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公孙瓒将白马义从的人数补充上来,其战斗力,还能够如同以往那般的势不可挡吗?
贾诩道:“圣上,幽州牧刘虞、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和冀州牧袁绍,分别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正在途中。”
刘协点头道:“朕知道了。”
诸侯有着什么样的心思,刘协是有着猜测的,公孙瓒经过这次的战争之后,肯定不会轻易的进犯冀州,即便公孙瓒与袁绍之间有着仇恨,可是公孙瓒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对冀州发起进攻不是明智的举动。
幽州牧刘虞,因为幽州境内有着公孙瓒这般强势之人,想要执掌幽州大权,非是简单的事情。
三方派遣使者前来,肯定是有着各自的目的,为的就是让自身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
此时的朝廷,已经不同以往,并州之战,彰显朝廷威严,让诸侯明白,此时的朝廷,已经不是他们眼中能够随时获取好处的存在,而是能够威慑到诸侯的生存。
如果诸侯在一些事情上表现的不够尊敬的话,当朝廷大军到来,他们会经受的损失是很大的,从袁术的身上能够很好的看到这些事情。
袁术在诸侯在诸侯中间可是有着响亮的名声的,与袁术在袁家的身份是有着关系的。不然的话,袁术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得到如此的发展。
只是骄傲自大的袁术,在朝廷的手中吃了大亏。
“将此物,交给马钧,务必命人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来,朕到时会前往匠作坊查看。”刘协取出霹雳车的制作方法,交给了贾诩。
贾诩拱手称是,皇帝多有手段,贾诩是深有感受的,少年皇帝,有着诸多不为寻常人所知的手段,而这样的手段,能够为朝廷的发展和壮大带来极大的帮助。
否则的话,三辅之地,岂会有如今的繁荣。
经历诸多战火之后的三辅之地,在长安稳定下来之后,已经展现出来了崭新的风貌,这样的情况继续维持下去的话,必然会让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诸侯对抗朝廷,也是要慎重三分的。
一些事情上,朝廷此时是有着话语权的。
诸侯之间发生矛盾的话,若是有着朝廷从中调和的话,是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的。
“圣上,此番大军平定并州叛逆,荆州兵马,蠢蠢欲动,大有进犯武关之意,兖州牧曹操,也是调兵遣将。”贾诩低声道。
刘协冷哼道:“不过是袁绍的盟友罢了,若是他们敢轻举妄动的话,朕不介意将他们铲除。”
“圣上英明。”贾诩拱手道。
不管是刘表还是曹操,实力都是比较强盛的,当前朝廷的征战刚刚结束,不适合大规模的动兵,并州归属朝廷管辖之后,肯定要分散不少的精力的。
次日,朝堂之上,群臣三呼万岁。
声音,比之最初刘协铲除董卓之际,更加的高昂。
灰尘簌簌下落,不少朝臣,在行礼的时候,可是不敢有丝毫的异动,任由灰尘落在身上。
刘协看着空气中散发的灰尘,静静等待了片刻之后,朗声道:“平身。”
群臣分列两旁,自然是注意到了身上的灰尘,暗中苦笑,当前国库算不上充实,可是少府富庶,但皇帝丝毫没有修建长安宫殿的心思,就算是不全部修建,将部分主要的宫殿修建一番还是有着必要的。
可是皇帝呢,对于这等事情,好像是没有丝毫的在乎,每次群臣提及这件事情,都是为皇帝轻描淡写的揭了过去。
皇帝不想出钱,国库空虚,不可能出钱,朝廷的征战,对国库可是极大的考验,偏偏皇宫不能如同修建道路和市场那般,让商人出钱修建,难道说商人还能在皇宫获利不成。
如此一来的话,皇宫的修建,只能耽搁下来。
少年皇帝,对于这等事情,可是没有多少在乎的,皇宫规模庞大,居住的地方尚可就行,至于说皇宫的状况会影响到朝廷的颜面。
接连的战争之后,朝廷的颜面本就不复以往,想要得到颜面,最为重要的是自己去争取,而不是依靠皇宫的辉煌来获取。
以往雒阳皇宫,规模浩大,却是为一把火焚烧。
诸侯看不下去,可以,拿钱来,群臣看不下去也是如此。
刘协朗声道:“并州有匈奴作乱,所幸军中将士用命,平定西河郡匈奴之叛乱,匈奴单于归附朝廷,更是派遣精锐进入北军,供朝廷调遣。”
“征战有功者赏,是朕一贯坚持的。”
得到刘协示意,黄门宣布旨意。
皇甫嵩、张辽等人皆有奖赏,不过更多的是金钱和物资,皇甫嵩已经是大汉的大将军,位高权重,职位上可以说已经到头了。
张辽年纪轻轻,已经封侯拜将,多做提升的话,也是不恰当。
关羽经此一战,被提升为威远将军,张飞被提升为虎威将军,李傕被封为怀远将军,其余人等,各有提升。
