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时起,孙夫人便一直住在江边的孱陵。她身为吴国人,身为吴国的「公主」,心里却希望刘备能打到江陵,打到公安,希望他能接自己回蜀中。然而,她等来的,却是刘备战败和驾崩的消息。
此时,孙夫人并未像传说中那样投江而死,因为她的心里还寄挂着自己远在蜀中的儿子,寄挂着年幼的阿斗。
从此以后,孙夫人每日都在眺望着江面,希望有一天江上驶来一条大船,希望能在大船上见到自己的儿子。
这一等,就是22年!
刘闪心头不停地叹息:若是自己没有穿越而来,蜀军就不会兵至江陵,刘禅也不会来到孱陵!如果是这样,她又会在江边等到何时?
第187章 陆逊来降
这几日,刘闪每天都前往孱陵与孙夫人小聚,每次都吃过午膳才回营寨,每次都会带回一大包小孩的零食,刘闪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但他不忍心拒绝,生怕伤了孙夫人的心。
自古以来,皇室宫庭中并无亲情,更何况这份亲情来自两个敌对国家的皇室。刘闪希望,这份母子亲情能永远地保持下去。
这几日,江北的蜀军和吴军都没有太大的兵马调动,然而魏军却活跃起来,他们已有多路大军南下:郭淮领着2万大军进驻编县,费曜率领2万大军进驻临沮,徐质、戴陵各领1万兵马,分别在远安和荆门以北5里扎寨。
另据细作来报,魏国大将军曹爽领着5万援兵进驻襄阳。综合这些情报来看,魏国与吴国的同盟关系很是亲密,魏国似乎要动用自己的兵马击退姜维,以解吴国的江陵之危。
眼下,长江的江面被封锁,蜀军粮草不济,魏国又大兵南下牵制住远安和荆门,姜维再也不敢再放开手脚攻取江陵。
现在的荆州尚有三郡不被蜀军控制,北边的南阳郡被魏所据,东边的江夏郡被吴所占,西面的南郡更是三家争夺的焦点。
“禀大将军:已经查清楚了,我军粮草尚能维持半月!另外,信使来报:魏军正在攻打远安和荆门,徐质、戴陵二将的寨中,各增加了1万援兵。”
“魏军攻城的有多少兵马?每日攻打几次?”
“禀大将军:徐质和戴陵每次各派2千人攻城,每日攻城2次!”
姜维点点头后继续问道:“襄阳有异常否?”
“暂无异常!魏军正在加紧施工,估计襄阳城四门的瓮城将在10日内完工。”
“令廖化、张嶷二将严守城池!再密切注意沮水和南漳水,若有魏军的动静立刻来报!”
在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刘闪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蜀中的将才匮乏,现在看来,蜀中的基层官员更加匮乏。
自从交趾、郁林、合浦三郡归汉之后,朝中众臣纷纷推荐自己的门生到各县任职,各地的官员县令到任后基本能建立起行政职能。
武陵郡归汉之后,刘闪从南中调来吕翼任郡守,但各县官员还有诸多空缺,至今已有数月之久。
朝中收到刘闪的信后,在众臣的举荐下,零陵郡守由原梓潼县令,屯骑校尉兼丞相长史的王连担任。
被蒋琬赞「识人有术」的王莲又举荐吕乂任长沙郡守,举荐杜琪为桂阳郡守,举荐刘干任合浦郡守,刘闪逐一从之并任命。
郡守之职已经有了人选,但各县官员的空缺仍然多达二百多人,朝中众臣收到刘闪的信后,再也没法举荐合适的人选。
刘闪已经预料到这种结果,所以他让交趾郡守费祎,以及朝中的郭攸之、陈震、向朗、尹默、卻正、谯周等人前来荆州,由他们暂时处理紧急的政务。
刘闪这样安排,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荆南四郡刚刚平定,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正需要得力的人才前来治理。
朝中的文武官员都知道,只有荆州稳定之后,蜀军才能大举东进,才能北上伐魏;
荆州的稳定,对大汉的复兴大业极为重要。
隆冬季节,寒风凛冽。
朝中官员和新任郡守还未到来时,刘闪已在荆南四郡发布「招贤」的诏书,希望招来足够的人才,尽快建立荆南四郡的行政职能,同时屯积更多的人才。
当日,江陵城中守军的异动引起姜维的警惕。
朱桓、孙韶各领1万兵马往枝江开进,二将分别在城东、城南5里外扎营,然后派丁封、吕霸二将领着兵马到城下挑衅。
此时的枝江城中只有1万步卒,守将梁绪严格按姜维的指示据城而守。
吴军暂未攻城,却由几艘楼船运来2万兵卒,分别进驻朱桓和孙韶的寨中。
在江陵的附近,方圆二百里皆是平坦的地形,唯有坚固的城池,再加上足够的粮草和兵卒才能坚守。
在这样的地形中,姜维很难打出蜀军擅长的伏击或分割战术。
现在,远安、荆门、枝江三城的城外,都有2倍于城中兵力的敌军虎视眈眈,姜维已是寸步难行。
