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闪急忙唤来魏延,询问士卒受伤后的处理方式,得到的答案很简单,无非就是止血,冲洗伤口,然后包扎。
经过魏延的介绍,刘闪了解到,就在这大散关之上,现在仍有二百多轻伤的士卒。刘闪查看了他们的伤口,简直是触目惊心!
几乎一半以上士卒的伤口都有红肿现象,这明显是细菌感染所致。
然而这还算是好的,另外十几名士卒的伤口已有溃烂,还有几人正在发着高烧。
这个时代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相关的科研人员,根本不可能造出青霉素那样的抗生素。
刘闪暗自骂着曹孟德那个家伙,若不是他杀了华陀,凭着自己的知识和华陀的医术,很有可能从一些中草药中提炼出简单的抗菌药剂。
刘闪仔细回忆着自己学过的知识,简单易行的抗菌方法除了酒精之外,暂时找不到其它办法。
然而以这个时代的酿酒技术,只能做出低酒精浓度的酒,只能算是饮料,根本没抗菌效果,并且需要大量的粮食,此法显然不可行。
城头秋风瑟瑟,刘闪无奈地叹着气,看着山坡上随风飘落的黄叶,刘闪突然眼前一亮:那是柳树!
在刘闪小的时候,村里的人经常从街上买回一些树苗或枝条回家移栽。
在移栽前,村民们经常折些柳枝泡水,据说这是「生根水」。
用生根水浸泡要移栽的枝条或树苗根部之后,成活率会高很多,刘闪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直到后来,刘闪偶然得知,这种方法其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生根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扬酸」,它可以刺激植物细胞的分裂,确实有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
就在刘闪穿越而来的前几天,他还在用「足光粉」泡脚,他记得包装盒上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扬酸」。
也就是说,柳枝做成的「生根水」可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死马当活马医吧!刘闪急忙告诉魏延,让他令士卒去山坡上折几捆柳枝回来。
考虑到浸泡的方式「提取」水扬酸很慢,刘闪让那些士卒将柳枝清洗后投入锅中,像熬药一样煮了将近一个时辰。
待锅里的水冷并沉淀杂质后,刘闪命人小心地将其舀至桶里,让那些伤兵浸泡伤处,然后再重新包扎好。
刘闪不知道是否有效果,嘱咐那些兵将,明日再观察伤处,如果有缓解可依照此方,每日做一次。
魏延并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用,但一丝不苟地执行。待兵士离开后,魏延告诉刘闪,魏兵应该就此退去,短期内不会再来。
这会儿没人知道司马懿的伤势如何,今日魏兵一反常态地攻城,魏延猜测司马懿应该受了重伤,他担心就此退去会被蜀兵追赶掩杀,这才攻城以示强。
几日之后,探马来所,魏国大军已退回长安,离散关较近的凤翔、扶风、武功、兴平几县只留了不到1万兵马。
刘闪一直以为魏延是一员莽将,现在看来他确实有些韬虐。
刘闪暗想,当初诸葛亮北伐时,如果他大胆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如何?或者从祁山和子午谷两路进兵,结果又会如何?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刘闪发现魏延并无反心,他对士卒也关爱有加,只是性格有些孤傲,有强烈的立功愿望。
魏兵退去后,魏延多次向刘闪建议,希望能带兵光复凉州各郡县,遭到刘闪的拒绝后,他又提出前往秭归的愿望,刘闪仍然拒绝。
由于大散关易守难攻,在魏延看来,任何一个将领带兵3000就能守住这里,只要守住这里,汉中就可高枕无忧,他总感觉自己留在这里是大才小用。
刘闪只好将国内的兵员数量和现状如实告之,一再强调固守汉中的重要性。
刘闪还告诉魏延,蜀国将在5年之内两线出兵伐魏,只要他能守好汉中,到时候东线将由他全权指挥,魏延闻之自然欣喜若狂。
那些伤兵的恢复情况比刘闪预计的要好得多,23以上的士卒伤口红肿情况明显消退,另有十几人使用后没有效果,刘闪对此也无能为力。
刘闪阵前单挑,重伤司马懿的消息传回国内,朝中众臣和普通百姓无不奔走相告,各郡县皆是一片欢腾。
眼看隆冬将至,姜维考虑到自己的大军处于吴境之内,运粮多有不便,于是调整了兵马布署。
