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虎啸山林多情剑
- 入库:04.13
“主公,此时刘备,正在幽州,是我们夺取青州的大好时机啊!”逢纪也补充说。
“刘备虽然在幽州,可是关羽在青州啊!”
沮授还是反对,“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对刘备忠心耿耿,又有万夫不当之勇,攻打青州,谈何容易?”
“公与,关羽,匹夫之勇也。主公麾下颜良文丑,乃万人敌,何惧一个关羽!”许攸非常不屑地说,“只要主公派兵迅速占领渤海,便能切断幽州和青州的联系,如此夺取青州,如探囊取物也。”
“不可!”田丰的语气非常坚决,“渤海乃是主公让给刘备的,如果再将其夺回,岂不陷主公于无信无义之中!”
“迂腐之见也!”许攸捋了捋山羊胡须,看了看袁绍,又看了看田丰,“此一时彼一时也,岂不闻兵不厌诈乎!”
“可是占据青州,并非对主公有利!”
田丰依旧在坚持,“征东将军已经拿下徐州,难道让主公和征东将军刀兵相见吗?”
袁绍听到田丰提起了袁术,心中非常不悦。而此时他已完全支持许攸、郭图等人的意见,于是站了起来,将桌案一拍!
“本州牧决定,出兵青州!”
“主公英明!”
郭图、逢纪、许攸等人同时向袁绍行了一礼,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田丰还想说什么,但被沮授拦住了。
第177章 袁绍欲出兵
幽州,广阳郡,蓟县。
太守府书房之中,刘备手捧着一本新书,正在全神贯注的阅读。
进入幽州之后,刘备一切都很顺利。
幽州牧刘虞年事已高,而他的长子刘和又不在身边,因此许多事情,都交给刘备处理。
刘备有董和相助,自然处理的井井有条。
再加上他礼贤下士,致使幽州州牧府的许多官员,以及各地太守、校尉等,对刘备无比尊重,称颂不已。
鲜于辅、鲜于银、齐周、阎柔、田豫等等,暂时没有称刘备为主公,只是碍于刘虞的原因。
当然,他们觉得刘虞和刘备本就是一家人,都是汉室宗亲,又是叔侄。效忠刘虞和效忠刘备,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北平太守公孙瓒,又与刘备是同窗,因为他们早年,都在卢植处学习过。
所以公孙瓒自从刘备进入幽州之后,便没有再向刘虞出兵。
然而现在公孙瓒肯定是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幽州的实际控制权,几乎都落到了刘备手里。
刘备是枭雄,野心非常大。
右北平往西,渔阳、广阳、上古、代郡、涿郡等等,已经完全成为刘备的治下。
公孙瓒甚至一怒之下想发兵,但渔阳有阎柔和太史慈等人镇守,他根本没有机会,只能暗骂刘备卑鄙,是个假仁假义之人。
刘备自然不会管这些,他甚至在谋划着如何拿下右北平,然后进入辽西、辽东,彻底占领整个幽州。
幽州曾经被称为苦寒之地,但是刘备不这样认为。黄巾之乱的时候,有许多北方的百姓都逃难到了这一代,现在人口众多,白山黑水,土地肥沃,只要治理好了,一点儿也不比中原差。
况且上古、代郡又与匈奴、鲜卑等外族接壤,那里有广阔的草原,有很多马场。
刘备现在已经组建起了三千骑兵,完全可以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叫板了。
“主公……主公……”
刘备正在看书,董昭拿着一封情报,进入了书房。
“公仁,有什么事吗?”
刘备现在对董昭是越来越钦佩,也越来越信任了。
张飞、关羽虽然是万人敌,攻城拔寨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谋主往往会让你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厉害程度远胜过万人敌啊!
董昭就是那样的谋主。
“冀州袁绍出兵了!”
“袁绍出兵了,他要攻打哪里?”刘备吃了一惊。
最近他也没少关注过袁绍的情况,冀州和并州大约有二十几万大军,谋士如云,战将如雨,其实力仅次于袁术。
可是袁术在南方,暂时威胁不到他,袁绍就不一样了。
“曲义、高览率领三万大军集结在河间,颜良文丑率领三万大军集结在清河,袁绍带着许攸、逢纪到了巨鹿,并集结了七万大军。”
“整整十三万大军,他到底要攻打哪里?”
刘备的脸色变得非常严峻,袁术入徐州,出动水陆共计十三万大军。
而这一次,袁绍也出动十三万大军,这兄弟俩的底蕴可真够深厚。
“现在还不清楚,清河和巨鹿的大军,有可能攻打兖州的山阳、东郡,也有可能攻打我们青州的济南。而曲义和高览的大军,有可能攻打涿郡,也有可能突袭渤海!”