面对魏、吴两国的22万大军,仅有5万兵马并且粮草即将耗尽的姜维心急如焚,刘闪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国的大船穿梭在江上。
眼下,刘闪急需的燃烧弹才刚刚开始试做,就算魏延现在从桃源北上,这些战船也无法在姜维的粮草耗尽前及时赶到。
就算魏延能及时赶到,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燃烧弹战胜长江一线的吴军水师。
姜维本欲攻取江陵后立刻东取江夏,将吴国压制在东面的扬州,然后再取襄阳断绝魏军南下的要道,但魏、吴两国增兵实在太快。
面对吴、魏两国的22万大军,刘闪曾两次趁夜派出斥候(一种快速的小船名字),劝姜维趁夜分批退回南岸,姜维却毫不犹豫地婉拒。
不到万不得已时,姜维还不想放弃江北的几颗「钉子」,他担心蜀军退回南岸之后,会造成长江南北对峙的不利局面。
如果这样,对缺少战船的蜀军来说,这或许是又一次的「赤壁」之战,很可能比上次的赤壁之战更加惨烈。
就在刘闪和姜维一筹莫展的时候,忽有陆逊的秘使前来,他带来了陆逊的亲笔信和归降的意愿。
陆逊在信中提到,“鸿门宴。”上,刘闪的话让他很是震动,经过多日的思量,他愿另投名主,助刘闪实现复兴大汉的愿望,等他处理好自己的家事后,将会尽快赶到公安。
除了这封信之外,秘使还带来了一个让刘闪欣喜的好消息:陆逊之弟陆瑁也愿意归降,他的战船就在公安下游的州陵,只要刘闪愿意接纳,他麾下200条艨艟斗舰和10条楼船可随时听候调遣。
陆逊愿降,其弟陆瑁也率战船来降,这个消息对刘闪来说,简直就是「瞌睡遇上枕头」!
现在的蜀军缺的正是战船,只要有了战船,援军和粮草就能源源不断地送至江北。
陆逊在信中的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刘闪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当即表示愿意纳降,对秘使大加赏赐后让他立刻返回,请陆瑁率战船尽快赶来。
第188章 醉卧美人膝
秘使离去后,在陆瑁率领船队到达公安之前,从成都赶来的一帮文臣已到达公安,他们跟刘闪请示一些政事的处理意见后,送上一坛蜀中带来的美酒。
刘闪漫不经心地将酒罐打开,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刘闪突然一喜:难道这是高度的「白酒」?
这个时代的酒都以稻米、高粱等带壳的粮食酿成,其实还算不上真正有酒,最多是含酒精的饮料或醪糟水。
宫中常备的酒经过层层过滤,看起来清澈无比,而民间私酿的酒过滤不好,通常呈乳白色,刘闪经常猜想,这或许就是「浊酒」的由来吧。
这些酒的度数都不高,随便找个后世的成年男子穿越过来,都可以搂着坛子喝上一大坛,什么「三碗不过岗」不过是浮云!
恐怕任何一个后世的酒鬼,都能轻易地辗压武松这样的打虎英雄。
蜀中才允许「私酿」不到一年,竟然有牛人掌握了高度酒的蒸馏之法,果然高手在民间!
刘闪暗笑,恐怕不久之后,大家喝酒的坛子或大碗得换成小杯子了。
刘闪庆幸能在这个时代喝到「二锅头」的同时,似乎又发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好办法:既然为了百姓的生计降低了盐税,那就将「二锅头」加收重税,让它变成一种奢侈品!
刘闪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满口的酒香让他回味无穷,急忙召来张绍、关索和文钦等人前来享用。
这些将领喝上一口之后全都赞不绝口,眼睛直直地盯着案上的酒坛,此时的刘闪也不私藏,跟几人一同开怀畅饮。
穿越到这个时代两年多,也就是在今日,喝了久违的「二锅头」,刘闪真正地醉了!
在半醉半醒之时,貂蝉打了盆热水进屋,小心地用丝巾给刘闪擦身子,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刘闪一把将她拉入怀中。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次日晨,陆瑁准时来到公安,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陆逊的亲子陆延、陆逊的外甥顾谭和顾承。
据陆瑁所说,他哥哥为了瞒过孙权携家人归汉,已经辞去丞相之职,很快就会携家眷前来公安,特令自己带着麾下的战船前来报效,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