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诏后,李纲立即随提心吊胆的内侍出东华门,向依然在等李相公复职的狂热民众宣读天子的诏谕。
虽然解散的亲征行营没有再组建,但李相公已经官复尚书右丞,还领了临京四壁守御使之职,继续掌控城中大军,“复李纲、救大宋”的任务便完成了一半。
一些人冷静下来,开始畏惧于朝廷接下来的清算,趁着没人注意赶紧开溜。
更多的人则还沉浸在挽救大宋危亡的自我感动中,暂时还不想走。
不过,民众的狂躁情绪好歹是退了几分。
而李纲已经复职,暴徒们再想闹事便没了借口。
天色渐晚,民众退走是迟早的事。
宣完诏谕,李纲便重新进宫再请入对。
这次奏对,赵桓和李纲君臣二人除了研究实际没什么好研究的临安城保卫战形势外,最主要的话题便是如何处置带头闹事的太学生。
在这个问题上,李纲旗帜鲜明,认为“太学生率众伏阙,意在生变,不可不治”。
并不是什么“攘外必先安内”,乃是于当前局势而言,挟民意以胁天子的太学生乃是肘腋之患,显然要比注定打不赢却行事有度的同军威胁优先度要更高。
大宋君臣虽然畏惧于大同正乾皇帝,开口伪帝闭口贼军。
但众人心里都明白,相对于口中高喊忠义行事却毫无底线的暴徒来说,正乾皇帝才是胸怀苍生一心革除天下积弊的真王者。
就算同军攻破了临安城灭了大宋王朝,以正乾皇帝的博大胸怀,大宋君臣可能有破家亡人之忧,却肯定不会被赶尽杀绝,延续血脉的希望绝对有。
甚至,只要放弃抵抗,积极配合大同帝国的社会改造,还能在新王朝生活无忧,后代子孙凭本事重新富贵也不是不可能。
但放任无法无天的太学生操纵民意,就不仅是亡大宋了,而是亡天下!
李纲才复职就请天子对“援助”自己的力量举起屠刀,既是再次与暴徒划清界限,也是真的恐惧于这种其人无法理解的狂暴力量。
无法无天的暴徒肯定是要严惩,但赵桓今天才被暴乱的民众吓破了胆,外面聚集的民众还没有完全退去,自是不敢在这个时候下旨抓人。
其人乃以“诸生心忧大宋,民众不知朝制”为由,暂时不治暴徒之罪。
不过,太学生陈东等人屡次三番妄议朝政,还相互串联,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负有管理之责的太学学官明显有渎职行为,必须先予以惩戒。
赵桓乃以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副贰官,协助祭酒主管监务)唐黄传不能约束诸生,待罪,诏答以速安本职。
其实,当街上的人群各自散去并逐渐冷静下来后,很多人便意识到自己参与了天大的祸事,当即就怂了。
不少太学生担心朝廷会事后清算,根本就没有回到太学,参与请愿的数百太学生“不告而去者大半”。
而天子惩处唐司业的诏令送达后,众学官也看清了朝廷的决心,当即以学规将之前上街请愿返回的太学生禁足。
这下,又捅了马蜂窝。
站在天子和朝廷的角度,陈东等人是裹挟民意的暴徒。
但在诸生眼中,这些勇于担当救亡图存的同窗却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没有上街闹事的太学生们也站了出来声援被禁足的同窗,请求一同禁足。
矛盾再次被激化,眼见刚刚平息的动乱又有可能因此而起。
学官们不敢善作主张,赶紧派人入宫报急。
刚刚缓口气的赵桓再次被吓得半死,赶紧下旨,命时年已经七十四岁的著作郎杨时兼祭酒,并命其人召回在外诸生并予以慰劳。
天子此诏实际承认了太学生为民请愿的忠义之行,事后不再追究相关责任。
而在暴乱中惨死的十余名内侍,也与诸生无关。
至此,因王朝覆灭在即而爆发的临安民乱才堪堪平息。
这种形势下,夜间自然是要执行严格的宵禁,以防止事态反弹。
解决了内患,外忧便摆在眼前。
之前,蔡懋接替李纲时,为全面停战,曾有军令“同军近城,不得辄施,故有引奸及发床子弩者,皆杖之。”
李纲复任后便更正了这条军令,令将士施放自便,能中敌军者,厚赏!
只是,宋军白日里放弃抵抗后,同军虽然也停止了炮击,却在在护城河对岸修筑了土台,并搭建起了木制防护墙,让弓弩手能够更加从容地压制城上守军。
如此一来,守军的反击便显得更加无力。
李纲下达的这条军令如其说是鼓励守卒勇敢反击敌人,还不如说是摆明朝廷绝不放弃抵抗的姿态。
在这种形势下,仗要继续打,谈判也不能停。
甚至,积极谈判本身比坚决抵抗更重要。
因而,等到入夜城中戒严后,一顶软轿抬着康王悄无声息地出了城,再入同军营中继续谈判。
第六十四章 可是要让国于朕
同军大营,正乾皇帝御帐。
“臣赵桓拜见大同皇帝陛下,圣躬万福,万岁!”
