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总觉得别人的夫人漂亮!”刘川淡然说道。
徐庶:“……”
“哈哈哈……”
贾诩在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嗯!
刘川说得实在是太到位了,他了解曹操。
可不就是最喜欢别人的夫人吗?
“大家都学会了吧?自己动手!”刘川说道。
烤串很简单,学起来也快。
于是……
众人一边烤串一边喝酒,爽得飞起。
如此吃饭的方式,诸葛亮和赵云他们倒是见怪不怪,而刘度等人却从未见过,这让他们感觉到了无比的新奇。
“高人,当真与众不同!”
如此新奇的方式也能想出来,他们佩服不已。
“嘶……好辣!”
“好酒,好酒啊!”刘度和韩玄他们没喝过刘川的白酒,忍不住夸赞道。
“如此美味,如此美酒,真是舒服啊!”
“做人当如是,惬意、畅快至极!”
其他人也纷纷感慨。
一群人在院子里烤串喝酒,感觉实在是太过美妙。
“鲜衣怒马少年时,喝酒撸串真男人!”
刘川喝了一杯,也很畅快。
在三国带卧龙凤雏撸串,感觉还不错。
“九如兄说得好,哈哈哈……”
诸葛亮端着杯子,直接一口闷了一大杯。
“没错!九如之才当真是无人出其右也。”徐庶跟着道。
看看!
鲜衣怒马少年时,喝酒撸串真男人!
随口一句话都如此经典。
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像给他们打了鸡血一般!
“干杯!”
“今夜,将是我们全新的开始!”诸葛亮立马站出来说道。
刘川答应助力建铜雀城,诸葛亮认为是刘川迄今为止,明面上迈出最大的一大步。
他喜欢这一步!
因为即将要到他诸葛亮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干杯!”
所有人一起举杯,声音豪迈,慷慨激昂,震彻了整个小寨子!
“此酒,注定了不平凡!”
“九如兄潜龙在渊,腾必九天!”诸葛亮喃喃道。
……
酒过三巡。
所有人都喝得醉醺醉熏的,甚是尽兴。
“九如兄,其实我有个疑问,亮想请教请教。”
此时……
诸葛亮红着脸,饶有兴趣地问道。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刘川毫不客气道。
“九如兄,亮一直不解,你为何要去行商?士农工都可选之……”
诸葛亮问道。
这个疑问,在他脑子里面憋了太久太久!
以刘川的智慧,随便谋个官做不比经商强吗?为何刘川却去做最为低贱的商!
诸葛亮不明白刘川的用意。
“你看不起行商?”刘川挑起眼皮看了一眼诸葛亮,问道。
“额……这,其实……那个也不是看不起。”
诸葛亮顿时一阵支支吾吾,连忙否认。
他可不敢说看不起九如兄啊!
“孔明,你屁股还没翘,我便已知你要拉什么屎!”
“别特么否认了好吧,你就是看不起行商!”
刘川一口咬定。
他当场笑了。
他不是傻子,又如何会看不出诸葛亮的意思?
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乃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秩序!
即便是诸葛亮,也不例外。
毕竟生产力低下,所有人都想着多多发展农业,然后达到自足自给的目的。
所以!
士农工商中……商的地位乃是最低的一个。
但是……
刘川可是来自后世啊,他又如何会苟同诸葛亮的观点?
试想一下……没有商贾存在,天下的百姓只能在地里田间劳作,然后将种出来的作物自给自足。
如此生活方式,又怎能达到过上富庶生活的目的?
根本就是在做梦!
“士农工商,那该以何为重?”诸葛亮皱了皱眉问道。
“商!”
刘川断然吐出一个字,态度极为坚定。
“行商?!”
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全都惊诧到了极点。
所有人皆怔怔地看着刘川,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具有颠覆性的观点。
竟有人以「商」为最重!
如此观点,闻所未闻啊!
第174章 原来比卧龙凤雏还凶
以商为重……刘川的观点掷地有声,把所有人都给惊住了。
“九如兄,你其他观点亮皆服气,但唯有以商为最重,亮不敢苟同!”
