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名头,可是多少文人士子所不能拒绝的,对抗朝廷,那就是乱臣贼子,名声甚至会遗臭万年,而效命朝廷,本就是臣子所为,在这一点上,朝廷是无懈可击的。
诸侯在治下兴风作浪是不错,可是在面对朝廷的时候,气势上终究是矮了一头,在一些事情的处置上,甚至需要操心更多。
高干怒喝道:“田丰,你难道要背叛袁公不成?”
看着气急败坏的高干,田丰再次笑了“背叛袁公?这倒是谈不上,某本为闲人,为袁公所器重,但是袁公在并州之举动,某不能赞同也。”
“不过是权臣把持下的朝廷罢了,先生何须如此?”高干道。
田丰的智谋,高干是清楚的,若非是袁绍麾下有着田丰等人的话,想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执掌冀州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有着才华之辈,若是转而为朝廷效命的话,绝对是很不友好的事情。
第167章 皇甫嵩又如何?皇帝又如何?
田丰道:“高州牧,某前来并州,不会出谋划策对抗朝廷的,高州牧尽管将此事告知袁公。”
“你……”高干指着田丰的手指微微颤抖,内心是极为不平静的,作为袁绍麾下的重要谋士,田丰竟然说出这般的话语,绝对是难以原谅的。
田丰淡然道:“某就在此处,看高州牧如何对抗朝廷,如何对抗当今圣上。”
“好,既然田先生如此说,本官就让田先生看看,你所谓的言论是多么的愚蠢。”高干冷哼道:“就算是没有先生,本官一样能够阻挡朝廷的军队,皇甫嵩虽说名声在外,本官也丝毫不惧。”
田丰点头道:“高州牧果然是豪气干云,连对抗朝廷这样的事情,都能说得这般的慷慨激昂,果真是令人钦佩。”
高干的面色涨红,偏偏田丰的话语是难以反驳的,不管如何,对抗朝廷的大军,终究是不对的,一旦不能取得成功的话,后果之严峻,高干是清楚的。
朝廷为权臣把持的话,不过是诸侯为了给自己的发展寻找借口的手段罢了,朝廷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其实诸侯也是清楚的,诸侯甚至为少年皇帝感到惊讶,谁能想到少年皇帝在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能够有着如此的成就。
此时的朝廷,在诸侯的眼中,可谓是异军突起,不能很好的遏制朝廷的话,诸侯的实力就会受到进一步的削弱,面对朝廷的时候,诸侯会有一种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更多的是来自朝廷占据着更高的道义,天子号令天下,谁人敢于不从,以往诸侯的实力强盛,能够做到不将朝廷放在眼中,阳奉阴违,可是当朝廷的实力提升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后,来自朝廷的命令就会有着更大的威慑力。
田丰是袁绍麾下的重要谋士,可是在朝廷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并州而来之际,田丰并没有选择站在袁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难道说田丰这种举动能够称之为背叛不成?
朝廷的实力越发的强盛,会让更多的有志之士看到朝廷的光明未来,到时候他们对于朝廷就不会有更多的抵触。
类似田丰这样的谋士,是想要在乱世之中有着一番作为的,对抗朝廷,则是为逆贼。
朝廷把持在权臣的手中,岂能糊弄田丰这般的智谋之士,从皇帝一次次率领军队征战疆场的事情上,能够看到的是少年皇帝的野心勃勃,其想要让大汉中兴,而这也是许多的文人士子想要看到的局面。
辅助朝廷,令大汉强盛起来,作为大汉的臣子,收获的必然是很多的。
跟随诸侯,即便是能够有着一番成就,但是这样的成就比之大汉的崛起,分量上就轻了很多。
经过董卓把持朝纲的事情之后,朝廷非但没有没落下去,反倒是在经历了灾难之后重新崛起,长安方面的一次次大手笔,就是很好的说明。
当朝廷的实力充足,当朝廷有着更多的精锐兵力之后,会给诸侯带来的是更大的冲击。
诸侯与朝廷军队之间,迟早会有交锋,而且这样的交锋伴随着诸侯的发展,会越发的激烈,诸侯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好不容易才有了当前的局面,岂会投靠朝廷。
辅助朝廷,成就一番功业,固然是可喜的,可这般一来的话,他们在治下的话语权就会受到削弱,甚至要受制于朝廷。
诸侯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后,会滋生出来更多的野心,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诸侯的野心滋生,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权势,更高的地位。
离开大帐,高干的心情低沉,在皇帝率领骑兵平定西河郡的匈奴之乱后,并州的形势在潜移默化之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多少官员会在并州危急的时刻仍旧选择支持袁绍呢?