没错,深夜以康王的身份出城来到同军营地求见大同正乾皇帝的人并不是赵构本人,而是大宋王朝的皇帝赵桓。
临安城攻防战开始后就迅速呈现一面倒的战局,同军官兵不需要经历惨烈的搏杀,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驱使宋军俘虏填河的任务昼夜不停,轮替压制宋军的相关战斗人员还是要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将士们日夜攻城不停,徐泽这个皇帝也没闲着,赵桓入营求见时,其人正在巡营慰问官兵,便让他候在御帐中。
待徐泽巡完营回到自己的御帐,已经等候多时的赵桓立即大礼参拜。
也不知道这个怯懦的年轻人之前经历了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以至于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其人居然敢偷偷出城并深入龙潭虎穴般的同军营地。
不过,徐泽的关注点并不在赵桓这个时候有胆量出城这件事上,而是后者冒这么大的险,究竟要做什么。
“臣?”
正乾皇帝的嘴中仅仅说出一个字,但结合其特有的嗓音和疑问的语气,传入跪伏在地的赵桓耳中,却带着莫名巨大的威压。
其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激灵,汗水不受控制地渗出全身的毛孔。
赵桓赶紧张大嘴加深呼吸,极力压制住怦怦乱跳的心脏,并在内心里反复告诉自己不能晕倒,千万不能晕倒!
因为,正乾皇帝可以帮助弱者,却不会在没用的懦夫身上浪费精力。
——这便是赵桓四年前为质同营近距离接触徐泽后,得出的宝贵结论。
一身戎装的徐泽入帐后并没有走到上首坐下,而是慢慢踱步走近跪伏在地的赵桓身边,盯着其人的后背,好一会儿都没有再讲话。
直到这个消瘦的年轻人脸上的汗珠滴入泥地,颤抖的身体再次恢复平静,徐泽这才回到御塌之上坐下,开口打破了帐中的压抑氛围。
“有点进步!”
天音入耳,赵桓激动得差点一头栽倒,其人做梦都想得到正乾皇帝的肯定,正准备组织语言谢恩,却听到上首的王者再次开口。
“你深夜私入我军营中,又口称臣下,可是要让国于朕,还是想要抛下这万里江山随朕回燕京做个安乐侯?”
从同军攻城三面城墙急报频传,到太学生裹挟民意发动暴乱杀内侍,再到自己趁夜幕掩护深入敌营求见正乾皇帝。
整整一天里,大宋新君赵桓的神经都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
将其人过去二十六年人生经历压缩到一起,也没有今天这么身心俱惫过。
当皇帝不如当太子,当太子不如当皇子,当皇子不如当质子——这就是大宋皇帝赵桓此时的深刻感悟。
如果可能,其人是真的想把这破烂的大宋江山让给正乾皇帝。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并不是赵桓不愿意,而是根本做不到。
大宋王朝虽然姓赵,却不是他天水赵氏一家的私有之物,更不是他赵桓这个名义上的皇帝想卖给谁就能卖给谁的。
白天才发生的民众暴乱给赵桓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也让其人更加看清了自己看似无上威严的权位有多么不堪一击。
受限于能力和眼界,赵桓暂时还看不懂民众暴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无形推手。
但其人还是可以凭借政治生物的本能,看到暴乱民众真正要发泄戾气的目标是谁。
死于暴乱的内侍并不是普通人,他们是皇帝的私奴,更是皇权的具象化执行者,公开屠杀内侍就是明白无误地践踏皇权。
而内侍被杀,众臣却要么冷眼旁观,要么故作惶恐,就是没有一人站出来喊打喊杀,则更让其人惶恐。
没有臣子们的强力支持,又没有敢于沟通内外的心腹内侍,至高无上的皇帝便成了什么都不是的吉祥物。
这种形势下,其人要是敢公开表露放弃抵抗让国于大同的想法,那参与暴乱的就不会只限于太学生和城中百姓,而死于暴民手中的也绝不会只有十几个内侍这么简单了。
外有为讨宋而来的同军,内有践踏皇权的暴民,朝中还有居心叵测的臣子,赵桓一个没能力没手腕还没胆量的新皇帝能做什么?
正是源于对自己在朝中岌岌可危的形势极度恐惧,才让其人克服了对同军的恐惧,甘冒奇险大晚上偷偷来同营求见正乾皇帝。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