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是没能保住一条马命。
人、马大量伤病减员,让军中弥漫着颓丧的情绪。
到此时,一仗未打,军士们却已经对这一战满是迷茫。
张雷拾了条板凳,招呼王育,一起背对着正分割马匹的士卒坐下。
张雷摘下酒葫芦,自顾喝下一口。
“来一口?”
接过张雷递来的酒葫芦,王育喝下一口,就将葫芦还了回去。
这酒劲大,听说还是某个老熟人的产业。
“教授,你会不会算卦?”
“不会。”
算卦是个技术活,很吃天赋,张雷确实不会。
但他知道王育是有心事想倾诉,问的并不是算卦本身。
“你想算啥?”
“算一算我——咱们这一仗,到底要跟谁打?”
王育本来想问自己会不会死在这一仗,话到嘴边,觉得晦气,临时改了嘴。
本朝鼓励武人不读书,军中基本都是粗鲁武夫。
读多了书的张雷在军中很是扎眼,他也清楚这一点,有话也不愿跟同袍深讲。
“罗总管不是说了嘛,打京东贼人李子义,还能是谁?”
王育转过身,盯着张雷问:“你信?”
二人当年在泸南共过生死,关系比较近,但王育恼骚多,城府浅,张雷在他面前很少流露真情。
“怎么问这问题,莫非你有啥发现不成?”
“有!”
王育抓过酒葫芦,猛灌一口。
“京东东路有大古怪!”
大古怪?
京东东路当然有大古怪。
匪乱第一次被平定的时候,朝廷为什么要调他们来京东,后来又为什么要增兵?
现在乱成那样了,为什么还没听到登州的消息?
稍微想想,都能发现这古怪。
望着西边的如血残阳,张雷想起了当年的泸南平乱。
他们两营本应该成为平乱主力,却沦落到全程打边鼓。
只因为在他们之前,登州第二将已经做完了大部分的事。
以至于最后合围夷人前,捞不到战功的王育一路烧房子撒气。
其实,不仅是王育,张雷对这个非西军系的徐泽也很不服气。
直到如今,三人有可能走上同一个战场时,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个曾经不服的对象,其实没什么了解。
那个人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太多,是他目前还无法触及的层次。
张雷看了看又在灌酒的王育,再次转移了话题。
“今天怎么要说这些?”
王育似乎来酒劲了,咧嘴露出一个很难看的笑容。
“教授,你这样活着累不累?整天装那么多心思,万一哪天躺下了,谁知道你想了个啥?”
张雷抓过葫芦,灌下一口。
其人早习惯了同袍故意酸他,自不会纠结王育的这句话。
“京东有大古怪,朝廷里的大老爷不比咱们清楚?这么大的阵仗,我们这些小营官想不想得清楚,有什么用?”
皮球又踢了回来,但王育发完恼骚,心情已经好了很多,望着远处半边落入山中地平线的夕阳,又骂了一句。
“娘的,咱们这些丘八天生就是低贱,为了几贯烂钱,跑细了腿,也不知道有没有命花?”
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个时候敲聚将鼓!
出了什么大事?!
第三十四章 西军出击
沂州下辖五县,贼人之前只占领了州治临沂县一地。
之后,贼军主力便迅速北上,歼灭了贸然东进的京东东路吴汝翼部官军。
再随后,传来吴转运使成功招安李子义的消息。
正是那个时候,赶往下邳县增援的西军三个将,再次被朝廷一道命令改变了方向,
转为赶赴淮西无为军,准备平定“混世魔王”樊瑞部贼人的叛乱。
结果,等这帮苦命的丘八匆匆跑到无为军,还没开战,又传来了京东路急变的消息——接着赶路吧。
直到张雷、王育等人疲惫至极地赶至彭城县,都没有听说过贼人出临沂,再攻占沂州其余县城的战报。
因此,当秦风路兵马副总管罗延寿通报贼军突袭利国监的战情时,
众将的脑子还有些转不过弯来,临沂县和利国监之间,不是还隔着一个承县么?
贼人是怎么无声无息地绕过承县,攻入利国监的?
