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斌的表现让许风知道理宗肯定又让他不痛快,作为一个体贴的下属,许风立刻凑过去问了起来。
在这临安城中也就许风一人可以当个参谋,何况许风迟早会知道,石斌也懒得管什么机密,从头至尾详详细细的将在理宗书房里说的都告诉了许风。
“大人,卑职以为理宗这又是在试探你。”许风很肯定的说道。
“又试探?他都把我弄到京城里圈养了还不放心?有功夫试探我怎么不去想办法增强国力对抗元人,好夺回失地?”石斌怒吼道。
“当然了,理宗也是想大人帮他选出几个好将领来。但是这将领多半是要与大人不亲近的他才会用。但凡与大人亲近的恐怕就是有能力,理宗也不会委以重任。通过这选拔理宗也就知道了大人的关系网,能更有效的遏制大人。”
许风这么一说,石斌脑子里闪过一个词‘一箭双雕’。暗道理宗什么时候变聪明了?既然被理宗算计,石斌心中当然不舒坦。故而绝不接受就这么被理宗压着,打算还是多提拔些对自己亲近的将领,就多拉点党羽让理宗干着急,更忌惮。
人事调动是最激荡人心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武将的调动。故而从这消息一发出,到赵葵和石斌府中跑后门的人便络绎不绝。
赵葵树大根深整日接待客人都忙不停,直到最后觉得太累无所谓了才紧闭大门不再见客。而石斌身强力壮又想多拉些同伙,即使身体疲劳也坚持着接待走后门的客人。
一个月过后,选拔结束。赵葵把常年跟随自己的一个正将提名至两司三衙之中任职,而石斌也毫不客气的将赵刚提名进了那里,那些走后门的则给了他们一人一个上上年评。
理宗在接到这份奏折时却身体不适,心中还想着斗蛐蛐,故而对着奏折看也不看就一个‘允许’写了上去。待身体好了有精神想再看奏折时,却发现旨意都已经发了下去,木已成舟了。
这个结果是理宗没有预料到的,这哪里是选拔,分明就是二人往京城安插手下。赵葵还好说,肯定忠于赵家,石斌就难说了。
事已至此,理宗后悔也无用,皇帝是金口玉言不能随意改变决定,自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最后给了赵葵手下一个殿前副都指挥使,给了赵刚就一个小小的侍卫亲军步军副都虞侯。
这个结果石斌和赵葵倒还满意,尤其是石斌最满意,因为他这‘囚犯’终于有了能和自己串通一气的狱卒。关键这狱卒还是理宗这昏头昏脑的家伙同意的,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得到这个命令的赵刚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种事情应该王三去才对,要自己一个莽夫去临安,让人无法理解。赵刚不认为能帮石斌,反而会拖累石斌,故而旨意到了他却没有启程。直到石斌的亲笔书信递到眼前才相信,也才出发去临安。
在石斌看来临安城的两司三衙十一个护卫京师的将领中只有一个是自己人远远不够,所以得在进城之前就告诉赵刚怎么做。为了不让赵刚犯大错,石斌在得到他即将到来的消息时,立刻偷偷摸摸的在半夜出了临安去城西二十里铺等着。至于衙门那则请了三日病假,省得麻烦。
被这么大一块馅饼给砸了,赵刚这一路上都是晕晕沉沉的,直到见了石斌还没完全恢复思考能力。虽然赵刚没过书,却也知道一句话‘宁做七品京官不当五品知府’,由此可见京官多难得,他又是多么幸运。
故而一见到石斌不是说话而是感激涕零,半天没说出句囫囵话。
为了让赵刚意识到这趟并不轻松,石斌只让他稍稍发泄了下便开口道:“贤弟,你不要认为这是多么好的事情。这是大机会但也是有大风险的,咱们离了老巢一切都得小心谨慎,一个不小心可就尸骨无存了。”
这回赵刚知道天上掉下来的不光是馅饼,同时还附带几把利刃,要躲开那些利刃才能安心吃馅饼。于是给石斌投去了求教的眼神。
半夜出城就是给赵刚这憨货当老师,石斌立刻说道:“你不要做别的,只要好好做事,宽厚待人,再就是在这京城之中尽量多的结交朋友。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证咱们在这能高枕无忧,不必在睡觉的时候还睁着一只眼睛。若是能争取到几个两司三衙的将领那就再好不过!”