皇甫嵩为大汉名将,其统帅大军征战所取得的显赫战绩,令并州的官员心中不安,是正常的现象。
高干暗道:“无论如何,没有得到主公的命令,本官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皇甫嵩又如何?皇帝又如何?”
有着这般的念头之后,高干的信念越发的坚定,他将要率领并州的将士在对抗朝廷军队的时候有着更大的作为,最好是能够让朝廷的军队铩羽而归,如此的话,才是有着价值的。
至于说对抗朝廷的军队会让他的名声受损,比之袁绍的实力受损来说,这等事情显然是不值一提的。
能够为袁绍这般的信任,高干必须要在并州之地有著作为。
原本按照高干的打算,最好是能够将并州的边军逐渐的接管,这样的话,仅仅是依靠并州的军力,就能对袁绍的大业有着更多的帮助了,谁知道边军将士,软硬不吃,对州牧府的命令置若罔闻。
鲜卑在草原肆虐,给大汉带来的是挥之不去的灾难,这一点上,高干是清楚的,如若边军出现变故的话,鲜卑人一旦进入汉人境内,汉人会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局面,高干必须要将这等事情考虑进去。
诸侯与朝廷之间有着明争暗斗是不错,在大是大非面前,高干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当日,高干将军中的将领聚集起来,商讨阻挡朝廷大军的事情,更是派遣使者前往上党郡,试图拉拢上党太守张扬。
源源不断的物资,运送到了梗阳城,这是朝廷在并州展露手段的时候到了,对此,朝中官员虽说有着反对的声音,还是被迅速的淹没。
朝廷的影响力衰弱,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实力强悍的诸侯派遣的使者到了长安,表现的是何等的骄傲,仿若长安的一干官员在他们的眼中不值一提,这样的事情对于朝中的官员来说也是不小的刺激,他们是朝廷的重臣,诸侯使者到了长安之后,表现的恭敬是应该的事情。
若是大汉强盛的时候,诸侯使者这般的态度,连带诸侯也是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的。
梗阳城内,气氛凝重,街道上巡逻的将士,神色肃穆。
第168章 关羽请战
梗阳,只是太原郡的一座小城,驻扎三万将士,已经显得颇为拥挤。
滚滚尘烟,铺天盖日而来,汉军旗帜,在清风吹拂之后显露出来,正是刘协统帅四千骑兵,从西河郡奔赴太原郡而来。
太原郡的情况,刘协得知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高干是袁绍麾下的重要官员,能够被举荐为并州牧,说明袁绍对高干是有着诸多期盼的,高干得到这般的信任之后,在并州想要有着一番作为,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朝廷军队的到来,高干不可能不知道朝廷这般的举动,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意。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管控,正是朝廷这段时间以来正在努力的,事实证明,朝廷军队的出战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的,甚至能够在交锋中占据着更多的优势。
这般一来的话,朝廷军队的行动会引来高干在并州的反抗完全有着可能的。
并州军中,多有精锐,张辽麾下的狼骑,多有并州人士。
而今回到故土,不少狼骑将士面露怀缅之色,昔日狼骑在并州之地崛起,击杀鲜卑,剿灭叛逆,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如今成为北军将士,狼骑,成为了大汉的精锐请,震慑诸侯,这对于狼骑将士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天子的命令下达,并州官员有反抗之举动,这是狼骑将士所不能容忍的,他们是忠贞大汉的虎狼之师,容不得并州有宵小之辈犯上作乱。
雷霆手段击败并州叛逆,势在必行。
中军大帐,气氛并不凝重,不少将领有说有笑,尤其是从西河郡平定匈奴战场上返回的骑兵队伍,受到的关注是颇多的。
平定匈奴的战斗,汉军骑兵付出的代价不是很大,缴获的精良战马,能够保证骑兵队伍在战争结束之后迅速得到补充,当并州的形势稳定下来之后,朝廷军队的实力就会得到再次的提升,这等事情是让军中将士振奋的。
在朝廷的影响力不复以往的情况下,辅助朝廷振兴,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事情。
刘协和皇甫嵩出现,帐内当即安静了下来,不少将领目光灼灼的看着走向上位的少年皇帝。
曾几何时,长安的形势危急,正是少年皇帝率领军中将士在征战的时候给予敌军迎头痛击,让敌军从接连的战争中深刻的认识到,他们对抗朝廷大军的举动是多么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