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见徐泽听得很认真,严四郎又接着讲:“监衙官吏主要是核查各冶、炉、坑产额,并依此调整税额,对各户具体如何经营倒是不甚干涉。”
“是不是说只要有照贴,多建了炉子多缴些税便可。”
“确如观察所言。”
看来,选择此处确实没有错。
以梁山为中心,七百里直线距离以内的邢州綦村冶和磁州固镇冶务,冶铁技术都远比莱芜监先进。同样通水路(大运河),只比莱芜监远几十里的徐州利国监,技术也比莱芜监先进,而且规模更大。
徐泽放弃条件更好的三地,唯独选择莱芜监,看中的,不仅是相比其他三处“不起眼”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此处管理混乱,官吏眼里只有钱的“好风气”。


第二章 内行
“听隆哥讲,你家炉子六月份也曾崩炉停产过,为何高炉崩坏会如此频繁?”
“好教观察知道,高炉确实易崩,但绝不会如此频繁,我家炉子半年两崩,实是因人手变动频繁,不熟悉炉子性能所致。”
严四郎担心徐泽是在找借口压价,只觉心口滴血,若不是连续崩炉停产,使得已入窘境的经营雪上加霜,自己又怎会狠心处理这份“祖传”家业呢。
徐泽知道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说道:“严东家放心,照贴原价过户,绝不压价,徐某只是好奇此炉甚小,怎的这么容易崩?”
这炉还甚小?没见过后世高炉的严四郎自然无法理解怎样的炉子才叫大,但也不敢反驳,只得老老实实的解释。
“冶铁是以高热使得矿石熔化,分离成胶状铁和矿渣,胶铁重而矿渣轻,两者一沉一浮,便会刮擦挤压炉壁和护身,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崩炉。”
徐泽对这个专业解释比较满意,当即拿出定金交于严四郎,只待到莱芜监勾当官处换了照贴,便可在此开炉炼铁了,不过这会临近中午,官老爷都有午睡的习惯,中午是不办公的,还得等到下午再去。
转身对汤隆说道:“隆哥,待照贴办下来,此处便交于你打理。”
汤隆一脸严肃,答道:“社首放心,隆敢不竭力办好此事”。
徐泽点头笑笑,汤隆也不知受了甚刺激,上梁山后,仿佛变了个人,安心忍受梁山无酒无赌的生活不提,到莱芜监查探情况,堂堂的打铁大匠,竟然扑下身子做小工,这是不学到炼铁的全套技术不罢休么?
虽然徐泽对期待中的“高炉”“平炉”变成了“竖炉”和“方炉”怨念不已,但严四郎这个熟练的炉户却是不会轻易放走的。
徐泽上前扒开崩坏的炉身,审视良久,乃指着崩坏处,对严四郎讲:“听闻邢州和磁州的高炉形制和此地有些不同,其炉身乃是内倾,能使炭火分布趋向均匀,炉料和炭火接触更加充分,不单能节省煤炭,而且炉料熔化下沉时对炉墙的摩擦更小,有利于炉料顺利下沉,延长炉墙寿命,听说彼处炉身崩坏而停产的高炉就甚少。”
这些消息当然不可能是徐泽到此方世界才“听闻”的,来此处之前,徐泽专门翻看了延安带来的书稿中炼铁的部分。
徐泽虽是外行,讲的只是纯理论的东西,真操作起来也是啥都不会,严四郎却是行家,马上就听出了其中的关窍,赶紧上前查看。
半刻后,严四郎一巴掌打在自己的脑门上,如此简单的道理,自己怎的就没想到呢,这些年多少次崩炉停产和重建重炼,费时废料废钱,便是能减少一半的崩炉,也不至于窘迫到今天这步。
“照贴过户后,严东家可有计较?”
“小老儿家中尚有些许薄田,得了钱,还能再买一些。”严四郎一脸的懊恼,没心思谈这些。
徐泽看看严四郎粗糙的大手,笑问:“听闻你家数代伺候高炉,如今弃业种地,不知这炼惯了铁的手,可扶得好犁耙?”
“观察可,可是要留我父子继续炼铁?”严四郎不是笨人,当即听出了徐泽的言外之意,激动得胡子都开始抖动了。
“当然!你和令郎一月需多少工钱?”
“十贯?呃,九贯也成!”十贯请两个炉头,确实不多,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严四郎经营高炉二十多年,年景最好时,才能得百十贯,但赔钱的时候却更多,这些年下来,实无多少积蓄,反不如当炉头稳当。
“好,就十贯。这是底薪,再予你一成的提成,如何?”
