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张鲁点头道:“金银之物需要多少,你自己去府库之中取出便是,到了邺城记得用心办事儿就好!”
杨松开口道:“主公放心!属下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第99章 阎圃的打算
杨松领命告退之后,阎圃和张富等人同样是退了出去。
回到自己家中之后,阎圃立即对着身边一名仆人吩咐道:“去将璞儿给我叫来!”
阎圃口中的璞儿,乃是其长子阎璞,目前正在汉中太守府之中任职。
听到阎圃的吩咐,这仆人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阎璞从门外进来开口道:“不知父亲大人相召,是有什么事情么?”
阎圃叹息道:“今天主公将我们几个叫过去,商议他想要自立为王的事情,不过被为父给劝阻了,这事儿你知道么?”
阎璞笑道:“坊间百姓传言,说主公汉中郡有百姓在耕地的时候捡到一块玉印,然后上面刻着弥天有张四个大字,所以主公欣喜之下有意自立为汉中王,父亲说的可是此事?”
阎圃点头道:“正是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阎璞思索片刻道:“汉中郡虽然地势险要,不过主公一旦称王,必定会成为天下各路诸侯声讨的对象。孩儿私下里以为,主公想要称王只怕是并非什么好事啊。”
阎圃叹息道:“连你都能看明白这事儿,主公却还真的想着自己能够自立为汉中王,他是越来越糊涂了。”
“父亲慎言!主公他也是汉中太守当的太久了,想要学着曹操一样给自己晋爵一番罢了!”
阎圃冷哼道:“这事儿如果简单来看,玉印这东西确实是恰逢其时赶得巧了!但是如果深想一层,只怕是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难道父亲大人以为,从田里捡起来的那块玉印是有人故意设计好的,然后以此来劝说主公称王?”
“八九不离十了!天底下哪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你那父亲大人以为,是谁在设计主公?”
阎圃不答反问道:“如果这件事真的是有人在故意设计,你觉得会是谁的可能性最大?”
“孩儿觉得杨松此人的可能性最大!他本来就擅长溜须拍马,而且深谙主公心意。
前不久曹操设立邺城校尉的时候,主公就有心晋爵了。只是缺少借口罢了,而天降玉印这件事情正好可以用来借机宣传一下,若是真有这么一个有心人,必是杨松无疑!”
“哼!你能看到这一点虽然已经不错了,不过还是看的太浅了!”
顿了顿之后,阎圃继续道:“除了杨松之外,刘璋也脱不了干系!”
阎璞皱眉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吧?汉中郡被主公经营日久,刘璋想要在这里设计主公哪有这么简单?
而且话说回来,刘璋本来就跟主公不对付,他想要派兵来攻随便找个借口就行了,也不用这么麻烦啊。”
阎圃冷笑道:“刘璋想要攻打汉中和巴郡当然不需要借口,但是以他自己的实力,这么多年都是败多胜少,根本就没有把握能够攻下汉中郡。
但是玉印之事就不一样了,如果主公真的自立为王,到时候天下各路诸侯必然会一起声讨主公,就算是马超跟韩遂这两路大军,指不定也要率军前来。如果有了他们的压力,到时候刘璋再要出兵前来攻打汉中郡那就简单多了!”
阎璞不以为意道:“父亲会不会想太多了?马超跟主公的关系极好,而且韩遂的势力范围更是离我们还远,他们只怕不会为了这么区区一个虚名就率军前来跟主公作对。”
阎圃摇头道:“这不是虚名,这是人心所向!董卓当初何等的桀骜?就因为倒行逆施,所以一朝败北!
袁术虎踞淮南兵精粮足,就因为擅自僭越,最后身死当场!
主公想要晋爵,顶天了一个县侯之位就已经到顶了,像曹操这般称公称王,这不是他能想的事情!”
阎璞开口道:“既然父亲都已经劝阻了主公这个心思,不知此时又叫孩儿过来还有何吩咐?”
阎圃沉声道:“我要你去一趟邺城,想办法跟丞相的长公子曹丕接触一下,然后跟他商议一些事情。”
“这?我们绕过主公私下里去跟丞相他们进行接触,孩儿只怕主公有可能会多想啊?”
阎圃开口道:“无妨,你去的时候隐蔽一些就行了。为父会替你向主公告假一个月,就说你回老家去了。”
顿了顿之后,阎圃接着道:“你这次去邺城,主要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跟丕公子接触一下,从他那里想办法探听第一,丞相到底是准备怎么对付主公。第二个目的,是多多结好一下丕公子,也算是为了我们将来打算吧!”
