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咱有飞剪船、有经度表,有六分仪,甚至还有测定经度的《航海天文历》以及航海地图。
  还有什么可担心!
  只是更远一点而已。
  当天,就在清江浦,朱国强注资成立了“大明阿美利加公司”,嗯,其实和东印度公司差不多。
  人类史上,很多伟大的事件,往往起源于渺小,而这……大明的殖民事业,不过起源于一艘遭遇风暴,从黑水航线被海风吹到了琉球,然后又从那里一路返回大明北方的一群“迷航客”而已。
  嗯,当然,还有两个千娇百媚的火辣而狂野的拉丁大长腿,那个才叫美啊!
  当晚,为了庆祝大明的美洲事业摆上了议程,朱国强特意喝了两杯,然后趁着酒意把人家姐妹俩都拉到了床上。
  拉丁美女,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野性。
  狂野而又火辣,虽有小女生的矜持但却又不失激情,感觉棒极了,那感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幸好是微服出巡,要不然恐怕还真有可能君王从此不早朝了。
  说得好像是什么时候早朝了一样。得继续征伐吧。
  龙精虎猛又是一夜征伐,清晨时分再次走到船头时,几个女子娇柔无力懒趴于床上酣睡时,朱国强却精神十足的来到了船艏甲板,然后在那……跳绳。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经常多人运动,非得有过人的体力。
  运动使人健康。
  经常运动的皇帝,更需要经常运动……
  终于,跳绳半个小时后,朱国强拍了拍腿,然后活动了一下筋骨,浑身大汗的他又在侍女的服侍下洗了澡,就只是洗澡而已。
  沐浴更衣,待到吃完早饭后,有侍从禀报到了济宁时,朱国强想了想,然后吩咐道。
  “从济宁下船,咱们去一趟曲府,朕登基数年,这曲府是应该过去看看了,毕竟,将来的封国都要建尼山牌坊的。”
  为什么要建尼山牌坊?
  鼓励国人与野人通婚野合啊!
  建尼山牌坊,就是为了告诉那些移民,告诉他们要勇于争夺野人的生育权。别说这不符合礼制。
  君不见,孔圣人不就是野合而出!
  你们多多努力,争取也造出几个“圣人”。
  圣不圣的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抚夷归夏怎么抚?怎么归?不就是靠生育权的争夺吗?
  这样的融合才是咱们汉人的传统啊。只可惜后来总有那么多人在那里数典忘宗,忘了什么是老祖宗的传统。
  ……
  曲府。
  往曲府县城的官道上,一阵数十骑正沿着官道朝着曲府城赶去,其中最为引人的还是几个服色艳丽的女子,即便是在这样大队之中,那几位女人也是引人的很。
  官道两边高梁地里,正在忙活着的农人看见这一队骑通过,抬头张望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劳作了。
  顶多也就是暗自羡慕一下被众女子簇拥着的男人而已。
  被这被几个艳丽无双的女子簇拥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朱国强,进了山东,他现在也算重归故里了……那怕是老朱家的都说自己是凤阳人,可对于德藩来说,山东也是德藩的故里。
  甚至就在去年,就像嘉靖十年,世宗皇帝把他出生的安陆州改名“承天府”一样,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济南府也改了名字,改成了“奉天府”取得是“奉天承运”的意思。
  呃,有点重了,其实也不对,历史上的第一个奉天府,位于湖南武冈的南明奉天府,是存在时间最短的天府,前后只有5个月,由大明的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朱由榔设立的。
  满清的那个比他这个晚多了。
  看着眼前这片已经由青转黄的高粱地,瞧着这片青纱帐,朱国强轻轻的勒停了胯下的辽东马,远望着这片田地。
  何洪勇这时悄悄靠了上来,低声禀报道:
  “爷,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过了兖州镇,就进了曲府县的地界,咱们现在看到的田,全都是孔家!”
  “全都是孔家的!”
  朱国强愣了愣。
  德王府在济南,也比不上孔家的地多!
  曲阜孔家到底有多少田产?
  就说祭田吧,就是历代皇帝赐予的,不用向朝廷缴纳任何赋税,专门用来祭孔子的田。
  宋代赐田200顷,金国赐田400顷,元代赐田50顷,孔家共计得到650顷祭田。
  这些田那怕就是经历再多的战乱,也改不了“孔家”的姓。而到了大明,想要恢复被蒙元蹂躏的华夏文化,老朱家对孔家那是一个大方——朱元璋赐田2000顷,当然这也是因为当年大明开国那会儿山东地广人稀,给这么多地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朱棣篡位成功了又赐田73顷,之后的历代皇帝也是多少总会赐田,合在一起差不多有数百顷,曲阜孔家在明处的祭田,至少有2500顷。
  而且这些田都是官田的大顷,一顷等于300亩!
