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可曹彰眼下正率军远在辽西郡,曹丕估计多半也在弹汉山进行埋伏,我们去了阴馆县能抓谁?并州刺史梁习或许在阴馆县之中,关键是抓了他也没用啊!”
苴罗候不是傻瓜,这一次汉军气势滔滔击败了东部鲜卑和步度根。
中部鲜卑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不可饶恕,想要活命只能抓到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在手,让汉军投鼠忌器不敢动手。
可整个汉军之中身份最高的曹丕肯定是在重重护卫之下,而曹彰又远在辽西郡那边,根本就够不着。
至于并州刺史梁习,在苴罗候看来根本不够分量!
轲比能冷声道:“蠢货!梁习的身份不够,难道我们不会多抓几个?在我军南下之前,汉人百姓已经大部分被迁徙到冀州和雁门郡南部去了,只要我们能够攻破阴馆县。
到时候抓了三两万汉军百姓一起挟裹北上,就算是曹丕率军驻守弹汉山又能奈我何?”
质量不够就拿数量来凑,轲比能很清楚汉军一向自诩仁义之师,如果草原部落争斗,他们才不管普通牧民的死活!只要能够打赢对方,人口和部落前去劫掠就行了。
可汉军不一样,只要自己能够攻下阴馆县,然后胁迫城中那些普通百姓一起北上,就算是曹丕率军拦在弹汉山他也不敢随意进攻。
到时候派人前去跟曹丕一番接触,自己用这些汉人百姓作为买路钱,就算是曹丕心中不爽他也只能答应下来!
听到轲比能这番解释,苴罗候立即大喜道:“大哥妙计啊!我这就吩咐大军立即开始集结,准备去往骆县城渡河东去!”
大将琐奴略微担忧道:“大统领,河水之上搭建浮桥极为不易,如果汉军提前在河水对岸进行阻拦,只怕我军轻易无法渡河啊!”
从美稷县去往阴馆县,这中间还隔着滔滔黄河水呢。来的时候是因为汉军根本没有阻拦,所以轲比能手下五万大军才能迅速渡河。
可现在万一梁习提前派人堵在河水对岸,就没办法搭建浮桥了!
轲比能沉声道:“无妨!我军距离骆县城快马半日可到,从阴馆县赶到骆县城,最快也要将近两天的时间了。
曹丕手下大军北上弹汉山之后,阴馆县之中的守军不会轻易出城的。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完全可以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渡河东去!”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初七,阴馆县。
雁门郡地处并州东北部,往东和幽州方面代郡接壤,往北就是茫茫无际的漠南大草原。
在草原胡人南下劫掠的时候,雁门郡经常会首当其冲。所以在汉武帝时期,曾经调动军卒和百姓在郡内修建要塞用以抵挡胡人南下,这其实就是后世雁门关的雏形。
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在汉桓帝和汉灵帝当政的时候,因为朝纲败坏在加上中原地区各路诸侯争斗不休,哪有闲心思去管北疆?
郡内修筑的要塞已经是名存实亡,所以这一次轲比能率军南下,轻而易举就能从北部地区入关雁门郡。
此次鲜卑大军十二万人一起南下,梁习这个并州刺史同样是极为头疼,好在曹丕率军及时来援。
先是曹彰在辽西郡大破东部鲜卑,然后是曹丕在高柳城又打破西部鲜卑。
眼看着三部鲜卑大军就剩下最后一路轲比能了,梁习已经准备等到战事结束就直接动身返回并州,结果还没离开阴馆县,却忽然收到前方斥候传来消息。
轲比能亲率大军三万余人,还有牛羊马匹和俘虏的匈奴百姓无数,居然又从骆县城那边搭建浮桥渡河回来了!而且看他们行军路线,还正是朝着阴馆县这边来的!
阴馆县太守府,议事大厅之中。
此时并州刺史梁习正眉头深皱的高坐于最上首,左手下方是刺史府军司马张俊和雁门郡军司马郭淮,右手下方则是雁门郡太守郭缊和刺史府从事王冲。
看到前来通禀的斥候军士仍站在眼前,梁习揉了揉眉心开口道:“以轲比能眼下的行军速度来看,估计多久能够赶到阴馆县?”
斥候抱拳道:“回大人,轲比能这一次基本上族灭了南匈奴。劫掠而来的各种物资眼中拖慢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会在三五天之后赶到阴馆县城外!”
梁习沉声道:“如今丕公子已经领军北上弹汉山,我们阴馆县之中只有大军两万人,而且整个并州地区都无法抽调援军前来了,诸位觉得眼下该如何抵挡啊?”
