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不等毛承志说完,朱国强就冷笑道。
  “大人,时代变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
  是火器的时代!
  “这次整兵的一个核心是什么?就是要火器化,虽说还是会保留一些重甲兵,但是部队以后会以火器为核心,新式的火枪、火炮,将是我们击败建奴收复辽东的根本,至于盔甲、刀兵……这些东西,与其留着浪费,不如卖给建奴,换咱们需要的东西过来。”
  需要什么?
  需要木材啊!
  鸭绿江两岸不仅仅有百年松树,还有许多各种硬木,尤其是像栎树、榆树之类适合造船的硬木资源同样也是极为丰厚。在这个木制帆船的时代,森林资源甚至直接决定了海军的命运。木材的供应制约着海上力量的发展,相比于普通的松木,优质橡木制成的船只寿命长达百年,而松木却只有区区十几年,橡木也就是栎树,在中国只有鸭绿江两岸,有着丰富的栎树资源。
  用缴获建奴的刀兵从建奴的手上换木料,造成船再去打他们……这个世界上,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唯一让人感觉不太爽的就是……
  一句“大人时代变了”,让毛承志顿时变成了哑巴,确实,世子爷这边的火器犀利非常,就像上次黄得功两边的长枪手甚至连动都没动,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建奴几千骑兵。
  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无论大家伙能不能适应,时代确实已经变了。
  于是乎,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朱国强这边真的和黄台吉“勾结”在了一起,在商人的联络下,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黄台吉那边向他提供木材以换取各种兵器。
  “皇上,奴才觉得那朱慈颖绝对没有安好心,他怎么可能就这么大方,居然会拿兵器来换咱们的木头?”
  范文成的话声刚落,黄台极就哈哈大笑道。
  “他现在在青泥洼那边大兴土木,肯定需要大量的木料,那边我去过三上,并没有什么大木,到那里,可是有几十万人等着住房子呢。所以才会想从咱们手里换木头。”
  “皇上。这些木头既能盖房子,也能造船。他会不会是想要拿木头造船啊!”
  作为皇上的好奴才,当然有面面俱到的为皇上把所有的一切都考虑周全了。只有如此,才能够得到主子的赏识。
  毫无疑问。范文成绝对是个标准的好奴才。对于他的提醒,黄台及只是不以为意的摆手说道。
  “我特意问过尚可喜他们,朱慈颖要的是栎木,还有榆树,都是硬木,这些树都不适合造船,木头太硬,用来造船费工费力。我觉得他还是想借机让我放心好我和多尔衮互相厮杀,他渔翁得利,这样也好,咱们先趁机稳住他,然后再徐徐图之,最后让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于朱国强来说,他压根儿就不在乎皇太极想什么,最重要的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在黄台吉人去砍木头的时候,他则带着护卫直奔卫所而去,毕竟哪里才是根本……


第321章 你的案大发了
  冬去春来!
  即便是素有苦寒之名的辽东,也有冰雪消融的时候。
  当从江南吹来的暖风吹去辽东大地覆盖的冰雪时,在从大连到盖州之间广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插满了木牌,每一个木牌上都写着“**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军田”的字样。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滨临渤海的盖州清河到黄海海滨的英纳河以南的土地上,又一次出现盖州、复州、金州、庄河、永宁、熊岳、归服等十几个卫所,近十万退役官兵被安置在这些卫所中,成为了大明新一代的军户。
  只不过与过去名为军户,实为国家农奴的旧军户不同,他们既不需要承担田赋杂税,也不需要负担徭役,除了偶尔的训练之外,他们享受的待遇甚至远超过秀才。
  不过只是一个月的功夫,曾经荒凉的变成了一片片新垦的农田,在田间地头百姓们正在忙活着驱赶着牲口开垦田地,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与往年不同,在田里干着活的人们都对今年充满了希望,毕竟,现在他们是在为自己干活,而不是作为奴隶为东虏干活。
  当四轮马车在官道上奔驰时,朱国强偶尔会把目光投向田间,看着田间劳作的百姓,哦不,应该说是军户——现在这里的土地都被授给退役的兵丁,普通的民户要是想种地,只能租种军户的土地,毕竟每个军户都根据土地位置不同授了从百亩到两百亩不等的土地,即便是如此,仍然有不少人没有得到授田。
  乱世军队才是根基,至于普通的百姓……就先当军户的佃农,或者到厂矿干活吧!
