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之败,尽管大部分死伤来自于新编降军,却也是同军这些年来少有的败绩。
牛皋不敢擅自处置秦明,乃急报朝廷,请皇帝亲自拍板处置败军之将。
徐泽自然知道牛伯远既想借机整军风正军纪,又想曲线救秦明。
实话说,同军组建后就一直在打胜仗,绝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不吃几次小败仗,以后搞不好就会吃打败仗。
上次汉水之战,张雄虽败犹荣,其余诸部没能触及灵魂真正反省。
牛皋借大散关之败整顿军风做得很不错,但军纪森严,借皇帝的赦免权准许秦明戴罪立功就没必要了。
再说,本身就不是太严重的处置,秦明自己也没脸求提这个要求。
牛皋此举也只是习惯性的装傻卖乖而已,徐泽没有纠结对秦明的处理问题,直接询问吴用攻陕战略。
吴用在进宫的路上,就已经消化完了相关情报。
面对徐泽的询问,其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皇帝。
“臣敢问陛下,准备何时处置浑水摸鱼的夏国?”
徐泽见吴用果然跳出陕西,看到了更远,大笑道:
“哈哈哈,学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皇帝和吴尚书的话中肯定有相关逻辑,但二人打哑迷,却让反应慢半拍的王四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人又不好开口询问具体细节,只能在一旁尴尬陪笑。
幸好,皇帝很快就让吴用为其解惑了。
“学究,为王尚书解释一下你的推断。”
“是!”
吴用不敢在王四面前卖弄拿大,转向后者,耐心解释道:
“陕西诸路的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诸多问题皆因夏国而起,也必将因夏国而终。
只要我朝能够解决赵宋朝廷无力解决的夏国问题,陕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王四到底当了多年的大同高层,很快就理顺了这其中的逻辑。
“原来如此,四受教了。”
陕地问题当然不是吴用说的这么简单,可大方向没错。
大同帝国对陕西诸路的消化和其他各路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以利用军事手段铲除对抗者,再用行政手段打压腐朽的食利阶层。
陕西诸路的食利阶层当然不是只有尚未完全成型的“西军利益共同体”。
虽然常年面对外敌压力,敌我矛盾大过内部矛盾,但同在不立田制、不限兼并的赵宋王朝治下,陕地自然也会存在很严重的土地冒占和兼并问题。
这个问题甚至严重到宋神宗年间开辟河湟后通过“授田免税”大量募集延边弓手御敌的政策都无法继续下去。
宋廷不得不拿出大量真金白银来维持已经腐化堕落了的陕地常备军,如此又导致西军的战力不断下降,在对夏、对同作战中越发疲软。
解决掉夏国,让陕西诸路由常年征战的两国边境变为安居乐业的内陆地区,就能铲除西军问题存在的土壤。
但陕西土地兼并严重,农业基础倒退的问题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还是需要大同民政系统花费极大精力来整改。
当然,这些问题对愈发成熟的大同行政系统来说根本算不上多难,也用不着吴用这个战部尚书操心。
徐泽见王四已经大致知道了陕地问题的根源,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谈,转而询问王四。
“李仁爱最近怎样?”
李仁爱虽然在正乾五年初为质大同前就已经与其父王李乾顺闹掰,但身为夏国世子,其人自然不可能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大同书。
李乾顺不顾正乾皇帝《讨宋檄文》的明文警告,执意出兵争夺赵宋土地的消息传入李仁爱耳中,其人就坐不住了,曾数次求见外部官员。
王尚书一直在跟踪此事,当即回答道:
“陛下,李仁爱最近似是大彻大悟了,昨日又到悯忠寺礼佛,还自请落发,主持和尚知道他的身份敏感,没敢答应。
李仁爱不死心,今日还想求见臣,臣没有陛下的明确指示,以公务繁忙为由通知他后天再来。”
“李乾顺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徐泽以调节李乾顺父子失和问题为由,扣下李仁爱一直不放,自然有借后者的身份减少灭夏阻力的想法。
而李仁爱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将要面对的命运,眼见逃无可逃,只能寄希望落发为僧逃避亲手灭亡自己国家的命运。
见皇帝似有放过李仁爱的想法,但王四不敢瞎猜,询问道:
“陛下,臣该如何答复李仁爱?”