“谢东家!”严四郎拉住一旁傻站着的严冶,就要下拜。
徐泽赶紧止住严四郎和严冶,说:“严炉头,先别急,我还有话要说,此处甚狭,炉子既已损坏,便废了吧,新炉选在那里。”
严四郎在此生活几十年,即便不扭头,也知道徐泽手指之处正是河道旁的那片空地,赶紧出言劝道:“东家,牟汶河此时水量小,但夏日水量却甚大,选在此处建炉,恐有失啊。”
“无妨,且将此处河堤加固便可。”
“不敢欺瞒东家,炼铁实是得些辛苦钱的勾当,若是投的钱多了,几时才能回本?”为了修座高炉加固一段几十步的堤坝,真是好大手笔,东家有钱可以不当回事,但若是日后亏得太狠,你拍拍屁股跑路便是,我莫非真要回家种田?
徐泽有些好笑,几十步的堤坝而已,你要是知道同舟社营建队在梁山建码头、修运动场、改造山体、湖区等大动静,还不得惊掉下巴?
汤隆选择严四郎这家高炉,也是秉承了徐泽的要求,此处远离莱芜监治所,近处没有其他冶炉,最重要的是靠近河边,运料方便。
“选在彼处建炉,一则运料方便;二则可用水力鼓风;三则也便于日后扩建。”徐泽看中那片空地,乃是为了以后发展,一个竖炉不挣钱,那便多建几个嘛。
莱芜监虽然很多技术落后于其他铁监,但由于紧靠一路西流的牟汶河,水力鼓风却是一大亮点,一旦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再转向研究水力锻锤和水力机床,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严四郎张了张嘴,想起高炉护身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随后,徐泽邀请严氏父子到船上吃了午饭,顺便明确了三点大略方向:一是随着以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新高炉的尺寸也要不断增加;二是注意收拢技术过硬的炉户,经营好的话,再逐步涉及平炉和小炉生产;三是必须如实做好各项生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第三项实际是对汤隆说的,别说严氏父子了,整个莱芜监,九成以上的炉户都是不识字的。
饭后,徐泽又从船上取来同舟社研制了很久的耐火砖,严四郎研究了好一会,不得不实言相告:“东家,这砖能不能耐高热得烧了才知,但砖芯太瓷实了,不抗缩胀,容易裂,做成的炉子很容易崩。”
徐泽“……”


第三章 不速之客
“等等,那人叫甚名?”
由汶水进入梁山泊水域不多时,今日轮值巡逻的张雄便给徐泽带来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以至于徐泽不得不再次核实。
“叫吴用,还有个甚字号,对,加亮。”张雄也有些纳闷,自上月运动会后,远近来投之人都是老老实实留在洼西,等待鉴别,唯有这个措大最是怪异。
“这人好是怪异,说有要事只能与社首单独相商。水营的阮家兄弟与他熟识,却叫俺们只管赶他走,褚善人(褚青)不敢擅自做主,只叫张大牛先好生管待。”
徐泽摩挲着下巴,笑道:“你去告诉大牛,要进同舟社,就得守咱们的社规。这个什么吴用凭什么特殊?让他和新来的一起每日出工,等鉴别完了,再送上山接受轮训!”
康家庄、张岭的整合刚刚开始,烟花即将定型生产,耐火砖还要重新研制,蒸馏酒设备气密性不太理想,第一批投入市场的香胰(肥皂)反响极好,朱贵来信说,嗅到商机的商贾纷纷打听哪里可以拿到货,还特意提到结识了一个叫“王伦”的人,这么多事亟待解决,自己哪有时间跟这个吴用磨叽?
“若是那个吴用想走,便把他绑了!”说完,徐泽便自顾回到船舱给朱贵回信。
徐泽此举倒不是轻视吴用,恰恰相反,他对此人的忌惮尚在宋江之上。
吴学究其人究竟是“无用”,还是真的“智多”“加亮”?
要搞明白这点,就必须花一点篇幅介绍一下原剧情中吴用和宋江的恩怨,搞清楚整部《水浒传》中,真正推动推动剧情的人物是谁,晁盖何时被架空,宋江又是被谁逼上梁山的。
吴用首次亮相是在政和四年五月的七星聚义,距此时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但其真正布局的时间却在更早。
原剧情中,刘唐千里投晁盖,送上生辰纲的消息,想的是“此一套是不义之财”“去半路上取了,天理知之,也不为罪”。
但身为一方乡豪,根本就不差钱的晁盖却不想惹这件天大的祸事,只是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壮哉!且再计较,你既来这里,想你吃了些艰辛,且去客房里将息少歇,待我从长商议,来日说话”。
刘唐虽是粗糙汉子,却也听出了晁盖的话语中的极度敷衍,错以为是因为自己江湖身份不显,才为晁盖轻,想通过“打翻了那厮们(雷横等人)”“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赢得“他必敬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