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世民已经翻看起来了奏折。
瞬间,他脸色大喜,嘴里面连呼了三声。
“好好好。”
嗯,能不好吗?
自已儿子李恪竟然把突厥王廷都给攻破了,把突厥可汗的老巢一把火给烧了,把里面的突厥贵族全给屠了,这事,李世民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不高兴呢?
只见到许久没有流露出来过笑容的李世民,面目满是喜跃之情,他又打开了第二份奏折,然后,细细的观看了起来。
第122章 大黑锅
“幽州城已经收复了?”
李世民脸色微变。
他是打过许多仗的马上天子,自然明白,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眼下,突厥人已经被大军给堵在了华北平原了,堵在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平原之上,在这个时候,再掘开黄河大堤,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想到这,李世民脸色微变。
“现在是什么时候?”
“回禀陛下,今天是四月二十九啊。”
一旁,响起的太监王海的回话声。
“不好。”
李世民暗道一声。
“那也就是说,明天,汴州那边便会掘开黄河大堤了?”
“是啊,皇上,这是前几天您亲自下的诏书。”
王海点点头,附和着说。
“眼下,派快马去是追不出来了……”
“这这……”
李世民脸色有些阴沉,他无奈的苦笑一声,随之,额头上便密布起来了青筋。
嗯,黄河大堤被毁,眼下肯定是要淹死不少的大唐百姓的,如果能够顺便的淹死一些个突厥军队的话,那倒也罢了,只能说是必要的牺牲了。
可是,问题是当下,李世民大抵已经笃定,突厥军队,应该是后撤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掘开黄河大堤,以水来代兵的话,他李世民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眉头紧锁着一团。
因为,突厥牙帐被毁,与幽州城失陷两件事,按照他的估算,颉利应该是已经接到了消息,在接到消息的情况下,颉利断然是会选择回师草原的。
所以,接下来的黄河以北。
很有可能,一个突厥骑兵都没有。
届时,掘开大堤那就是在杀敌了,那特喵的是在害民。
这么一口又大又黑的黑锅,李世民可不能背啊?
他是要当千古一帝的人物。
哪里能够背上一口,掘开黄河大堤,然后致使数百万黄河北岸百姓死亡的大黑锅呢?
这种黑锅,搁历史上,那都是由反动派背的啊。
“这个王在齐,该杀啊!”
听听见,李世民低吼着说。
一旁的王海匍匐在地上,不敢说话。
与此同时,汴州城里。
随着天亮大亮,一骑快马匆匆的到达了黄河北岸,此时的黄河上面,是没有大桥的,不过,渡船却是不少,只见到快马上的骑兵,在岸边一阵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条路边的官船,便急忙的高呼道。
“八百里加急,速速过来送我过河,否则,日后定严惩不怠。”
官船上的船夫不敢怠慢,匆匆的便划着船,朝岸边靠近,载着上面的骑士,还有他骑着的,还有用来换乘的共计三匹战马,匆匆的便过了黄河,后者过河之后,便匆匆的往汴州城去了。
汴州城。
这里可是数朝之古都啊。
而在当下的大唐,这里仍繁荣异常,此时,城里一片的肃穆,城中,两千士兵已经准备好铁锹之类的工具,正准备妥当,要往黄河北过去,汴州太守张光禄,此刻正站在众人面前,面色沉重的说道。
“皇上有旨,尔等速速随本官出城,然后渡河过去到北岸开始掘开大堤。”
“是。”
一众士兵们虽然有些不忍,毕竟,作为生活要汴州的汴梁子来说,他们就居住在黄河南岸,当然明白,那高高的,突出于地面的黄河大堤一旦被掘开,后果将会是什么。
黄河可是一条悬河啊。
在平原之上,河堤却是要高于两岸的土地的,如此一来,一旦黄河大堤被掘开的话,那么,从大河里面奔涌而出的涛涛河水,便会以极快的速度,以雷霆万均之势,一口气冲出数百里远。
将数百里范围内,所有的生民,全部淹死。
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啊。
君不见,蒋光头这混蛋玩意,当初掘开花园口是在什么时候?
