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愿引一军切断其粮道,这2万蜀军必然不能久持。届时,都督再引大军从背后掩杀……”
“将军所言极是!”司马懿诡异地笑道:“我给你5千兵马,至荆山以南守株待兔,伺机歼灭蜀军粮队,如果得胜,将军可记头功!”
牛金欣喜地领命而去,司马懿唤来徐质和戴陵授以密计,然后以胡遵断后,1.8万大军缓缓退回寨中。
次日正午,牛金和张雄引兵至荆山南麓,恰好碰到一队运粮的蜀兵在山下歇息。牛金见之大喜,大喝一声后引兵猛冲过去。
运粮的蜀兵不过2000余人,他们见牛金的兵马杀来,急忙扔下粮车往山上退去,牛金一路猛冲猛打,追出一阵后,张雄却派来传令兵让其赶紧撤退。
“粮草是假的?”牛金不可置信地问道,心头猛地升起一股凉气,急令全军撤退。
突然一轮箭雨落下,魏兵倒下了近百人。山间喊杀声四起,高翔领着5000蜀兵猛冲下来。
蜀军居高临下,万箭齐发,牛金部下的魏兵成片成片地中箭倒下,牛金大惊,急令残兵往山下逃去,高翔领兵紧追不舍。
牛金刚刚逃至山下,还未来得急喘气,山脚下的两翼又有蜀兵杀来,一阵箭雨后,魏军又倒下数百人,眼看蜀兵的长枪兵已经杀到,牛金不敢恋战,急领残兵往东逃去。
高翔领兵猛追猛打,追出大约2里地后,牛金的五千兵马只剩下百来人,前方的草丛中又出现了一队高翔事先埋伏在此的蜀兵。
“牛金!你中了我家大将军之计,已被重重包围,还不早降!”高翔大喝道。
“真是笑话!我乃大国上将,岂能降你个西川小国!”牛金大怒道,持枪便往高翔杀来。
牛金已至绝路却不肯投降,高翔感到十分惋惜,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高翔正欲令士卒放箭,突然前后方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正是魏将徐质、戴陵引领的1万兵马杀到!
第55章 借刀杀「牛」……
高翔面对突然出现的1万魏兵并不畏惧,更没有半点慌张,对大将军的谋划钦佩不已。
“高翔!你已中我家都督之计!还不早降!”
徐质大喝道,指了指高翔的身后,一队魏军正在杀来,高翔的五千兵马已被夹在中间。
“哈哈哈!几位将军,你们高兴得太早了!”高翔大笑道。
徐质和戴陵一脸的懵逼,稍稍愣了愣,突见5里外黄沙漫天,吴班、吴懿、邓芝和罗宪各领3000兵马杀来。
“方圆阵迎敌!”高翔大声喝道。
被夹在中间的高翔部队有条不紊地变化阵列,盾兵熟练地移至外侧排好防御阵形,长枪兵紧贴其间,弩兵和弓箭兵位于后排。
“给我杀!拼死也要擒下蜀将高翔!”
牛金大喝道,引兵冲击高翔的阵列,徐质和戴陵则率部分别杀向两侧的邓芝和罗宪,希望能杀出一条逃生的通道。
牛金仅剩的几百名魏军刚刚接近高翔的阵列,前方的盾兵突然整齐地移动木盾露出空隙,二百个弩兵和数百弓箭手嗖嗖地射出几千支箭矢,牛金的部队几乎全部阵亡。
牛金见势不妙,挥剑斩断身上的几支箭矢,飞身抢过一匹战马疯狂追赶,终于赶上徐质带领的魏兵队伍,从邓芝和吴懿两支部队中间的空隙退走。
这里的地形特别开阔,完全不像夷水通道那般狭窄,如果没有十倍于对方的兵马,几乎没有围死对方的可能。
徐质和戴陵哪想到自己差点被蜀军围困,两人冲出包围后都不恋战,引兵匆忙往东退走,蜀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却故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只以弓箭和连弩做为攻击手段,直到将魏军赶入编县城中。
司马懿仔细研究过姜维与吴国对阵的每场战斗,他知道姜维的谋略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早就料到牛金截断蜀军的粮道不会成功,也料到牛金会中姜维的埋伏。
由于魏兵的数量占绝对的优势,司马懿并不打算与姜维斗智,只想用「以一换一」的方式削弱姜维的部队,这才故意让牛金钻入姜维的圈套,再派出徐质和戴陵前往接应。
司马懿担心派出骑兵会遇上那种绊马钉,所以三支魏军都是步兵。
可是,他没料到的是蜀军的部队都装备了数量不同的连弩,可以说司马懿的这一阵,有一半是败在装备上。
牛金作战勇猛,是魏国后期难得一见的勇将,深得司马懿的器重,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对于自己麾下的猛将牛金,司马懿的心头始终有个迈不过去的「坎」。
公元223年的「柳谷口异象」很多人已经淡忘,但那个预言司马懿却记得很清楚!
