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横扫倭国(十三)
船只四周被一圈网包裹着,进次郎上前伸手想看看这是什么,可手臂上传来的刺痛让他知道,不好,这些网上有倒钩。
他没有贸然乱动,心里还在庆幸,在海底没有敌人,不然自己一挣扎,只会被缠到网上,可就算如此,他要也得尽快想办法,不然就算这些网上的钩子不致命,他也会活活憋死在海里。
他咬着牙,缓缓取出随身的小刀,小心地来到网子附近,小心地看了看,这些钩子很密集,如果自己一个个取出,那就肯定会被闷死在海底。
所幸现在钩子数量不多,进次郎忍着疼,用小刀将那些钩子钩住的地方,一个一个挖出来。海水浸泡着他的伤口,差点让他昏厥过去。
但是他还是忍住了,他取出身上鱼鳔做的气囊,一口将里边的空气吸干,然后慢慢靠近船底,可接下来他绝望了。
船底密布各种海鲜,不要说在现在他是在海底作业,就算是把船放到船坞里,一天下来,他能凿到船底的木板就不错了,更别说船底那些带钩子的渔网了。
不过他没有放弃,他浮出水面,缓了一口气,然后来到船尾的位置,就算船上有带钩子的渔网保护,但是船舵附近肯定没有。
不然渔网搅入船舵,那整艘船就动不了了。所以进次郎准备到船舵那,将船舵破坏掉,这样不管这艘战船如何巨大,要么就停在原地不动,要么一直往前开。
不管是那种,这艘战舰短时间内都无法对倭国造成威胁。
可当进次郎来到船舵位置当时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巨大的舵杆,上面也是布满了海蛎等一些东西,不过比起船底要好上很多。
进次郎找准方位,一锤子下去,刚刚止住血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就开始渗出。
进次郎凑近一看,差点没沉还,好家伙,竟然是铜的!
这让他怎么凿,就算再陆地上,就他手里的工具,就算凿上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凿穿。
进次郎这下彻底绝望了,他缓缓游出水面,此时那些敢死队的战船一惊没剩下几艘了。就算有几艘漏网之鱼,被击沉也是早晚的事。
他知道,如果他回去,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惩罚,仗着水性好,他开始向明军舰队的后方游去。
和进次郎抱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在明军舰队后边划出一条条水线,就像是一群大鱼组成的鱼群。
不过明军没有管他们,只要他们不再威胁舰船。
而此时,那些停留在港口的倭国战船,却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原本他们已经开始出发,想要趁着那些自杀式火船给明军造成的混乱,给明军最致命的一击,可是等他开始加速起航的时候,那些火船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这是足利义政想出来的‘好办法’,他先是将能找到的所有小船,都改装城火船,之所以要等明军来到大坂港的时候动手,也是事出有因。
一来那些火船都是小船,经不起长途奔袭,二来计算野可以麻痹明军。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资贫乏的倭国,如果让那些人驾驶着火船去远海,最少得损失一半,肯定会有大批的人,驾船躲起来。
因为船上的易燃物品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现在整个倭国都知道明军舰队的厉害,如果去外海,谁都没法保证能接近明军舰队。
在这里就不一样,这里眼看就能来到大坂港,明军定然有所松懈,这就是足利义政所想出的‘妙计’。
所以,他才会选择在大坂港外,实施这个计划。
但是事实总是残酷的。
他精心准备的围杀计划,不到一个时辰,就以火船全部被歼灭,明军除了几艘小型战船被点燃之外,而且还都是些‘皮外伤’,根本不影响作战。
其他的战船根本没有收到丝毫损坏,而他用来给明军‘最后’一击的倭国真正的战船,此时也已经驶出港口,根本就没法转身回来。
这下尴尬了,战船部队撤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足利义政也是个狠角色,他让人给船队发信号,让他们向明军发动攻击!
船队接到足利义政的命令后,稍微有些犹豫,可是看在不断接近的明军战舰,他们知道,他们没机会了,那种巨舰根本不用发射传说中的火炮,就这么直直地开过来,就能将他们送入海底。
所以,为首的第一艘战舰,作出了一个让足利义政吐血的决定,他们升起了白旗!
不光是足利义政和岸上的倭国人,就连曹鼐都差点掉海里。
快速接近他们的倭国舰船,这是怎么了?还没交战就投降了?