阴馆县之中的两万并州军本来就战斗力不高,大军精锐全都跟着曹丕一起北上了。
而轲比能这一回又是来势汹汹,这阴馆县,不好守啊!
第401章 郭淮的建议
雁门郡太守郭缊开口道:“轲比能率军直奔阴馆县而来,我们现在首先就是要尽快通知丕公子知晓。至于是战是退,还请大人定夺!”
从职位上来说,梁习比起郭缊要高半级,而且对于轲比能悍然来袭这个举动,郭缊也是真的一时半刻没有什么准备!
看到郭缊又把这个问题丢给自己了,梁习头疼道:“轲比能手下大军行动迟缓,要不我们赶紧撤离吧。出了阴馆县继续往南,先让城中百姓和将士们进入句注山跟夏屋山躲上几天,等到丕公子率领大军赶到之后,自然会收拾轲比能他们!”
身为并州刺史,梁习当然知道守土有责!
可关键是,阴馆县之中的两万大军实在没有多少战斗力,而轲比能手下大军又来势汹汹,万一死守城池守不住,到时候岂不是鸡飞蛋打了?
倒不如趁着轲比能手下大军还没赶到的时候先撤离,空城一座丢给轲比能也没什么,只要曹丕手下大军击败轲比能之后,这阴馆县自然会重新夺回来!
听到梁习这个建议,郭缊跟王冲并未接口。
倒是郭淮忽然急声道:“刺史大人万万不可啊!”
郭淮乃是雁门郡太守郭缊之子,今年不过二十余岁,但是作战勇敢而且带兵颇有谋略,所以被郭缊任命为麾下军司马。
此时看到郭淮当面顶撞梁习的决定,郭缊忍不住呵斥道:“不得无礼!刺史大人的决定什么时候轮到你反对了!”
倒是梁习一摆手示意郭缊不必如此,然后对着郭淮开口道:“敌军兵力高于我军,而且战斗力同样不弱。城中守军只有两万人,一旦死守城池的话我军就是画地为牢了!”
“更何况丕公子手下大军还远在弹汉山,等到我们派出去的信使赶到,在一去一来少说也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敌军三五天之后就能赶到城外,伯济有多大信心能够挡住敌军强攻十来天而不破城?”
郭淮正色道:“大人!敌军虽众,却根本没有什么攻城器械。我军虽少,据守城池就是占据了地利优势!
而且城中百姓听闻是跟鲜卑人作战,肯定也会上下一心全力协助,这么一来我军至少还能调动上万名青壮一起协助守城,就算是敌军强攻又有何惧?”
鲜卑人屡次南下烧杀劫掠,雁门郡、代郡和上谷郡等地的百姓对他们早就恨之入骨了!
郭淮所言不错,如果这一次是跟鲜卑人对阵,城中百姓知道消息之后肯定会踊跃加入青壮营,然后协助大军死守城池!
看到梁习已经有些心动了,郭淮继续道:“丕公子这次率军北上,早就打定主意要将鲜卑人一网打尽!只是他们没有料到轲比能居然还敢从骆县城渡河前来阴馆县,所以才会率军北上。
只要我军死守城池牵制住城外大军,等到丕公子率领主力大军赶到之后,轲比能将无所遁形,将来朝廷叙功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我们并州军一份!”
并州北部早已经被肆虐的千疮百孔了,梁习其实也不愿意出任并州刺史,可曹操给了任务,他就算不太情愿也只能接了。
而郭淮这个朝廷叙功之时少不了并州军一份,正好是说到了梁习的心坎上!
作为并州刺史,并州军如果能够协助曹丕彻底剿灭轲比能,自己这个并州刺史同样是少不了一份大功!
只要做成了这件事,再请自己在朝中的同僚运作一番,或许能够调离并州刺史的位置也说不定呢?
想到此处,梁习立即起身吩咐道:“传本官军令!全体大军加强防备,然后张贴榜文招募城中百姓一起协助守城,无论如何必须在丕公子率军赶到之前将敌军阻挡在外!”
郭缊犹豫片刻道:“阴馆县即将成为前线,刺史大人要不先行撤离?这城中大军就交给下官指挥即可!”
梁习大手一挥道:“本官身为并州刺史,遭逢大战岂能先退?告诉城中百姓和将士们,本官会在城中跟他们一起死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梁习虽然想要调离并州,可他本身同样是手段能力都不弱,否则也不会被曹操委以重任!
在这个节骨眼上,梁习很清楚自己绝不可以撤离!
事情商议既定,梁习先是派出精锐斥候骑乘快马前去弹汉山给曹丕报信,然后立即着手招募和训练城中青壮的事情。
至于城中原本的两万大军,自有郭淮和张俊两名军司马前去安排如何死守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