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得了这么多好办法但是仍旧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意思,于是将杀死蚂蟥的赏金提到了五斗新米。
告示贴出不过一个时辰,赏金就被人领走。 杀死蚂蟥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时散石灰到水中。
当其身上沾染了石灰粉就会溃烂而死亡,在有石灰的碱性水体里也会生理酸碱失常而死去。而石灰的强碱性只能维持短短一段时间,杀虫后即可扩散淡化,淡化后还有利于对强酸性的老沼泽土壤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这个办法让石斌欣喜若狂,如此一举两得的办法让他恨不得再给那农户加五斗新米。若是不是被王三提醒家底不够厚,再也当不得散财童子,估计他就真会给了。
这些方法总结出来以后,石斌立刻下令让各村村长前来领取相关的资料,并严令保证每户人家都要按要求执行。一旦出事便要问责,首先就是村长倒霉。到时候不但没了权力还得缴纳一斗米的罚款。
有了这些办法不但农户的疾病少了许多,干劲更足,石斌的官声也更好了。
人都是喜欢受到褒奖的,有了褒奖也就有了动力,最近他便在办完衙门里的事情后就经常去田间逛逛,想想再找出些保护粮食和农户的办法。毕竟民以食为天,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过高处不胜寒,虽然只是个县令,但是实权在握,手下数千将士近十万人口。现如今实在是没几个人肯和他谈心了,哪怕就是赵刚这样的直肠子都开始畏畏缩缩,说起话来很少再有脑充血。
这也是他经常来这水田之间散散步,找几个不认识自己的平头百姓说说话的原因,算是一举两得。
由于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最容易得的就是感冒咳嗽,所以对咳嗽声特别敏感。这次还没走多久就听到三四个农户在不远处时断时续的咳嗽。虽然不强烈但就没停过,明显是慢性咳嗽,这种情况对身体伤害会更大。
咳得最严重的是一个正在晾晒、翻动枯草的农户,一见这情况石斌立刻就想起了“PM2.5”、“尘肺病”、“肺结核”这三个词。
那农户站在那草堆旁一个劲的用耙子翻动枯草,模样倒是很威武,但这其中的危害石斌却一清二楚。估计他已经开始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最后就会咯血而死。
回城之后他立刻示意王三对这些农户咳嗽做个大概的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肺病在农户里居然到五户里就有两户有的地步,看来这方面的问题还得当做重点来处理。虽说不都是传染性的肺结核,但肺病本身就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他可不想要一群病秧子做治下百姓。
他这对PM2.5有深刻印象的人接着又下了一套死命令:所有常年接触粉尘的居民工作时必须带口罩,一旦查出不遵守命令立刻逐出湘潭。为了防止有人营私舞弊,更是连坐,五户连坐,村长核查。并悬赏有效预防尘肺的办法。
因为有了上次蚂蟥悬赏的先例,民众对县里出的告示非常相信。本以为还要出几斗米才能弄到办法,居然一粒米都没花就弄到手了。
送来方法的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中医,常年行医的人当然对这些非常熟悉,石斌当然也认可他的办法。
首先就是要多喝白开水,用于清洗内脏。第二就是干粉尘重的工作时不光要戴口罩,还要戴帽子,尽量减少身体暴露部分,第三则是多吃水果、鱼腥草和木耳这些对肺部有保护作用的食品,第四则是即使工作环境没了粉尘也要通风舒畅,因为通风不畅仍旧会导致室内粉尘增多。
这本是他的饭碗,照常例是不会外传的,而且还是传男不传女。一旦把这些弄没了,这老中医生意肯定要减少很多,这一切都让石斌非常意外。
并非疑心他有什么不轨而是不能太过损害这老中医的利益,于是仔细的询问了一番。
这老者明显十分睿智,听完石斌的话语,又看了看他,笑道:“石大人,老朽年迈而且无儿无女,大人不必担心。再说这些并不是什么治疗方法不过用于预防而已,出了事还得来找我的,何况老朽也不会只靠这一点吃饭,您说对吗?”
