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好不容易在交锋中取得了如此的进展,岂会轻易的撤离,最终会发生的就是仲氏大军的不断失败。
以仲氏大军的状态,在对战汉军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多的状况的,而这些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遏制,就会让战场上的形势更加的紧张。
汉军将士作战凶猛,这些在仲氏的文官武将中间,已经是公认的了。
仲氏大军在精锐的汉军将士面前是不够看的,最起码在目前的形势下,阻挡汉军攻入寿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纵然是在内城负隅顽抗,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之前尚且有内应为汉军打开城门,何况是之后呢?
良久的沉默之后,袁术道:“速速撤离寿春吧。”
不少官员闻言,暗中松了一口气。
袁术道:“诸位跟随寡人的时间也不短了,如今仲氏已经是形势危急,你们若是不愿意离开寿春的话,那便选择投降吧。”
“圣上……”不少官员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袁术摆了摆手,当即准备撤离的事情。
袁术撤离的命令下达,整个皇宫乱作一团,宫中大多的侍女是不愿意跟随袁术离开的,她们想要在撤离之前,从皇宫中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的话,等到离开皇宫,她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宫中禁卫,不断的击杀作乱之人,倒是让皇宫的混乱再次得到了遏制。
汉军攻入城内,可谓是势如破竹,但凡是前来与汉军对战之仲氏军队,用一触即溃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汉军的到来,让城内的形势紧张,军中将士本就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更好的阻挡汉军进攻呢。
纵然是有着阻挡的将士,在强势的汉军面前,不过是一触即溃罢了。
士气高昂的汉军将士,此时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快速的占据寿春。
城内的仲氏将士,在遇到汉军之后,表现出来的慌乱是极为明显的。
不然的话,为何不少将士见到汉军冲击而来,直接选择投降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战胜敌军的信念。
战争中遇到凶猛的汉军将士,形势定然会更加的复杂的, 甚至会让仲氏的将士从中感受到的是噩梦一般的感觉。
势如破竹的汉军将士,在寿春城内,接连占据重要的地方,投降的敌军士卒,越来越多。
皇宫中,袁术准备妥当之后,当即在禁卫军的保护下,向着北门而去,南门和西门已经沦陷,之前东门更是遭受到了叛军的冲击,看上去北门才是更加安全的。
大将军梁纲在接到袁术的命令之后,暗中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在寿春阻挡汉军的冲击,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可只有真正面对汉军的冲击,才会明白汉军的进攻能力是何等的可怕,在这群如狼似虎的将士面前,仲氏的军队是脆弱的。
只要城门沦陷,就意味着城池的陷落,这等时候依靠军中将士将城门的控制权从汉军的手中夺过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城内的官员,回到家中之后,亦是有所准备,不过九成的官员,在回到家中之后,立即吩咐家族之人,不得擅自走动,只要是见到汉军将士到来,直接投降,不要与汉军有着丝毫的冲突。
袁术等人冲到北门,夺路而逃。
汉军正在全面接管寿春城,内城,因为袁术等人的离开,更加的混乱,汉军进攻,轻易的攻入了内城。
这让不少汉军将士诧异,寿春可是袁术治下最为重要的城池,可是己方大军攻入城内,竟然没有遇到太多顽强的抵抗,由此可见,仲氏的将士,状况是何等的糟糕,不过敌军的脆弱,正是汉军将士发起最为凶猛进攻的开始,最好是能够在这样的交锋中,给敌军带来更多的伤害。
战争的到来,能够为军中将士带来的是更多的惶恐,仲氏将士此时的惶恐是无以复加的。
虽说在面对汉军将士的时候,需要有着更多的优秀表现,才能在之后的交锋中有着更大的建树,可仲氏将士已经丧失了最为基本的战斗信念,他们在面对汉军的时候,更多的是惊慌失措,更多的是直接投降。
城内,喊杀声震天。
“圣上,有一队人马从北门逃走。”贾诩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急忙禀告。
刘协的双眼微微眯起,命令道:“传令张飞,率领骑兵追击。”
北门逃走的将士,肯定是寿春城内的大人物,极有可能是袁术。
