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大明现在是没有藩禁不假,藩王不再像过去一样,一辈子关在王府里头当个华丽的囚徒。可谁知道这种宽松能维持多久?
高皇帝在位的时候,藩王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到了建文呢?
过去,大明的那些藩王们觉得海外是荒凉之地,孤无罪何必封于万里。但是现在,当他们看着唐王、鲁王他们一个个的在海外当起了诸侯,那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爽。
再小的诸侯,那也是诸侯啊!
也是一国之君啊!
于是乎今年一下又有三国请求移藩海外,而郑国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对于东垣郡王朱由彬来说,他倒不怎么愿意去海外,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亲宗到了海外能干什么?
以郡王的身份为郑国开疆?
或者统率舰队?
这是郑王的想法,毕竟,朱由彬是宗室中少有的专心研究航海的人,这样的人不统帅海军,什么人统帅海军?
可即便是郑王给了他人生目标,他却不怎么喜欢这样的目标,只能一杯一杯喝着闷酒。
也就是在海州的海军中参与操练时,从那些海军军官中的口中,听着海外的奇闻逸事。
让朱由彬的心思浮动了起来。
世界那么大,我为何要拘泥于郑国呢?
为何要拘泥于宗亲?
我可以驾巨舰纵横四海,到大海上探险啊。
也就是从这时起,他一边在海军中历练,学习驾船、航海,炮术,一边盯着世界地图,盯着那片未知的世界。
其实,原本他在河南怀庆府老家的时候,就已经在河上学习驾船了,在海州见习半年之后,已经掌握航海技术的他,终于按奈不住内心的想法,一个人来到了南京。
在朱由彬抵达老山的离宫时,乾圣十三年的第一场冬雪刚降下来,尽管皇帝不是谁想见都能见的,但他是宗亲,自然可以例外。
穿着一身海军军装的朱由彬长揖见礼后,就对皇帝说道:
“陛下,臣请陛下允许臣留在大明!”
“哦?东垣郡王可是不愿意出海到海外去?”
朱国强皱眉道,让藩王去“造福”世界人民,这可是他的既定策略啊,世界那么大,需要他们这些藩王去“造福”啊,你这小子,怎么能掉链子呢?
不对,按辈份,朱国强不能称他小子。
“陛下,臣不是不愿到海外,而是想以大明海军的身份出海闯荡!”
以海军的身份出海闯荡?
朱国强愣了愣,一时间,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他这是什么意思?
“东垣郡王想去何地?”
朱由彬回答道:
“欧洲!”
欧洲!
在朱国强诧异时,只听他说道。
“陛下,自陛下登基后,大明于海外联系日益紧密,虽然我大明船只纵横四海,可却不曾有一船一舰驶往欧洲,臣以为大明要‘扬国威于四海,拓波涛于万里’就非得派舰船出访欧洲不可!”
你看,宗室的眼光就是不一样,一上来就盯住了一个可以名垂青史的差遣。
去欧洲啊!
现在已经是乾圣十三年了,西历的话应该是1657年了……
过去为什么没有去欧洲,一来是因为航海技术,二来嘛,还没有那个必要,可是现在……差不多也是时候出访欧洲了。
让欧洲感受到一下天朝上国的氛围。
让宗室率领舰队过去,这倒也不错,毕竟,欧洲那帮家伙,不仅看重实力,同样也看重血统。
想了想,朱国强又说道:
“那你可知道,出海风险极大?”
朱由彬答道:
“臣心意已决,即便是埋骨他乡,亦不后悔。”
看着表着决心的朱由彬,朱国强笑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准你所奏,你暂且留在南京,朕着令海军都督府筹调舰队,待准备好之后,再出访欧洲。”
“臣谢主隆恩!”
就这么简单?
其实,朱由彬都准备好了很多理由,甚至他都准备好了银子,要是这事儿皇帝不同意的话,他就自己掏腰包买船,然后去欧洲!
“东垣郡王,出访欧洲,此事关系甚大,等东垣郡王将来功成回朝了,朕就在承化封你一府之地。”
什么?
朱由彬惊讶地看着陛下,满眼的不可思议。
这几年陛下确实在承化省封了不少郡王,那些郡王既不同于过去的亲王,也不同于诸侯。他们的地位有点类似大明国初的亲王,掌握着分封之地的军政大权。
不过那些郡王可都是……就在朱由彬惊讶的不知道作何回答时。又听陛下说道。
“等你回来的时候,就是正兑现诺言之时!”
