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所以……撤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少对于他多尔衮而言,撤退是保全个人最好的选择,既然是到时候皇帝追究,也说不出个所以来,毕竟,右翼军是岳托统领,现在他都是死人一个了,自然所有的罪名都应该由他来承担。
而他多尔衮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这几万人马,还有这次进关掠来的人丁物资带回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个什么德王世子……就用这个反间计。
尽人事听天命吧!
多尔衮的心里嘀咕着,想了想,然后又对奴才吩咐道。
“再让他们喊,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于是乎,很快,这京城里的官兵百姓都听到了城外震耳欲聋的喊声——“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火神下凡,有火有德!”
震耳欲聋的喊声从城外一直传到城内,又传到了宫里,既传到了满城军民百姓的耳中,同样也传到了内侍宫女的耳中,当然,即便是朱由检百般不愿,这几个字还是一字不落的传到他的耳中。当然,也传到了杨嗣昌的耳中,手持笏板的他,脸色同样极为难看。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官军无能,任由东虏长驱直入千里,而是因为这个德王,不对,是德王世子。
火神下凡!
这还得了,堂堂藩王世子,居然敢自称“火神下凡”,那可是滔天大罪。
“臣以为,德藩世子虽于国有功,可却自称‘火神下凡’,实在是荒唐至极,如今更是肆意任由无知小民散布流言,自称‘应德’实在是大逆之言,以臣之见,可遣使将其发往中都高墙……”
不等杨嗣昌说完,朱由检就怒声训斥道。
“发往中都高墙,到那时,全天下皆以为朕是赏罚不公的昏君,杨嗣昌你到底是何居心!”
朱由检之所以会这么恼火,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东虏喊着的“有火有德”,也不是因为什么“应德而生”,而是因为那些话每喊一次,对他而言,就像是一计响亮的耳光似的抽打在他的脸上。
自从去年东虏破墙入寇,朝廷一败再败,甚至就连领兵大将也是身死于沙场上,到底是将帅无能,还是东虏太过厉害,眼下朱由检已经无心再去追究了,让他心恼的还是德藩,还是那个什么“应德而生”,当然还有就是他这个帝王的脸面。
现在,他这个皇帝的里子面子,被东虏这么一喊,可以说全没了,可是他杨嗣昌居然说什么,把德王世子关进高墙,到那时,岂不就是天下震动!非但天下人不会信服,甚至还会指责他这个皇帝“赏罚不明”。
到时候,他德藩世子有没有德不重要,全天下会都知道他这个皇帝无能无德。到那时候,恐怕德藩就真的应德了。
这样的建议,他堂堂首辅居然能说得出来!
“臣惶恐,臣惶恐……”
杨嗣昌连忙深揖请罪,其实,他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阵,尤其是在得知宋学朱还活着的时候,心里更是一阵的失望,他宋学朱非但还活着,甚至还立下了大功,那怕这功劳是“捡来”的,对他而言,那也是一计响亮的耳光啊。
“当然德藩此次也确实为国立下功劳,臣看了山东巡抚宋学朱的折子,折子里只有德王以及守城官员功劳,并未提及所谓世子,想必,想必这所谓‘应德而生’不过只是东虏奸计,陛下万万不能中计……”
深知现在皇帝心里必定也是左右为难的杨嗣昌,三言两语,就把德王世子的功劳给“飘没”了。
“不妨下旨先对德王给予嘉奖,当然还应表彰坚守济南守城诸官吏……”
第46章 高筑墙广积粮
身在济南的朱国强,当然不知道的自己的功劳被人给“飘没”了,不过,他倒也不在乎。
相比于功劳,他更关心眼下。
在寂静无人深夜里,朱国强又一次翻看着成叠的“建议”,全都是来自网友的建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回复的人很多,尽管绝大多数都是调侃,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错的建议。
“军队,军队是一切的基础……”
军队啊……
朱国强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这几个字。
但是随着清军的撤退,济南的民壮肯定是要解散的,那自己手里还剩下什么?除了仪卫司的一千八百仪卫和千多号守陵兵,就再也没有其它了。
“要不然把静芸那边的‘娘子军’留下来呢?”
在本能的想起“娘子军”的同时,朱国强又摇了摇头,尽管火器时代让女人和男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总不能就靠一群女人打仗吧!
最重要的还是要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一支近代化军队!”
自然的朱国强甚至直接把现在已经拥有的军队给排除了。毕竟,那支军队并不是一支近代化的军队,而是仓促组织的民壮,在清军撤退出关后,就必须要解散,所以现在看似十万人的“大军”,实际上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
……
要多思考啊!
