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非常的足,最主要的是他们也想借着机会将家族发展起来,这样三个方家加在一起,王家和萧家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等到方明强和方明德的人都走了以后,方明阳才走出来问道;
“红月姑娘敞开供货的事情是你们家少爷的意思?”
对方明阳,红月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这是个知足常乐的人;
“当然,我们家少爷的意思就是有多少订单,出多少货,不过方伯伯可千万不要想着屯太多的货,不值得,有清雅姐姐这层关系在,我也可以给你透漏一些消息,但凡是我们少爷无限制供货之后,接下来就会有利润更高的新品出来。
而到时候前面的大家族因为大量囤货已经没有多余的银两,我们少爷自然就可以扶植中小家族起来,这才是我们少爷放开供货的主要原因。”
这些事情都是红月根据刘方之前的教学,然后自己推测出来的,不过倒也是推测出来个大概,这还真是刘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方明阳听完之后,顿时洗了一口冷气。
如果不是红月的警告,他还真是准备将方家的银两都压在货物上面,因为在他看来泡面和瓷器这两种货物暂时看不到销量下跌的迹象。
这主要是刘方在洛阳城供的货大部分都往南方的江南道那边去了,没有往西边走,不然这价格还能这么坚挺,做梦呢。
想到这里,方明阳站起来,郑重的给红月鞠了一躬,弄得小姑娘有些不知所措,不过看到红月和方家的关系这么好,方明阳也就放心了。
要知道这绝对是第一手资料,掌握了这个,以后方家的生意就有源源不断的利润进来。
第72章 京城局势
刘方的离开,长安城倒是消停了不少,因为没有蓬莱仙岛的新货,所以佩莱仙岛的影响力倒是逐渐在减弱,因此不少人这时候再次回到了党争这件事情上来。
唐中宗李显在历史上有“六味地黄丸”的美誉,说的就是他老爹是唐高宗李治,老妈女皇武则天,自己是皇帝,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唐恭宗李重茂,侄儿唐玄宗李隆基。
甚至是他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也差点成了皇帝,一家子就是妥妥的三皇五帝。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唐中宗李显自从神龙政变夺取皇位以后,整个人就一直沉迷于享乐,仿佛是想要将以前失去的快乐全都找回来一样。
朝政大权则是完全交给了自己的老婆韦后及女儿安乐公主操持。
而安乐公主李果儿秉持着有权利不用,过时作废的原则,充分的运用了自己手中的权利,大肆的进行卖官鬻爵,收敛钱财。
而安乐公主收敛回来的钱财并没有用在国家的建设上面,而是全都用来自己挥霍了。
前面已经说过,安乐公主和姐姐长宁公主两人经常在长安城里面斗富。
而她们斗富的结果就是长安城一座又一座豪华的豪宅拔地而起,直到安乐公主耗费巨资打造了定昆池之后,这场旷日持久的斗富才算是告一段落。
而安乐公主苦心孤诣举办的定昆池诗词大会却是便宜了刘方和临淄王李隆基,这让安乐公主恼怒不已。
甚至是直接强势的让人将将进酒直接从定昆池诗词大会的诗集中删去,显示出安乐公主对这位堂弟的不满。
而临淄王李隆基暗中在谋划的某些事情,安乐公主虽然不了解其中的细节,但是也查出来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虽然临淄王此时已经露出了一些苗头,但是安乐公主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了同样韬光养晦的太平公主身上。
这位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镇国公主,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具有政治手腕的女人之一,要不是遇到了一代贤王李隆基,没准太平公主还真有可能成就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位女皇。
毕竟他的两个哥哥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和她比起来那压根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选手。
可惜实力强大的太平公主,最终遇到了更加厉害的唐玄宗李隆基,悲惨的沦为 了背景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的太平公主当之无愧的是安乐公主眼中的最强大的敌人。
而随着安乐公主在朝中势力的逐渐稳固,清理太平公主的党羽自然就成为了安乐公主迫切需要提上日程的一件事情。
对于安乐公主的心思,太平公主自然也是知道了,这对母女现在接着唐中宗李显的势力,在朝堂上看似呼风唤雨,实际上在太平公主眼中不过就是跳梁小丑罢了。
安乐公主和韦后在找机会收拾李唐宗室,太平公主,李隆基这些李唐皇族何尝不是也在寻找机会呢。
