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这样的胜利有它的偶然性,想要把偶然性变成必然,就必须要改进武器。比如在增加武器数量的同时,还要提升武器的性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历史进程表明。火枪才是未来,至于盔甲,冷兵器……很快就会被淘汰。
当然也就是在东亚,但某些特殊的战场环境中,板甲步兵还有他可能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无论如何,起来肯定还是火枪的时代。未来他麾下的明军也会以火枪为主,应该说是一只全火器部队,但是现在部队的火器还是有那么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精度,射程之类的不足。
“你是想提升射程吧,滑膛枪的射程确实很近,50米内打单兵目标还凑合,100米的距离上是比较难命中的。200米外几乎不可能命中。”
看似沉默寡言的司马,这个时候突然换了一个人似的,拿着一个击发枪的模型滔滔不绝的解释起来。
“而想要提高射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线膛,不过一时间不太容易解决膛线拉制的问题,手工拉制倒也可以,不过它的膛线深度不一,就是英国刚开始生产恩菲尔德1853的时候,虽然从美国引进了成套的机床设备,但是给所有火枪刻上规范统一的膛线一点都不简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曾经让膛线逼得各种头疼,生产无法维持稳定,线膛枪供不应求,从这方面来说,线膛枪确实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嗯,可以先想办法提高滑膛枪的精度。”
提高滑膛枪的精度!
这倒倒是不错,朱国强暗自寻思着,毕竟自己的军中可是有小四万支滑膛击发枪,相比于线膛枪,滑膛枪更容易生产,对于准备在旅顺建立军工厂的朱国强而言,他自然更愿意选择简单些的产品,毕竟产业有一个升级的过程,。看着屏幕中的司马想了一会,接着听他说道。
“提高滑膛枪的精度有三个办法,第一个是让圆球子弹尽可能贴合枪管,或者就是干脆不使用圆球子弹,”
“不使用圆球子弹?”
朱国强疑惑道。
“对,就像说现代霰弹枪,它用的就有独头弹,可以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完全与枪管贴合,再加上子弹可以以子弹中心轴旋转,产生陀螺效应,精度一样不错。”
听着那边传来的敲击键盘的声音,过了一会,只见司马继续说道。
“我给你发了一种雷明顿斯拉格独头弹的资料,这种独头弹的外形是一个侧面带螺旋线的圆柱体,底部连着毛毡做的弹托用来闭气,也可以用软木。这个弹头上的膛线并不是用来在枪膛内旋转,而是出膛后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让弹头缓慢旋转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良好散布的精度,这种子弹的老美那边很多人都做过实验,100米内可以准确击中人形靶,这东西在一百米上散布很容易打在10厘米之内,200米的命中率大概有5、60%,就我个人看来,这其实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100米啊……”
迟疑片刻,朱国强反问道。
“会不会近了点?”
“不近。”
司马直截了当的答道
“你有没有听说过‘苦练百米硬功夫,保卫祖国本领高’这句话,这个百米硬功夫里,就包括百米射击,200米外的靶子差不多就是常人视力的极限,超过这个距离,运气占了很大的比例。”
提到这个,朱国强忍不住插嘴。
“网上不是常有人说,老兵隔个几百米的距离都能精确命吗?”
司马用轻蔑的眼神撇了一下,淡淡说道。
“你可以去做个试验,肉眼看几百米外的人形靶子,你看看能不能看的到。俄国人在阿富汗用SVD,装了瞄准镜主要也就是打600米以内的目标,再远了都是赌运气,个个都以为自己都是鹰眼,自带瞄准镜的那种。”
得,不能和这样的发烧友深聊,朱国强很识趣的转移了话题。
“扯远了,继续这个子弹的话题,这个子弹要怎么制作。”
点点头,司马继续说道。
“这个子弹很简单,和球形弹一样的铸造,就是铸造子弹的模具不一样而已……”
说着,他拿出一张刚打印出来的图样解释道。
“自带膛线的弹体、软木或者毛毡,用它们,就可以基本解决有效射程的问题,一会我把资料发给你。当然,这些只能出现在小说里,也就是写写而已,我先声明啊,我只提供咨询,而且这些都是公开刊物资料,如果有读者照着模子造出来,与我无关啊!”