明白石斌这是要谋划更大的事情,赵刚立刻应承下来,保证一定做到石斌所期待。他自己还表示会咬紧牙关不泄密。
见赵刚已经明白,天又还没亮,于是就悄悄回城。为了不引起理宗怀疑,石斌干脆就来了个‘带病上班’,成了先进工作者。
第四百零八章 烦恼的赵葵
第二天上午赵刚便去吏部报到,这个办事踏实的家伙下午就正式去侍卫亲军司上班了。由于他是吏部亲军司几个大佬里等级最低的,所以赵刚干的就是最麻烦与最累的活:带队查岗。
不过对于赵刚这个不是很懂勾心斗角的家伙来说,这却是个好事。竖起这么一扇可以随时打开的窗户非常利于交涉他人和掩护自己。毕竟临安城的官员无一不是七窍玲珑心,赵刚若是与他们呆久了容易被人知道石斌更深一层的打算。
掌握了一部分京城卫戍力量相当不错,这种工作方式也好,但是赵刚来临安的日子却难过多了。在成都,石斌就是土皇帝,他这土皇帝的铁杆兄弟可以横着走,虽然他不仗势欺人,但也不会有什么压力。在临安,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出来说不定就是哪个达官显贵的远方表亲,就算是石斌都不敢太过放肆,赵刚这脑子转得不快的就越发觉得累了。
故而自从赵刚来了临安石斌就给他上起了知识普及课,将官场规矩、各种错综复杂的纽带关系全都说了一遍。赵刚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是知道了一点:绝不私自管一件事,碰到事情首先要做的不是及时处理而是立刻找上级,请他们解决。并且隔一天来一次石斌府邸,将看到听到的事情都告诉他。
赵刚虽然憨但并不笨,很快就融入了两司三衙之中,虽然和其他上司并不熟悉,但是至少成了酒肉朋友,多少能得到些只有两司三衙才知道的消息了。
赵刚进京后三个月,也就是宝祐元年(1253年)七月,一天都快午夜他却悄悄的来到了石斌府上。
对于赵刚这时候到来,石斌既意外又兴奋。因为赵刚这憨子都能想到避人耳目说明他来告诉自己的事非同小可,说不定会影响整个抗元大局。
于是二话不说便从床上跳起,飞快的穿好鞋子,披着睡衣就将赵刚拖入内室之中谈了起来。
“赵刚,你怎么想起这时候来了,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石斌非常急促的问道。
“当然啊,如果不重要小弟也不会这个时候来见大哥。小弟对此事感觉不明确,又怕大哥没准备,所以干脆今晚就来了。”
“那你说的是什么事?什么叫感觉不明确?”对于赵刚的语言能力石斌向来很无语,只好耐着性子问道。
“是,大哥。这消息是今天我与赵葵赵宰辅的那个手下聊天时知道的,和收复陕西应该有些关系。”
与赵刚能有接触的赵葵手下也就是这次被一同调进临安任殿前副都指挥使的那人,能被赵葵这般信任他的话肯定是赵葵的真实想法。于是石斌立刻要赵刚将具体内容说出来。
见石斌如此郑重,赵刚知道不能出一点差错,故而这次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理了理思绪后才说道:“听那人说,赵葵这两日都被理宗叫进宫去商量事情,而且每次出宫后都会让他去府上商议事情。而赵葵说的不是别的就是问他周边各路与陕西有哪些官路。”
问周边各路与陕西有哪些官路?这个目的显而易见,是理宗想夺回陕西了。这个消息让石斌非常高兴,要知道,自端平更化后理宗难得来一次积极进取。
“赵刚,这么好的消息你怎么会感觉不明确呢?”石斌问道。
“大哥,虽然赵宰辅肯定是想要夺回陕西,但是副都指挥使却说他有些唉声叹气的。”赵刚解释道。
这个现象让石斌也迷糊了,这段时间肯定没有元人南侵。赵葵两次入宫后回府就看陕西地形,肯定就是想夺回那片失地。既然都和理宗谈了那唉声叹气干什么?难不成理宗不同意夺回陕西?若是不想夺回,赵葵有必要看那地图吗?
石斌暂时也想不出个原因,但是非常高兴的对赵刚说道:“赵刚,多谢了。你这事做得非常好。让我有时间想些东西,不至于到时候被弄个措手不及。”
为了不让人起疑,事情一说完赵刚便从石府的侧门离开回了自己府邸。
本想第二天一早就去宰相办公室找赵葵聊聊,但转念一想,既然赵葵都唉声叹气了,说不定他会主动来找自己,于是石斌决定先来个守株待兔试试。若是待不来兔再主动去找赵葵。
等了三天,赵刚来了两次。他告诉石斌赵葵已经被理宗召进贡五次了,而次次回府都是在看地图,并且长吁短叹一次比一次重。
这回石斌再不担心,决定就这么一直等下去,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赵葵最终会主动来见他这个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的。不过这个上面石斌判断失误,赵葵不是主动来见他而是派人来请他赴家宴。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起点VIP2021-12-15完结6.98万总推荐这个水浒:史进没被朱武等人诓,林冲不用再闯白虎堂,吴用有计不敢胡乱想,潘金...
-
带着仓库到大唐 (苍狼五号)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08完结唐朝有泡面,而且还是蓬莱仙岛品牌的。不仅仅是泡面,还有瓷碗,大米,酱油,麻将,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