姜维将3万蜀兵调回到永安城内,由吴懿领兵1万坐阵巴东。
秭归城仍采用一城一寨的方式布局,城中留了1.5万兵马,城南10里布下一寨,由廖化和张嶷引1.5万蜀兵驻扎其中。
蜀军的兵力调整自然瞒不过吴国的探子,陆逊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容,一个围歼姜维的完美计划逐步酝酿成熟。
第22章 贞烈昭仪
司马懿确实伤得不轻。
魏国境内的细作来报,司马懿回到长安后再未出过门,据说倒地时被自己的战马压伤了腿,具体情况如何很难判断;
另外,魏国兵卒之间多有传言,都说蜀军会妖法,一股黑烟之后,骠骑大将军就一病不起。
传言越来越烈,魏兵对蜀兵皆有胆怯之心,曹睿下令处斩了一百多人后谣言才逐渐平息。不论如何,魏国短时间应该不会再犯汉中。
刘闪回到汉中后,始终记得邓艾偷渡阴平之事,仔细回忆着自己读过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研究了汉中附近的地图,发现自狄道入沓中,再经阴平、江油也可至成都,这条道完美地避开了阳平关和剑门关。
据史料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刘闪将重点放在阴平至沓中一线,询问了当地的村民,据说药农李老汉就多次走过那条道。
刘闪寻思着,若情况属实,可以基本推断出邓艾入蜀的行军路线:从阴平至沓中,再经汶山、江油、涪城、绵竹和广汉到达成都。
李老汉本名叫李达,他正是李昭仪的爷爷。
毕竟眼前这位「将军」买树苗之事应了诸葛亮的预言,刘闪请他带路时,李达一口就答应下来。
有了李达引路,刘闪、向宠和张翼带着几百兵士,仅用三天就从这条小道到达沓中,完全不像史料记载的那么艰难。
一行人原路返回,沿途做了许多记号,刘闪多次叮嘱张翼,一定要将这条路全部破坏,绝不能让人顺利通行。张翼自然不敢纰漏。
然而,刘闪也没想到,快回到阴平时却发生了意外:年迈的李达或许体力不支,一不小心摔到十米多深的崖下,待向宠将其救上来时已经出气多进气少。
刘闪见其呼吸微弱,面部发紫,凭着基本的常识就能判断出他跌落后摔伤了内脏,以现有的医学技术不可能救回其性命。
李达自己也有不祥的感觉,由于他想见自己的孙女,张翼便命兵士做了个简单的担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送回家中,此时的李达已经奄奄一息,李昭仪眼看就要失去唯一的亲人,跪在李达的床边哭得死去活来。
李达断断续续讲起自己的家事:他的妻子秦氏早亡,自己靠采药为生养大三子一女,其三个儿子皆在对魏作战中阵亡;
李老汉临死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孙女李昭仪,他紧紧地抓着刘闪的手,一再恳求刘闪帮忙照顾她。
李达的三个儿子为国捐躯,李达也算是为国阵亡,他的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
这是李老汉的临终之托,刘闪自然不会拒绝。就在刘闪明确表示同意照顾李昭仪后,李达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按照春秋时代兴起的丧葬礼制,人死后守孝期为三年,凡祖父母、父母死后,嫡长子祸承重孙(长房长子)都要守孝三年。
在守孝三年期间,守孝者不得任官、不得应考、不得嫁娶,居官者一律解除职务,必须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
李昭仪身为女子,自然不用守孝;
按照礼制,女子也不能为父守孝。刘闪让士卒安葬李达后,再次到到定军山祭奠诸葛亮,惊喜地发现地诸葛亮的墓冢后种了两株桂花树,正是自己曾经买下的那两株!
原来这两株树苗就是桂花树,也是后世「双桂护墓」的由来,种这两棵桂花树的人正是李昭仪!
刘闪突然想起李昭仪本名叫「李湘仪」,诸葛亮曾说她有「富贵之相」并给她改名为「昭仪」,这难道是巧合?
诸葛亮还说过,如果她不能把两棵桂花树以30株的价格卖掉,她就只能活到45岁,这难道也是巧合?
现在的李昭仪正好16岁,如果自己没有穿越而来,「刘禅」就不会有这次汉中之行,她肯定卖不出那两株桂花苗,那么她只能活到45岁,也就是说她还有29年的「富贵」命。
如果自己没有穿越而来,蜀国将会在公元263年灭亡,距离现在正好29年!
刘闪仔细回忆着曾经读过的《三国志》,似乎刘禅的嫔妃中确实有一个「李昭仪」,不过刘闪不知道「昭仪」是她的封号还是本名,只知道这是一个贞烈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