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整个辽东属国除了极少数斥候之外,公孙康根本没有留下什么成建制的军队。
至于辽东属国之中的百姓,有些被公孙康给迁徙到辽水东岸的辽东郡之中了,有些人则是担心遭受兵祸,在曹丕大军还没赶到之前,就已经携家带口的逃往辽西郡那边去了。
比如此时曹丕率领大军占据的房县城,城中除了极少数的老幼妇孺之外,基本上是空城一座。
县衙大堂之中,曹彰皱眉道:“大哥,老早听说幽州边塞之地人口稀少,但是这也不至于稀少成这个样子吧?房县城好歹是个县治,这城中居然空荡荡连几条野狗都看不到?”
荀攸咳嗽两声,然后开口道:“辽东郡那边在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治下还是不错的,只是这辽东属国之中的百姓担心兵祸,所以自行撤离了。”
荀攸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远征辽东,曹丕原本属意让贾诩跟着随军参赞。
只是曹操不太乐意让贾诩继续领功,所以这才特意请了荀攸出山跟着曹丕一起行动。
这一路上风沙侵袭之下,荀攸的身体也是时好时坏,着实让曹丕担惊受怕了好多天。
要知道当年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郭嘉,就是因为曹操远征乌桓结果病死在幽州!
曹丕沉声道:“本公子听说,当年董卓乱政跟河北大乱的时候,有不少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避难都来到辽东生活,甚至连管宁这等大儒都在辽东地区常住?”
荀攸点头道:“管宁跟王烈还有邴原等饱学之士,当年确实都曾经避乱辽东!如今邴原已经返回中原,王烈在公孙康手下担任长史,管宁此人淡泊名利,只是在辽东讲学教化世人,对于做官不感兴趣。”
曹丕叹息道:“所以先生的意思是,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两人,在辽东一地其实还是颇得民心的?”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荆州方面根本没有群众基础。
而马超张横和候选等人之所以大败,除了战力不济之外,他们前些年在关中地区烧杀劫掠,同样是不得民心。
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虽然有些敝扫自珍,不过无论如何,在当初天下大乱的时候,是他们护持了数十万百姓的安全!
有了这些百姓的鼎力支持,可以预见这次辽东之战并不好打!
荀攸开口道:“确实如此,公孙康此人的威信在辽东地区无人可及!而且他这些年来对于治下百姓也确实不错,反倒是我军虽然不远千里来袭,但是在普通百姓眼中,却也是出师不明啊!”
辽东郡虽然难打,不过为了将来征伐江东的大计,曹丕也不可能就此率军原路返回。
略一沉思之后,曹丕开口道:“前方斥候探报,公孙康让手下大将韩忠在辽水东岸扎下大营,然后沿河设置了百余座烽火台。这明显是为了阻挡我军渡河所用,不知先生可有办法破之?”
荀攸笑道:“想要渡河而东,攸有三策可以破解!”
敌军在辽水对岸设立烽火台,而且中部大营之中两万骑兵随时待命,无论自己率军何处渡河,肯定都是要被敌军发现!
被敌军发现自己率军渡河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辽河宽阔,万一自己在河中难以上岸,而对面的敌军再调动强弓硬弩全力阻击。
这样一来就是自己勉强渡河成功,只怕手下大军也会折损过多。
听到荀攸居然有三策可以破之,就连张辽跟徐晃两个百战宿将都立马竖起耳朵,想要仔细听一听了。
荀攸笑道:“第一策最简单,敌军虽然肯定会安排人手阻击我军渡河,不过我军可以多备床弩硬弓,然后建造大木筏立于河中,直接跟敌军以攻对攻破之!”
曹丕开口道:“军中床弩虽然不少,不过弩箭数量有限,而且尚未渡河就要损失太多兵力,此计有些不妥。”
荀攸点头道:“第二个计策嘛,敌军虽然堵在河水对岸,不过我们可以顺流而下,直接去往大海之畔,然后打造木筏从渡海过去,这样就能绕过敌军的封锁了!”
辽河水自北往南滚滚而下,最终在辽河口汇入大海之中。
荀攸这第二个计策,说白了就是不渡河而跨海,直接绕过去!
听罢荀攸这个计策,张辽思索片刻开口道:“若是平常时候这样渡河倒也不是不行,可关键是我军远道而来,军粮储备毕竟有限。
而且打造木筏渡海也是大工程,没有三两个月的水磨工夫,怕是很难准备齐全啊。军师此计虽然颇为稳妥,可惜就是耗时有点过久了!”
