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尤其是今天一早,他刚刚收到荀攸从右扶风那边送过来八百里加急的密信之后,荀彧更是觉得气垒于胸!
如今汉天子当朝,曹操乃是汉相,自己虽然是丞相府的属官,但是自己也是这大汉朝廷的臣子!
曹操一心想要晋爵为公,这个要求大么?当然不大!
以曹操的功劳来说,封王也不为过!
但是曹操一旦称公,这满朝文武就会有不少人从汉臣的身份,慢慢转变成曹操这个公爵手下的大臣!
一个两个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是一旦满朝文武的效忠对象从汉天子变成了曹操这个魏公,到时候还有谁会正眼去看一下许昌城里的天子?
荀彧本身对于天子本人说不上喜恶,但是自己从一开始就是汉臣!
这天下还是大汉朝廷之天下,曹操不管有多大的功劳,这都不是他谋朝篡位的理由!
想当初自己刚刚跟随曹操的时候,不管他处境有多么艰难。
就算是刚刚迎驾许都一穷二白,吕布快要把兖州扫平了,袁绍手下十万大军陈兵黄河之时,荀彧也从来没有绝望过!
但是早上收到荀攸送来的密信之后,荀彧此时在书房之中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初那个首举义兵,号召关东诸侯联合起来一起讨董的英雄少年哪里去了?
当初那个跟自己一样,一心想要扫平天下匡扶汉室的曹阿瞒哪里去了?
当初那个醉酒之后曾经跟自己把臂言欢,说死后只愿墓碑上面题写汉已故征西大将军曹侯之墓的曹将军又何处去了?
如今朝廷辖地越来越大,荀彧自己手中的权柄也是越来越重!
但是真的到了夜深人静或者书房独坐的时候,荀彧只觉得自己是越来越不认识这个主公了,只看到一头双眼通红想要择人而噬的猛兽!
荀攸在密信之中说的很清楚,一旦汉中那边大战开启,天子为了不给曹操晋爵为公的机会,肯定会在后方想办法打击曹丕的声望。
曹丕乃是曹操的嫡长子,一旦曹丕名声受损,曹操无论如何都会担上一个教子不严的罪名!
只要坐实这一点,再加上朝中那些本来就跟曹家有仇的文武百官从旁助攻,就算是曹操想要借着大胜之威晋爵也绝不可行!
当然,如今朝廷兵权尽在曹操手中。
如果他想要依靠自己的武力,如同当年董卓一般强行上位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么一来,就是倒行逆施!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王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满朝文武,衮衮诸公!有几个不是世家出身的?
就连荀彧自己所在的荀家,也是颍川郡四大家族之一!
如果曹操想要凭借武力上位,不但天子心中不快,朝中士大夫冷眼旁观,就连普通百姓也会有不少进行反对!
曹操在等着小皇帝出手么?当然不是!
被养在深宫的小皇帝除了那一顶天子冠冕,手中根本没有什么用来对付曹操的筹码!
曹操只是在等着,到底还有多少人不同意自己晋爵为公,然后想办法打掉其中一批中坚分子,再分化一批抵抗不是那么激烈的,最后再收拢一大批根本不会反对只会进行支持的!
如果在皇帝出手之后,自己选择冷眼旁观,曹操多半会在返回邺城之后直接勒令自己致仕,然后返回颍川郡老家了此余生!
如果自己选择替皇帝摇旗呐喊,等到曹操率军归来之后,多半是一杯毒酒或者三尺白绫!
如果自己选择站在曹家父子这一边,等到汉中郡那边战事结束之后,自己当然还能继续出任这丞相府重臣尚书令!
只是有些话,很难直接面对面的说出来!
所以曹操这才假借荀攸之口,将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送给荀彧!
将手中密信放在桌案上之后,荀彧收拢心神。
然后对着密信喃喃道:“主公啊主公!我荀文若岂是这等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
如果皇帝想要对曹丕出手,荀彧自然会一力担下!
这无关曹操的意思,只是自己不想让曹丕遭受无妄之灾罢了!
但是如果将来曹操想要晋爵,自己也会再次站出来进行反对!
一码归一码,我荀文若做人行事,心中自有一杆量天尺!
打定注意之后,荀彧先是在书房之中点燃一支檀香,然后继续投入到尚书令这个繁忙劳碌的工作之中。
不过荀彧刚刚准备妥当,书房之外的管家却是匆匆进来禀报道:“老爷,长公子求见!”
