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尹氏坐到卫宁怀里,眼角泛起一丝泪花,如果不是有何晏在,或许她真能跟着卫宁去益州。
“怎么了,不要这么不高兴,我会很快就回来的。”
“上次宛城一别,已经过去许久了!”
“待我平定了这天下,就好好地陪着你们!”
“夫君什么时候动身去益州?”
“明天一早!”
尹氏浑身一颤,没想到刚见面便要再分开。
“今晚就好好陪陪你!”
“夫君,蜀地艰险,要保重身体。”
次日清晨,尹氏目送卫宁离开房间。
“唉,这天下为何要有战争!”
卫宁率领着一千骑兵,一万步卒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江陵。
他要从水路入川,从江陵是最合适的。
鞠义的大军已经乘船离开了江陵,给卫宁留下了两艘铁甲战船,十数艘楼船。
“祝主公,早日凯旋归来!”
关羽率领着江陵一众文武官员,一路护送到夷陵,便回了江陵。
卫宁的秦王号铁甲战船,已经被广陵郡的造船厂改造过了,船上有不下二十架床弩,还有六台投石机。
船员共有八百人,全部用来驱使战船,可容纳士卒两千。
“夫人们,出来晒太阳了!”
卫宁把空间内的所有人,全部拉到了秦王号上。
“哇,这山川好美!”
众人望着长江两岸秀丽山河,高兴不已。
这在北方是见不到这样的风景。
“雯儿,我已经派人通知广陵郡的岳父岳母了,相信他们很快便能接到消息。”
“嗯,真希望她们快快长大!”
“雯儿,你要不要出去晒晒太阳?”
“这,刘姐姐说,女人坐月子,不能随意走动,会烙下病根。”
“有我在,你能烙下什么病根。”
“可是这两个小讨厌鬼怎么办!”
就在这时,张琪锳走了进来,说道:“夫君,你们出去吧,我在这里看着她们,如果有事情,我让护卫去叫你们!”
“那就多谢姐姐了!”
卫宁抱着吕雯,来到了甲板之上。
“哇塞!”
“这里好美啊!”
“夫君,以后平定了天下,我们天天来这里游玩好不好!”
“行啊,只要到时候你还有心情!”
“没有那两个小讨厌鬼,我每天心情都很好!”
蔡琰来到他们身边,一脸鄙夷地说道:“你这母亲做的也太自由自在了。”
“她们只是意外!”
卫宁满头黑线地看着吕雯,什么叫意外啊。
吕雯不以为然地问道:“夫君,我能下来走走吗?”
“我怕你晕船!”
“没事儿!”
“夫君,我们还有多久能到成都!”
“成都?水路比较慢,又是逆流而上,明天傍晚估计才能抵达巫县。”
过了巫县,就是益州地界了,恐怕鱼复的守军不会少了,不知道鞠义打下来没有。
蔡琰说道:“夫君,听说蜀国是天府之国,不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都是我们的!”卫宁把蔡琰搂入怀中,指着前方的山川,坚定地说道。
“夫君,去大海的诺言什么时候兑现呢!”
“呃,等拿下益州,你们在这里呆腻了,我们便回扬州去!”
“夫君,之前你说大海之上,还有许多国家,是不是也带着我们去看看?”
“行,奉先已经准备征伐倭国了,到时候我带着你们去富士山住几年。”
蔡琳突然扑到卫宁怀里,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意味深长地问道:“有美女吗?”
“呃,谁知道!”
蔡琳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没有美女,你会住几年?”
第242章 入川第一关,江关
“报,鞠义将军已按照主公的吩咐,抵达江关,围而不攻!”
江关,作为荆州通往益州水路的第一道关,刘璋在这里安排了五千人。
同时派遣勇将卓膺在此守关。
鞠义见卫宁的船队来到关前,忙问道:“主公,对方一直在水寨之中,我们要不要试探一下对方的防守?”
“大江之上他们又奈何不了我们,不急,让他们往巴郡去通报,知道的人越多,阆中那边的压力就越小。”
卫宁才不想在这里损兵折将,一个小小的关卡,还是在岸上,他在水里,能咋地。
蒯良分析道:“主公,不但是想要吸引巴郡的守军,还要给从陆路进攻的典韦将军,创造条件吧!”