可现实就是,倭国的战船在第一艘战船投降之后,后边的战船,就想得了传染病一样,纷纷挂起抛锚停船,然后在最显眼的主桅杆上升起白旗。
倒是有一些战船不愿意投降,他们继续加速,绕过前方那些曾经的战友,向着明军继续冲来,当然他们的结局很凄惨。
在快要接近明军战舰的时候,明军的火炮终于发射了。这也是明军战舰从交战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火。
很快,那几艘倭国战船就被轰成了碎块。
看着刚刚还是倭国战船,顷刻间就‘变身’一堆碎木,那些投降的倭国水手,都无比庆幸自己‘英明’的决定。
可足利义政看到这番景象,一口鲜血喷出,手中象征身份的折扇也掉落在地。
一时间,港口上的倭国人乱成一团。虽然他们当中许多人对这个将军根本不感冒,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对抗大明,既然已经聚集到这,那也只有足利义政有这个资格统领联军。
如果足利义政有什么闪失,那他们好不容易聚齐的二十万大军,不用明军打,就会自己先乱起来。
所以,足利义政吐血晕倒,整个港口就陷入了混乱,只是他们没有看到,已经‘昏迷’的足利义政嘴角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第218章 横扫倭国(十四)
“这群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朱祁钰对倭国人的一系列操作搞得有点找不到头绪。
“妈的,咱们大意了。”楚宁一圈捶在船帮上说道。
朱祁钰一脸疑惑,不知道楚宁到底是什么意思。
别人可能不知道,楚宁也没有从望远镜看到足利义政嘴角的笑容,但是他知道,自己被这个倭国的大将军给利用。
楚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这一路走来,他过关斩将,纵横大海沙漠,可谓是无人能敌,一路上建立了支撑贸易的大明港城链,这简直就是大明版的岛链。
初次出海,剿灭海上三大海盗王,几百艘战舰对他毫无办法,甚至可以说是全军覆灭。
以英勇作战的马穆鲁克人,在他的军队面前,连一天都没坚持住,就被攻破了都城。
纵横欧亚无敌手的奥斯曼,在他面前犹如孩子一般,予取予夺。
地中海上的霸主威尼斯,因为对他试了些小计策,此刻正经受着这无数的刁难,国家日益衰落。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让人极度骄傲的成绩,来到倭国,号称倭国第一战力的九州藩,在他的面前,五天就是被彻底占领。
现在就剩下一个名存实亡的征夷大将军,也是开启倭国‘战国时代’的无能将军足利义政,自己马上就能回到大明,回到徐又蕊身边。
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两个孩子,所有的种种加起来,让他放松了警惕,然他有些自满甚至膨胀。
朱祁钰一脸惊讶地看着楚宁,此时,楚宁手上开始渗出鲜血,顺着船帮缓缓流下。
“你怎么了?”朱祁钰走上前,关心地问道,虽然两人经常吵嘴,他不止一次发动对楚宁的‘报复’,楚宁更是经常拿他当沙袋。
但两人都知道对方没有恶意,而且常年在海上漂泊,共同并肩作战,对抗大海,培养出来的感情是那种纯粹的战友之情。
现在看到楚宁竟然开始自残,朱祁钰有些慌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楚宁,因为楚宁的变化实在太快了,以至于他都不知道楚宁到底是因为什么。
“足利义政原本已经算得上是穷途末路了,如果咱们不来,不出十年,倭国必定有一场大乱。
可是我们来了,摧枯拉朽一般,将倭国公认的战力第一藩九州藩给剿灭了,给了倭国的那些人巨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束手就擒,要么联合起来。”
“是啊,这个当初咱们在琉球的时候就说过啊,咱们不就是为了然他们把人聚起来,咱们好一网打尽吗。”朱祁钰一脸蒙圈地问道。
因为当初这个计划的制定者,其实就是楚宁,当然期间还有许多其他人提出的意见。
但是总归还是楚宁制定出了这个大方略,大家又急着结束战斗,好赶紧回到大明。
可现在楚宁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因为把自己留在倭国这种地方,心生愧疚?
朱祁钰如是想着,心里还有些小感动,“你不要放在心上,就想你说的,我在这里,那是为了大明,为了朱家,作为朱氏子孙我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