荀彧略一皱眉道:“恽儿这个时候前来求见,有什么事么?”
荀恽自从前两年迎娶了曹操的女儿之后,颇得曹操重用,而且他本来就跟曹植友善,如今曹植出任邺城令,有事儿没事儿基本上都是跟在曹植身边喝酒吟诗。
管家轻声道:“好像是植公子跟邺城提督府那边起了冲突,不过具体情况如何长公子还没细说!”
邺城提督府一直都是曹丕的地盘,曹植怎么会跑到那边跟府中之人起冲突?
虽然曹植一直有心夺嫡,但是在荀彧看来他根本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
如今曹操远在汉中,难道曹植是准备出手打击曹丕的势力了?
第308章 半路截胡
对于曹丕跟曹植之间的争斗,荀彧一直保持两不相帮的态度。
反正他本来就位高权重,无论是曹丕上位还是曹植上位,都不敢太过得罪于他,所以对他来说谁上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自己长子荀恽一直跟曹植比较友善,荀彧虽然敲打过一番,不过荀恽却是并不在意。
略一沉思之后,荀彧沉声道:“让他进来说话!”
片刻之后,荀恽进入书房之中行礼道:“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荀彧摆手道:“到底什么事?丞相大人刚刚离开邺城没多久,植公子怎么会忽然跟邺城提督府起了冲突?”
荀恽拱手道:“华乡侯刘勋犯法,有人暗中向邺城提督府举报。程克密令提督府巡佐查清之后,就派出府中武佐率军五十人登门抓捕。
但是植公子那边不知道怎么也收到消息了,而且是植公子亲自带兵上门抓捕刘勋。”
“程克得知植公子抢了邺城提督府的案犯之后,立即去找植公子进行理论,但是植公子根本不愿意放人,如今两人仍在对峙之中!”
刘勋字子台,青州人士。
年轻时候就跟曹操和二袁有交情,后来被袁术任命为庐江郡太守,但是被孙策所败,于建安四年投奔曹操。
先任河内郡太守,后来又转封为平虏将军华乡侯,只是因为他这个平虏将军没什么实权,所以平日里都在邺城呆着。
刘勋仗着自己跟曹操的老交情,在邺城这边没少干犯法的事情。只是曹操抹不开脸去治他,其余的衙门也颇为忌惮。
不过别人怕刘勋,程克接任邺城提督之后可不怕他!
毕竟邺城提督府背后真正的后盾乃是曹丕,而且程克还有他祖父程昱撑腰。
所以在收到有人举报的信件之后,立即安排人手前去查探。
等到好不容易事情都查清楚了,正准备上门抓人的时候却半路被曹植给截胡了,程克心中如何不怒?
荀彧冷声道:“既然是邺城提督府先接手的这个案子,植公子凭什么从提督府那边半路接手?”
荀恽苦笑道:“话虽如此,但是植公子并不承认啊。他说自己衙门之中也接到有人举报刘勋的信件了,而且还是在提督府之前!所以这才专门带人前去抓捕!”
曹植出任的邺城令同样有权纠察不法,从这一点来说,实际上跟邺城提督还有廷尉署的职责都有些重叠了。
刘勋犯案并不是焦点,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曹植这一次明显是想要以势压人。
一方面通过打压邺城提督府去向曹丕示威,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借着整治刘勋给自己提高名望!
荀彧乃是曹操都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怎么会看不透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略一沉思之后,荀彧皱眉道:“刘勋犯案既然已经查明了,到底是提督府那边前去审理还是植公子进行审理,让他跟程克自行协商就是了,这点小事儿还用特意前来通知为父?”
荀恽无奈道:“一来是程克跟植公子互相争执不下,二来则是丞相大人临行之前,曾经特意嘱托过植公子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向父亲大人请教,所以孩儿这才前来通报!”
荀彧盯着荀恽冷声道:“到底是谁出的主意让你前来通报的?”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提督府和邺城令之间的争执,实际上是曹丕跟曹植之间的争斗。
荀恽乃是自己的长子,这么多年言传身教之下,他绝不会主动把这个麻烦事儿往自己身上揽,所以荀彧几乎可以断定是有人让他前来的!
看到荀恽还是不肯开口,荀彧怒声道:“还不给我从实招来?”
荀恽无奈道:“是杨修给植公子建议,说事有不决可问荀令君,所以植公子这才让孩儿前来通知父亲!”
荀恽不是傻瓜,他当然也能看出来曹植这是借势发挥,故意向曹丕的邺城提督府进行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