阎璞想了想开口道:“主公几次三番拒绝了丞相的劝降,丞相对他有什么打算自然是不言而喻。不过孩儿说句大不敬的话,父亲要我去向丕公子示好,是准备一旦事态紧急的时候,绕过主公直接投降丞相么?”
阎圃摇头道:“为父跟随主公二十余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果真的事态紧急,我会劝说主公投降于丞相大人。但是主公如果不肯听从,那我也绝不会绕过他卖主求荣!”
阎圃跟张鲁相交二十余年,两人之间关系密切。张鲁自己割据汉中和巴郡过的自由自在,当然不愿意就这么直接投降曹操。
所以阎圃劝说几次之后,眼见张鲁没有这个心思就作罢了。但是要说绕过张鲁直接投降,阎圃倒是真没有这个打算。
“本来这事儿也不用这么着急,不过丞相自从赤壁大败之后,再加上现如今刘备和孙权联姻之势已成。
朝廷根本没有水军将士去对付孙权和刘备,所以接下来丞相的进攻重点,肯定是要放在马超韩遂或者是我们汉中这边,为父让你去邺城,也是未雨绸缪啊!”
阎璞攻略一拱手道:“孩儿明白了,我这就收拾一番,明天就动身赶往邺城!”
阎圃点头道:“除了你之外,主公还让杨松带着不少金银也一起前去邺城,希望能够贿赂丞相给个封个爵位。你这次前去,记得一定不能让杨松发现踪迹,否则此人肯定会趁机发难!”
“父亲大人放心!孩儿一定会谨言慎行,绝不会让杨松发现什么端倪!”
第100章 铜鞮侯家的姑娘
建安十四年,五月十六,临漳阁包房之中。
从三月初开始,曹彰和夏侯惇一起受命前去整顿魏郡到凉州这一路上的各个关口,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两人终于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为了给曹彰接风洗尘,曹丕特意在临漳阁设下酒宴,招待好不容易赶回来的曹彰和夏侯惇两人。
此时在包房之中,曹彰正向曹丕说着自己此行的情况如何。
“从涉国县的第一道关卡开始,一直到凉州地界,这一路上一共有三十二道关口,我和惇叔这一路上查下去,一共清理掉两百八十二名守军!
以前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看来,古人诚不欺我也!”将手中酒水一口饮尽之后,曹彰叹息道。
曹操本家是夏侯氏,算起来正是夏侯惇的堂兄。如果是在外面,曹彰当然不敢称呼夏侯惇为惇叔,不过此时包房之中只有三人在内,几乎等同于是家宴了,所以曹彰倒也没有这么多的顾忌。
看到曹彰这一趟回来明显是晒黑了许多,曹丕笑道:“以前你不是总想着领兵出战么?这一路查案查下来,你觉得若是放到三个月前,自己还能带兵出征么?”
曹彰面色一红道:“小弟以前是坐井观天,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不过这次查案,从魏郡出发直到凉州,一路上被惇叔指点不少,倒也多少学到一些东西了!”
夏侯惇笑道:“子建的天资不错,而且很多地方都是一点即透,假以时日的话,朝廷又能再添一员大将了!”
夏侯惇本身是支持曹丕的,但是曹彰喜好武事,所以夏侯惇倒也不介意对他多多指教一番。
最关键的是,夏侯惇很清楚曹彰并不像曹植一样想要跟曹丕争夺世子之位。
这么一来,夏侯惇在指点曹彰的时候就更加没有顾虑了。
曹丕笑道:“你这次跟着惇叔一起办事不错,父亲大人很是满意。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先继续呆在我这邺城提督府之中办事,等到下次大军出征的时候,我会想办法说服父亲让你跟着一起出战!”
曹彰大喜道:“多谢大哥!”
就在曹丕跟曹彰和夏侯惇饮酒之时,临漳阁旁边的望月阁之中,同样是有人正在开宴。
酒楼大管事董亮进来之后,对着坐在主位上的一人开口道:“侯爷,丕公子正在临漳阁之中宴请彰公子和夏侯惇将军,您是否要过去示意一下?”
听到董亮开口,主位之上一名年约五十余岁,身高七尺余,体型略胖的富家翁略带诧异开口道:“这临漳阁不是植公子平日里最喜欢的包房么?怎么丕公子请客也来我们这里了?”
董亮开口道:“侯爷,上次丕公子在我们这跟植公子手下心腹丁仪起了一次冲突,然后就再也没来过了。不过今日忽然前来,而且直奔临漳阁而去,所以属下倒也不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