那年代的黄河,可是屡次断流的情况下,都能够一口气把整个豫东平原给淹了,淹死了数百万生民,至于受灾百姓,上千万计,而在当下的这个时代,在水流充沛的情况下。
一旦大堤决口,正逢雨季的当下,那无数的河水,兴许能够一口气冲到沧州呢!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却仍我执行李世民的命令。
而且,事实上在大多数的人,包括此刻,汴州里面的百姓们眼里,掘开黄河大堤,是必须要做的!
原因非常简单。
此刻,如果不能够掘开黄河大堤的话。
那么,很有可能,在黄河北岸肆虐着的突厥骑兵会挥师渡过黄河,然后,在汴州劫掠,可想而知,这对于汴州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们才愿意,掘开黄河大堤。
嗯,相比于自已的安危而言。
北岸那几百万人的生死,已经顾不上了。
就在张光禄匆匆的带着两千个手持着铁锹的士兵,准备渡过黄河,然后,一路前往大堤上面,挑选个合适的地方,在黄河上边挖开个口子的里瞧。
远处,一骑快马冲到了汴州城里。
“八百里加急,敢阻挡着,斩!”
随着骑士在汴州城里那黄土泥地的道路上飞奔着,随着他那一声声嘶哑的呐喊声传来,当听到这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眼后,汴州太守张光禄随之便反应了过来。
“何事?”
只见到他匆匆的走出府衙,朝面前的骑士质问。
“是什么奏报?”
“是军情急递?还是陛下诏书?”
“都不是。”
骑兵抹了把脸上的油汗,随之,从自已的怀里掏出来了一个用火漆密封了好,且装在油纸袋子里面的信封。
“就是这个。”
“是我家谯国公要给您的。”
说罢,骑兵又从自已的背后,掏出一面旗帜来。
“另外,谯国公还让我带了这个过来。”
“这是?”
张光禄定眼一瞧,顿时脸色骤变,那是面旗帜,可是,这旗帜却有其的特殊之处,这玩意被称为王命旗牌。
是朝廷颁发给那些个封疆大吏,或是边军重镇的将领用的。
其作用,大抵相当于后世电影里面比较拉风的尚方宝剑。
“我家谯国公说了,汴州上下,如有谁敢不遵他号令者,皆可以让小的王命旗牌斩之!”
第123章 程咬金要北上
送信的骑兵那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在张光禄的耳边 ,他脸色微变,但还是匆匆的撕开了信封上面的火漆封口,然后,迅速的扫了几眼后,他眉头一挑。
“本官自当遵令。”
说罢,又瞅了眼这骑兵,一身的泥水,明显是一路急驶,顾不上休息,在过黄河的时候,沾上的,便说道。
“尊下也累着了,先到府衙里面休息吧,我让下人们去准备些热水,热汤,你且歇着,至于黄河大堤一事,暂且放下,本官定然会遵守谯国公信上所说的,绝对不会擅自毁堤!”
“如此便好。”
骑兵长出口气。
而张光禄,也正如他所言,在得知了突厥骑兵们已经退回去的时候,便放弃了毁堤之后,以水代兵的想法。
毕竟,自古以来,掘开黄河大堤的人。
哪个不是遗臭万年了?
如若不是性命攸关,如若不是李世民降下了旨意,他张光禄也不愿意这么作。
而与此同时。
张光禄也派出去骑兵,给在魏州城里,等候着消息的柴绍,送去了一封急递,让后者放心,自已不会掘开黄河大堤。
“张光禄,你小子给本将军滚出来,快些滚出来?”
就在张光禄以为事情都安排妥当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阵阵的大吼声,吓的是张光禄心肝一颤抖,也不敢怠慢,连忙的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去。
“程将军,您怎么来了?您这是干什么啊?怎么突然间发了这么大的火啊?”
张光禄小心翼翼的看着面前的程咬金问道。
“朝廷是不是送来了什么诏书?你怎么突然间不挖大堤了?”
程咬金问道。
“倒不是朝廷送过来的,是谯国公柴绍送过来的诏书。”
后者摇了摇头解释着说道。
“谯国公?”
程咬金眉头一挑。
“是他不让掘开大堤的?”
“是是是,您且听下官慢慢道来,宿国公。”
张光禄小心翼翼的侍候着程咬金。
嗯,能不小心吗?
程咬金那可不是一般人啊,那可是国公爷!
他要是得罪了程咬金,兴许后者一生气,特喵的直接一斧头就把自已脑袋给剁了。