当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承县属于沂州五县之一,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量算,其实更靠近徐州和淮阳军。
但受道路条件制约,这两个州的军队都难以支援承县。
在临沂被贼人控制的前提下,承县县城里放再多兵马都守不住。
因此,临沂失陷后,这个单纯依靠本地弓手防守的县城,实际就已经被朝廷放弃了。
确定要到京东平乱后,西军将校就听多了贼人攻必取战必胜的故事。
对这样强悍的贼军来说,悄无声息攻下一个兵力空虚的县城,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关键问题也不是朝廷早就放弃了的沂州承县,而是徐州东北的利国监。
利国监是大宋四大铁监之一,地位极其重要。
全监设有三十六冶,有冶户四千余,规模要远胜兖州的莱芜监。
监内不仅设有管理生产的勾当衙门,还有维护矿区治安的巡检司。
不比兵额不全,光明正大吃空饷的大宋禁军,
日常任务繁重的巡检司,反而维持着较高的兵额。
总数近五百的巡丁,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贼人攻下临沂后,徐州又派出了两个禁军指挥,以加强利国监的武装。
遭遇袭击时,甚至还可武装部分冶户以抵抗贼人,其地防守力量并不弱。
军情传达后,罗延寿与众将就出兵的细节进行了紧急讨论。
第一个问题:出不出兵?
没有讨论的必要。
必须出兵,必须连夜出兵!
聚将之前,知徐州事徐处仁就已经下达了这条措辞严厉的命令。
利国监距离彭城仅有四十里,且有运河、官道通往彼处,位置敏感,交通发达。
贼人一旦在利国监站稳脚跟,居高临下,只需个把时辰,即可兵临彭城。
丢掉了利国监,整个徐州都无安全可言,漕运也必然会被截断。
朝廷之前在京东两路和淮南东路辛苦构筑的防御体系,
也会因利国监的失守,而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无论是徐知州,还是罗副总管,都承担不起利国监陷落的责任。
第二个问题,贼军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动机出兵?
也很容易判断。
朝廷大军挥师北上,即将进入京东东路,与贼军接战的关键时刻,
其南线出动偏师袭击利国监,显然是为了调动朝廷大军,以分担北线的压力。
要是放任贼人的战略意图达成,北线大军就算不来回奔波,也难以安心攻打贼军。
第三个问题,这一仗是否妥帖?
那要看怎么打。
据求援信使带来的情报,袭击利国监的贼人约有三千。
在监内有上千守军配合的情况下,贼军这点人数不算多,
入徐西军再疲惫不堪,也能将这些贼人赶走,
正好以此战的胜利,振奋全军连日奔波后低迷的士气。
因此,众将很快就统一了马上出兵,解救利国监的思想。
第四个问题,出动多少个营,才能打得赢。
入徐西军共有三个将十五个营,编制兵额七千五百人,缺编近两千。
再减掉因伤病掉队或在休养,暂时无法上战场的两成人员,实际只有四千五百人。
若是白天打仗,出多少兵的问题根本不用讨论。
贼人只有三千,还有利国监内的守军拖着。
官军最多出动两千人马,隔着老远,就能靠着西军将士的雄壮军容吓跑贼人。
但夜间作战,视线受到严重削弱。
贼人可没本事凭借官兵手中的火把,分辨赶来增援的官军到底是西军还是厢军。
而西军初来乍到,对彼处地形根本不熟,又是夜间行军,非常危险。
即便安排一个徐州指挥带路,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地势上,利国监又是山地,高于彭城,官军需要从下仰攻贼军,相当不利。
万一派出的人少了,贼军只当是徐州原有守军这种软脚蟹,不管不顾地冲上来,麻烦可就大了。
说白了,战力冠绝大宋的西军,再勇悍,也是人,被砍了脑袋照样会死。
拉开距离,靠严密的阵型,以强弓硬弩和坚甲利刃打击乌合之众,很容易打出夸张的交换比,让贼军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精锐。
但要是被贼人冲入阵中,变成了混战,再是精锐也没用,贼人就算拿根削尖的竹子,照样能捅死人。
这种近身肉搏,以命换命的打法,从来都不是西军的首选战术。
短暂的交流后,众将达成了一致意见。
全军压上,拉开间距,一人双火,假作万人规模,以图吓跑贼军。
没错,就是吓跑,众将根本就没考虑要硬碰硬。
他们只是客军,南线也不是主要战场,主要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
本部就这么一点人,为什么要和给口吃的,就能招到兵的贼人拼伤亡?
更关键的问题,是长时间行军后,全军将士的士气和体力都严重下降,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