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胜利,虽说称不上大的胜利,己方骑兵已经到了仲氏的都城之下,让军中将士振奋不已,大逆不道的袁术,此时在汉军将士看来,就是缩头乌龟,不敢出城作战,连粮草辎重被焚烧,都没有丝毫的表示。
这样的军队,让汉军将士斗志昂扬。
袁术在诸侯中间的确是实力强悍的存在,可是袁术在之前对战的时候可是没少在朝廷军队的手中吃亏,有着这样的事情,汉军将士在对战的时候,更是信心十足,手下败将袁术,即便是称帝,也还是袁术,难道说还能够让军中将士更加的精锐不成,当前的战斗就是最好的证明。
次日,一队将士百余人,向着袁术军中而来。
百余人的队伍出现在城外,倒是没有让守军紧张,只是见这些人的架势, 分明就不是前来搦战的,之前前来的搦战将领,哪个不是气势汹汹,甚至还有孤身一人前来的搦战的。
镇守城池的这段时间,汉军向守军展示了什么叫做猛将如云。
百余人停下,李蒙策马上前大喝道:“吾乃是汉军大将李蒙,奉圣上之命,前往城内见袁术,还不快快打开城门。”
守将听到这等话语,不敢怠慢,急忙上报,消息迅速传到了袁术的耳中。
“圣上,朝廷这等时候派遣使者前来,想必是下战书的。”杨弘道。
刘详冷哼道:“下战书?哼,我军向敌军下战书还差不多。”
刘详对杨弘的保守策略是不满的。在刘详看来,朝廷大军到来之后,仲氏的大军就应该出击,最好是能够一战将朝廷的军队解决,这样的话,仲氏的形势才能彻底的稳定下来。
可是袁术听从了杨弘的建议,这才有了当前袁术的被动,面对朝廷大军的进攻、挑衅,不敢有太多的表示,难道说仲氏的精锐在战场上不能获得胜利不成?
朝廷大军之精锐,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仲氏大军,在豫州的战场上击败了五万荆州精锐,让刘表现在不敢有所行动。
事实证明,唯有有着强悍的实力,才能让敌军有着更多的畏惧,才能让敌军在这等情况下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江东孙策和荆州刘表的观望,就是在看袁术在面对朝廷军队的时候能够有着什么样的成就,以雷霆之势将朝廷大军击败的话,孙策和刘表,岂敢有其他的动作,恐怕就连孙策,也会为之前的决定而后悔的。
杨弘自然是知晓刘详的心思的。
“让此人进来吧。”袁术淡淡的说道。
麾下文武有着不和,在袁术看来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若是麾下的官员太过和睦的话,反倒会让袁术有一种危机感的。
治下的官员有着争斗,就说明他们的意见不合,不会做出联合对抗君主的事情来。
杨弘道:“李蒙是董卓麾下的将领。”
袁术点了点头,董卓身死之后,凉州军败北,投靠朝廷的将领不在少数,如镇守汝南郡的徐荣,那就是了不得的人物。
袁术对夺取汝南郡可是一直心存念想的,可是徐荣在面对挑衅的时候表现的态度很是坚决,对于到来的挑衅,绝对是直接接下,不会有所犹豫,这样的徐荣,展现出来的是斩钉截铁的一面。
且徐荣在指挥军队作战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令人不敢小觑。
袁术有些时候还是比较羡慕刘协的,侥幸击败了凉州军,得到了不少猛将相助,张辽、徐荣等人就是很好的说明。
进入城内,李蒙明显感觉到的是气势的凝重,两边的将士,看向一行人的目光,可是有着诸多的仇视的,双方当前可是敌对的关系,在战场上免不了厮杀。
但见道路两侧的士卒,皆是披坚执锐,杀气盎然,李蒙的眉头微微一皱,按说此时袁术麾下的将士在经历了接连的事情之后,士气应该不高才是。
稍作深思,李蒙当即明白了其中的事情,肯定是袁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占据一定的主动权,这样的想法是有些可笑的,朝廷的军队在征战的时候,凭借的是强悍的实力,并非是虚张声势。
进入汉军之中,李蒙对于朝廷军队的了解是更加的深刻的,从朝廷军队的成长速度上,能够感受到的是朝廷军队的可怕,这般的军队在战争中会展现出来的是让敌军震撼的实力。
若非是朝廷有着精锐军队作为支撑的话,想要在战争中有着更大的建树,有着多少的可能呢?
