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心里这么寻思着,但李英终究还是没说出话来,郑芝龙被招安兵,拿海上的海盗换他的荣华富贵,现在既然自己已经投靠了世子爷,拿那些人换富贵,也是理所当然的。
谁让“孔雀旗”是兵……不对,已经没有“孔雀旗”了,只有平虏军水营了。心里这么寻思着,李英又说道。
“世子爷,要是取台湾的话,不妨以孙提督为帅。”
“哦?”
朱国强不露声色的问道。
“老泰山,为何要我以孙提督为帅?”
“世子爷,‘孔雀旗’虽说已经投靠世子爷,可说到底‘孔雀旗’不过只是群海商,虽然习惯航海,可总归不是兵,要真是硬碰硬,恐怕还真不是孙提督麾下几千水兵的对手,其实,我这阵子一直在寻思着,世子爷不妨从‘孔雀旗’中挑出精锐组成水师,至于其它人,则划归海商,像郑家一样,令其通商四海,为世子牟夺海利,如此岂不是更好!”
“老泰山,高义!”
朱国强点点头,然后说道,
“老泰山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以我看,这件事不妨就由老泰山操作吧!”
既然李英这么主动,朱国强又怎么可能会拒绝?自然是打蛇顺棍的同意了下来。
末了,亲自把李英送出府后,看着李英的背景,朱国强暗自想到,这人这么识时务,怎么在历史上偏偏就没有留下什么名声呢?
难不成被郑芝龙给杀了?
离开了大将军府后,李英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二当家云三那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当家,你,你这是要把弟兄们都给世子爷了?那是你家姑爷不假,可,要是这么做,咱们自己手里除了剩下几艘船贩海,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得有失!”
李英摇头说:
“当初咱们归顺世子爷,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子孙后代,是为了从海盗变成良民!现在你我都已经是大将军府里的官,就算是把那点东西让出去,咱们手里还留着些船,将来就能打着大将军府的旗号出海,就像他郑芝龙一样。哦,对了,你家的老三不是会说红毛话吗?让他也跟着,将来出好谋一个出身。”
心里琢磨了一会,想到大儿子就在世子爷身边当侍卫,老三要是能再到军中效力,那么将来云家飞黄腾达那也是早晚的事情,云三心里便没了意见。
“世子爷要打台湾,他郑一官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世子爷夺了台湾!”
“他还能怎么样?”
李英冷笑道:
“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要是他郑芝龙直敢动手了,哼哼,正好和他把老帐算一算……”
云三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够呛,辽东离台湾那么远,就是打起来,咱们也不一定能占着便宜!”
“那也不一定。”
李英笑着说道。
“眼下或许我们斗不过他,可是别忘了世子爷从到了大连,就一直在千方百计的笼络北方的海商,别看北方的海商不多,可是,用上几年的时间,有世子爷的支持,到时候他们肯定会不逊于福建那边的海商,毕竟咱们这边可以造船,而且还可以铸炮,可以炼铁,算起来,郑家有什么?久而久之,他们肯定比不上咱们,时间在我们这边。”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可是别忘了,咱们现在和他们差远了。”点点头,云三有些担心到。
“万一要是姓郑的不顾一切的动起手的话……”
不等云三把话说完,李英就大笑道。
“现在他郑之龙,还没有这个胆子,别忘了再怎么着世子爷都是大明的皇室宗亲,他郑之龙是什么玩意?往好听了说不过就是一个海商,可实际上不过就是一个海盗,就是在借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对咱们动手,除非他舍得抛弃眼下的荣华富贵,重新去当海盗。”
当然,这绝对没有一丝可能,李英笑了笑,然后对云三说到。
“其实吧,眼下都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对于咱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抓住眼下的这个机会,他郑之龙能飞黄腾达,咱们未尝不能光宗耀祖。”
第326章 汉军满万不可敌
也就是在云三他们憧憬着各自的未来时,南下的船队出去了,船队并不大,不过只有十六艘鸟船,不到四千将士。这就是孙和京用来收复台湾的兵力,兵贵精不贵多,况且兵马太多了,后勤也是问题。
南下如此,北上同样也是如此,几乎是在孙和京率领着船队驶离大连码头——也就是几座木制的栈桥时,就有海商从朝鲜带来了一些新的消息。
“……四月十九,虏首领兵五万抵达汉城,向朝鲜王问罪,称其虽然已经称臣,可是却全无事主之心,心怀不义,引明寇入寇沈阳,劫夺质子,令其立即归还质子,并勒令朝鲜王于门前谢罪……”
引明寇入沈阳?
