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觉得无语,不得不更加佩服贾似道这老狐狸来。宋朝皇室从宋真宗起就是迷行神灵鬼怪,尤其是道家的炼丹术。此时若是出来这么一个手持天书的玉佛,理宗岂能再对自己有半点坏心眼?
“岳父···”石斌看着贾似道有些说不出囫囵话来,找不出合适的词形容表达此时的心情。
“好了,东西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之后的事情估计也不需要我再多说,自己应该都可以处理好了,对吧?”贾似道很平静的说道。
虽然有些讨厌贾似道这高高在上摆谱的样子,但是石斌这次确实是打心底感谢他,毕竟这么一个办法还真并非常人能想到,所以表现得非常得体。
正要离开之时,贾似道忽然又开口道:“去找董宋臣,他应该会帮你。”
明白了这些之后,石斌便让许风和二壮将那玉佛埋到了离扬州城大概二十里的一个荒凉的小山村旁。
一日,一个行脚商人路过,坐到了村外的一块大石之上歇脚。此时另一个算命先生也路过打算歇脚,却发现只有这一块还算坐着舒服的大石。
二人争执便打了起来。一通争夺之后,行脚商人占了那石头,但那石头也被推开了几步。埋在土下的玉佛便被那算命先生发现,二人为争夺玉佛再次争打,导致此事闹到了官府。
这玉佛自然就是贾似道给石斌的那尊,县令起初想贪墨这玉佛,但读到这卷轴之中的内容后,便是借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私吞,只能一级级的上交到了贾似道这。贾似道自然亲自将其送进了皇宫,给理宗那昏聩的皇帝看‘天书’。
石斌则在二壮和许风埋玉佛的那天就去了临安,与贾似道送玉佛的时间前后差了近十天。如此一来,那‘天书’的内容就更加容易为人所相信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情冷暖
石斌一离开贾府便直奔临安而去,不出四日就到了临安城下。石斌如今有了贾似道送的护身符胆子又壮了起来,而且并不相信吴潜和赵葵会来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郑清之才几日不见就病得无法上朝参政?石斌更是不信。
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石斌刚刚进城还没到客栈落脚就一个人去了吴潜府邸。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吴潜家的门童当然认识石斌,远远的看见了他的身影便开始关起大门来。心有不甘,石斌不信吴潜家一个门童就敢当他的路,于是加速跑到了门口准备强冲进去。
“石大人,我家大人今天不舒服,不见客。刚刚户部郎中和吏部侍郎都来过,我家大人都没见。”
这通鬼话石斌哪里会信,怒气冲冲的大声喝道:“一通胡扯!你认为我会信吗?”
“石大人,这是真的。他们刚刚才离开,不信你可以追上去问啊。”门童慌张的说道。
门童既然这么说石斌知道事情多半是真的,但是却也不可能就此罢休,于是怒气冲冲的说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他们区区郎中和侍郎而已,我是四川总领、荆南安抚使、武平军节度使,他们能和我比吗?”
却听那门童哭丧着脸说道:“石大人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这些下人,就别进来了。若是小人将你放进来,即使不被大人乱棍打死也会被逐出这宰相府。那小人可就惨了。”
石斌虽然杀敌之时可以做到心硬如铁,却不忍心让这么一个小门童流落街头没有饭吃。所以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妥协了,最终失望的离开了吴府。
既然吴府不行那就去赵府试试,结果不仅门没进去,和那门房都没说上一句话。那门房一见是石斌,手脚非常利索的就把门给关了,让石斌碰了一鼻子灰。
这么两次吃了闭门羹,把石斌气得是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恨不能立刻抬着虎蹲炮去轰了这两座大宅子。若不是王三及时赶到,恐怕石斌就真的会如此做了。
“大哥,是不是真如你岳父所说吴潜和赵葵打算装聋作哑,不帮咱们?”王三很焦急的问道。
很沮丧的点了点头,石斌继续说道:“你不也看见了吗?这两个老匹夫的家门我都没进去。”
“事情果然比咱们预想的险恶得多,不过事情肯定有转机,你岳父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呵呵呵。真是高人!”王三知道此时不该再说什么丧气话,于是干脆开起玩笑来。
“是挺厉害,吴潜与赵葵的态度都被他言中。只是郑清之是否都病到很难参政我倒是想核实一下,你随我去一趟郑府。”
王三如此聪明的人当然明白贾似道说的肯定是真话,石斌此去不过是想让心中舒服些而已,于是闭着嘴巴就开路。
让石斌高兴的是,他与王三进了郑府,而且是被门房客客气气的请进去,但是见到郑清之时,他们都傻了眼。此时的郑清之哪里还有半点之前气宇轩昂的样子,如今完全就是个病入膏肓的老头而已。
见是石斌前来,郑清之挣扎的坐了起来,笑道:“石大人···瞧你的模样,应该在别的地方吃瘪了。”
这番话让石斌很不高兴,但石斌也不想与一个老病夫计较,很干脆的答道:“是的。这回算是真正领教了官场味道。”
轻轻咳嗽了两声之后,郑清之又说,“相信你岳父贾大人应该教了你度过此次危机的办法吧。”
“郑宰辅果然厉害。”石斌不由感叹道。
“过奖了,如若这还猜不到我也当不得宰辅。如果石大人是要来与我结盟,郑某只能说‘恕罪’。”
还真是只老狐狸,石斌暗骂。
“不过···”郑清之话锋一转说道:“你还是可以找一人帮忙,他对你感觉不错。”
“请问是谁?”
