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距离较远,此时的邓艾并不知道,郭淮发现战马的踪迹之后,他急于夺回这批战马,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引兵追赶,很快就将这批战马逼入四座城中。
考虑到自己的兵马不足,以及邓艾派兵前来需要很多时间,郭淮向邓艾请兵求援的同时,也派出信使去往陈留向王凌求援,这就打乱了王凌的计划。
“舅舅,曹彪已经同意咱们的行动,我正该速速去往许都,若在济阴耽误太久,恐会生变啊!”令狐愚谨慎地说道。
王凌正在犹豫,心腹小将张式又说道:“王将军,不论我是否支援郭将军,邓艾都会派来援兵;我举事在即,邓艾的大军却往济阴而来,这对我多有不利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凌郑重地说道:“我可分分两路!令狐愚,你引一万兵马,护送曹彪去往许都;我引两万兵马去往济阴。”
“舅舅,我正该集中兵马于许都,何故要分兵?”
“我此次举事,最忌讳的就是邓艾。”王凌面色凝重,却又充满自信地说道:“我正欲举事,恰逢济阴出现变故,真乃天助我也!我若策划得当,正好一箭双雕!”
第603章 淮北之乱4
“一箭双雕?此事从何说起?”令狐愚不解地问道。
“你也知道,田豫的手上有五千水师步卒,郭淮手上有两万步卒,邓艾派来的援兵不会太多;
我引两万兵马去往济阴,你如期在许昌举事即可;
你在举事的同时,我首先控制住田豫的兵马,再控制住邓艾的援兵。
此时,郭将军必会引兵相助;
这样一来,我手上就有了四万兵马,邓艾既要面对强大的蜀军,又要顾及自己的后方,他只能就犯。”
令狐愚点点头,王凌接着说道:“当然,就算邓艾顽固不化,他也不敢全军向我杀来;我可趁着邓艾被蜀军拖住的这段时间,猛攻四城,从而获得两万战马;
至此,我可用这批战马与蜀军谈判,只要蜀军拖住邓艾,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杀向洛阳。如此一来,大事可定。”
“舅舅,这四城总共才八千老弱蜀军,我要破城获得战马乃是易如反掌。”
令狐愚肯定地说道,却又有所不解:“舅舅,你就确定姜维会同意谈判?以姜维之智,他定会坐山观斗!若他故意不渡淮水,放任邓艾向我杀来,我又该如何应对?”
“不,绝无可能!”王凌自信地说道:“邓艾在沂水和沐河围住了渡淮的蜀军主力,这里有三万匹战马,就算姜维想坐山观虎斗,邓艾也不会放过这批战马,他必会与蜀军死磕;
当然,我与蜀军谈判,这不过是个幌子,只是让姜维尽量拖住邓艾,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攻破洛阳。”
“这么说来,邓艾的位置很尴尬啊!我举事之时他身陷两难,进退不得,唯有助我成事,这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不错,你终于想通了!”王凌哈哈大笑道:“济阴突然出现变故,这就帮我解决了邓艾这个最大的威胁;听闻蜀军又在往雉县和方城进兵,这又死死地拖住了满宠;
至此,我唯一要面对的就是羊祜,他却远在潼关来不及回援,我此番举事,真是天助我也!”
……
司马懿派出的宿卫军赶到任城和彭城,曹据、曹楷提前获得了风声,早就携家带口秘密逃至陈留。
大殿内,四个曹氏王聚于一堂,几碗酒下肚之后,曹彪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向两个兄弟和曹楷吐露了即将称帝之事。
然而,此时的曹峻念及兄弟之情,却又不方便透露自己已经投向大汉,他担心曹彪事败,只得委婉地劝道:“兄长,当朝陛下年纪尚幼,被众臣玩弄与股掌之间,司马懿专权跋扈,大权在握;
现在的魏国,早已不是曹氏的天下,我等手上无兵无将,无钱无粮,此事还需慎重啊!”
“王凌刚刚送来信函之时,我确实有所忧虑,慎重考虑了三日,这才同意去往许都。”曹彪端起酒碗,郑重地说道:“咱们二十五个兄弟,至今仍存者仅有七人,由于咱们三兄弟远离权势争斗,没有在明面上反对司马懿,这才侥幸活至今日。然,今时不同往往日矣!”
曹彪说罢,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愤愤地说道:“我大魏崛起于乱世,家父和兄长励精图治,好不容易才开创了大魏的基业,岂能让司马氏肆意篡夺?
我此番去往许都,非为自己一人,而是为了曹氏的大魏天下,纵然失败身死,又有何惧?”
