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对这等事情,态度上肯定不是一般的诸侯能够比较的。
至于说袁术在这等时候即便是将传国玉玺拿出来,也不会轻易的交给朝廷的,这等珍贵的东西,诸侯得到时候肯定是视若珍宝的。
“本将欲要称帝,不知两位意下如何?”袁术问道。
阎象当即起身道:“主公,当前朝廷大军,驻扎徐州、豫州之地,虎视眈眈,若是主公称帝的话,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与豫州和徐州临近的城池,到时候朝廷大军征伐主公,该当如何?”
袁术笑道:“到时候本将手持传国玉玺,天命所归,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非也,称帝,非是寻常之事,纵然是主公的实力强盛,能够阻挡多少朝廷兵马,诸侯得知此事之后,岂会没有发兵之举动,以扬州、豫州之城池,阻挡天下的诸侯,何其不明智也。”阎象苦苦劝道。
袁术冷哼道:“称帝又如何?本将可是有着传国玉玺的,本将相信,称帝之后,就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打击汉室的尊严,到时候朝廷影响力不在,本将统帅大军,扫平宇内,成就大业。”
阎象语气焦急的说道:“主公,称帝非同小可,一旦称帝,就没有回头路了啊。”
袁术起身缓缓道:“本将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不容许反驳,你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本将尽快称帝,而且消息不可有丝毫的走漏。
杨弘和阎象,起身称是,心中则是有着诸多的无奈,高高在上的皇帝位置,对于诸侯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可即便是诸侯的实力强盛,大汉的实力还是在的,皇帝率领大军征战四方取得的荣耀是很好的证明。
这等时候,其他的诸侯不敢轻举妄动,偏偏袁术有著称帝的心思,这样的事情一旦成为现实的话,仅仅是给袁术会带来的冲击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袁术统帅大军取得的成长进步是能够看到的,但是在遭遇朝廷大军之后,袁术可是有着不少的倒霉的,与朝廷大军的对战,经常会出现的是损失惨重的局面,甚至因为这些事情对袁术的影响是很大的。
然而袁术,仍旧在这等时候想著称帝的事情,这是何等的荒谬,难道说袁术就不会畏惧朝廷号令诸侯进攻吗?
袁术是实力强悍的诸侯不错,朝廷大军在进攻袁术治下城池的时候需要慎重,但是朝廷在大义上所占据的优势,非是其他的诸侯能够比较的,到时候仅仅是朝廷的一道命令,就能将袁术全部分割了。
待袁术治下被攻破之后, 袁术还会如同这般的风光吗?
一个被攻破的诸侯,是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的,在皇帝的眼中也是如此。
就如同曹操,如果兖州不复现在的景象,就算是曹操向皇帝当面请罪,想要得到皇帝的谅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前皇帝在对待诸侯的时候,态度上亦是需要慎重的,想要让诸侯为自己卖命的话,在一些事情上就要尽可能的宽恕诸侯在大汉动荡之际的举动,身为帝王,这样的胸襟是需要具备的。
皇帝有着如此的举动,袁术称帝,合适吗?
且如今朝廷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似乎不和朝廷作对,才是正道。
这般的状况下,诸侯需要的是慎重,需要的是让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快的提升,想要掌控更多的权势,就要有与权势对应的实力才行。
袁术在这等时候有著称帝的心思,杨弘和阎象是有所猜测的,汉室日暮西山,若是有着诸侯在这等时候称帝的话,对于朝廷的威望是最大的挑衅,一旦成功的话,会在更大程度上激起诸侯的野心,到时候朝廷即便是想要号令诸侯,也有着更多的困难。
更有可能在之后出现的就是诸侯纷争的局面,朝廷欲要平定大汉江山,需要付出的是更大的代价。
出头鸟,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率先称帝的话,为诸侯找到了进攻淮南的借口,淮南的富庶,难道说诸侯不垂涎吗?