“子柔说的不错,陆路难行,守军众多,我们必须要让对方把注意力放到大江之上才行。”
典韦比自己晚出发一天,想必后面应该顺利不少。
巴郡安汉城中,刘瑰正想着如何攻破充国、阆中,来缓解绵竹关的压力。
张任已经催促好几次了,让他强攻充国。
可充国城高三丈,对方防守器械又强横无比,投石机在城中投的他们都不敢靠近。
“报,将军,江关送来军情急报!”
刘瑰愁眉苦脸地看着地图,突然一个士卒火急火燎地跑进来禀报,惊得他一身冷汗。
“什么急报?”
“卫宁大军突然从水路进攻巴郡,江关太守卓膺请求援军!”
“怎么可能?”
刘瑰一脸骇然!
“卫宁的大军怎么会从江关入川,刘表呢,江陵的文聘大军呢?”
他们可是与刘表签署了同盟协议的,为何他们会在这时候让卫宁借道?
“将军,刘表败了,南郡已经落入卫宁之手!”
“什么?败了?十几万大军就这么败了?”
“将军,刘表被人刺杀身亡,群龙无首,刘表夫人蔡氏献城投降!”
“噗!”
刘瑰一口鲜血喷出,瘫软在地,蜀国要完蛋啊。
三面受敌,成都几乎没了可调之兵,如果卫宁从巴郡长驱直入,这恐怕坚持不了一月。
“报,充国的守军突然在在城外十里扎营,大有反攻安汉的意图。”
“这……”
刘瑰要疯了,这尼玛背腹受敌,谁受得了。
“报,荆州方向,突然有一支大军从陆路越过了江关,杀向胸忍城。”
“我草!”
刘瑰两眼一黑,直接晕倒过去,这尼玛不但两面夹击,还双管齐下水陆并进。
“快回成都禀报主公,尽快招募士卒,增援我巴郡!”
“诺!”
这时候求援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水路可是毫无阻拦,说不定卫宁能一路打到巴郡。
刘瑰担心后路被抄,便率领两万大军回援,留下三万兵马守备安汉,安汉可丢,但巴郡江州不能丢,否则成都便一路畅通无阻。
“将军,我们此刻回援,恐怕安汉将不保。”
“实在没办法,就放弃安汉,死守垫江,这个北方进入巴郡的门户绝对不能丢!”
刘瑰一路上做了许多相应的部署,垫江是个三叉河,联通巴郡东北与西北的重要通道。
这个绝对不能落入敌军手中。
“报,刘将军,对方陆路进攻的部队只是围住了胸忍,并未进攻。”
刘瑰一脸懵逼,为何卫宁只是围住两城,而不进行攻击?
难道他还有什么后手?
远在成都的刘璋,接到刘瑰的求援信,慌慌张张地召开群臣会议。
“大汉摄政王卫宁,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巴郡,水陆并进,如何是好?”
刘璋说明了这次召见群臣的用意,众人一听说东边又有敌情,顿时慌张了起来。
郫县的于禁大军突然冒出,拖住了大将军严颜,绵竹关的张任又被满宠围在了关内,这东边刘瑰本来是有机会破局的。
没想到卫宁竟然亲自前来巴郡,这让整个蜀国的形势,一下陷入了危机之中。
太尉黄权建议道:“陛下,巴郡绝对不容有失,否则成都危矣!”
许靖建议道:“陛下不如召回永昌郡的守军,同时派人向南蛮请和,送些物资,让蛮王派兵相助。”
费观反对道:“不可,蛮兵不服王化,很容易在蜀地引发祸乱,这和请董卓入关有何区别。”
法正建议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军目前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再不请援,恐危矣。”
卫宁乃是大患,南蛮不过小疾,清除南蛮容易,想要赶走卫宁可是难上加难,必须要先解决才行。
刘璋求助地看向法正,说道:“孝直可有把握请来南蛮的援军?”
法正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如能出使南蛮,必能说服蛮王!”
“好,那孝直就前往建宁一趟,不过眼下该如何处理?”
刘璋同意了法正的意见,但卫宁的大军已到家门口,总要先解决才行,万一南蛮还没派兵前来,他先被攻克,那还有什么意义?
法正说道:“永昌郡有六万军队不如召回,支援巴郡,永昌郡只需派遣新兵,坚守即可。”
“此计可行,那就召回刘循、雷铜,吕凯、王伉回成都,雍闿、朱褒二人留守。”
“诺!”
刘璋继续说道:“吴兰,你率领三万新兵,赶往巴郡,助刘瑰防守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