当然这些党争,作为皇帝的李显不感兴趣,长安城的老百姓也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皇帝李显闲着无事,于是就召集了一群臣子在后宫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
事情的经过呢是这样的,话说咱们的和事天子李显,某一天突然就对商贸非常感兴趣了,当然皇帝对经商感兴趣肯定不能够真的就到市场上去经商。
不过皇帝李显也有高招,他让人在后宫中开辟了一块集贸市场,然后让宫女太监们装扮成商家,开设各种店铺,再让文武百官扮成商人,和这些人做生意,总之这个市场弄得是有声有色。
而皇帝李显则是带着韦后在一旁兴致勃勃的看着,看到高兴处,李显还亲自下场实际操作。
好好的皇帝不当,却偏偏对这些商贸活动感兴趣,这李显也算是玩出了一些花样。
这事传到朝堂之外以后,长安城的商人小贩们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
看看还有没有人敢说我们商人是最下贱的,皇帝陛下都在后宫玩经商的游戏呢,说明皇帝陛下非常重视经商这件事情。
自从这件事情传出来之后,宗室子弟终于是开始光明正大的做起生意来,这其中生意做得最大的当然就要数衡阳王李成义了。
刘方离开长安城之前,曾经让李成义将生意完全放出去了,以此牵制住十大家族的部分势力。
而衡阳王李成义自然也是没有打任何折扣的在执行着这条,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之前衡阳王原本还是小心翼翼的在做着生意,可是自从朝中传出来李显在后宫中玩商贸游戏的时候,李成义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放出话去,他这边敞开供应蓬莱仙岛的货品,有需要的都可以到他手上拿货。
这日衡阳王李成义,宋王李成器,临淄王李隆基等五兄弟再次聚首。
“三弟,最近我这边放开销货,收入不少银两,听说你那边的谋划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回头我再给你调拨二十万两银子过去。”
临淄王李隆基现在苦恼,非常苦恼。
眼看着身边聚集了不少的谋臣,可是自己想要拉拢的一些武将态度却比较暧昧,在情况未明的时候,谁也不想冒险站队,尤其是李隆基现在还明显处在弱势的地位。
而李隆基短短二十三年的生命中,他已经经历了多次政变,可以说是对政变这件事情已经是非常的清楚,而且他也知道他李隆基要想当上皇帝,政变是唯一的途径。
可是要发动政变,你得先有一套完整的政变方案,然后照着方案一步步进行,最重要的是你还要有自己的班底,因为皇城的禁军可不是吃素的。
唐朝从开国到现在为止都是采用的府兵制,也就是说大唐的军队都是半农半军,只有打仗的时候,这些军队才会集结到一起,平时这些人都是在家务农。
而临淄王作为一个宗室王爷,可以豢养一定数量的府兵,但是要想靠着这点人发动政变,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衡阳王李成义主动给钱,不过是花钱买份保险罢了,他们都很清楚,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屠刀迟早会砍向他们这些宗室亲王,看看祖母武则天当年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所以对于李隆基在谋划的事情,他们都是百分之百支持的。
人手的问题已经困扰李隆基多时,这时候突然从衡阳王李成义想到了刘方,于是问道;
“二哥,你那里可有刘方的消息,我记得刘方之前训练了不少的护卫,实力很不错。”
李成义一听到这话,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这个兄弟定然是将主意打到了刘方的身上了,于是将自己这边收集到的有关刘方的近况都说了出来。
“刘方在洛阳城得罪了不少权贵,所以在洛阳城秘密训练了不少护卫,据说在洛阳城西郊有一座军事训练基地,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里面有多少人,实力如何。”
“不过前些日子陈郡谢氏抓了刘方手下的人,然后被刘方带着人强势冲进谢家大院,大闹一通之后,扬长而去,从这一点看来,谢家应该是吃亏了,而且事后也没有任何的报复行动。”
“现在整个洛阳城盯着刘方的人可不少,除了那些权贵富商,本地的土豪劣绅之外,十大家族,安乐公主,太平姑母,还有长安城的不少权贵都有派出自己的私军前往洛阳,准备伺机拿下刘方。”
李成义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信息都给分享了出来,这些信息其实李隆基也有断断续续的收到一些。
相似小说推荐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
-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20完结179.4万字 ·2.9万人在读穿越成刘禅,却逢五丈原将星陨落,诸葛亮含恨病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