不说其他,平定江东之后的孙策,难道说就不会有其他的心思,江东的富庶城池,可是逐渐落入到了孙策的掌控之中,没有了之前的掌控力度,一旦袁术称帝的话,孙策就能名正言顺的脱离袁术的掌控,甚至能够从中得到不小的发展。
奈何劝说无用,此时的袁术,已经为帝位蒙蔽了双眼。
接连在朝廷的手中失利,愤怒充斥了袁术的内心,他想要给大汉的统治致命一击。
如果朝廷没有从少年皇帝的手中得到振兴的话,袁术称帝,或许是有着机会的。
第241章 任命张昭,徐州别驾
只需要经过前期的挑战,稳定下来之后,就能让形势逐渐的为袁术所掌控,但是朝廷没有就此没落,反倒是在战争之后得到了发展。
袁术坚定心思,杨弘和阎象只能听从袁术的命令,暗中命人准备称帝的事情。
淮南富庶,但是称帝所需要的物资庞大,按照袁术的要求,皇宫是必须要修建的。
大兴土木,想不引起诸侯的关注都不可能。
诸侯为了治下的发展,为了实力的提升,很少有大兴土木的举动,没看到长安的皇帝,在接连的胜利之后,仍旧没有修缮皇宫吗?这样的举动着实是太过突兀了。
不过袁术坚定了这样的心思,作为下属,只能是服从。
这等消息,在袁术的治下是绝密,不容许丝毫的泄漏。
徐州,张昭见到皇帝之后,当即选择效忠,不同于陶谦,当前可是皇帝亲自出面,张昭有着什么样的理由拒绝呢?
徐州不稳定?当前是不存在的,连实力强悍的袁术都在朝廷的手中吃了亏,以后的徐州在发展上肯定是不会存在问题的。
准备前往江东避难,离开徐州这个是非之地,张昭是有着他的考虑的,在诸侯征战之际,陶谦虽说占据着富庶的徐州,可是想要将徐州彻底的掌控,是困难的。
一旦徐州为诸侯攻破的话,徐州将会陷入到更大的动荡之中,而诸侯在徐州动荡之际,肯定会有着进一步的行动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尽快的离开徐州,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
朝廷大军的出动,令徐州的形势稳定下来。
刘协将目光投向张昭,问道:“不知子布对徐州的形势如何看啊?”
张昭神情一凛,心知这是皇帝的考量到了,少年皇帝所具备的气度,不应该是在这个年龄出现的,不过任何事情放到皇帝的身上,都是那般的理所当然,皇帝乃是天命之子,天子,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呢?
“启禀圣上,以草民看来,如今徐州刚刚经历战乱,当以休养生息为主,朱州牧为大汉名将,镇守徐州,宵小之辈,不敢犯上作乱,待平定琅邪等地之后,徐州之形势,必定能够得到稳定。”
“袁术经此战败,不敢轻易的进犯徐州,兖州牧曹操,兵多将广,曹操心存大汉,不会进攻徐州。”
“四战之地的徐州,此时需要面对的仅有袁术,用心防备,袁术难有大的作为。”
刘协微微点头,对张昭的话是比较认可的“朕欲要任命你为徐州别驾,不知你可愿意?”
“圣上对草民有知遇之恩,草民万死,难报其一。”张昭郑重行礼道。
刘协笑道:“既然如此,徐州的事情,你要多多上心,朕可不想在长安听到有关徐州有战乱的消息。”
“喏。”张昭拱手道,从少年皇帝的话语中,张昭感受到的是绝对的信任,直接被任命为徐州别驾,这样的气魄,非同寻常,他之前在徐州或许是有着一定的名气的,但是这样的名气,在少年皇帝的面前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草民承蒙圣上如此器重,愿意前往琅邪,劝说臧霸。”张昭拱手道。
刘协瞬间明白了张昭的心思,直接被任命为徐州别驾,肯定是需要服众的,而当张昭前往琅邪劝说臧霸成功之后,再成为徐州别驾,就不会有人从中说闲话了“好,朕允了,不过前往琅邪,当小心行事,徐州的发展可是需要子布啊。”
“臣领命。”张昭拱手道。
离开州牧府,张昭感觉空气是这般的清新,当初没有接受陶谦的征召,是因为张昭认为,陶谦不可能守住徐州,以陶谦的年龄和气魄来看,想要让徐州稳定发展不在话下,欲要在乱世之中有着更大的作为,却是不能,典型的收成有余进取不足。
这样的诸侯,随着形势的发展,肯定会被淘汰的。
少年皇帝在长安的事情,张昭是听说过的,对朝廷,张昭是有着向往的,若是能够辅助大汉中兴的话,那就是中兴大汉的名臣。
张昭对自己的能力是有着信心的,而今担任徐州别驾,更是让张昭斗志昂扬。
三日之后,彭城外,朱俊与徐州的一干官员出城相送,张昭已经在日前就出发赶往琅邪。
大军开拔,徐州官员、军民相送,好一番热闹的景象,不少徐州百姓,对朝廷大军感激有加,若非是朝廷大军在关键的时刻支援徐州的话,此时的徐州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诸侯征战,治下的子民会经受的是什么样的状况,百姓也是有所耳闻的,战乱之下,民不聊生,多少百姓因为战争而遇难,多少百姓在战争的影响下,只能背井离乡,前往其他的地方以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