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
淳于式略为诧异的开口道:“子仁不是跟子范一起从建业城而来的么?为何居然能说出开城投降这种话?”
刘惇可不是自己手下心腹,所以淳于式跟他说话的时候,有些话还是不敢说的太直接。
可刘惇明明是孙权派来的,为何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反而是想要劝说自己开城投降?这可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刘惇叹息道:“吴王殿下确实是派了属下和子范前来协助太守大人对抗曹军,可太守大人以为,这城中上下有多少大军还愿意继续死战?一旦曹军开始攻城之后,我军又能撑多久?”
“与其等到曹军攻城之后有所折损,城中大军主动开城迎敌,倒不如趁着曹军尚未开城攻城之前,直接开城投降!”
刘惇本人是青州人士,他只是避难行走江东而已,对于孙权根本说不上十分忠心。
这一次曹军上下三十万人分成好几路大军一起伐吴,孙权为了各处堵漏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手!
他以为刘惇是自己的心腹,实际上刘惇对于朝廷一统天下并不抗拒!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惇看出来淳于式早有投降的心思,所以才这么直言不讳,如果是跟朱据说话,他当然 不敢这么直接!
看到刘惇目光坦然的等待自己回复,淳于式叹息道:“城中百姓和将士们的性命,本官自然想要保全。可吴王殿下对我恩重如山,这个时候若是举城而降,本官又怎么能对得起吴王信重?”
刘惇指了指朱据方才离开的地方开口道:“太守大人虽然一心想要为了吴王和大局考虑,可只怕有人心中,未必就这么着想啊!”
淳于式皱眉道:“子仁是说,子范那边?”
刘惇点头道:“太守大人坐镇会稽郡多年,政务民事方面一直处理的井井有条,可此番敌军压境,吴王殿下却派了子范领兵前来会稽郡出任郡都尉,大人以为这是为何?”
第1197章 请太守大人多加防备
说好听一点,朱据这次前来会稽郡出任都尉一职,是为了协助淳于式守卫山阴城,将曹军阻挡在外。
如果说难听一点,无外乎是孙权根本就不能彻底信任淳于式,所以这才派了朱据前来掌握城中兵马而已!
听到刘惇这个猜测,淳于式面色一寒道:“子仁不可妄言!”
刘惇拱手道:“如果吴王殿下真的彻底放心太守大人,根本就没有必要从建业方面调派人手前来。如今城外大军压境,一旦发起进攻之后,随时可能破城而入!”
“太守大人一心想要为民着想,朱都尉那边同样是清清楚楚。如果他手中真的握有吴王秘旨,到时候直接拿出来彻底接管全城,太守大人是要直接认命,还是要拼死抵抗?”
刘惇的意思很清楚,孙权既然派了朱据前来出任山阴城都尉,这本身就说明他对于淳于式这个会稽郡太守不够信任。
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拼死抵抗倒也罢了,如果你想要有什么二心,到时候朱据一旦亮出旨意,这山阴城上下,就是朱据说了算了!
听到刘惇这个猜测,淳于式立即有些面色苍白起来。
片刻之后,这才勉强稳住心神开口道:“本官乃是吴王亲封的会稽郡太守,这江东上下,则莫非王土!如果朱据手中真的有吴王秘旨想要接管城中大军,本官也只能遵旨罢了!”
看到淳于式根本就不准备进行反抗,刘惇沉声道:“太守大人能否听属下一言?”
原本嘛,淳于式和朱据之间到底谁杀谁,刘惇根本就不在乎。
可关键是,他自己如今也陷在山阴县之中。
如果朱据真的将全城兵马握在手中,这拼死抵抗之下,曹军在城外折损的大军只会越来越多。
等到城破之后,就算是曹彰不会真的屠城泄愤,可他大怒之下,自己作为会稽郡丞又岂能独善其身?
只有让淳于式领着全城大军一起投降,刘惇自己才有机会活命!
看到刘惇面色凝重,淳于式沉默片刻之后终于还是点头道:“子仁且说,本官听着呢!”