  现在在十数万军民的努力下这片已经荒凉几十年的土地,正在以目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而更让人欣赏的恐怕还是地里玉米的长势。
  终于来到田间,看着地里长了足足两尺高的玉米,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甚至忍不住用手轻抚了一下玉米苗。
  “世子爷,这苞米长得可真快啊!”
  跟在世子爷的身侧,孙国威刻意落后半步,边走边说道。
  “世子爷,打从您吩咐人把种子送过来,所里的军户就种了起来,照这个长势,不定真像世子说的那样,90天可鲜食,四个月就能收获。”
  “应该差不多吧!”
  朱国强笑了笑,这些玉米种子可是他从另一边带来的早熟品种,是黑龙江良种培育所在80年代培育的品种,产量虽然比不上21世纪的杂交良种,但是它却可以留种,而且也相耐旱。
  唯一让人遗撼的恐怕就是它的数量不多,“搜刮”了整个种子冷藏库就只有搜到区区了几千斤,也就只够留种的。
  “一定要注意,这批苞米全都用来留种,这一千亩地,如果肥料,水能跟上的话,明年的种子至少能种十几万亩,再有两年的话……”
  可惜再有两年也来不急啊!
  想到这,朱国强的心思不由的一沉,盯着地里两尺高的玉米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尽量加快玉米良种的繁育才行啊。尽管对目前的繁育速度不太满意,但是朱国强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对孙国威,这个威宁堡千户所千户说道。
  “请世子爷放心,大家伙知道这些种子金贵,种的爱惜不说,天天都到地里检查,保证会有个好收成,”
  “种地是要精细一些,不过……”
  看着远处在地里劳作的人们,朱国强说道。
  “别忘了,你们都是军人,并不是单纯的农夫,将来要是需要的话,军户还是会被征召,要上战场打仗的……”
  在重新构建卫所制时,朱国强把卫所的军户变成了预备役,变成了训练区,在新的军事体制规划中,分成了镇守以卫所两个平行的体系,前者相当于后世的正规军负责作战。而后者作为预备役,负责备兵训练,而所谓的备兵有两种,一种退役后老兵,另一种是等待征召的新兵,这一类备兵从十二岁开始在百户所接受基础训练,十六岁参加千户所的营训,十八岁参加镇守部队的选拔,服役五年后退役。
  兵役时间之所以会长达五年,是因为考虑到十七世纪交通、社会环境等各方向的因素,长期服役不仅可以保持战斗力,往边疆、异域派遣驻扎时,也能有效的维持战斗力,毕竟,有时候行军可能就需要半年之久。
  “世子爷放心,大家伙心里都明白,每隔五天训练一天,从来不敢偷懒耍滑,毕竟,将来这些都是保命的玩意,就是……”
  犹豫了片刻,然后孙国威说道。
  “目前咱们一个所才只有50支火枪,一个百户所才几支,大家伙寻思着这火枪也太少了,大将军府那边能不能多给备些,万一要是建奴杀过来,手里只有大刀长矛,总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辽东从来都不是什么消停的地方,万一要是建奴打过来……”
  孙千户的要求,让朱国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尽管有着另一个世界作为补充,但是武器不足,尤其是火枪不足,仍然困扰着这边,毕竟,这不是三五万支火枪,而是二十几万支火枪。想要在短期内提供这么多火枪,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但是军户手里没有火枪,他们的心里也不踏实啊!
  别说他们不踏实,就是朱国强自己也不踏实啊,其实,按照他的设想,这些军户可以自备火枪以及刺刀、火药等武器装备,参加训练和作战。能够像北美拓殖时代的“一分钟战士”的民兵一样,反应敏捷、行动快速,其实说白了,这些“一分钟战士”就是在壁炉旁边放一支步枪而已。
  但这些反应敏捷、行动快速的民兵,对于。
  “放心吧,火枪很快就会有的,咱们在大连那边已经新建了一个厂子,每天可以制造……”
  两百支……这是大连那边工厂的产量,到年底兴许会增加到三百支,但是这边可是有十几万预备役哪!
  怎么办?
  还在另一边订购?
  大批量定购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世子爷,其实要是有铁料的话,那个所里都有几个铁匠,要是能供上铁料,完全可以就地打制,不过就是打制枪管太过费时费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