  也就是说,孔家不用纳税的田产怎么着也得超过75万亩。
  非但如此所有曲阜孔家的子弟,只要是登记在册的,既不用交人头税,也不用服徭役。
  而朝廷还赐给孔家大量的庙户、礼生、乐舞生、洒扫户等等。这些人那也是都不用交人头税,都不用服徭役。
  换句话来说,搁大明,只有孔家的子弟是八旗子弟!
  不当差,不纳粮,生下来就是生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就是大明宗室也比不上。
  不对,人家压根就瞧不起宗室啊。可是谁敢瞧不起孔家?
  “这可真是积世之家啊,算起来我们老朱家都比不上他们孔家!”
  朱国强冷笑道。
  “搁他们眼里,我们老朱家不过只是暴发户而已!”
  “爷,他、他们怎么敢……”
  何洪勇惊的道。
  “怎么敢?此事又岂是朕胡乱杜撰,是工部主事张岱所记,张岱先父曾在鲁王府担任长史。他本人在崇祯二年来曲府拜祭孔庙,你们猜怎么着?居然找不到‘至圣先师’的牌位,这可是世宗所封的,只有‘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个是蒙元所谓元成宗所封的牌位。孔子诸位弟子的牌位,也沿用元代封号,而坚决不用明代封号。张岱记述的原文为:“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总以见其大也。”
  冷冷一笑,朱国强继续说道。
  “而后张岱与孔家弟子交流,更是被气得不轻,你们猜他们孔家人说什么?说“孔家人曰,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国强的眼睛眯成缝,冷笑道。
  “怎么样?牛不?搁孔家人的眼里,我们凤阳朱家,不过只是暴发人家,小家气……”
  朱国强越说越恼,倒不是因为孔家把朱家称为“暴发户”,而是因为……他离不开孔家这个牌位,甚至就连“抚夷归夏”,都要拿尼山来说事。
  “可他们忘了,暴发户最爱记仇,小家气……更记仇啊!”
  哪怕就是自己实际上不是朱家的人,可是也不妨碍去替老朱家出这口气。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知道,当皇帝的没有一个不是小心眼儿,不但是小心眼儿,而且还好记仇。
  冷笑一声,朱国强沉声道。
  “走,今个咱们去拜一拜这个孔家。”


第710章 缇骑进城
  暴发户是好记仇不假。
  世家有什么不同?
  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见识广,几乎是在朱国强一行人刚抵达曲府,就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不能不注意啊。
  这一群人三十余骑,幸好是太平盛世,要是搁在乱世,指不定会被当成响马,甚至半路上碰到南镇抚使锦衣卫“缇骑”,还特意盘查了一番。
  没办法,这伙人太惹眼——三十余骑皆是辽东高头大马,比“缇骑”的军马都高出不少。能用得起这些骏马的肯定是非富既贵。
  这些人马是临时从济宁鲁王家借的——尽管鲁王在中都阅武,而且很多土地都已经转卖给了他人,但鲁王还是在济宁建了一个马场,用于繁育马匹,供应将来鲁国军卒。其实,现在那些藩王们也都不动声色建起了马场,并且整顿仪卫,万一要是封建海外,这些仪卫就是王军的根本。
  这些精心培育的上等马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现在的大明和过去不同,只要有钱,肯定能买到上等马。不过能买得起的肯定都是豪富之家。
  “必定是那家权贵的公子吧!”
  有人暗自嘀咕着,瞧着他们一行直奔孔庙,他们大都是面带得意状,肯定是过来拜祭老祖宗的。
  当然,既然来拜祭孔圣人的,那肯定就不能风尘仆仆的。自然要曲府城中住下来,虽然这个时候,曲府还不是旅游圣地,还不至于数着人头卖门票。可天下士子文人何其多,他们路过山东时,只要有可能总会到孔庙拜祭,就是靠着这些人,曲府那也是大明朝的旅游胜地,毕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搁曲府这边……无山无海可有祖宗……那就吃祖宗了。
  朱国强一行人刚过来,就有招揽生意的商贩拦下,做起了生意。敢拦下他们这行人的肯定不是黑店,非但不是黑店,还是孔家人自己开的“高档酒店”,搁这个时代,差不多等于五星级水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