“董宋臣。”郑清之笑着说道。
又是这个贪财的老太监,石斌暗道。不过既然贾似道和郑清之都说可以去找董宋臣那就肯定可以去了,于是石斌很高兴的向郑清之表达谢意。在说了几句发自肺腑的关怀后才离开了郑府。
董宋臣这大太监为什么对我印象不错?石斌无法理解。石斌自问总共不过见了董宋臣两次,给的银子并不是很多,实在想不透其中的缘由。身旁就一个大智囊,石斌岂会置之不用?于是立刻询问起这个问题来。
石斌的问题让王三感到不好回答,因为他本人也没理清思绪,没想明白为什么贾似道和郑清之都要石斌去找董宋臣。唯一知道的就是,董宋臣是理宗最信任的一个內侍大太监,如果他肯帮忙当然最好不过。
“王三,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虽然我岳父肯定不会害我,郑清之如今也不会害我,但我讨厌如此不知所以的感觉。所以咱们必须先弄清楚董宋臣为何看得起我再去拜会他。”石斌很坚定的说道。
“那是当然。小弟也不明白为何董宋臣会对你另眼相看。他这老人精肯定不会是因为你的军功和政绩而欣赏你,必然有别的原因。”王三非常肯定的说道。
“有理。国家兴亡与他没有丝毫关系,肯定是有别的原因、”石斌十分认同,又说道:“贤弟,你认为这深知人情世故的人最喜欢什么?”
这句话让王三很不好回答,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深通人情世故的人。若是说得太直恐怕会引起石斌不满,所以王三即使早就想到了答案,却仍在仔细的斟酌如何措辞。
足足一盏茶的时间之后王三才开口道:“大哥,小弟以为这种人最喜欢的就是能理解和体贴他人的人。”
“能理解和体贴他人的人?”石斌对这个答案很意外,因为他潜意识里的答案是‘懂事的人’。不过二词意思几乎一模一样,如此用词石斌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只是微微一笑却并不多说。
“对,能理解和体贴他人的人。他虽然身居高位权力很大却并不轻松,又没有后代,其实肯定非常痛苦。”
“的确如此。不过照兄弟的说法我的所作所为让人感觉能理解和体贴他人?”石斌对此感觉非常荒诞。自己虽然还识大体但是绝对粗枝大叶,理解他人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哪里会体贴人?之前送给贾玲和赛西施的玉雕和铜像弄出风波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哥难道忘了之前你两次送蛐蛐让理宗高兴的事情?忘了第二次送蛐蛐时候给他交子的事情?”
“这···”在石斌眼中这都是贾玲几个提议,从头至尾自己不过是照做而已,所以并不是自己如何理解和体贴理宗。但经过王三一提醒,石斌立刻明白了,董宋臣是肯定将这些懂事的行为算到自己头上,认为这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董宋臣是觉得我能理解和体贴理宗就不会与他做对,所以才对我另眼相看?”
“恐怕正是如此。大哥两次进宫都是让皇帝高兴,皇帝高兴了他董宋臣的日子就好过。估计你岳父和郑清之都知道你的手不紧,如今要请董宋臣帮忙绝对不会吝啬。而董宋臣恰恰贪财,所以他们才都要你去找董宋臣。”王三越说越自信起来。
既然想得如此清楚,石斌心中有了底立刻带着三万两的交子直奔皇宫而去。
见皇帝困难但是见董宋臣这大太监还是不难,花点小钱便见到了他。一见是石斌这惹祸精,董宋臣焦急的说道:“我说石大人你也太能惹祸了。元人来了打退不就得了,期间杀了兀良哈台,招降汪德臣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该满足了,你还追杀忽必烈干嘛?最终居然弄得他重度伤残,你···你···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你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起点VIP2021-12-15完结6.98万总推荐这个水浒:史进没被朱武等人诓,林冲不用再闯白虎堂,吴用有计不敢胡乱想,潘金...
-
带着仓库到大唐 (苍狼五号)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08完结唐朝有泡面,而且还是蓬莱仙岛品牌的。不仅仅是泡面,还有瓷碗,大米,酱油,麻将,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