心里念叨着,朱国强这才发现自己身边,甚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除了……
宋学朱、邓谦、张秉文、李应荐、韩承宣……
在纸上写下这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济南守城的官吏,他们无一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天间坚守在城头,或许他们是文官,但是比起的后来的那些水太凉之类的东林党人,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即便是在历史上,这些活下来人,也在史书上留下赤胆忠心的一笔。
只是,这些人中,除了宋学朱这个明显表露出对朝廷甚至对皇帝极为不满的人之外,其它人可靠吗?
可以成为自己的班底吗?
对此,朱国强不禁有些怀疑。
“世子爷,布政使张秉文、参政邓谦、还有历城知县韩承宣,都可以笼络一二,现在虽然流寇为祸,但是神京尚在,下官所谋是他日天下变乱时,世子爷能力挽江山于危亡,到那时,张秉文、邓谦、韩承宣等人,自然可以为世子爷驱使……”
又一次,宋学朱直白的表明了自己态度,经过生死大劫后,他想了太多,当然也看到了太多。
“你觉得真到了江山危亡的关头了吗?”
宋学朱的判断,让朱国强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尽管现在流寇横行,但是能够看到“天下危如累卵”的人可还真不多,尤其是能提到“神京尚在”,无疑就是在告诉朱国强——要不了几年,神京就会陷落,至于那位皇帝自然也就……过去式了。
“殿下,今日之天下,已经不是再是先帝那会的天下,去年东虏入寇时,正是朝廷集结大军清剿流寇最关键的时候,可东虏入寇,朝廷震动将剿寇大军抽调,如此势必让流寇得到喘息之机,也让朝廷失去清剿的大好时机,其势必会再次坐大为害中原,如今外有辽东东虏横行,内有流寇作乱,长此以往,又岂是天下之福?”
深吸口气,宋学朱看着世子认真地说道。
“此次东虏入寇,北直隶、山东糜烂千里,千百万百姓为其残杀,两省生灵涂炭,赋税尽失,而陕西流寇为害中原,糜烂地方,北五省除山西外,朝廷既无征粮之民,百姓亦无缴税之银。朝廷财政本身就窘迫非常,如此几经反复之后,北五省实际上已经糜烂不堪,以下官看来,不出一两年时间,朝廷既无充饷之银,也没有令兵士裹腹之粮,而外有如虎似狼之东虏,内有流寇不止,如些反复数年,只恐怕……”
沉吟片刻,宋学朱迎着世子爷的目光说道。
“到那时高皇帝打下的江山必定失于今上之手,神京或为虏所破,或为流寇所陷,或为流寇后陷落再为东虏所据,总之天下必定将陷入乱世,百姓势必生灵涂炭。而殿下是高皇帝之后,待到天下危亡之时,自可以宗室之身,募义军、复社稷!到时候,天下自可安稳,百姓自然可重享太平!”
有那么一瞬间,尽管只是一瞬间,朱国强差点想问你是从那穿越来,不过,这只是宋学朱的猜测而已。
这个人啊!
是个人才啊!
惊讶中,朱国强并没有说话,他只是装模作样的沉吟着,他知道,对方必定还没有说完。
“此次,济南大捷,世子爷可谓是英名满天下,但世子爷是宗室,有‘藩禁’在,到时候势必会为朝廷所忌惮,以下看来,往后世子爷不妨先保持低调……”
“低调?”
眉头挑了挑,朱国强看着宋学朱示意他说下去。
“世子爷,可记得当年高皇帝如何夺得天下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念叨着这几个字,朱国强隐约明白了宋学朱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让孤尽量低调,以免引起朝廷忌惮是吧,这倒是与缓称王有些相似,那么以你之见,孤应该怎么办?”
“修王陵!”
“修王陵?”
诧异的看着宋学朱,朱国强疑惑道。
“这是为何?”
“殿下,既然朝廷忌惮殿下,那么势必会再派镇守太监于济南,殿下稍有异动,势必为其密奏朝廷,到那时殿下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以下官看来,于其困守济南,不防寻个借口跳出济南,没什么比修王陵更妥当的借口了,镇守太监即便是有意勾陷世子爷,可若是没有大王的许可,也不能轻易进德藩王陵,而目下七座王陵散落于青崖山南,世子爷不妨借口王陵遭东虏袭损,于王陵四周筑墙,一来可以名正言顺呆在王陵之中,至于其二……”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