“突袭渤海?”刘备心中充满了担忧。
涿郡有张飞在手,而且无论从广阳还是渔阳增兵,都很容易,但渤海就不一样了。
只有管亥的五千兵马,况且渤海是青州和幽州的桥梁。如果被袁绍占领,那就把他和青州彻底给断开了。
当时袁绍让给他,实际上是想把他的兵力吸引到幽州,而这也正是他的目的。
现在袁绍稳定了并州,增强了实力,自然是想夺回渤海了。
“假如袁绍要攻打青州,那么曲义和高览一定会突袭渤海!”董昭的语气非常坚定。
“公仁可有什么妙策?”
“主公,云长和公佑能否守住青州?”董昭想了想,问道。
“如今青州的所有兵马合起来,应该有五万,其中精兵三万。云长骁勇,公佑多智,坚守数月甚至半年,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袁绍兵多将广,如若不断增兵,恐怕……”
“只要能守数月即可,袁绍想要增兵,那也由不得他。”
“公仁的意思是?”
“大兵压境,围魏救赵,逼袁绍撤军!”
“围魏救赵?”刘备皱起了眉头,脸上充满疑惑,“袁绍在中山、常山、雁门一带都驻有大军,我们如何围魏救赵?”
“不是攻打那里,而是河间!”
“河间不是有曲义、高览的三万大军……哦……我明白了!”刘备恍然大悟,“公仁果然妙计啊!”
曲义、高览不是打算突袭渤海吗?那么我便断了你的后路。
一旦河间拿下来,便可直接威胁安平、巨鹿。到那时纵然是渤海失守,也可以交换,而且占据着主动。
安平、巨鹿对袁绍的重要性远比渤海对刘备的重要性大。
渤海郡,南皮太守府。
诸葛玄已经得到曲义高览大军在河间集结的消息,他马上命令管亥,将各县的兵马集结起来,粮草也都收拢起来,准备固守南皮。
管亥麾下有五千精兵,而渤海郡各个县城的郡兵大约有三千,一共八千兵马。
如果依城坚守,倒也能够镇守一段时间。
估计一月之后,主公的援军就能到达。
官亥走了之后,诸葛玄准备给刘备写一封信,告知这里的情况。
这时他的侄子诸葛亮来到了书房。
“孔明,你有什么事吗?”
诸葛亮刚刚十五岁,本来还没有到取字的年龄,但是他从小聪慧无比,自己给自己取字为孔明。
“叔父,你可是让管亥将军收拢兵马,准备固守南皮吗?”
“不错!”诸葛玄点了点头,本来这些事情,他不想给诸葛亮多说,但是此子表现出来的聪慧,已经远远大于他的年龄,“曲义、高览有三万大军,我们只能在这里坚守待援。”
“那若是刘皇叔不派援军呢?”
“不派兵增援?”诸葛玄一愣,随后又摇了摇头,“这不可能,渤海郡是连接青州和幽州的桥梁,如此重地,主公怎可放弃?”
“不放弃并不等于一定要派兵坚守,主动出击不是更好吗?”
第178章 诸葛亮出谋
“孔明,你的意思是?”
“叔父,袁绍这一次出动了十三万大军,难道仅仅是为了渤海吗?”诸葛亮问。
“十三万大军?”
诸葛玄这才想起来,斥候所送来的情报中,颜良文丑率领三万大军驻扎在清河,而袁绍在巨鹿集结了七万大军。
只不过那两路大军的目标显然不是渤海,因此他没有在意。
现在经过诸葛亮提起,他马上明白了。
“袁绍是想攻打青州!”
“叔父说的没错,一个渤海郡对袁绍来说无足轻重。现在他兵多将广,夺取青州才是真正的目的!”
诸葛玄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此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刚才说,主公不一定会派援军。
青州已经自身难保,不可能派援军,那幽州的兵马……
诸葛玄感到脑袋有些发闷,这种情况,如果换成他来应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援助青州,必须经过渤海,曲义和高览在这里,援军过得去吗?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反攻河间,威胁安平、巨鹿,逼迫袁绍退军!”
诸葛亮笑了笑,“这个办法,刘皇叔不一定能想到,但董昭军师一定会想到。因此,渤海能不能守住,只能靠叔父!”
“这……”诸葛玄脸上充满了担忧的表情。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20完结179.4万字 ·2.9万人在读穿越成刘禅,却逢五丈原将星陨落,诸葛亮含恨病逝,五...
-
大唐败家子 (爱笑的流浪猫) 书山中文网VIP2021-10-19完结小职员穿成国公之子,还随身携带了一个无比抠门的垃圾系统,为了活命,不得不完成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