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楚宁的声音不大,但整个明军都在等待他的命令,随着楚宁的这声命令,明军的火炮开始陆续发射。
伴随着隆隆的炮声,一颗颗炮弹向着奥斯曼冲锋的不随飞去。
奥斯曼士兵赶紧俯低身子,尽可能躲避炮弹的打击,但是他们错了!
错的很离谱!
他们没有见过开花弹,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一颗颗炮弹落在奥斯曼大军冲锋的路上,然后爆炸开来,铁壳炮弹除了火药,还填充着大量的铁砂!
一时间,奥斯曼大军冲锋的路上,爆炸声不断,伴随着爆炸声,是漫天飞舞的铁块、铁砂。
奥斯曼的士兵成片成片被击中,不仅是士兵,战马也未能幸免,士兵可以躲在战马身侧,但是战马就躲无可躲,避无可避了,大批战马被击中倒地。
一时间战场之上,出现一片片空白,而没等那些受伤的士兵起身,就被身后的骑兵踩中,有些人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求救声,就当场毙命。
因为队形松散,更多的士兵倒地后,发出阵阵凄惨的叫声,和求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犹如修罗场一般。
更要命的是,奥斯曼的战马根本没有经过爆炸训练,尤其是这种在战马丛中的近距离爆炸,大量的战马开始发狂,马背上的骑手根本不能控制。
甚至不少骑兵被发疯的战马摔下马背,许多士兵在坠马的第一时间将身体蜷缩,避免被战马踩踏,但是这种冲锋阵型中坠马,这种躲避收效并不是很高。
一时间,冲锋的五千大军,就损失了一大半,剩下的也很难保持队形,或者不受控制地冲向明军,或者向着四周乱窜。
那些冲向其他方向的人还好说一点,但是那些冲向明军的酒惨了,迎接他们的是连续不断的火枪。
楚宁把三段式射击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他们配合上火炮,更是发挥出了查阅时代的强大攻击力。
奥斯曼这边,上至统军大将军易普拉新,下到普通的士兵,被眼前的一切震惊的全都长大了嘴巴。
就算是最离奇的梦里,他们也没见过这种‘惨无人道’的攻击,简直就是生命收割机一般。
短短半个时辰,五千先锋军就被消灭的干干净净,甚至没有冲到一箭之地!
半个时辰过后,明军停止了攻击,战场上偶尔会有战马在自己的主人附近徘徊,更是夹杂着受伤士兵和战马的哀嚎与嘶鸣。
易普拉新呆呆地看着战场,不知道该说什么。
五千大军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消灭的干干净净!
不过易普拉新也算得上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经过短暂的震惊之后,他作出了目前来说最正确的选择,当然是针对他们进攻而言。
那就是同时派出五万大军向着明军碾压过去。
因为他发现,马穆鲁克的士兵和明军之间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如果自己这边速度够快,马穆鲁克就算想要救援也很难。
与此同时,易普拉新派出两万骑兵,奔向明军和马穆鲁克军队之间的缝隙。
易普拉新知道,看明军的战斗方式,他知道,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应该和自己的军队相差不多,那么,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数量!
第163章 改变命运的一战(下)
这次易普拉新一共带了八万大军出营作战,他觉得明军和马穆鲁克的联军一共才六万人,他们也要留守后方,所以最多也就出现五万人。
事实证明,易普拉新的猜测几乎是对的,在他的对面,只有一万明军,和身后的三万马穆鲁克军队,而且明军这边只有两千骑兵,而马穆鲁克这边三万人也有两万步兵。
只要自己足够快,就能完全将他们分割开来,两万骑兵走狗拖住甚至有可能消灭三万马穆鲁克大军。
而这边,三万骑兵、两万步兵组成的大军,对明军来说,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而且这次他们不再是正面强攻,而是在从正面到两翼的三面夹击,如果再加上组个明军和马穆鲁克之间的两万人的话,那对明军的包围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
他不相信明军每个方向都有这么多的火炮,还别说,这次真让易普拉新猜对了。明军确实没有那么多火炮布置在大军四周,因为没有必要。
就在奥斯曼大军发动之前,明军率先发动了,除了火炮部队,战车部队率先发动,他们开始向着奥斯曼军队的方向,开始发动了。
战车部队的后边,是一个个的鸳鸯阵。
天哪!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步兵对战骑兵,竟然是步兵率先发动进攻!
