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然而,2万「大汉铁军」也受到巨大的重创,还能骑马征战的只剩下百来人,另有1千多伤兵进入羌郡养伤,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饿何、伐同的1.5万骑兵也只剩下两千多骑,只可勉强防范氐人的威胁。
  匈奴和鲜卑战败后散落的4万多匹战马被蜀兵寻回,赵广、赵统将这些战马分了一半给迷当,蜀军的战马累积已有4万多匹。
  由于蜀国的骑兵被特许称为「大汉骑兵」,凉州境内的蜀军步卒纷纷要求转入骑兵部队,赵广、赵统、牛金、夏侯霸和马岱自然求之不得。
  由于这几位将领都懂得许多骑兵战法,就由他们领着4万新骑兵日夜操练。相信用不了多久,蜀国的「大汉铁骑」又能驰骋于沙场。
  现在的凉州和羌郡,再也没有胡人和魏军的袭扰,迷当领着百姓没日没夜地抢收小麦,骑兵部队在长途奔袭训练的同时,顺便将张掖城中的伤兵全部送至羌郡。
  魏延、王平、关索和罗宪等人领着仅有的8千步卒,前往榆中制造更多的木伐,希望收完小麦之后,蜀军能尽快回到雍州与姜维汇合。
  凉州的兵将都担忧着雍州的战况。然而,仅有2万兵马的姜维却不着急,或者说他为了不影响军心,他将自己的焦虑隐藏得极好。
  由于张绍、傅佥和关索都不在,他只得耐心地教廖化和张嶷打麻将,希望能尽快凑成一桌3人麻将,可惜这两人的悟性太低,学得非常慢。
  或许因为凉州的战况不明,司马懿显得有些焦急。这几日,他不停地派出1-2千人的兵马攻打姜维的大寨,由于五丈原易实难攻,每次都被蜀军成功地杀退。
  司马懿暗下决心,就算拼了自己手上的20万大军,也要想方设法除掉姜维,至少不能让他为蜀国所用!他的这个决策也得到魏皇曹叡的大力支持。
  曹叡也特别欣赏姜维之才,他给姜维写了封亲笔信,许以魏国丞相和大将军之职,再许以10万斛的超高俸禄,希望姜维能投奔魏国。
  姜维阅读信件之后未置可否,只是让魏国的使者给曹叡带句话,要求他来寨前详谈。
  使者回报曹叡后,帐中众将都认为姜维有所动摇,但考虑到姜维狡诈,都劝说曹叡不要冒险前往。
  然而,曹叡爱惜姜维之才,不为众将的劝说所动,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在多名盾牌兵的保护下,亲身来到蜀军的寨前。
  姜维本来只是随口说说,打发魏军的使者而已,他确实没想到曹叡真的会来。
  姜维一口就接受了曹叡许诺的丞相、大将军和10万斛俸禄,但他告诉曹叡。
  除此之外,自己还有一个要求:将1千万斛粮饷和10万匹战马送至大散关。
  曹叡这才明白自己被姜维戏弄了,但他仍不放过阵前招降姜维的机会,他在两军阵前做出许诺:只要姜维愿意回归大魏,不论刘禅给了他什么,自己都会给他十倍!
  曹叡为招降姜维确实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不论站在姜维的角度,还是站在穿越者刘闪的角度,如果抛开个人的偏见不谈,客观地来讲,魏皇曹叡确实算得上一代明君,足以让朝中文武死心塌地地追随,可惜英年早逝。
  姜维本来就是魏国的降将,只因诸葛亮用计离间,这才无奈地投效蜀国。
  曹叡不计前嫌,纡尊降贵前来相邀,许以高官厚禄,这些足以让任何一个将领舍命相随。
  魏皇曹叡提出这些条件时,廖化和张嶷都捏了一把汗,生怕姜维叛蜀归魏,直到姜维漫天要价时,二将才舒了一口气。
  其实,不仅仅是曹叡不明白,甚至蜀国朝中的文武都不明白,姜维之所以对蜀国死心塌地,除去诸葛亮的赏识和刘闪的知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魏、蜀、吴三国之中,唯有蜀国才有「大汉万年」的远大报复!
  以姜维之才,曹叡或孙权都会信任并以重任相托,唯有刘闪对他的信任超越了普通的君臣、朋友或是兄弟,唯有刘闪是以「大汉复兴」的重任相托!
  姜维不在意自己是大将军还是卫将军,或是小小的偏将军,也不在意自己的妻女住在茅屋、皇宫还是将军府。
  唯愿此生侍奉一名有报复的君王,尽自己毕生之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若能如此,为将者,此生足矣!
  不论是曹叡还是孙权,包括刘闪,又有谁真正地懂得姜维之心?