第180章 朝臣举荐,任命官员
关羽、张飞、李傕和庞德,在这次的战争中可是有着莫大的功劳的,平定匈奴之际,张飞、庞德等人所展现出来的强悍实力,令匈奴人败北,不得不做出归附朝廷的举动。
而这次朝廷的封赏,亦是让这些军中的将领颇为露脸。
乱世之中,军中将士的实力,是极为重要的,若是在军中将士的实力上不能得到提升的话,在对战诸侯的时候想要占据更多的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诸侯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肯定是有着独到之处的。
唯有朝廷掌控的军队,在实力上更加的出众,才能在随后的交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战争中的朝廷军队所展现出来的气魄,是令人震撼的,他们在战争中会给敌军带来的伤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朝廷重视人才,这对于有着能力之辈是很好的信号,多少有志之士纷纷投靠朝廷,为的就是能够在朝堂上有着一番作为。
如今朝廷的发展,让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提升的机会。
以往朝廷羸弱,可是现如今的朝廷,所展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一面,只要这样的情况继续保持下去的话,朝廷的发展肯定会更加的迅速的。
群臣看到的是大汉中兴的可能,这也是极为关键的。
如果群臣连大汉中兴的希望都看不到的话,想要让朝臣有着更大的信心,有着多少的可能呢。
朝廷之崛起,能够让群臣看到机会,能够让群臣从中看到自身能力得到展现的机会,这是极为重要的。
为何不少的文人士子会选择投靠诸侯,就是因为当初的朝廷积弱,更兼有董卓这等臣子掌控朝纲,让有识之士,难有进入朝堂的机会。
少年天子展现出来的手段和气度,令人震惊。
“圣上,如今并州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当尽快派遣州牧前往,保证并州之发展。”司空荀爽道。
群臣深以为然,并州虽说贫瘠,可是这次朝廷兵马的出动,在并州取得了成功,这可是从昔日的诸侯盟主的手中获得的胜利,意义非凡,当前袁绍虽说击败了公孙瓒,可冀州军经过这次的战争之后,想要进犯朝廷掌控的疆土是有着不小的难度的。
朝廷军队的实力越发的强悍,对于之后的统治就会有更多的好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刘协将目光投向荀爽问道:“不知司空认为,何人可担任并州牧呢?”
群臣不由看向荀爽,荀爽为当朝司空,深得皇帝的信任,从荀家的子弟进入朝堂之后得到的重视上就能看到了。
而荀爽的为人,令群臣佩服,虽说荀家子弟在朝堂得到重视,展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不用怀疑的,长安有今日之发展,与荀攸可是有着不小的关系的。
朝堂上,有能力的官员,更加容易得到重视,若是不具备相对应的能力,想要走到更高的位置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荀家的子弟,有着司空荀爽,可谓是有着很大的便利。
荀爽道:“以臣之见,右扶风王宏,治下有方,可担任并州牧。”
不少官员闻言,面露惊讶之色,右扶风提升为并州牧,可谓是不小的进步了,按理说荀爽应该举荐的是荀家的子弟才是。
荀攸为京兆尹,兼任长安令,提升为并州牧,可谓是名正言顺,一州州牧,在权力上可是很大的,从目前各个州的州牧的状态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对于朝廷是缺少足够的敬畏的,更多的还是因为朝廷在实力上不够强悍。
当然,从朝廷走出去的州牧,对于朝廷的忠诚是有着保障的,如同当前之并州,即便是有着州牧前往,军中大权掌控在张辽的手中,州牧有着其他的心思,想要得到成功,也是不能。
军权,对地方官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昔日张辽正是因为平定董卓之乱得到了重视,岂会做出背叛朝廷的事情来。
刘协沉思片刻道:“好,就以司空之言,传令右扶风王宏,得到任命之后,即刻前往长安。”
“喏。”荀爽拱手道。
王允看向荀爽的眼神,亦是有着一丝敬佩,王宏是王家的子弟,虽说和王允不是一支,却是王家之人,让王家之人担任并州牧,在这等时候,对王家的威望有着不小的影响,甚至能够让王允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