殿上的四人之中,只有陈留王曹峻铁了心投于大汉,曹据和曹楷虽然坑了郭淮一把,但二人态度暧昧,面对即将称帝的曹彪,这二人心头既有期待,也有担心。
“兄长,正如峻兄所说,此事牵连甚大,还需谨慎而行,那个王凌……是否可靠?”曹据谨慎地问道。
“两位兄弟,贤侄,我既然向你们透露此事,必是对王凌充满信心。”曹彪正色说道:“王凌将军有勇有谋,对我大魏忠心耿耿,他已经策划好一切,大家大可放心;我向几位透露此事,皆因顾及兄弟情谊;
我曹彪许都称帝,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曹氏天下!
等到诛灭了朝中奸党,我必会禅位于有德有能的曹氏后人!
届时,咱们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再也不用东躲西藏!能得一块封地,做个悠闲的郡王,整日喝酒饮宴,我曹彪此生足矣!”
“兄长志向远大,淡泊名利,我等自叹不如。唉!可惜我等能力有限,无法为兄长提供粮草兵马,实为憾事!待兄长举事之日,我等必将表明态度,与兄长共同进退!”
“不,不,不!”曹彪坚决推辞道:“正如峻兄所说,此事风险极大,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在攻入洛阳之前,在诛杀司马懿之前,只由我曹彪出面即可!这样一来,若是事败……至少还能保住几位兄弟!”
曹彪说罢,脸上多有决绝之色,犹豫着说道:“当前的大魏风雨飘摇,内忧不止,外患不绝;此次举事实属无奈,若我与王将军所遭不测,我曹氏一族将再无容身之地!
届时……唉……想必诸位都收到了姐姐的信吧!若是如此,恐怕……唯有投效蜀国,我曹氏一族才能延续……”
“叔父,请恕我直言!”曹楷放下酒碗后正色说道:“其实,你已经知道此事难成,又何必强为?何不向蜀国亮明态度?以我观之,蜀国的阿斗广施恩义于天下,绝非不能容物之小人;既然兄长只想做个郡王,只需一句话,一封信即可,何必如此冒险?”
“兄长,贤侄所言甚是!”曹据也诚恳地劝道:“蜀国的阿斗能善待孙氏宗亲,能善待姐姐,此事天下皆知!他能容得下孙氏后人,必能容得下我等兄弟。若仅仅为了生存,仅仅为了衣食无忧,确实没必要前往许都!”
曹彪看了看曹楷和曹据,又看看曹竣,无奈地叹道:“我已经说过,我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曹氏的天下。今日看来,两位兄弟和贤侄……
你们已经选好了退路,我甚是欣慰!就算我此次事败,至少,我曹氏一族不会因此而灭族!”
曹彪说罢,缓缓站起身,端起酒碗郑重地说道:“我此次去往许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我曹氏一族沦落至此,唯有拼死一搏!我这一去,儿子曹嘉以及妻女几人,就拜托两位兄弟和贤侄多加照顾!”
曹据和曹楷本来还在左右摇摆,正是曹彪的决绝和司马懿派兵前来捉拿,这才让二人当众表明了态度。不过,二人却没能劝服曹彪。
“兄长,你放心!”曹峻起身说道:“我能力不足,不能直接相助于兄长,实为憾事!幸得司马懿暂未怀疑到我,陈留郡暂时还算安全。
眼下,两位兄长和贤侄,以及兄长的家小在陈留栖身,我曹峻只要还剩下一口气,必会拼死保护!”
曹峻说罢,曹据也坚定地说道:“兄长,我手上无兵无将,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就算司马懿领兵杀来,我必会豁出性命保护你的家人!至少,他们不会死在我之前!”
“叔父,侄儿确实贪生怕死,但还懂得春秋大义!”曹楷决然说道:“叔父为我曹家的将来而战,侄儿甚是仰慕!侄儿就算拼上性命,也会确保叔父的家人无恙!”
“好!这才是我曹家人该有的血性!我这一去,纵然身死也再无忧虑!”曹彪将碗中的酒一口喝光,愤愤地摔在地上,厉声说道:“司马氏欺人孤寡,必遭报应!这一次,我曹家与你势不两立!”
曹彪出殿后,连夜与令狐愚往许都而去;
曹峻、曹据和曹楷斟酌一番,写了封书信,命人急送盱台。
第604章 淮北之乱5
“据星象显示,北方有兵灾之兆,今阅此信,终得应验。”姜维说罢,将信递给柳隐,饶有兴趣地望着眼前的淮水,脸上略有诡异之色。
几将传阅之后,脸上多有喜色,文钦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将军,你说过,等到魏国的巨震就北渡淮水,现在的时机已到吧?”
“妹弟,依我看来,以邓艾之谋,一旦许都出事,他必会调集济阴的兵马前去平乱,同时会加强淮水的防御,这并非我渡淮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