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如此,这些人几乎全是武将,手握重兵,若是不做有效束缚,恐怕咱们石家的结果不会比后周柴家或者大宋赵家好多少,甚至可能更差。”赛西施这女匪首非常郑重的说道。
“李唐的节度使制是国家大忌,我们不能采用,即使边疆情况危急也不能如此,不能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变成武将胁迫朝廷。”石斌说道。
“夫君说得对,而且李唐的府兵制也不好,兵民合一虽然减少了国家财政负担,却降低部队战斗力。奴家以为应该走精兵路线,藏兵于民的观念即使不抛弃也不该占主流。”
“小玲说得对,是要走精兵路线,那些地方军只要还能战斗就好。”石斌对此很赞同。
“不过夫君也不能走大宋的老路,弄得重文轻武。尤其不能变成一帮纸上谈兵的赵括当主帅,而武将却只能听命行事。”赛西施提醒道。
“这么愚蠢的作法夫君是肯定不会有的,只不过如何不让他们拥兵自重呢?毕竟夫君我就是这么起来的。”石斌有些尴尬的笑道。
在石斌看来,李唐的失败在于将领权力过重可以胁迫朝廷,发生‘安史之乱’。大宋的失败在于将领的权力过轻,导致军队毫无战斗力。而他需要的就是找一个既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又不让武将专权的办法来。
贾玲与赛西施都是聪明人,当然知道石斌心中所想。贾玲便劝石斌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尤其不可‘以文御武’。赛西施则提醒石斌不要胡乱说话寒了众人的心。
话虽然正确,但这不是石斌想要的,故而并不高兴,只是硬邦邦的说道:“我要的是平衡矛盾的办法,不是听教导。”
见石斌开始抱怨,两个女人就不再当老师,转而帮忙想起办法来。没多久贾玲并提出了个方略:在兵制上把军队分为禁军(中央军)、厢军(地方军)和乡勇(预备役)三等。在军制上则把统军权和和调军权分离,由各地统领、统治负责平时的训练和镇戍,可以小规模调动军队,战时则直接由皇帝下旨派武将前来领兵。战斗结束后,军队各自回原驻地,将领则将统兵印信交还兵部。
而赛西施则提了一个很有用的补充建议,她认为若想既减轻朝廷财政负担,又保持足够的作战力量,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全国只保留十五万到二十万的专业军人,这些最精锐的军队由朝廷财政直接供养。在屯田的卫所里,将兵民分离,由当地的百姓养当地的厢军。至于乡勇则只在农闲时做点必要的军事训练。
有了贾玲和赛西施二人的这两点建议,石斌立刻感觉心旷神怡,压力全无。他虽然轻松了但是心中还是有些惭愧,于是问道:“二位夫人,你们说我这么做会不会有些忘恩负义?我一上来便削了他们的兵权····”
看着有些愧疚脸色的石斌,贾玲笑道:“夫君不必这么想,只要你以诚相待他们必定明白。而且只要你继续重用他们,少点兵权对他们来说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还是好事。请夫君不要忘了当年你是为何要与理宗对着干的。”
当年石斌确实只想建功立业,最多也就割地为王,绝没想过篡位,还真是被理宗给逼的。所以在听了贾玲的话后,石斌不再感觉愧疚,反而表示会将自己的打算和其中利害跟王三几人说清楚,免得君臣产生误会。
第七百四十三章 释兵权
对于石斌打算和王三等人开诚布公的谈这个问题,贾玲和赛西施两个的意见并不统一。官家大小姐出身的贾玲认为石斌要旁敲侧击,让王三等人自己领会石斌的意思。土匪出身的赛西施则同意石斌的看法,认为可以开诚布公的谈。
之所以建议要旁敲侧击,是因为贾玲认为石斌的作法毕竟还是侵犯了众人的利益,让他们自己明白后再来主动请辞会减少很多不愉快,可以更好的维系君臣关系。之所以建议要开诚布公,则是因为赛西施认为石斌的作法虽然侵犯了众人的利益,但是只要以诚相待,一时的不快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解,并不会留下什么隔阂。
这样各有各的道理,而且都很充足,让石斌有些为难。看出了石斌的不爽,一旁许风说道:“皇上,微臣有一法或许可以解除其中的矛盾。”
“说说看。”
“是。微臣认为支持皇上登基的人多半都明理,皇上或许先别管是旁敲侧击还是开诚布公,只需暗示王三与李超就好。其它的事情由他们去办,若是他们办不好,再请皇上亲自开口。”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王三和李超打前锋,让他们先帮石斌化解一部分矛盾,然后石斌自己再出来收尾。这样既用王三和李超完成了旁敲侧击,又使石斌达成了开诚布公。
“不错,不错,许风,你也是个大智囊,若不是要你这么忠心的人当侍卫,如今你多半也是名震一方的大将。也应该是个侯爵而非区区伯爵了。”石斌笑道。
“皇上谬赞,微臣不过一赵括而已。毕竟出谋划策和领兵厮杀是两码事。何况能为皇上当侍卫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微臣当然不会说不在乎权位富贵,但是够用就好。”
许风的谦虚谨慎是石斌最为欣赏的,故而又笑道:“知道朕为何想你当侍卫长吗?就因为你谦虚谨慎,这都是朕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的。好了,不闲扯了,快去将王三和李超二人叫来。”
待许风走后,石斌对着贾玲和赛西施说道:“二位夫人觉得许风的办法如何?”