司马难得的开了个玩笑,毕竟,在国内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玩个BB枪都能判个无期,更何况是这玩意。
他的提醒,让朱国强的心脏跳动陡然加速,好心情瞬间跌到谷底,下意识的朝窗外看了一眼。
按数量算得话,自己可都够打靶几十次了!
不行,回去后一定要把兵工厂建起来,这边太危险了,我要回王府……
不过临走之前,朱国强又问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炮弹的问题……”
终于得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当然更重要是资料之后,和过去一样,朱国强给对方转了五千块钱,作为一个“富二代”心情一爽打赏一二,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朱国强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通过公司定购了几百台飞人脚踏缝纫机,这是要带回明朝开被服厂的,毕竟现在他麾下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就是只留下精锐,估计也得有十五万,十五万人的被服,当然是要自己造啊,还可以解决一些妇女的就业问题。
总之,和过去的应急不一样,现在在击退了建奴之后,一切都可以从容部署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有自己的地盘了!
第302章 压水井是救命井
要去旅顺了,不过在去旅顺之前,朱国强还是特意去了一趟王陵,当然不是去祭祖,而是跑去自家的工厂看看。
曾经的一片空地,如今已经初显繁荣,客栈、酒楼就开了好几家,甚至还出现座青楼。
“世子爷!”
前脚刚下马车,主事李凯就带着几人在厂外迎接。
朱国强赞许道:
“这几个月,你干得不错。”
李凯是济南人,原本就是作坊主事,不过旧东家死于建奴刀下,被救下来后,他也失业了,后来招工厂主事时,他毛遂自荐成了这家小厂的主事。
“吃世子爷的饭,为世子爷尽心做事,那是应该的。”
在古代,像李凯这样的掌柜、主事还是值得信任的,不仅因为名声一毁,非但会让整个商界排斥他,甚至还会影响到将来儿子读书科举——参与县试需要两个秀才作保,可没有秀才愿意给名声败坏的奸商子嗣作保,毕竟,很多秀才除了名声之外,真的一无所有。
至于给藩王、勋臣、官员做事的掌柜,更不敢有什么心思,毕竟一旦被抓住就没有活路了,况且往往他们都还是家奴。
尽管李凯不是王府的家奴,可是王府会定期到工厂查账,所以这人倒也非常规矩。
当然,这也和这家工厂的产品有一定的关系,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它一直生产诸如炮弹、盔甲、刀兵之类的军需品,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在市场上畅销。
进入工厂后,李凯就指着大门西侧一片新起的房屋说道。
“世子爷,您瞧这几间房子是专门铸造炮弹,旁边那是化铁炉,化铁炉把废铁化成铁水后,造成炮弹,再送到那边进行退火韧化,然后再送到磨床上磨光铸缝……”
为了提高炮弹的产量,工厂生产的炮弹都是用铁模铸造,但这导致炮弹都是白口生铁,而为了解决弹体上腰间铸缝,需一道打磨工艺,这将白口生铁铸经过退火韧化,增加铸铁韧性,让铸件可以进行切削、打磨加工。铸铁韧化技术倒也不复杂,只不过是厂里增加一个闷烧炉的事情。
虽然看似增加了生产难度,但因为磨床用的是水力驱动,成本增加的非常有限。相比于成本的增加,光滑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这种成本的增加无疑是值得的。
对此朱国强自然非常高兴,毕竟,这种“半流水线”生产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厂里的工匠们倒是挺会改进生产工序的。
“这种连续生产,是咱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李凯回道:
“世子爷,是厂子里的工匠们自己瞎琢磨的,比过去分在各个车间里制造提高了产量不说,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小的算过,就是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转运,也需要工人的工钱、车钱,瞧着不起眼,可能也省出些银子。”
“降低生产成本,有时候就在细节中。”
“可不是这个道理!”
李凯感叹道。
“后来几个人瞧着我给提这个建议的工匠赏了几两银子,他们就在那里瞎琢磨了一阵,愣是又找出了一些地方,稍微改动了一下,产量提高了不少不说,一个月还能省下上百两银子……”
“居然有这样事啊!”
朱国强忍不住惊讶道。
“李主事,你注意一下,把这些改进的工序都记下来,然后整理出来,往后咱们办厂也有个参照。”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