劫夺质子……
瞬间,朱国强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也太会往棒子脸上贴金了吧!
想着后世棒子的某些举动,朱国强甚至都不怀疑,几百年后,那些棒子必定会颇为得瑟的在在历史书里写到——在我们朝鲜人的指挥下德世子才成功攻下沈阳……
我了个去,这也太恶心了!
不过,好像往后就没有朝鲜了……
可也不妨碍那些历史发明家们,在网络上发明一下啊!
忍着心里的恶心,朱国强问。
“那现在朝鲜王在何处?”
闻言,胡唯良连忙答道。
“回世子爷,因为无法归还质子,所以朝鲜王已经被虏首囚于汉城,现在朝鲜政令皆由虏首黄台吉发布,在我等归国前,虏首曾招见我等,让我等继续行商朝鲜,请世子爷放心,我等虽是商贾但也是大明百姓,绝不会贩卖货物与东虏。”
见胡唯良和其它海商纷纷表着忠心,朱国强笑道。
“尔等忠义,我焉能不知,若是不贩货朝鲜,又岂能获得情报,这通商,还是可以继续通商的……”
海商这个词,放在明代绝对算不上褒义词,海商者,亦商亦盗。名为海商,实则为盗,反正通倭寇的是他,走私的也是他。到了万厉年间因为财政危机,任由百姓出海,海商大兴,但凡贩海者无不是身家钜万,不过,名声……仍然不好听。
可是名声再不好听,白花花的银子总是现实的。越是严禁,走私就会越兴盛,而且越无底线,与其这样,不如把通商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好他们。作为商人的他们消息极为灵通,就像胡唯良一样,早在几个月前,在黄台吉还在攻着金州防线时,他就带驾船来到这里,从此之后,专门从事与朝鲜贸易的他,又多了条航线。
尽管山东、北直隶的海商规模有限,不能与福建等地海商相比,可是利用好了,他们就是开拓海外贸易的先锋,先贸易后殖民,这不就是大航海时代海上事业的基本玩法吗?
随后朱国强又强调着对朝鲜通商需要注意的事项,什么不能卖军需啦,什么要注意收集军情啦等等,最后当然是对他们能急时到大连禀报军情的义举,加以赞赏。仅仅只是赞还是不够的,当然还要赏,赏得并不是银子,而是商品。而所谓的商品,其实就是他从另一边带来的一些商品,当然都是些“暴利产品”,不妨就用这些商品,感谢一下他们的义举。
义举理应得到回报。
在他们感恩戴德的离开后,朱国强便站在地图前,盯着朝鲜的地图,沉思了良久,甚至就连同葛世振进来时,他都没有注意到。
“……殷栗铁矿位于黄海南道西朝鲜湾,为朝鲜大型铁矿。矿体产在页岩、灰岩和花岗岩类岩石中。矿石品位高者达70%,储量4-5亿吨,可不经选矿直接利用。铁矿濒临黄海,距离海岸不到十公里……”
回忆着殷栗铁矿的相关资料,朱国强稍微歇了一会儿,目光又开始落到了平壤一带,在平壤一带有大量的露天煤矿,而且大都是优质无烟煤。
“……煤炭是朝鲜最重要的的矿产,朝鲜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47.4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117.4亿吨,褐煤储量30亿吨,平安南道南部以平壤为中心向东西延伸80公里的区域内,无烟煤储量十分丰富,大都为露天煤矿,埋层浅易开采,但生产易受暴雨等自然气候影响。”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殷栗铁矿位于大同江出海口,而沿着大同江直至平壤上游,两岸的山岭上,埋有大量的可露天开采的煤矿以及其它矿藏。
铁和煤!
他们正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看到世子爷于地图前,在朝鲜的位置上比划着,葛世振并没有打扰他,等了好一会,才听世子爷颇有激动地说道。
“就是这了!”
回身时,朱国强看到了葛世振,便笑道。
“进来多长时间了?”
“回世子爷话,臣也是刚进来,见世子爷在想事,就没有打扰。”
身为大将军幕府长史,葛世振深知世子对朝鲜一直另有打算,于是便问道。
“世子爷打算对朝鲜动手了?”
在对台湾用兵的问题上,葛世振就持反对意见,看出他想说什么的朱国强,笑道: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