“怎么又问?你刚刚不是认为他的办法好吗?”贾玲有些疑惑的问道。
“对啊,刚刚夫君你不是很赞同许风的意见吗?怎么又问?难道你刚刚是在忽悠他?”赛西施有些不快的说道。
“我怎么会忽悠他?只是在想他说的东西里还有没有可以改得更好的地方。”石斌笑道,“如果有,就请二位夫人提醒,如果没有,自然就好。”
弄了半天是想将事情处理得更完美,对石斌的这个想法贾玲与赛西施当然高兴,立刻帮忙思考起来。二人认为王三和李超都是聪明人,对他二人也只需要旁敲侧击不必直言,留点让他们这些聪明人思考的空间或许更好。很快就明白了二人的意思,石斌也采纳这意见。刚刚准备好,王三与李超便到了。
“大哥,请问你将我与李超叫来所为何事?是不是还是封赏众人的事情?”王三很直接的问道。
“正是,过两日我便会在上朝时封赏众人,你只要通知他们上朝就好。”王三和李超正要说话表示会通知其他人时,石斌又说道:“我还有一事要与二位贤弟商议。”
“大哥请说。”
“如今大哥我登上皇位,做了大湘的皇帝,很多事情不能再懈怠,故而隔三差五看起书来。近日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时,其中一句话让我非常不快···”
从‘非常不快’四个字中,王三和李超明白石斌不是在做戏,确实是非常不快,于是二人立刻询问是哪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虽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但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话。”石斌叹了口气道,“飞鸟尽,为何要藏良弓;狡兔死,为何要烹走狗?我石斌便是山民出身,良弓、走狗都曾有过,实在没感觉它们有什么不好。”
静静的听完了石斌的话,王三与李超已是汗流浃背,腿都有些站不稳。若不是石斌最后说自己不认为良弓和走狗有什么不好,恐怕二人已经跪下磕头了。只不过即使没有跪下磕头,但其实也是胆战心惊,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往日充满谋略的脑子如今完全是一团浆糊。
“二位贤弟,你们知道我最佩服的是谁吗?”石斌笑问道。
“大哥请说,小弟不知。”王三与李超异口同声的说道。
“是唐太宗李世民。此人顶天立地、怀瑜握瑾,不仅宽宏大量更兼柔情侠骨,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佩服。汉高祖的蛮横卑劣与他相比,实在是远远不如,犹如腐草荧光比天空皓月。”
若在平时,石斌的这番话王三和李超一听便能品出其中味道,这次却半晌不能领会。若不是认为石斌不会毫无目的的夸奖或批评某人,二人还就真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描述了。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王三与李超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立刻一起跪下来请罪,表示不该让石斌为难,他二人愿意辞官归隐,只求做个富家翁,能安度晚年。
聪明人就是好说话,石斌心中笑道。不过还是立刻将二人扶起来,一边扶还一边说道:“二位贤弟这是为何?为何突然说辞官归隐?你们忠心辅佐我这么多年,我若是不好好报答那还是人吗?即使不能让你们割地为王也该让你们封妻荫子吧。仅仅做个富家翁怎么够?”
被惊醒之后的王三和李超已经深深体会了石斌言下之意,于是纷纷表示愿意帮石斌消除忧虑。愿意帮石斌做说客说服那些可能会有意见的功臣。
二人的这个表现虽然没有出乎石斌的意料,但还是让他感觉有些愧疚,于是问道:“二位贤弟不恨我?”
“恨?”李超与王三对视一眼后,笑道:“大哥肯如此厚待我与王三,我二人为何要恨?一开始我们没有明白大哥言下之意,现在明白大哥是要维系我们兄弟之情,君臣之义,不做那卸磨杀驴的小人。如此良苦用心实在是让我们感动不已。”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起点VIP2021-12-15完结6.98万总推荐这个水浒:史进没被朱武等人诓,林冲不用再闯白虎堂,吴用有计不敢胡乱想,潘金...
-
带着仓库到大唐 (苍狼五号)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08完结唐朝有泡面,而且还是蓬莱仙岛品牌的。不仅仅是泡面,还有瓷碗,大米,酱油,麻将,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