话是不错,但石斌仍旧感觉不妥,没儿女也有族人,就这么少了条生财之道也不合理。
见瞒不过石斌,那老中医只好将最重要的原因给说了出来,一切都只因为他石斌收了如此多的难民还开荒免税,让这老中医非常佩服。
这么一通感激之言却让石斌愧疚不已,自己除了抗元是真的,其他都是私心而已。不过是想靠着这些健康的民众多积攒些力量将来好独霸一方。
仿佛知道石斌为何不仅满脸潮红而且半晌不言语,那老中医轻轻嗯了一声后笑道:“县令大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毫无利益的事情谁会干?老朽只求您把这方法普及就好,至于您用来做什么自己把握就是。”
离开时他还顺带提了提石斌可能漏掉的一个重要问题:平时生活之中是必须喝开水而非可以喝开水。
这倒的确是石斌从头到尾都没想过的,因为他基本不会喝。但是王三几个则经常喝,属于屡教不改,他也懒得因为这些而与他们起争执,毕竟在他看来一两口生水也就那么回事。
经那老中医提醒,此时的石斌却想起了那些关于喝生引发疾病的例子。于是立刻下达了禁止喝生水的命令,却没多少实际效用,毕竟他自己若是渴极了也是一口生水灌进了肚子,更别说那帮没有丝毫卫生意识的平民百姓。
一次巡查军营发现一都之内居然有四个军士同时染上了痢疾,原因就是喝生水,而且这情况还连续不断。今天好了这个明天坏了那个。
这种情况让石斌无法再忍受,如此产生的非战斗减员简直太可笑,损失也太大。这次他便不是下的县令,而是军令:
无论何人,只要是在湘潭就必须喝开水,百姓敢喝生水被发现一次打五军棍,军士被发现一次打十军棍。
百姓被发现五次不免税赋,被发现十次逐出湘潭。军士多发现一次加十军棍,发现五次立即杖毙。
对喝水都管得这么严倒是让民众十分意外,不过石斌却懒得解释,在他看来耍耍官威似乎也不错。让那帮医生去干就好,并顺带普及普及和水蛭、肺病有关的知识。也算是一次全城的健康知识大普及行动。
第一百零四章 城市卫生
县内的大事都处理的差不多,石斌也算轻松许多,于是也就有兴趣干些别的事情。
这位同志最喜欢的就是吃,没事就会去尝尝各处的小吃、拿手菜。顺带也学一学,回去做给自己和两个夫人吃,有丈夫肯为自己下厨,两个女人当然非常高兴。
一旦吃起石斌做的菜,两人就顾不上争风吃醋,其乐融融的讨论如何做才会更好吃,虽说饭后还是会又有些小矛盾,但那可比不上一顿美食吸引人。
这正街之上,人来人往,虽然经常有人乱扔垃圾,但一切都还不错,。
看着这人来人往的县城,石斌想起了前世在治理城市卫生问题之前的湘潭。满地的槟榔渣、烂菜叶、动物粪便、无用的废水。总之往哪走都不会是干净的,行人更留意的是脚下而不是前方。
难道古人比咱们更加爱卫生?还是因为此处居住人口不多所以才没有那么脏乱?毕竟街上多的是店铺和摊位,太肮脏可就没人来做他们的生意。
不能以偏概全,所以石斌决定派出王三和刘县丞去了解城中的卫生情况,古城里都有富人区、贫民区和商业区。
他已经知道这商业区还是算干净,富人区多半也还过得去,关键是那贫民区的卫生情况。
其实不用王三他们去调查,石斌就已经能想出那贫民区里的脏乱差到了何种程度,但仍旧希望得到最准确的答案,并抱有那里卫生情况还行的希望。
二人办事都很利索,不到一天时间就将调查报告放到了石斌书桌上。
首先吸引住石斌注意力的不是卫生情况,而是“侵街”二字。什么叫侵街?侵犯街道吗?
石斌不会不懂装懂,于是问了问刘县丞具体的意思。按他的说法,现在这小小的湘潭城住了一万五千多人,现在除了正街还算能有效控制街道宽度,其余的街道都已经越来越小,有些甚至成了一条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的胡同。
并且表示如今宋人是“无人不商”,所以越是居民多的地方脏乱差现象就越严重。
所以就有了侵街这一概念,而且还收了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窄的不满并采取措施。
刘县丞更是纠正了石斌的一个想法,如今已经不存在专门的市,即专门商业区已经消失。也不存在专门的坊,即专门的住宅区也不存在。
听刘县丞这么一说立刻让石斌想起了那些窄巷胡同里的臭水沟,如今仔细想一想,就是那时都没人理睬,何况如今这时代?
“请问大人是否知道司马光的一首专门说城市污染诗,诗名为《都门诗》?”刘县丞笑着问道。
司马光?他这么个大人物还关心城市污染问题?这可让石斌非常意外,立刻示意刘县丞细细说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起点VIP2021-12-15完结6.98万总推荐这个水浒:史进没被朱武等人诓,林冲不用再闯白虎堂,吴用有计不敢胡乱想,潘金...
-
带着仓库到大唐 (苍狼五号)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08完结唐朝有泡面,而且还是蓬莱仙岛品牌的。不仅仅是泡面,还有瓷碗,大米,酱油,麻将,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