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就那么一瞬的伤感,繁忙的事务和沉重的压力,容不得他浪费本就紧张的时间去伤悲秋。
拉起一支商队,穿数国行万里的重大行动,不能拍脑壳想当然。
首先是人选的问题,既然是“商队”,就要有商队的样子,掌柜、通事、活计、护卫缺一不可,褚青必须去,田异、朱贵不可轻动,郑天寿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年前就安排他和王四到江南考察海贸了,只能换上在寿张县城开铺子的康臻。
石盘岭山贼虽然被整编为三个什,但仍保留了部分独立,由牛皋统带,徐泽打算带走五个什的保丁,其中就包括两个鲁山什。
而吴用、阮小七、王英、李逵、陈达等,或刺头或不放心的家伙,也要全部带走,加上王汰、闻焕章、王伦、史进和孙石,总数六十多人,这些人在同舟社内,大部分上都有职司,交接和磨合都需要时间。
其次是物资的问题,只要能进入辽境,大宋的砖茶、绸帛、生药等都不愁销路,但这些在辽国的南京道就能卖掉,带着这类畅销货一路穿过中京道、上京道再转入东京道,无疑是明目张胆的宣告商队别有所图。
因此,商队必须要有烈酒、棉制品等苦寒地区受欢迎,其他地方却不怎么好卖的货物遮掩,这些货物梁山基本都有,但量都不多,一方面要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则还要安排人手提前沿途收购。
然后是细节的问题,原著中,晁盖、吴用等7个临时凑到一起的“好汉”,推着几车枣子,就能装成行商,糊弄住杨志等一大帮人的节,只可能出现在中。
任何一个行当都有其诀窍,如两三分钟内把鲜鱼开膛破肚,去鳞剔骨,再打成鱼片,绝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但对于菜市场里的鱼贩来说,不过是基本作而已。
远行万里的商队,如果连基本的赶车、编队、宿营、雨雪防范和货物堆积绑缚等都细节都不熟练,行不多远,就会引起有心人地关注。
同舟社内,褚青和王英有行商、赶车经历,但只是一些小规模中长距离的行商经验,其他人几乎是啥都不懂,这些都没法取巧,除了向有经验的商队取经,剩下的,就是老老实实地拖出去练。
实际上,徐泽从东京回来后,就带着商队行走于各县之间,顺便拜访各地官吏、乡豪,倒是在郓、济州两州引起了不小地轰动。
去年约定的上元节运动会如期举办,因为郑天寿还未回来,改由阮小七主持,这厮形象较郑天寿差了不止一点两点,加之俚语连篇,使得运动会的格调降了不少,但也更接地气,场上气氛甚是烈,便是见多了大世面的王伦也忍俊不。
年前,徐泽带着商队穿过郓城时,曾拜访过宋江和晁盖,徐泽对晁盖兴趣不大,对宋江则是保持应有地警惕,但二人毕竟都是一方江湖大佬,若是路过而不拜访,反倒显得自己心虚了。
宋江和晁盖对徐泽这个强势崛起的临县好汉也很感兴趣,运动会这天,二人联袂而来,本以为能成为场上主角,不想到了现场后,才发现寿张县来了整整七名吏员,而且是县丞刘夔带队过来的,如此大的阵仗,当然不是巧合,只能是苏知县的授意。
刘县丞理所当然由徐泽全程陪同,宋江和郑成、章元等吏员靠边,晁盖则只能与康仁等人同列,二人只和徐泽说了一些场面话,来之前想好的言辞,全原封不动带了回去。
晁盖好生羡慕徐泽的排面,对官场潜规则门清的宋江,则更清楚寿张县官吏异常举动意味着什么。
几前,同舟社商队在郓州治所须城县采购大量物资,正苦于“入股”同舟社香胰产业无门的“有心人”逮住了机会,以商队采购榷品为由,连货带人全部扣下。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梁府七衙内便到州衙传达了梁相公的意思——马上放人!
踢到了铁板的众人胆战心惊,连夜派人到梁山赔礼道歉。
苏瑾得知此事,也大吃一惊。
其
人虽然功利,敏感却不缺,梁山是他的政绩,也是他的包袱,特别是这个包袱发展太快,更让其不安,他可不想自己离任前,梁山就失去控制。
思来想去,“人”和“财”是成就世间万事的先决条件。
梁山地理位置特殊,在“人”上很难对其限制,“财”上却相对容易得多。
但因为县衙吏员与徐泽的微妙关系,这事只能假他人之手。
须城这么快就插手同舟社产业,就是因为有苏知县的一份“功劳”。
苏知县是个识时务的人,既然徐泽背后是梁相公都不敢招惹的大树,自己还有什么好折腾的?