朱国强哈哈大笑道,对于功臣他从来都是不吝于赏赐的。
第821章 从此以后变得能歌善舞……
想要激发人们的热情,最简单的是什么?
也就是金钱的刺激了。
但有时候,人们的热情是源自于内心的渴望。
驱使着朱由彬作出远航欧洲这个决定的,无疑就是他内心的热情,与什么功名利禄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在大多数时候,热情与渴望正是驱使人们做出某些决定的最大动力,功名利禄反倒是次要的。
对于李欣白而言,他压根就不在乎银子,也不乎什么功名利禄。
毕竟李家本身就是扬州大户,虽然不经营盐业,但却也是妥妥的土豪。与其它的土豪不同,早年间他曾从军,追随陛下往辽东任军职。
崇祯十四年因伤残的退役后,回到扬州后,他继续过起李家三少爷的日子,只是李家的大门上除了进士及第的牌子外,又多了一块“钦赐荣勋”,表明着李家有人从军立功。
除此之外,人们对李家三公子也就没什么印象了。因为多年来,他一直隐居在城外的别业中。
他不看重功名利禄,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既有功名,也不差银子。剩下的也就只有热情了。
几乎每天,李家的别业里都会传出枪声,对此,周围的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
“三公子又在试枪了。”
被枪声吓到丫环轻声说道,
“哎,咱们这个三公子,打从辽东回来,就迷上那些东西了……”
丫环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时,急促的枪声戛然而已。
在后院的沙袋前方,李三放下手中的摇杆,然后自言自语道。
“用铜筒的话,故障降低了不少,就是太贵了一点。”
“不贵不贵,一点都不贵。”
一旁的郑则林说道。
“这个钢筒虽说看起不便宜,可它是固定在这条布带上的,打了一条布带,直接塞一发子弹,就像佛郎机的子铳一样,它就是小号的子铳而已,看似贵,可是能反复使用。”
“说的倒也是。”
李欣白笑道。
“二弟要不要试试。”
说话的功夫,他就拄着拐杖站起身来,从枪边让开时,他的步姿有些异样,在朝鲜与东虏的交战时,他很不幸被一发炮弹击中了左腿,尽管保住了性命,但是却失去了左腿。
尽管平虏军对伤残士兵的安置很好,但他还是选择了回乡,毕竟,扬州是他的家乡,在回乡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武器上。在医院的时候,看着身边受伤的弟兄,他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念头——造出一支可以顶一百个人的连发枪。
他听人说过这种枪,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说过,陛下在济南时曾用过它,但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谁都不知道。反正就像鞭炮似的“叭叭”打个不停。
在扬州,李欣白用了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直到郑家那个“不务正业”的二公子找上门来后,才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
“三哥见过鞭炮吗?”
“你想啊,你的这个连环枪要是打普通的子弹,肯定连不了,可子弹要是和鞭炮一样呢?”
“把子弹用绳子捆扎在一起……”
在郑则林的建议下,他仿造鞭炮的模样,制出了纸壳弹。
硬纸壳、绳子、布带……直到现在的钢壳。当然,最重要的是什么?还是这架枪的“机关”,其中的机关,他用了整整五年,才完善了设计。
“咚、咚……”
随着郑则林摇动枪身后方的摇柄,它又一次欢腾了起来。
尽管只有一支枪,但是子弹却仍然像是雨点似的飞了出去,在沙袋前方的靶子打出一个个孔洞。
要是有人见到这一幕,必定会吃惊于它的射速,在郑则林射击时,李欣白喊道。
“加快一些……”
郑则林的右手加快的转速,枪声更急促了。终于,在一条弹带打空后,郑则林问道。
“怎么样?有多快?”
“一分钟的射速应该不下300发!”
“差不多成功了吧!我爹下个月要去向陛下展示皇家公园的图样,可以托他把机关枪呈给陛下。”
郑则林他爹是大明最知名的园林大家郑元勋,老山的离宫就出自他的手笔。
“再试试,先打个几千发子弹再说。”
……
半个月后,在江北皇家离宫的如茵的草地上,坐在炮车的后方,李欣白显得有些紧张,他一边把弹带装进弹膛,一边解释道。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