所以,司马懿对名字中带有「牛」字的牛金特别忌讳,担心牛金将来会对自己的子孙不利。
现在的司马懿既是托孤重臣又身居要职,更有军权在手,他暗中已经在筹划自己的大计,胸中渐露的野心被隐藏得极深,对牛金的忌讳也逐渐加深。
对司马懿来说,牛金甘愿成为一个诱饵,司马懿自然求之不得,他既想借蜀兵之手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牛金,又想借此重创姜维,这才派出徐质和戴陵前去。
在旁人和牛金看来,徐质和戴陵是去接应牛金,但二人收到的司马懿的密计却让人匪夷所思:待其万分危险,命悬一线时才领兵去救。
徐质和戴陵的部队一直埋伏在距离荆山脚下3里之外,牛金的5千兵马在半山腰被蜀军截杀时,二将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不知道司马懿想除掉牛金的真实想法,但还是严格执行,所以一直按兵不动,直到牛金退往此处才被动地接应他。
此时,在徐质和戴陵看来,都督司马懿确实料敌如神:因为蜀兵布下了一张大网,如果自己早早地去山下接应牛金,这1万魏兵不会如此容易就逃脱。
编县本来只有蒋济的3000兵马驻守,粮草能维持半月,奈何徐质和戴陵的1万兵马进城后,城中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持3日。
城外,蜀军已在东、北、西三面扎上营寨,由于编县的1.3万魏军都是步兵,他们惧怕蜀军的连弩,都不敢强攻蜀军的营寨,魏军派出的信使又被蜀军截杀,所以得不到司马懿的指令,一时半会儿只能依托城池坚守。
刘闪得知姜维已经在南郡与魏国作战,获息司马懿麾下的主要的统兵之将后,曾给姜维发出一封密信。
在信中,刘闪大致提了司马懿担心的那个预言,希望姜维以保留实力为主,看淡胜败,尽量招降牛金。
刘闪还在信中特别提出,如果有机会,希望姜维能除掉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
此时的司马师26岁,司马昭23岁,二人并未在朝中任职,只是做为家将跟随司马懿东征西战,名声不显。
牛金的大名姜维早有耳闻,他对刘闪信中提到的预言也略有所知,不过姜维不知这个预言是何意,也不知道司马懿与牛金之间的矛盾,更不可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司马懿会以一杯毒酒终结牛金的性命。
经过刘闪信中的提点,姜维对招降牛金多了一点点的把握。
另一方面,刘闪并未说明为何要除掉司马师和司马昭,姜维也不问缘由,只要有机会,他绝不会放过此二人。
由于牛金随徐质和戴陵退入编县,姜维略微改变了事前的部署,将仅有的500匹战马拨给关索,令他引2万精军屯于编县以北,扎好坚实的营寨阻断北面的魏国援军,同时切断编县魏军的北归之路。
吴、蜀两国暂时结成盟友,但孙权知道这张盟约极不可靠,而自己却实打实地交割了交趾郡,也将首批的5万斛粮草送至秭归城下。
由于荆门和当阳接连失陷,孙权担心再次被姜维给讹诈,终于忍不住派步骘前去打问。
姜维却拍着胸脯保证魏军绝不可能攻占江陵,自己必会助吴国得到襄阳。
同时,姜维极力催促孙权尽快将剩余的45万斛粮饷交齐,得到口头承诺的步骘只得怏怏返回。
司马懿很想除掉退入编县的牛金,但他不得不救援编县的1.3万魏军,否则,编县以南的荆门和当阳城中,费曜的1万先头部队也将粮尽兵疲。
次日正午,魏将郭淮引兵2万来到蜀军寨前挑战,血气方刚的关索经不住魏军的辱骂和挑衅,怒气冲冲地拎着父亲的青龙偃月刀,引2000兵马在寨前摆开阵势。
第56章 父债子还
“刚才谁在寨外大呼小叫的?”关索轻夹马肚,来到双方的阵中位置,指着一名身穿盔甲的中年将领喝道:“我已经出来了,你是何人?刚才是你骂得挺欢是吧?”
“我乃大魏前车骑将军张郃之子,张雄!你既已出寨,可立刻放下兵器投降……”
“张雄?没听过!”关索冷哼道:“不过你父亲的名字我倒是听过,张郃嘛,天下人谁不知道?”
张雄略有些得意,正欲劝降关索,关索哈哈大笑后说道:“真是失敬!没想到你父亲正是天下闻名的「逃跑将军」张郃!不知你哪来的勇气,随时将张郃的名字挂在嘴边,简直没有半点廉耻之心,可敬!可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