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满清的永平十年,也就是大明的乾圣十二年,在河心岛上的这座盛京城初显雏形的时候,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在世人不为所知的情况下,大清国就在鲁伍马河腹地站稳了脚。
不过这座城,充斥着大量的黑人奴隶,每个八旗兵身边都有几个奴隶,别说是普通人,甚至就连同大阿哥富绶的身边,也多了几个肤色较浅的混血女奴——三个月前,他们和桑巴给尔岛上亚里巴苏丹国进行了接触,刚挨过打亚里巴苏丹国那里分得清楚明国人、清国人,对于这些“东方人”,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敌意。非但高价买走了他们需要的瓷器、丝绸等商品,还卖给了这些一批马匹、奴隶。
也正因如此,富绶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
“范承荫,看样子,咱们在这边肯定碰不到睿王了,原本我还以为能在这里碰到他呢,不曾想他居然在北方几千里之外……”
东非离伏尔加河……远着呢!原本他还寻思着在这边能不能碰到多尔衮呢?
尽管颇有些遗撼,但是富授仍然对范承荫说道。
“范承荫,你说要是睿王知道,咱们在这里打下这么大一片地盘,又会作何感想?”
……
作何感想?
对于身处伏尔加河畔的多尔衮来说,他压根就不知道他那个侄儿皇帝,居然会学起西洋人,开辟起了殖民地为将来“南狩”作起了准备,在豪格龟缩在日本的时候,正是兵强马壮的多尔衮正做着他的“上帝之鞭”的美梦。
相比于豪格,西征以来,多尔衮的进程可以谓是顺利到了极点——凭借着从明国偷师学来的火枪、火炮,靠着燧发枪以及野战炮,非但蒙古各部一个接一个的臣服于他的帐下,哈萨克汗国也被大清国吞并,为了威慑周边,数十万哈萨克人被杀死。
“过车轮不留,杀男留女!”
一通屠杀之后,偌大的哈萨克大草原再也不见了哈萨克人,这里成了八旗的天下,女人沦为八旗兵的玩物,而少数活下来的儿童成为了八旗包衣奴,现在不少人都成了八旗兵。
面对大清国的赫赫军威,就连同百年前逃到伏尔河畔的土尔扈特汗国,也向“大清大汗”多尔衮臣服,成为蒙八旗的一部分。
也正因如此,多尔衮终于把手伸到了土尔扈特汗国以西,伸到了顿河平原。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在关注着那里的局势,甚至还主动招揽顿河两岸的哥萨克部落,向当年招降蒙古人一样,通过赏赐、联姻等方式招揽这些哥萨克。
这个时代的哥萨克还没有向沙皇效忠,他们散居在乌克兰大草原以及顿河两岸,他们的敌人既有鞑靼人,也有波兰人,面对多尔衮的招揽,有不少既不亲俄,也不亲波兰的哥萨克部落纷纷接受他的雇佣。
不过,这种雇佣,并不是多尔衮需要的,他所需要的是整个乌克兰大平原。
“王爷,王爷,好消息啊!”
来到了多尔衮面前,洪承畴显得有些激动。
多尔衮问道:
“那边有消息了吗?”
“有消息了!”
洪承畴欠身回答道:
“赫梅利尼茨基已经派来了信使,他打算亲自过来与王爷会面,据臣猜想,他必定是被波兰人打的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相比罗刹国,王爷开出来的条件,他实在是没办法拒绝,而且罗刹国那边在接纳他的问题上犹豫了很长时间,只要赫梅利尼茨基归顺我大清,我大清就可以直取整个乌克兰,有哥萨克精骑相助,我大清必定可以横扫西方诸国。”
“等了好几年,终于等到他归顺了!”
多尔衮欢喜道。
从几年前赫梅利尼茨基起事的那天起,多尔衮就一直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不但多次派人过去与他联络,向他示好,甚至还向他提供了几批武器,火药、大炮,火枪,当然数量都不多,但是却拉近了两者和关系,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汗国背叛了他之后,大清国的帮助对赫梅利尼茨基是极为重要的,多尔衮为什么要做这一切,就是为了招揽赫梅利尼茨基为已用,通过招揽他,把草原上的哥萨克纳为大清八旗的一部分。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多尔衮甚至暂缓了西征,只是在北方与罗刹国打了几仗,然后又与对方签署了和约,让他们承认大清国对大伏尔加地区的占领。
“王爷,只要赫梅利尼茨基归顺我大清,咱们就可以西征罗刹了!”