“算了,成全他吧。”
徐泽摆了摆手,不甚在意地道:
“本就是一步闲子,左右不过是晚一两年消化夏国,大同堂堂正正取天下,用不着逼孝子做逆臣。”
“臣明白了。”
第一百零六章 诸国匍匐大同前
在大同灭宋的时代背景下,时间悄然来到了大同正乾七年(公元1128年)。
这段时间里,神州大地发生了很多必然会影响后世的大事件。
首先是同军牛皋部受阻于泾州和凤翔府后,转而集中精力整顿兵马,安抚百姓,努力恢复永兴、鄜延、环庆三路的正常社会秩序和生产。
同宋两国之间,除了福建路依然在进行烈度虽小战线推进却非常稳定的战争外,其余各地已经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尽管大同灭宋之心不死,和平的曙光就不会真正来临。
但同宋大战确实已经告一段落,至少惶恐不安的小赵官家终于可以睡几个安稳觉,不用承受随时都准备跑路的巨大压力了。
为了安定治下人心,赵构赶在春节前下诏升潭州为长沙府,并将其作为新宋政权的临时国都,此举自然受到了也惶恐不安的臣子们赞成。
对于急需援助的福建路,新宋君臣则视而不见。
相对而言,已经丢掉永兴、鄜延、环庆三路的陕西形势显然更加严峻。
新宋政权内部一团糟,以至于皇帝从近在行在咫尺的洞庭湖路过都差点殒命。
问题得一个个解决,对重生的新宋政权来说,境内的动乱优先级显然更高,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暂时只能是鞭长莫及了。
明眼人都知道,面对军事上极为强势的大同帝国,陕西剩余的秦凤、泾原、熙河迟早也会丢失。
在此之前,新宋若不是不能解决内部问题,就坐等灭国吧。
不过,乱世之中自有豪杰,新宋也有豪杰,殿中侍御史张浚便提出了统合蜀地和陕西力量反击同军的计划。
这个计划其实是对之前蜀粮养陕兵方案的补充完善,并不是太突兀。
小赵官家接受了张浚的建议,并加其人为同知枢密院事,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
表面看,掌川、陕宣抚之事并许便宜行事之权的川陕宣抚处置使置司权力极大,能够调动的可战强兵差不多占新宋政权的三成,可见皇帝对张浚的信任有多深。
可实际上,从这个不伦不类的“宣抚处置使”之职就能看出来,赵构实际上并不是太看好其人的计划。
如其说小赵官家托付国运于张浚,还不如说是“反正陕西迟早得丢”的死马当活马医心态支配下,有了“试试也无妨”的大胆决定。
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新宋王朝建立时间还不到一年就弥漫着腐朽不堪的味道之时,立国已经六年的大同帝国却是一派欣欣向荣气象。
对绝大部分大同臣民来说,正乾六年最大的喜讯毫无疑问是同军灭掉了赵宋王朝。
但对正乾皇帝来说,历时四年有余的京津塘铁路全线贯通却是更大的喜事。
十二月十二日,工部尚书兼提举铁道局陈规亲自主持了京津塘铁道试运营仪式,并带领一众属僚乘坐了试运行的列车。
考虑到天气严寒及首次通车安全,列车的行进速度被严格控制。
但来回六百余里的路程没用到两天时间就轻松跑完,远远甩掉了同向比赛的马车,而乘车舒适性更是颠簸的后者没法比。
如此“夸张”的速度立即引起了京城轰动,《大同旬报》为此专门出了一期号外,向世人郑重宣告“大同速度”的到来。
春节前,金国、夏国、高丽、日本等国都按照惯例,提前派遣使者赶到燕京,与大同帝国共贺正旦佳节。
除了以往传统外事活动外,徐泽特意安排外部官员陪同各国使者一同乘坐已经稳定运行的列车,体验了一次朝发夕至的“大同速度”。
至于这一新生事物会不会如大同开国大典上的众炮轰鸣一引起友邦的恐惧,则不在好客的正乾皇帝考虑之下。
实际上,随着金国势力被挤压出燕云,以及大宋王朝被轻易灭掉,华夏文明圈内诸国早就在强势的大同帝国脚下瑟瑟发抖了。
反应最大的是高丽国主王楷。
高丽实际上已经被大同控制,王楷沦为了傀儡,平日里连私下接见高丽臣子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与宗主国直接对话了。
真正执掌高丽国政的是宗主国派来的宰相王黼,就连贺正旦使的指派人选也需要经过王相公首肯,国主根本不敢置喙。
不过,王黼也要受监部、外部和吏部外派官员的监督,不敢做得太过分。
比如王楷想要亲自撰写正旦贺词以示侍同忠心,其人就不敢阻拦。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