如果在今天之前有人这么跟易普拉新说,他一定会觉得这个人是傻子,或者疯子。
但今天易普拉新却不这么想,因为他见识到了明军的威力,虽然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明军这种战车,但是却丝毫不敢有轻视之心。
这次因为是明军主动进攻,所以那些让他们害怕的火炮并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他再次派出以一队骑兵打头阵,一万骑兵在前,两万步兵再后,两侧各有两万骑兵,迂回向前。
这样的阵型,易普拉新觉得失去火炮的明军,再没有‘作弊’的机会了。
率先和明军接触的是一万先锋军,他们接着马速冲击到了明军阵前大概一里的时候,明军战车上突然传来这阵轰鸣声。
没错,是改进过的虎蹲炮,这种火炮体积小,射程短,但是胜在重量轻,能连续发射,所以被装备在战车之上,这也是楚宁从后世穿越之后的一丝丝执念。
那就是制造出陆战之王,坦克。
虽然没有坚固的外部装甲,动力也是依靠人力或者畜力,但丝毫不影响这种战车占据战场的统治权。
随着火炮的轰鸣,冲在最前面的奥斯曼骑兵开始大面积地出现伤亡,不仅如此,随着双方不断接近,跟在战车后边的火枪手,也开始向着奥斯曼骑兵发射。
这种近距离的火器攻击,是奥斯曼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正面陷入一种怪异的僵持局面。
与此同时,攻击明军两翼的骑兵,也已经绕到了攻击位置,他们开始催动战马,朝着明军的两翼猛冲。
易普拉新见状,心里也是长出一口气,就算正面不能突破,只要保持僵持,以步兵为主的明军,两翼根本没有丝毫保障。
因为易普拉新看到,明军仅有的两千骑兵并没有发动,而是老老实实守在原地,似乎是在保护那些火炮。不过易普拉新也能理解,在他看来,那些火炮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可接下来一幕,让易普拉新彻底懵了,就在两翼的骑兵冲到明军一箭之地的时候,突然开始大量倒地!明军似乎没有做任何事。
除了少数明军小队警惕两侧之外,绝大部分明军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这边。
“难道这支东方的部队,是魔鬼的部队,有鬼神暗中支持不成?”这种疑问在易普拉新和绝大多数奥斯曼士兵中出现。
不然怎么解释,那些在阵前突然倒地的骑兵!
这其实就事明军的一个小把戏,事前明军骑兵在站前的奔跑并不是毫无用途的,在他们的战马背后都有一个皮囊,那里边是三角刺!
这东西其实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不管怎么丢,他总有一根铁刺是朝上了,是对付战马,伏击作战的必备神器。
但是想楚宁在这种规模的大战中,这样使用,还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事先将三角刺撒在自己进攻路线的两侧,太出人意料了。
不管他们如何纳闷,前方的战斗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甚至越来越激烈。
虽然明军这边火炮、火枪、三角刺可谓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但是奥斯曼这边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并且不计代价向明军发动进攻。
终于双方军队撞在一起了。
七万大军对七千明军,十比一的数量比,看似必然的碾压,可实际上双方打的是难解难分。
明军这边的战车,首尾相连,在战场上形成一个个堡垒,并且战车上的火炮,身后的火枪、弓箭瞅准时机不断对着外边的奥斯曼士兵发射。
而且在作战过程中,经常出现几个堡垒慢慢围拢,然后突然合并,将一些奥斯曼士兵围在当中,而每个堡垒内都有三到五个鸳鸯阵,作为机动力量。
只要堡垒里有奥斯曼的士兵被包裹其中,那些鸳鸯阵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利用阵型和局部数量的优势,将其剿杀。
奥斯曼这边也得到了之前阿勒颇之战的情报,知道明军这种战车会用‘包裹’对方战士的方法,不断蚕食。
可易普拉新不在乎,甚至希望对方这么做,因为那种战术只适合两军数量差距不大的时候。
而现在,奥斯曼这边的数量是明军的十倍!
如果明军的那些堡垒敢放开口子,就会有大量的奥斯曼士兵顺势冲进去,到时候再想重新闭合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可他没想到,这些堡垒的战法还能这么玩。
这次不是放开口子,而是几个堡垒互相配合,这样一来,简直就是无解的存在。
而奥斯曼这边,虽然只能通过弓箭对明军的战车堡垒进行攻击,但是无数箭矢组成的箭雨,还是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