荀攸笑道:“这第三条计策,乃是声东击西之策!让敌军的烽火台为我军所用!只要布置得当,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瞒过敌军成功渡河!”
听到荀攸这个计策,曹丕立即心中一动道:“还请先生仔细说说,如何才能让敌军烽火台为我军所用?”
第228章 烽火传信
荀攸开口:“敌军的烽火台是以烽火传信,只要第一座烽火台放出信号,第二座第三座一直往后就会紧紧相随!
如果我军故意从北边点燃烽火,然后却让大军主力偷偷从南边渡河,公子以为如何?”
曹丕尚未开口,倒是曹彰皱眉道:“军师,敌军的烽火台可都是在辽水对岸,我军连过河都做不到,又怎么点燃烽火将敌军骗到北边去?”
荀攸笑道:“我军没必要渡河!烽火台这东西搭建极为简单,而且从河东点燃烽火还是从河西点燃烽火,敌军根本就分不清楚!
只要我军在北面搭建一处烽火台,然后在夜中点燃烽火,对岸的敌军肯定会紧跟着发出信号!”
顿了顿之后,荀攸继续道:“一旦敌军中计往北而去,我军就能够趁机从那边抢渡辽水!”
荀攸这个计划,说到底就是声东击西之计而已!
先用假信号将敌军主力从大营之中骗去北边,然后趁势从南边进行渡河!
听罢荀攸这个计划,曹丕沉声道:“我军主力如果全部渡河完毕,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徐晃抱拳道:“大军渡河所需的小型船只和木板等物,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只要敌军不进行拦截,我军主力全部渡河完毕估计需要两个时辰左右!”
辽河水面宽度只有二十丈到三十丈之间,比起黄河水面窄了太多!
从辽河之上搭建浮桥,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准备妥当!
就算是敌军反应过来之后从北面火速赶来阻截,那也是一两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心中反复推演数次之后,曹丕沉声道:“既如此,吩咐大军准备起来,我们今晚就想办法渡河!”
张辽抱拳道:“对岸敌军大营之中一共有三万大军,一旦我军主力渡河成功之后,要不要趁势前去攻打敌军大营?先灭掉韩忠手下这支敌军,然后再继续前往襄平城?”
荀攸摇头道:“大军渡河之后,不必前去攻打敌军大营!我们直接调动大军北上,去往襄平城!”
“这?军师,如果不想办法击破韩忠手下这支敌军,有他们跟在我军后方,只怕我军根本无法安心攻打襄平城啊!”
荀攸笑道:“韩忠此人乃是公孙康手下头号大将,其人临阵经验极为丰富,对岸的敌军大营也是没有什么破绽,如果我军一定要前去强攻,只怕很难占到什么便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敌军骗出大营在旷野之上跟他们进行大战!”
曹丕沉声道:“襄平城乃是公孙康所在之处,而且城中守军最多只有万人左右。军师建议我军直接去往襄平城,一旦韩忠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为了防止襄平城有失,他肯定会离开大营追上来跟我军展开决战!如此一来就能将敌军给骗出大营了?”
荀攸点头道:“正是如此!公孙康手下虽然号称有大军五万人,实际上除了韩忠手下这支三万人的大军之外,其余军士还要分守各处,所以襄平城之中的敌军总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人!只要我军摆出一副直接去往襄平城的姿态来,韩忠他只能想办法拖住我军!”
韩忠毕竟不是公孙康,如果是公孙康率领大军驻扎在对岸,他完全可以跟在曹军后面等待战机慢慢耗着。
但是公孙康如今人在襄平城之中,韩忠就算是明知道自己不敌,他也只能率领手下三万大军拼死向前阻止曹军前去攻打襄平城!
事情商议既定,曹丕立即吩咐大军开始抓紧时间准备起来!
是夜三更,房县城北三十里之处。
张辽此时正带着麾下几十名精锐骑兵赶到此处,看到前方黑漆漆的河面,张辽小声喝令道:“将木板浇上火油!准备点火!”
烽火台这东西,白天传递信号是靠着冲天而起的烽烟,而夜间传递消息实际上是靠着火光。
在张辽的指挥之下,十几名军士立即在空地之上点燃一堆篝火!
因为这些模板全都有火油浇过了,所以此时彻底燃烧起来之后,火光立即冲天而起!
辽水对岸,一处烽火台之中。
按照韩忠的吩咐,每一个烽火台之中都有三名军士驻守。
因为曹军到达之后一直在房县城之中休整,根本没有渡河的打算,所以这些驻守烽火台的辽军,其实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偷偷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