“自古以来,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士统领百家,维护秩序。”
“农乃天下人吃饭之根本,没有农我们所有人都得饿肚子。”
“再说工,无做工之人,天下之事不能断,故不能平!”
“而唯有商,不过是一群投机取巧,易手而食其利者也!”
“如若以商为最重,那么所有人都去投机取巧,不事生产,天下秩序得成何体统?”
诸葛亮振振有词地说道。
他讲得极为慎重,在诸葛亮看来,这可是关系到刘川成为诸侯之后,统治辖地的治理之法,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也值得重视。
而其他人,听到诸葛亮的观点,尽皆点头,深以为然。
“九如兄,《商君书?农战》有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庞统也说道。
他引经据典,把商鞅的观点也拿了出来,试图用来说服刘川。
“是啊,士元先生所言极对。”
“这次九如先生是真错了,商贾始终是商贾,只不过是唯利是图之辈罢了!”
“古人之言,诚不我欺,断无错误矣!”
刘度、赵范以及韩玄等人议论道。
“呵呵……”
刘川当场就呵呵一笑。
“那我问你们,荆州太平之时,百姓勤勤恳恳耕耘劳作,表面看起来安居乐业。”
“然而,他们的生活真的富足吗?”刘川挑起眼皮盯着诸葛亮问道。
“百姓仍然困苦,生活仍然难以为继,甚至有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们大多都吃两顿饭,自然比九如兄的一日三餐差远了。”诸葛亮沉吟了一下回道。
“那么我且问你,为何会出现此等现象?问题究竟出在了何处?”刘川问道。
“根本原因在于粮食不足,次之应是天灾人祸所造成!”诸葛亮想了想回道。
“那你觉得,我把红薯土豆全部拿出去给百姓种植,他们可否会富足?”刘川淡笑道。
其实他清楚,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
百姓可以种植出更高产量的农作物,至少可以不用饿肚子,不需要担心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但是!
如果仅仅是有红薯土豆的农作物,那百姓一年下来天天都是红薯土豆吗?
而天天红薯土豆的生活,能叫生活富足?
显然不是啊。
诸葛亮极为认真地点点头。
“是的!”
同时他也很疑惑,难道不是吗?
“哎!”
刘川微微叹了一口气,如果他不是苟在此地,而是出去做官,估计得被气死。
他微微有一些悲凉感!
没错,就是悲凉之感。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有吃的便是生活富足啊。
“孔明啊,你要知道,红薯土豆只能填饱肚子!”
“而并不是真正的改变百胜的生活质量!”
“老百姓活下去,他们还需要房子、需要衣服、需要各种工具等等一切……”
刘川扶了扶额头说道。
要是仅仅靠种植粮食,随便一个天灾人祸,便直接会导致再次挨饿。
而且,只有粮食其他东西如何来?
诸葛亮顿时沉默了。
对呀!
红薯土豆只能让百姓填饱肚子,但其他的东西呢?
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只能靠花钱买啊!
但是,带红薯土豆多了,那红薯土豆还值钱吗?毋庸置疑是否定的!
一旦不值钱,那又该怎么办?
忽然!
诸葛亮豁地抬起头。
他发现了问题好像陷入了一个循环误区。
有吃的的确也是没有富足可言!
“九……九如兄,那若是注重商的发展之道,那农又该当如何?工又该当如何?”诸葛亮深吸一口气问道。
“你觉得为士者有多少?”刘川笑了笑问道。
“少之又少!”
“那为工者呢?”刘川又问道。
“还是不多也。”孔明毫不犹豫回道。
“那不就得了!这些人都不多!”
“同样的道理啊,如果百姓靠种地换钱,生活过得富足之后,为何还要去行商?”
“而工者同样如此,以工可换钱,他们又为何要去行商?”
“既然大家均有分工,而各种分工又都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他们会全跑去行商?”
刘川一连反问了几个问题。
“这……”
诸葛亮顿时语塞。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签到一年续娶蔡文姬 (凤影天) 番茄小说网vip2021-08-05完结63.1万字 ·1.4万人在读【架空历史+无敌爽文】卫宁穿越到三国,签到一年,获...
-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纵横VIP2021-12-05完结总推荐 1890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名将如云,谋士如雨……可是这么多有本事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