不然的话,为何在战争开始之后,能够有将士从北门离开呢。
从汉军将士接连传来的消息上能够看到,汉军将士进入城内之后,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小,而今更是顺利的攻入内城,这就说明,敌军的高层人物,对于这次的战争,似乎已经放弃了。
第351章 无奈
张飞得到皇帝的命令,不敢怠慢,率领本部骑兵,向着北门冲击而去,不管敌军此时逃出寿春城的兵马有着多少,张飞有信心凭借千名骑兵让敌军仓皇失措。
因为此时的袁术,是慌乱的是,其麾下的将士能够在战争中展现出来何等的战斗力呢?更多的还是见到朝廷骑兵到来,仓皇逃窜罢了。
骑兵,向着北门的方向奔腾而去。
皇甫嵩道:“圣上,如若逃离的乃是袁术的话,仅仅是派遣千名骑兵追击的话,想要将袁术击杀,恐非易事,以臣之见,不如派遣更多的骑兵追击。”
“大将军考虑的甚是,传令马超,率领西凉铁骑追击。”刘协道。
“圣上英明。”皇甫嵩抱拳道。
刘协则是面带笑意,寿春城即将被全面攻克,到时候汉军将士的威名就会名震天下,诸侯在面对朝廷的时候即便是有着其他的念头,也是要慎重三分了,因为此时的朝廷,已经不再羸弱,如果诸侯对朝廷仍旧是之前那般的态度的话,引来的很有可能是朝廷大军的进攻。
从朝廷大军一次次的出战结果上,能够感受到的是朝廷军队的凌厉,在这样的凌厉进攻面前,如果缺少相对应的手段的话,会让之后的形势更加的紧张,面对战争的时候,难以做到很好的阻挡汉军的进攻。
这次的战争,对于天下形势的影响必定是很大的,不管是朝廷大军获胜,还是袁术获胜,都是如此。
只是袁术在这次的战争中,失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细阳城的决战失败之后,治下人心惶惶,见到汉军到来,直接投降的城池,数不胜数,即便是有着反抗的城池,在面对汉军的时候,能够有着多少的作为呢。
细阳城的决战,就是双方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决定在这次的战争中谁人能够胜利的重要条件。
寿春城内的战斗,渐渐的平息,接管城池之后的汉军,一面打扫战场,一面在城内巡视, 同时搜捕仲氏逃窜的将士和官员。
内城和外城,已经为汉军彻底的掌控,这些人身处城内,想要有着更大的作为,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名名仲氏士卒,遇到汉军之后,直接丢弃手中的兵刃,动作是极为干脆的。
喊杀声平息,可是对于寿春的百姓来说仍旧是有着不小的冲击的,原本他们是袁术治下的子民,可是生活在袁术的治下,是一种折磨,尤其是袁术在称帝前后的举动,对百姓可以说是很不友好的,原本富庶的淮南,正是因为袁术的横征暴敛而民不聊生,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淮南会成为什么样的状况,谁人也无法预料。
所幸的是有朝廷大军到来,生活在朝廷的治下,比之生活在袁术治下,肯定是要好上许多的。
尤其是当更多的百姓知晓在朝廷治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状况之后,更是让他们对朝廷大军的到来有着期盼。
这样的期盼,在袁术执掌寿春的时候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来的,但是而今,朝廷大军入主寿春,宣告袁术在寿春的统治被终结,这会让寿春的百姓在以后的生活更加的稳定了。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想要在乱世之中得到稳定的生活,让自己的安全能够在这等情况下得到保证,本身就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袁术在征战的时候只要是有着损耗的话,肯定是需要有百姓中的青壮,补充到军中的。
命令下达之后,有些事情可不是百姓拒绝就能影响到袁术的。
而袁术的举动,让人敢怒而不敢言。
直到今日,袁术在淮南的战争,彻底的失败了,仲氏也彻底的失败了。
其实在有些时候,百姓对于生活在诸侯的治下还是朝廷的治下,并没有太过严格的界线划分,因为生活在何人的统治下,他们仍旧是普通的百姓,仍旧是需要生活的,难道说因为诸侯对抗朝廷,就反叛诸侯?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就算是城池的主人更换了,仍旧是需要百姓在城池内生活的,他们只需要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会有更多的灾难。
延续数百年的大汉,虽说早已经是深入人心,可是不少百姓在大汉动荡之际,对于大汉的情感,已经在逐渐的消散,而今汉室的威严,重新在诸侯中间显露出来,让更多的百姓知晓汉军将士的威名,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他们昔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