第288章 拉出去,斩了
在大汉形势危急的时候,正是汉军将士征战疆场,令敌军在战争中承受一次次的失败,这才有了而今汉室的尊严。
战争,对于军中将士是考验,同样是能够让军中将士建功立业,能够让军中将士更加精锐的举措。
朝廷军队的强盛,能够让军中的将领感受到的是希望。
看袁术的架势,摆明了是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过李蒙的表现中规中矩,没有说因为敌军的仇视而惊慌,此时他李蒙可是皇帝的使者。
且李蒙本就是沙场宿将,见识过的战争是不在少数的,当前袁术是处于劣势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如果袁术斩杀了朝廷使者的话,会为天下的豪杰所耻笑的,还没有听说朝廷的使者到了诸侯那里会被斩杀的,双方是不死不休不错,可是在一些事情上,也是要体现出来风度的。
袁术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当朝廷大军在战场上接连展开行动之后,更是让袁术从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如果在这些事情上处置的不够妥当的话,很有可能会让袁术治下持续处于动荡之中。
如同活跃在寿春城附近的狼骑将士,呼啸而来,奔腾而去,至于说物资上的补充,从寿春到细阳,本就不远,完全不成问题。
如果袁术派遣骑兵前去剿灭狼骑的话,恐怕是狼骑将士最为想要看到的局面了,到时候狼骑将士就会让袁术军中的将士明白,什么叫做雷霆之威。
己方大军占据着优势,李蒙没有必要表现出畏惧的情绪来。
身着皇袍的袁术,坐在上首的位置上,给李蒙的感觉是不伦不类,的确是如此,袁术不管是诸侯中间实力多么强悍的存在,仍旧是大汉的诸侯,是大汉的官员,可是从臣子转变成为皇帝,就显得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了。
且袁术称帝之后的种种举动上来看,分明是比较愚蠢的,朝廷大军的威势,更是让袁术治下人心惶惶。
如此的话,即便是成为袁术治下的高官又能如何,因为在朝廷军中的将士看来,袁术是注定不能长久的。
袁术麾下的将士在战斗的时候是有着凌厉的手段是不错,可是朝廷军队征战疆场多年,岂会没有精锐之士呢?
屡次失败的袁术,再次挑衅朝廷,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本将奉圣上之命前来下战书,接战书吧。”李蒙沉声道。
见李蒙没有丝毫行礼的意思,刘详喝道:“大胆李蒙,见到圣上竟敢这般的无礼。”
李蒙大笑道:“圣上?谁人的圣上?本将乃是大汉的将领,非是你们口中的仲氏将领。”
刘详面色低沉“敢在圣上面前放肆,来人,将此人拉出去。”
两名士卒得令,闯入帐内。
跟随李蒙进入大帐的两名士卒见此,拔出佩剑,目光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李蒙摆手道:“把剑收起来,我们是代表大汉皇帝而来,谁人敢对皇帝不敬,那就是诛杀九族的大罪。”
一番话,义正言辞,让不少将领动容,虽说袁术已经称帝,可是之前他们是汉军将领的身份,一直是被承认的,贸然转变身份的话,终究是有些不适应的,而且违抗朝廷,一旦失败的后果,也不得不有着更多的思考。
朝廷已经逐渐的崛起,这样的朝廷是不好欺负的,从袁术和朝廷军队的对战上,就能看出,朝廷军队在战斗力方面得到的提升是何等的可怕,当这样的军队在战争中有着更大的建树的话,对袁术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拉出去,斩了!”刘详喝道。
两名士卒架着李蒙就要向外走。
李蒙面色自若的说道:“本将是奉圣上之命前来,取了本将的头颅,后果可要想清楚了。”
杨弘出列劝道:“大将军不要动怒,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李蒙是代表大汉而来,若是斩杀的话,对我军也是不利的。”
刘详冷哼道:“将此人放了,若是再敢放肆的话,休怪本将不留情面。”
李蒙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就是实力强盛之后的好处,若是换成袁术的使者到了汉军之中,这般嚣张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恐怕皇帝一声令下就会将使者斩杀了。
所谓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一是规矩,二是实力。
袁术接过战书,看了片刻“两军决战,黄口小儿,倒是有些气魄,既然想要决战,寡人岂会有不同意的道理,告诉你家的黄口小儿,来日寡人,定会率领大军,平定叛逆。”
李蒙道:“既然如此,还请约定时间,地点。”
两军决战,这可是极为郑重的事情,为何会有两军决战的事情, 有些时候是迫不得已,两支军队若是展开攻城和防守的话,消耗的时间是很多的,进攻一方,往往迫切需要的就是正面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