  曹叡见劝降姜维无望,只得无奈地退去。若姜维真被自己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所杀,曹叡定会痛心疾首。
  次日,司马懿又派出部分兵卒,手持木盾来到寨前辱骂挑衅,姜维仍旧充耳不闻。
  兵卒回报司马懿,姜维正在帐外的桌边跟廖化、张嶷研究兵法。
  司马懿听闻此事,饶有兴趣地在盾牌兵的掩护下来到蜀军寨外,他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许久,仍旧一头雾水。
  仅从姜维和廖化、张嶷的表情来看,三人确实在研究奇怪的东西,但司马懿能确定,那并不是奇门阵法。
  司马懿仔细地回味着,似乎听到他们隐约在说「三万」,「七万」以及「碰」等言语,心头猛然一紧,急忙派出探马,要求他们密切注意黄河以北的凉州方向的动静。
  做完这些,司马懿仍然不放心,他再次缩小了包围圈!
  现在的五丈原外围,14万魏军的营帐密密麻麻地交错在一起,根本分不出各营、各部的清晰建制。
  如此密集的魏军包围五丈原,司马懿相信,就算姜维真的长了翅膀,他也飞不出自己的包围圈。


第95章 再困五丈原
  榆中,黄河北岸。
  蜀军的步卒扎好了一千多个木筏,加上拖至北岸的500多条木船,凉州的蜀军已经具备了渡河返回的能力,这一切都被魏军的探马如实报给司马懿。
  由于北岸的木船和木筏交错摆放,其中深有玄机,这其实是与姜维事先做好的约定。
  蜀军探马将交错的顺序画成图本,只要姜维看到图本,他就能知道凉州还剩余的蜀军数量。
  这一招传递消息的方式当然是刘闪教的:以木船表示为「1」,以木筏表示为「0」,8个一组构成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二进制」密文,魏军探子自然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司马懿得知凉州的蜀军并未被胡人消灭,眼看他们准备渡河,加之姜维并不打算从五丈原撤离,于是将徐质和戴陵的2万骑兵调至榆中县。
  由于五丈原和陈仓被魏军重重围困,蜀军的探马没法将图本送给陈仓城的吴班,更没法送给五丈原的姜维。
  凉州的蜀军已经将兵马数量告诉了雍州方面,可惜姜维并未收到消息。
  魏延等了好几天,仍然没等到南岸「可以渡河」的信号,却等来了2万魏国骑兵!
  北岸的蜀军将领得知魏军到来,意识到雍州的蜀军战局肯定不利,在没有得到姜维指令的情况下,几名将领都觉得应该强渡黄河,尽快赶回雍州支援。
  因为战马的运送较慢,没法一次性地大批量送过河,魏延决定先派一批步卒过河,用绊马钉和弓弩全力阻挡魏军,待清理出一片缓冲地带后再运送骑兵渡过。
  首批乘座木筏和木船过河的是3千步卒,徐质和戴陵并没有放任蜀兵上岸,再用骑兵冲击的打法,而是放弃了自己的速度和机动优势,采用「半渡而击」的方式,将骑兵转为步兵,全都集中在岸边,以长枪和弓箭阻止蜀兵登岸。
  魏军的攻击实在太强,密集的箭雨如同雨点一般飞向蜀军的船队,首批3千步卒还未靠到岸边就损了一半兵马,魏延见势不妙,赶紧挂出退兵的旗语信号。
  半夜时分,魏延亲领3千步卒试图偷渡黄河,魏军的哨探发现蜀军之后,对岸的魏军万箭齐发,蜀军伤亡一千多人还是没能靠到对岸,只得再次退回。
  这两次进攻,蜀军伤亡将近三千人却没取得半点战果,魏延不想再让兵卒做无谓的牺牲,终于咬咬牙,让兵卒架好投掷车。
  由于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实在太差,军械局历经多次的失败,历时半年才做出200枚土炸弹,刘闪将其交给魏延时,一再让魏延「省着点用」。
  其实,就算刘闪不说魏延也知道这东西的宝贵。这种宝贝对魏延来说,200枚就相当于100座城池,因为他只用2枚就敲开了坚固的陈仓城门。
  魏延实在不想浪费任何一枚,他按刘闪教的方法,小心地调整每一架投石车的角度,确认无误之后,再让仅剩的7千步卒做好渡河的准备。
  20架专用的炸弹投掷车一字排开,投手按照魏延的指令,整齐划一地点火并投掷。与此同时,北岸的一千多条木筏和木船迅速划向对岸。
  20枚炸弹划着抛物线落在南岸,只砸中了1个躲避不及的魏卒,另外还砸伤了一匹马。
  魏军一阵大笑,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小的投石车,也没见过如此古怪的「石头」,竟然还在冒着黑烟!
  军械局在做这种炸弹的时候,将相同长度的引线盘绕在内部,投掷时只需观察外侧的引线,待其烧完时就立刻投掷,这样能大致准确地控制爆炸时间,所以落到魏军阵中时,这就是一个正在冒烟的石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