于是,苏知县以乡民运动会聚集人员太多,易发生不可控变故为由,派出县衙官吏前往现场“指导”。若不是上元节县城也要放灯,他和县尉职司在,实在走不开,也不会让刘夔这个老油条捡了便宜。
这事的来龙去脉徐泽大略知道,实际上,这本就是他一手导演的,没办法,女直之行可不止十天半月,若不使点手段,敲打周边势力,只怕还未等到他回来,同舟社就被人吃得不剩骨头了。
只能说童太尉的招牌果真好使,王汰只是到梁府说了几句话,就震慑住了整个郓州,不过王汰之所以愿意被他当枪使,也只是为了替徐泽解决后顾之忧,以早启程,太尉的便宜可不是好占的!
寿张县这边,苏瑾愿意低姿态,以官府份公开表达对同舟社的支持,徐泽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只待王四、郑天寿回来,交代完诸事后就出发。
第二十一章 大郎
为了规避高额的城门税,大宋境内的行商在贩货途中通常是不会进城的,由此才给了沿途各路山贼土匪打劫的机会,不过,拥有特权的“皇商”显然不在此列。
但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锻炼商队,正式启程北上后,徐泽原本没打算使用这个特权。
只是,商队向北行进几,进入恩州境内,就因为各种突发问题,不得不进清河县城休整。
进城后,寻了家客栈住下,一应杂务自有褚青处理。
闻焕章另有的安排,徐泽带着史进、吴用、王伦、孙石等人在城里闲逛“采风”——每到一地,必深入市井乡野了解民生,这已经成为了徐泽的一个习惯。
王伦前些年游历河北,曾到过清河,主动当起了知事,指着县衙外的牌楼介绍道:“清河毗邻巨鹿、信都、夏津,交通辐辏,人文荟萃,自唐至后梁,短短三百年,就出过九位状元,再往前数,更有二十多位宰相,反倒是本朝立国后大衰,不复往荣光。”
“原因何在?”史进不懂就问。
“一则本朝科举大兴,阀族彻底没落,‘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的清河崔氏首当其冲,刚才说的九状元便有八个姓崔,最后一个也是崔氏姻亲,崔氏鼎盛千年,和清河早为一体,其族既倒,清河也当然衰落了。”
“二则本朝文星南移,状元、宰执多出自江南,如明也和学究这般大才也是无缘东华门,勿论被崔氏耗尽了底蕴的清河了。”
吴用最恨这些把持晋升之阶的世家大族,没好气地道:“阀族不倒,寒门如何出头?只是天道轮回,旧的阀族倒下,后起的寒门焉知不会成为新的阀族?不说范王韩吕这些大姓,就说须城梁氏,同朝为官者二十余,再积累个几代,其势可知?”
吴用这番抱怨的话正好戳到了王伦的痛处,莘县王氏四代前,王旦在世时,也算豪门,但这些年不断败落,如今族内子弟虽多,却无一人科举中第,自己更是剑走偏锋,做了个游侠儿薄声望,相比起门楣正盛的须城梁氏,莘县王氏子弟真的是愧对祖宗了。
徐泽见冷了场,打圆场道:“古时高门阀族和如今书香世家本质不同,彼时文教不兴,知识、舆论和入仕通道基本被门阀垄断,即便朝代更替,天子治天下,就不得不与其合作,才会有王朝百年更替,而阀族千年不倒之现象。如今文教大兴,知识扩散,高门大姓即便再有底蕴,其子弟终是要上科场与其他士子走一遭的。”
徐泽这话说的并不对,其实,朝廷和地方州县大小官员中,真正通过科举正途的“有出”官员只是小头,其余恩荫补官者、诸科试合格者和流外入仕者、摄官转正者以及进纳补官者的“杂出”反倒是大多数,只不过这些“杂出”官员相对于“有出”者,晋升更难,发展受限而已。
王伦和吴用二人却是想混个“杂出”都不得,皆心有哀怨,都无力纠正徐泽话中的漏洞,场面一时反而更冷了。
史进正听的起劲,几人却不说了,犹豫着要不要开口问,就听到一个生硬的声音喊:“大郎,哪里走!”
史进扭过头,见喊话之人甚是面生,正疑惑间,另一个声音答道:“理哥,今真不得钱,且先宽限几成不?”
史进知自己会错了意,那人喊的是另一个“大郎”,寻声望去,唤作“大郎”之人不满五尺,粗皮赖脸,正挑着一个担儿在前面跑。
“你家炊饼好卖,今你都卖了两担,怎会不得钱?休得狡辩!”喊话之人材长大,几步便追上了挑担之人,一把薅住其衣领,边说边搜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