洪承畴得意道。
“罗刹一克,这千里沃野,可就尽归我大清,等到时候,王爷便可以登基为帝了!”
多尔衮绝对是大清国的忠臣,哪怕是到了西边这么多年,他都没有篡位自立。顶多也就是自称“大汗”而已,让他这样的忠臣天底下可还真不多。
听洪承畴这么说,作为大清忠臣的多尔衮还是摆摆手说道。
“当不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大清国的将来啊……”
第781章 八旗变十旗
不想当皇帝的王爷不是好王爷。
多尔衮不想当皇帝?
做梦都想,可他真的不敢想,为啥?
害怕啊!
皇帝好当,可能力越大……不,旗号越大,挨打的机会也就越大。
对于大明来说,他多尔衮就是一个王爷而已,而且远循到极西的王爷,大清国在那?
在日本啊!
永平皇帝在那啊——他那个侄儿登基后,改年号为永平。
永享太平?
想的美,只要大明在,享个屁的太平。早晚也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结果。
所以他多尔衮绝对不会扯着虎皮当大旗,为了一个名义去自寻死路的,别说是他了,就是大顺的李过,也就是关起门来称“皇帝”,直到现在那边还用着李自成的年号,用死人的年号。
为啥?
为了活下去,毕竟,大顺可是逼死大明皇帝的主。
所以大顺那边现在是永昌的年号。
多尔衮和李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闷声发大财”的方式,而更加巧合的则是他们,都选择了差不多的发展路线。
大清的八旗制度,说白了就是明朝军户的强盗版,倒不是什么自己独创的,非说是独创,也就是一些名称的变化而已,本质上还是军户。所谓八旗,其实就是卫所而已。只不过在八旗制度下,大家都是奴隶,真正的奴隶。这一点倒是奴隶。
而大顺推行“屯田”,和高皇帝的卫所制差不多,士兵也是卫所里的军户,比旗兵多了一点自由,至少没有主子什么的。
除了类似的军户制,西逃后,他们都先后选择了“计丁均田”,就像模仿明军的军田制,向军官以及士兵授田。这个土地制度,让最基层的士兵都变成了小地主,军官变成了大地主。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这年月西边的地盘确实够大,人口很少——他们都是拿着刀子杀过几轮的了,还能剩下多少人口?
人少地多。
地不值钱,分给士兵、军官,让他们尽心卖命多好。
什么?
他们不愿意尽心卖命?
当年八旗在辽东的时候分了田,为什么一闻“征西”皆欢呼雀跃。
抢啊!
征西抢汉人,能抢到奴隶、衣裳、金银等等……这就是八旗的战斗力关键,军户授田再加了强劫分脏。
一群创业家的战斗力自然超过拿薪水的打工仔。
现在,他们到了西边,也是一个样。
当然了,士兵们分到了一两百亩的地,可问题是谁种啊?
想要种田,就需要奴隶,需要阿哈包衣。
过去能抢汉人,现在能抢谁?
多尔衮不傻,当然不会再去抢汉人了!
主要是打不了过了。
那就继续抢西吧。
先抢喀尔喀,然后再带着喀尔喀抢卫特拉,然后再带着他们去抢哈萨克……总之一句话,就是多尔衮带着大家伙去“创业”。
所以大清国西征的时候,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抢劫,抢掠奴隶。因为在汉人身上吃过亏,西征时,都不敢给敌人留喘息的机会,男人杀掉,女人掠走,嗯,孩子留下来,当奴隶。
这样一通杀戮之后,大清国在西域的统治远比他们过去在辽东的更稳定了!
而且西征后,十几万汉军八旗——当年多尔衮最后一轮入寇时掠走的汉民,终于真正融入了大清,成为八旗的一份子。
这十几万八旗汉军,过去只是奴隶,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的贫苦农民,而在西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甚至还有女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的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西征时,他们可以用抢来的奴隶给自己种田,让女奴为自己生育。
女人、奴隶,再加上大块的土地,虽然就像明初的军户一样,负担着沉重的子粒粮,但他们还是能活得比较滋润。
所以,现在多尔衮麾下的汉人反抗已经渐渐平息了!
甚至汉军已经成为了多尔衮的主力,几年前,一支汉军在罗斯人的四面包围下,还坚持了几个月,最后配合援军击败罗斯人,从而迫使罗斯承认的大清国对大伏尔加流域占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