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宋都城临安勉强安定了些许,各地的情况却在持续恶化。
皇帝的口号确实很有感染力,却没法感染到最需要朝廷增援的前线官兵。
同军由淮南寿春府率先发起攻击后,各地的坏消息就接连不断传入京师。
十一月初三,同军第五军张雄部进攻光州,李成告急。
十一月初五,同军第五军陈达、季闯两部同时突破濠州、楚州防线,淮南东、西两路全线告急。
十一月初六,光州沦陷,李成仅率数百残兵溃逃。
十一月初七,楚州治所山阳县陷落。
楚州兵马都监贾亶死守城墙不退,亡于同军炮击之下,尸骨无存。
城破之后,知州张克戬犹组织兵马与敌人进行巷战,直至最后退守官衙。
其人乃着朝服,焚香,西向拜舞后自尽,张氏一门八人同死。
同一日,同军张雄部攻入光州。
十一月初八,濠州治所钟离县陷落,知州谢淼于混乱中不知所踪。
同一日,同军第四军马麟率兵南下开封府,攻入京西北路的陈州。
今年初,同军第五军便攻陷过陈州,并在该地做了大量的民政工作。
乡民闻同军再至,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治所宛丘城内亦有百姓骚动。
知州刘汝博抓获了一些闹事者并治以内奸之罪,这种战时恐怖政策不仅没有稳定城中秩序,还造成了更大的骚乱。
北城门守城官见势不妙,主动开城迎同军入城,陈州轻下。
与此同时,在两浙路蛰伏许久的同军第六军军正关胜也亲率主力西进,攻入越州以西的杭州境内。
六年前,方腊为祸两浙路,杭州治所钱塘、仁和两县遭贼军方七佛部屠城六日。
其后,方七佛在秀州治所嘉兴城下遭千里南下的徐泽重创,仓惶退回睦洲时,又在杭州放了一把大火,以期迟滞同军的行动。
遭到连番劫难,钱塘、仁和两县百姓十不存一,生计无着。
最绝望之时,是徐泽挪用军粮抚慰赈济,并安排麾下军士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由此,同军与杭州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赵宋朝廷接手杭州后,为了自己的统治稳固,一直在做“去大同化”的工作。
但公道自在人心,仅仅六年时间还不足以让纯朴的百姓遗忘谁才是敲骨吸髓的恶人,谁又是自己真正的救星。
新任知杭州事刘豫到任杭州后,便面临明州同军西进的极大压力。
为了自己的官帽子,其人残酷压榨治下百姓,沿浙江、钱塘江西岸修筑了一道高近九尺的围墙,以隔绝杭、越两州,期望借此阻挡同军突入。
事实证明,抛弃民心者不配拥有天下。
当同军前锋鲁智深部出现在西兴镇后,杭州守墙宋军便主动拆除了部分围墙,喜迎同军入杭赶走朝廷狗官。
随即,杭州守军兵变,刘豫仓惶携其子刘麟、刘猊逃亡。
途中,刘麟为抢夺民马而伤人,遭愤怒的乡民围攻,被随后赶到的同军斥候发现。
刘麟自负勇力,在反抗抓捕中被毙当场,刘豫、刘猊二人就擒。
两日后,关胜部士师王闻之组织公判大会,民怨极重的刘氏父子被处以斩首。
正乾皇帝再次发布《讨宋檄文》后,大同帝国便兵马四出,以狂风骤雨之势,疯狂摧残大宋这栋破房子。
事到如今,大宋君臣迫切需要盟友的救援。
对!