刘惇拱手道:“大人!山阴县城中只剩下正兵一万三千人,就算是加上那些临时抽调而来的青壮,这总兵力也不到两万人!可反观城外敌军,眼下至少有三万人正在准备攻城。”
“从去年开始,朝廷方面就已经彻底定了扫灭江东一统天下的计划,这交州方面纵然偏远,可五万大军所需的钱粮辎重,还是源源不绝的从中原地区运送过来。”
“曹彰本身就是曹营宿将之一,这攻城拔寨有哪些需要准备的物资,只怕他老早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山阴县在会稽郡之内当然是第一大城,可真要比起当年的江州和成都,这又当如何?”
“如果大人可以率领城中大军早早开城投降,自然可以免去敌我双方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可若是大人一心想要抵抗到底,一旦城破之后,就算是曹彰不会追究,那些冤死的将士们难道就是活该么?”
如果山阴县这地方还能守得住,刘惇当然也不会在淳于式面前这么直白的去劝说他开城投降狗。
可惜山阴县这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了!
区别只是,在曹军猛攻之下,到底是拼死守卫呢,还是直接开城投降!
对于淳于式这种正人君子来说,如果只是夸大曹军的战斗力,或者是劝他投降活命,刘惇心中清楚根本不可能说得动。
但是淳于式对于整个会稽郡上下的百姓很有感情,这城中残存的大军百姓,才是淳于式心中最大的软肋!
刘惇如果想要劝说淳于式开城投降,只能从这方面进行出手!
果然,听到刘惇说起山阴县城中残存的百姓和大军。
淳于式神色痛苦道:“本官当然不想让城中将士们和百姓枉死,可主君有命,却也不可不从!子仁就不必再劝了,无论如何,本官也不能辜负吴王那边的嘱托!”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淳于式虽然有心投降。
可作为江东大臣之操守,却不允许他就这么直接开城投降!
看到淳于式还是不肯听从自己的建议,刘惇叹息道:“大人虽然是如此作想,可属下只怕万一朱都尉那边忍耐不住,到时候强行夺权之下,不但太守大人将要性命不保,只怕这满城上下,也很难有几人可以活到曹军破城之后了!”
朱据手中到底有没有孙权的密旨,刘惇其实也不能确定。
但是他很清楚朱据绝不会同意开城投降,而淳于式本人作为会稽郡太守,朱据想要将城中兵权彻底掌握起来,只能斩杀淳于式,然后再继续收拢大军抵抗曹军!
淳于式负手而立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吴王殿下真的暗中交给子范夺权的秘旨,那本官就等着他出手而已。”
“可若是吴王殿下并没有去给子范那边下明旨,本官也不会交出手中兵权,然后任由他人防卫城池!”
看到淳于式还是不肯同意自己的建议,刘惇沉默片刻道:“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太守大人不肯先下手为强,属下建议太守大人在城中务必要多多惊醒一些,绝不能疏忽大意。”
淳于式沉声道:“子仁放心,本官心中明白!”
刘惇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说朱据那边有可能为了彻底掌握兵权会铤而走险,直接对自己下手。
可淳于式毕竟在会稽郡这边坐镇多年,这城中守军一万余人,至少有超过一万人都是效忠自己的。
就算是朱据那边有什么想法,淳于式也有足够的信心他根本不会得手!
事情商议到此处,刘惇略一拱手自己退了下去,只剩下淳于式和几名亲卫一起,仍然看着韩彰的尸体神色复杂。
与此同时,山阴城屯兵大营,朱据行军大帐之中。
朱据奉命前来山阴县,不过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可淳于式坐镇会稽郡,前前后后已经好几年了!
朱据也知道城中大军对自己都不怎么待见,实际上更加倾向于继续去给淳于式效命。
第1198章 首尾兼顾
所以自从进入城中之后,朱据一直都是在兵营之中跟山阴县守军一起同甘共苦,想要以此来带动更多的大军效忠自己。
从实际情况来看,朱据这个做法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作用的。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朱据完全有把握从军权方面彻底架空淳于式。
可惜城外曹军不可能给他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从朱据开始刻意拉拢城中守军到如今,这剩下的一万多大军,真正愿意给朱据和孙权效忠之人,还不到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