大宋王朝是有盟友的。
上半年同宋两国停战后,意识到独木难支,赵桓在臣子们的劝说下,多次派使前往兴庆府,急欲和夏国结成更加亲密的关系。
夏国国主李乾顺也因为王后绝食而亡、世子出走大同、被迫割让浊轮川等一系列事件而声望大损,也需要与大宋缓和关系。
其人乃公开接触宋使,以展示夏国有摇摆于同宋两国之间的实力,并遣使入宋。
断交数年后,夏国再次来贡,无遗给迫切需要外援的大宋君臣注入了强心剂。
为了表达结盟的诚意,大宋勒紧裤腰带给夏国送钱粮,为的就是夏国在关键时刻救援大宋。
现在便是关键时刻,夏国也终于做出了选择——出兵进攻大宋秦凤路西安州。
为了平定各地动荡并应对大同的再次征讨,大宋朝廷这一年来不断从陕西诸路抽兵,送往边地的钱粮也不断缩水。
再加上国势晦暗,宋夏结交等形势影响,使得大宋边境的防御力量极其薄弱,民心士气也极为低下。
由是,大宋耗费了无数钱粮修筑的西安州防线在夏军的攻击下,仅仅坚持了十天时间便宣告陷落。
在此期间,朝廷收到了西安州告急,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击的表示。
赵桓等人寄希望于夏国吃饱了就会退回去,甚至返身帮助大宋攻击大同。
结果,夏人攻陷西安州后,便迅速挥兵东进,再攻怀德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到临安,逐渐意识到大宋社稷真要灭亡了,朝臣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频繁上书献策。
在臣子们不断劝谏下,“以死守社稷”的赵官家也坐不住了。
赶在同军尚未攻入南阳府之前,赵桓听取了门下侍郎耿南仲的意见,急召康王赵构入宫,赐其玉带,并委其再使大同之重任。
大宋皇帝许给赵构的条件是割让淮南两路和两浙路,以及巨量钱粮物资和二十一字尊号等,只求大同息兵,一切都好说。
为防止正乾皇帝答应了停战,淮南和两浙路却又冒出臣子抗命不遵的情况。
赵桓随后又遣中书侍郎聂山、尚书左丞王矪两位宰执重臣提前携带割地圣旨,分别前往两淮和两浙路,以督导地方官员立即向大同移交统辖权。
第八十五章 救大宋者必康王
督导守臣奉旨割地,必然会成为后世史书上洗刷不干净的奸臣。
但不割两淮和两浙,就要亡大宋。
聂山、王矪没得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出发。
两位相公还没有走出南阳府,黄州、滁州相继陷落,扬州又遭同军围困的急报便送到了临安。
形势急剧恶化,少宰兼中书侍郎唐恪和门下侍郎耿南仲匆忙入宫求对,进言:
“百姓困匮,养数十万兵于京城下,朝廷哪来的粮食供养他们?且兼既以议和,使同军知朝廷集兵阙下,宁不激怒?”
上次诏令勤王的结果已经给赵桓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人就没有做过能聚数十万勤王大军于临安城下的美梦。
能赶在同军攻入南阳府之前,来个一两万勤王兵马,他就要烧高香。
不过,唐、耿两位相公的话也确实提醒了本就没有什么定力的赵官家。
既然已经决心议和,做就要做彻底。
如其指望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到,来了也不能打仗的勤王兵马壮胆,还不如一兵不要,以证明自己的乞和诚意。
就算正乾皇帝还是不同意议和,凭这番不对抗的态度,好歹也能证明自己的忠心。
赵桓在想着自己的忠心,已经赶到郑州的赵构也在想。
当日,赵桓便再次下诏,各地兵马令毋得妄动,如已起发,皆于原来处分屯。
赵构上次受命出使大同帝国乞和,是经最近的开封府进入大同境内。
结果,使团才到鄢陵县就被巡逻的同军官兵扣留,关了好几天后便给赶来回来,任务直接失败。
现在的形势更加危急,若是再失败一次,同军也许已经打到了临安城下,届时便没有机会乞和了。
赵构乃决定换条出使线路,改由郑州北上,冒险渡过黄河,直接进入河北路的卫州试试运气。
大宋太傅康王的运气显然不够好,使团才过新郑县,就看到了三三两两慌张跑路的溃兵,并从他们嘴中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怀州同军突然攻入孟州境内,已由汜水关渡河。
京西提刑许高统兵防御洛口,得知同军将至,望风而溃。
先天不足的大宋王朝在地理上一直没有得到对游牧政权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军事上又屡屡败于契丹铁骑,而对唯一的天堑黄河有着病态般的执着。
为此,其朝廷百余年来持续投入巨量人力物力,围绕黄河干、支流营建了大量防御性设施,寄希望于以水阻兵。
甚至不惜违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强行令黄河改道,因而造成数次超大洪水,由此毁掉了自古就出强兵的河北大粮仓。
事实上,早在百年前的澶渊之战中,契丹人就曾轻易突破黄河防线南下。
而先取得河北和京东的徐泽建立大同后,黄河防线大宋来说更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但大宋君臣已经执念入魔,明知道没有敢于迎敌的强兵,再怎么经营黄河也挡不住敌人南下,却仍执着地守着黄河防线。
就算割让了整个开封府后,大宋也没有放弃在孟州、郑州段黄河部署重兵。
这已经成为了大宋君臣深入骨髓的习惯,没有黄河人心便难安,哪怕仅剩下两百里长的一截黄河,也要守!
至少,不会动的黄河防线要比动不动就望风而逃的大宋禁军更能让人心安。
所以,听闻同军已经渡河许高望风而逃后,随康王北上乞和的给事中王云、太子舍人耿延禧和知西上合门事高世则全都慌了手脚。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